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优劣分析
2010-08-15陈惠
陈惠
(湖北省浠水县中医院,湖北浠水 438200)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优劣分析
陈惠
(湖北省浠水县中医院,湖北浠水 438200)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疗效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疗效、患者用药的安全。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优劣,提出了加强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措施。
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优劣分析
中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药物,是根据5000多年形成的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治疗与保健的纯天然药物,其由中药饮片、中药颗粒组成。其中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炮制、调配、制剂的中药材及其相关的加工产品;而中药颗粒则在其生产过程中一般要经过中药材前处理、提取、分离纯化、精制、浓缩富集、制粒、干燥、整粒筛选和内外包装等工序[1]。在上述两类药物使用中,质量好与使用合理的中药可以拯救人的生命,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但是使用不合理或质量差的中药,可能延误对患者的治疗,或者产生不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为此分析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优劣工作责任重大,必须抓好各方面的质量管理。
1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劣分析
随着中药标准化的发展,中药配方颗粒是当前大型医院经常使用的中药,其具备很多优势:首先中药配方颗粒能保持原有中药天然的特色;大型多样,携带应用方便;贮存时间长与方便,比如一些颗粒可直接用沸水浸泡后服用;一般来说,经过加工的中药配方颗粒有效成分溶出率高、用量准确,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①中药剂量不易掌握:很多中药颗粒在其外包装上明确注明其颗粒重量和与其相当的原中药饮片的重量,但其包装重量定死,不能根据患者个体的情况调配合理的剂量[2];②加工中可能发生反应:中药配方颗粒都需要加工而成,但是由于当前我国中药加工技术还不完善,导致很多中药在加工中发生不同的反应,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比如一些中药配方颗粒在煎煮制备过程中可能发生一些物理和化学的变化,导致沉淀和产生一些新的成分等,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也对治疗效果判断不佳;③价格相对偏高:一般是中药饮片的2~3倍。
2 中药饮片的优劣分析
中药饮片是我国医院当前应用最多的中药,特别是在中小医院,但是据药检部门2009年对全国中药饮片市场抽查,中小医院最高合格率未超过80%,有的甚至低于50%。具体原因在于以下几点:当前我国的中药药品大多仍以个体小作坊的形式生产,缺乏先进的中药材炮制技术、加工工艺及规范化管理手段,因此在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操作不当,导致药物有效成分流失。
3 加强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措施
3.1 合理选择进货渠道
由于中药是用于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之一,因此必须严格把好药品质量关,不能随意地在市场上购药,特别是中药饮片更应该选择合法的供货单位主渠道进药,以保证药品质量。中药房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药品管理制度,对种类庞杂、名目繁多的中药进行科学的管理,按需采购药品,进货渠道正规,保证药材道地,进货厂家都是通过GSP认证的企业[3]。不过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中药鉴定还是依靠最基本的性状鉴定,因为正品药材的某些特征不可能完全复制,为此可以通过专家应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等方法找出与正品特征的差异。
3.2 合理中药的调配
应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进行审方、划价、调配、复核、发药。因中药品种同名异物和一物多名及炮制品名不同的现象较繁杂,应严格掌握,如金钱草,原植物包括5科6种,各个品种药效不一样。临床中医生在处方上可能都写“金钱草”,这时,调配时就有必要鉴定所用中药是否与实际需要的品种相符。因此,发药人员除应掌握中药正名外,还应掌握处方常用名及习惯用名。
3.3 规范药品炮制规程
健全药品养护制度,制定中药饮片炮制标准规程,加强职业药师培训及考核力度,增强药师的药物养护,规定生产厂家对药物附注“储藏条件”、“储藏期”或“使用期限”的说明,加强药物管理上的责任制,实行效期管理,同时,医院及药物存贮单位必须对药物进行定期检查,并根据定期使用的情况制定低储数量,并随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临床加工处理,以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
3.4 健全各项药品规章制度
建立全国统一的中药饮片与中药颗粒质量标准,加强有关部门对不同地区、环境、季节的植物药有效成分检测,禁止劣质或质次的中药饮片与中药颗粒在市场的流通,杜绝伪劣药品进入临床。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质量验收、真伪鉴别、储存养护、临方调配等实际操作技能,实行药物批报制度,加强技术监督,杜绝假劣药品的流通。
总之,为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相关工作人员要通过各种措施让不合格的饮片退出市场,从源头上解决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疗效存在的问题。
[1]张金泉.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刻不容缓[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5,(11):51.
[2]张昌才,柳俊萍,励月辉.关于久贮药品质量问题立法管理的思考[J].医药导报,1999,18(6):459-460.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96.
R282
B
1674-4721(2010)10(b)-141-01
201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