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方法与探讨
2010-08-15孙晓光野运卓
孙晓光 野运卓
1 慢性结肠炎
提起慢性结肠炎人们就会想到腹痛、腹泻或便秘等临床症状,事实上慢性结肠炎还必须具备肠镜下黏膜充血、水肿的表现,现在在国内有许多医院纤维结肠镜检查报告中,提示为“慢性结肠炎”的比例比较高。由于其病因尚不清楚,又称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2 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
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有:慢性腹泻或便秘,双侧腹部及双侧下腹部的纯痛或隐痛,或腹胀,大便带黏液有些伴肠鸣。以直肠炎症为主者可表现为少腹膀胱区的胀痛和尾骶部的坠胀,有时可能回误诊为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炎、盆腔炎等。
3 慢性结肠炎病因
导致慢性结肠炎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指肠道感染了细菌、霉菌等病毒,使肠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二是指由于人的身体过度疲劳、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以及情绪容易激动等,这些因素都可以诱发慢性结肠炎的发生。中医认为慢性结肠炎是虚寒性下利的一种表现,与脾胃、肝、肾功能的失调有着密切关系。
4 慢性结肠炎的治疗
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程较长,因此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无特效药物,西医对此病主要运用抗生素进行消炎止痛,抗感染治疗。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可以针对不同病因,多角度进行治疗。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因而疗效显著。由于本病具有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特点,调理患者的肝肾脾胃,增强人的体质,以此达到机体抗病毒的目的。根据我院肛肠科多年临床经验,治疗慢性结肠炎取得了较好效果。协定处方如下:白勺 20 g;焦山楂 20 g;甘草 8 g;栀子20 g;白术 20g;防风 20 g白扁豆 20g;陈皮 20 g;柴胡 12 g。将上述药物净选,烘干,粉碎均匀,制成散剂,3次/d,每次 10 g,温开水冲服。如有脾气虚可加党参,山药以健脾益气。若久泻而脾阳虚损者可加附子,干姜,以温补阳气,腹胀者加木香,香附。另外,慢性腹泻应早做钡灌肠或结肠镜检查,以防病变,悔之晚矣。
5 慢性结肠炎的自身保健及饮食注意
慢性结肠炎的自身保健是预防复发、根治该病的关键所在。
5.1 避免受凉,控制情绪外,饮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病在发作期、缓解期不能进食豆类及豆制品,麦类及面制品,以及大蒜、韭菜、洋山芋、皮蛋、卷心菜、花生、瓜子等易产气食物。因为一旦进食,胃肠道内气体增多,胃肠动力受到影响,即可诱发本病,甚至加剧症状。
5.2 柿子、石榴、苹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胶成分,均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结肠炎可适量食用。
5.3 注意饮食卫生,慢性结肠炎人体虚弱,抵抗力差,尤其是肠胃易并发感染,因而更要注意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食物,禁止酒类以及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尽量不到外面饭店饮食摊用餐。
5.4 补充益生菌,益生菌过少是引起结肠炎的根本原因,通常人们食用酸奶等益生菌的食品,但是那样的效果非常有限,功能性低聚糖-“奘灵”水苏糖是最佳选择。水苏糖是作用于肠胃道的纯生物冲剂。不会被人体吸收,直接为有益菌群提供营养,促进其增值。同时抑制有害菌群的繁殖,能有效的促进结肠炎的恢复。
5.5 注意蛋白质及纤维素的摄入,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多食用一些易消化的优良蛋白质食品,如鱼、蛋、以及含丰富的嫩绿叶蔬菜、鲜果汁和菜汁等。以补充长期腹泻所致营养消耗,慢性结肠炎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差宜采用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或少渣饮食,一次进食量不宜过多。
5.6 补充水盐等慢性结肠炎如伴有脱水现象时,应及时饮用淡盐开水、菜汤、菜汁及果汁等,以补充水、盐和维生素的缺失。
5.7 低脂、少纤维、多油及含脂肪太多的食物,除不宜消化外,其滑肠作用又会使腹泻症状加重。烹调方法以蒸、煮、炖、烩为主,食物纤维有促进肠蠕动,刺激肠壁的作用,对有病毒肠道不利,故需限制。
总之,该病病因还不清楚,如细菌或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食物因素、精神因素有关。祖国医学对“大肠泄”的认识,不论病因如何都与脾的病变有关,因此在治疗上加强脾调节,同时对胃、肝、肾等脏腑的调理。中药既可调理脾胃,调节肠功能的作用,还有抑制肠道细菌、止泻和收敛作用,同时中药对患者食欲、腹痛、腹泻、腹胀等治疗也很满意,因此,对治疗慢性结肠炎采用中药治疗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