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外翻缝合术式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
2010-08-15王先冬
王先冬 王 春
西华师范大学校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6例患者中包皮过长141例,包茎25例。年龄12~36岁,平均年龄18.4岁。患者均在门诊手术。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及麻醉 嘱患者术前自行清洁包皮,尽可能清洁去包皮垢;若包皮、阴茎及会阴部有急性炎症者,需待炎症完全消退后再行手术;用碘伏消毒会阴部及大腿前内侧皮肤。用利多卡因或者普鲁卡因行阴茎根部阻滞麻醉。
1.2.2 皮环切及止血 于包皮背侧及腹侧正中分别用两把血管钳夹住包皮,两钳间距0.5cm,检查包皮与阴茎头有无粘连,若有,可先行分离。用剪刀沿包皮背侧正中两钳之间纵行剪开,剪至距冠状沟0.5-0.8cm,敞开包皮,自包皮背侧切口上端向腹侧系带方向环形切除包皮,保留包皮内板0.5-0.8cm,至系带处可稍保留长0.1-0.2cm.术中注意环切包皮时应剪切整齐,不留锯齿。伤口创面用3-0细丝线结扎止血,结扎时尽量少钳夹组织,剪线时保留线头尽量短为宜。
1.2.3 缝合切口 选用小圆针一枚,带0号或3-0号细丝线长60cm。用一血管钳夹线尾,对齐包皮系带侧内外板,第一针从该侧外板进针穿过对侧内板,再由内板进针从外板出针,行连续外翻缝合。系带侧留线长8-10cm。缝合时保持内外板的针距0.2-0.4cm,边距0.1-0.2cm。因包皮外板较内板更松弛,缝合时包皮外板针距应宽于内板。连续外翻缝合包皮半周至背侧正中由外板出针时,将缝合线留长18-20cm,以一血管钳夹线中央牵引背侧包皮,连续外翻缝合包皮一周,最后一针由系带侧外板穿出。提起包皮背侧及系带侧缝合线,调整一周缝合线松紧度,避免缝合伤口内外板间留有缝隙(过松)或有皱褶(过紧)。用2cm宽碘伏纱条敷盖伤口边缘,外用无菌纱布包扎,稍加压固定。
1.2.4 术后护理及换药 术后前三天嘱患者少运动为宜,保持包扎纱布清洁,避免被尿液浸湿;一般术后三天换药一次,用碘伏清洁消毒伤口,以清洁纱布包扎伤口即可。部分患者术后尿频,系带侧包皮水肿,夜间阴茎勃起次数增多,解除纱布包扎多可得到缓解。
1.2.5 术后拆线 用碘伏清洁消毒包皮,若缝合线结或缝线上有少量血痂等附着物,应用碘伏浸泡后洗去。实践中我们嘱患者拆线当日自行清洁包皮拆线更方便。拆线时先剪掉包皮系带侧缝合线结:左手用一血管钳提前系带侧线结,右手或平镊向背侧方向推压包皮,完全显露线结后在其下方剪断,移去线结,缝线断端会自动回缩。再以左手用血管钳轻轻提起包皮背侧线结,右手或平镊向系带侧推压包皮,缝线随即一次抽出。
2 结果
166例手术时间26-43min,平均33min。术后使用优布芬缓释胶囊镇痛,平均用药3次。术后6-7d拆线,拆线平均用时低于1min。术后随访149例,均无阴茎偏曲,无缝线切割包皮缘,无切口感染及皮下血肿。随访时间3-6月,包皮过长及包茎完全矫正,已婚患者术后感性生活质量较术前提高。
3 讨论
文献报道包皮环切术有多种改良术式,因有的需要特殊器械,有的需要特殊缝合材料,临床难以推广应用[1-6]。采用连续外翻缝合术式,避免了传统缝合术式引起的缝线内翻、皮缘内卷、缝线切割皮缘等引起患者术后疼痛和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等不适。连续外翻缝合时先对齐包皮系带侧内外板,有效避免了术后阴茎偏曲;包皮血供丰富,通常止血后内外板切口缘仍有少量出血,采用连续外翻缝合方式,切口缘出血可随伤口外溢出,不致引起包皮血肿;包皮内外板组织均较松弛,使用小圆针缝合切口,虽可能比用三角针速度稍慢,但缝合时损失组织更少,也避免了缝合时损伤切口边缘微小血管针道出血,避免了术后包皮血肿形成;用碘伏纱条湿敷切缘,可使切口组织脱水,促进伤口创面干燥,有效防止或减轻包皮水肿及切口渗血。采用连续外翻缝合术式操作简便,手术用时少,术后护理方便,拆线时患者痛苦小,拆线时间短,患者乐于接受。该术式不需要特殊器械和特殊缝合材料,容易掌握和应用,值得临床应用。
[1]邬传光,闫超,改良术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1213例分析[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8,22(6):47.
[2]詹前策,张育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2,17(8):407-408.
[3]黄雪琴,胡顺洪,刘跃江,等.包皮环切的时机及术式探讨[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2,1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