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180例
2010-08-15朱林存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8期
朱林存 李 婷
(山东省东营肛肠病医院,257339)
笔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18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男83例,女97例;年龄25~69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63例,肛瘘切除术后57例,肛周脓肿术后55例,其他术式5例。其中术前有排尿障碍史13例,所有病人均感觉下腹胀满,排尿不出,膀胱区叩诊呈浊音。
治疗方法及效果
选穴:①体弱、膀胱气化失常者取足三里;②高度紧张、创口疼痛较重者取三阴交、阴陵泉。
选药:①无心脏病史,心电图正常者用甲硫酸新斯的明。②素有心脏病史、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者用维生素B12。
诱导及膀胱区按摩、热敷治疗无效后,予穴位注射,进针得气后缓慢注入药物。
122例于 10~15min后小便顺利排出,43例于20~30min后排出小便,15例予导尿,总有效率91.7%。
讨论
肛门神经、会阴神经及阴茎背神经共同起源于第2~4骶神经合成的阴部神经,肛门和尿道部肌肉在会阴部有广泛联系,所以肛门部疼痛或损害很容易引起膀胱颈及尿道括约肌痉挛,产生反射性排尿困难和尿潴留。
肛肠病术后尿潴留多发生在术后当天,主要由于手术刺激,麻醉未完全恢复,肛内填塞纱条压迫,精神紧张等原因所致。尿潴留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膀胱出血或破裂,也可导致尿道逆行感染及肾功能损害。导尿治疗虽然疗效确切,但易并发尿路感染。穴位注射后,膀胱气化功能恢复,膀胱括约肌痉挛得以缓解,自然排尿通畅。本治疗方法对前列腺肥大者疗效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