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0-08-15胡小行李国明石正琪
胡小行,李国明*,刘 军 ,石正琪
(1.广东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广东湛江 524023;2.广东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广东湛江 524023)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胡小行1,李国明1*,刘 军2,石正琪1
(1.广东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广东湛江 524023;2.广东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广东湛江 524023)
通过改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采用现代开放式教学方式,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制定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教学模式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的主干课程之一,与临床医学联系非常紧密,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既要牢固掌握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术。临床微生物检验实验是微生物检验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检验医学专业毕业生能否更好、更快地适应临床检验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采用现代开放式教学方式,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制定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方法做如下探讨:
1 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实验带教老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及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对实验教学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组织调控能力和教育引导能力,摆脱传统的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的约束,树立以人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自主解决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实践技能和独立自主能力的提高。其次,要转变教师角色,打破以教为中心、强行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以教促学,教师要成为实验的参与者,从传递知识转变为增强学生自主探索和提升学生学术水平的促进者、组织者与合作者,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临床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学科发展迅速,而且学科交叉广泛,特别是近几年各种传染病和耐药菌株都处于上升趋势,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实验原理、操作方法、目的,熟练掌握相关的实验技巧和技能,严格按照实验室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完成实验,并对与实验相关的知识进行详细解读,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对实验过程中容易忽略的问题进行强调,以让学生对实验有一个更深、更全面的了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实验设计到具体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及科学素养为出发点,基于所学知识,提供一些思考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实验,以提高其独立思维能力,并通过推理、提问、实例等形式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重视与临床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本课程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其学习动力;要关注相关内容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为学生提供本专业最新的研究动态。最后,教师还要熟悉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这不仅有助于掌握基本教学规律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还可以了解学生不同的心理和学习要求,反过来也可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 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临床微生物检验作为实验诊断的一门重要课程,无论是进行科学研究还是临床检验,都要以实验为基础。实验不仅巩固和扩充了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也使学生学习了实验技能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职业素质,所以,实验成为临床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现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中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还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理论知识,设计一些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探索意识。显然,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需要,而较为先进、系统、完善的开放性实验教学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或者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激发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实践能力。
3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内容繁杂、知识点多且连贯性差,较难记忆,例如细菌各论,每一种细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生化反应复杂多样,极易混淆。采用多媒体课件,将常见细菌的形态学特征、培养特点、生理特性等内容用图片、动画、视频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既可以让学生复习该实验涉及的理论知识,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验兴趣。另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不便让学生在课堂现场操作的实验技术,如高压灭菌锅的使用、培养基的制备等。比如用悬滴法进行细菌的动力检测时,即使在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情况下,学生也经常无法找到正确的视野,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细菌的运动没有直观的认识。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制作细菌动力学观察的视频资料,包括显微镜的使用、细菌的镜下特点及运动等内容,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的效率。
4 以实验设计为切入点,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实验是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等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1]。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包括三个方面:基本实验,如显微镜的使用、细菌分离培养、细菌革兰染色、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及生化鉴定等;综合性实验,主要包括常见致病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实验;设计型实验,主要包括血液、尿液、粪便等的细菌学检验。前两种实验主要目的是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初步了解实验设计思路。在这类实验中,教师也可以摆脱传统的死板硬套书本上现有方法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把现有的实验改进为探究性试验,例如实验教学中比较重要而且常用的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比较改变染色或脱色时间后的染色效果,探讨影响染色效果的主要因素,加深对染色的认识;类似的实验还有细菌的分布、外界因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药物敏感试验等。教师也可以拿一些临床患者标本如痰、血、尿等进行镜检,既能让学生了解到病原体的大体结构形态,又能让学生对临床的镜检方法有一定感性认识,促进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然而,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只完成教学大纲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多增加综合性、前沿性设计型实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的准备、操作以及实验结果评价,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让其了解科学实验的内涵[2]。同时,也应该让学生了解或熟悉一些与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相关交叉学科知识、相关实验方法及基本设计思路,如分子生物学的PCR方法、免疫学的免疫印迹法等,为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打下良好基础,拓宽了学生的实验空间、学习范围及思维方法。
5 穿插临床见习,注重理论与临床相结合
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与临床的紧密结合,让学生了解所学实验在临床中的应用及临床检验中现用的主要检验方法,可以安排学生到医院检验科见习标本采集、标本接收及接种处理;常见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医院感染检查项目、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的方法[3]。检验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教师授课时虽然注重与临床结合,但对临床知识及相关检验方法的掌握缺乏系统性,尤其是实验课所学实验技术与检验科所采用的方法相脱节。在临床见习时,通过亲自参与检验过程及专业检验医师对相关临床知识的详细讲解,使学生对基本实验方法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检验专业学生也应该到其他相关临床科室见习,如呼吸科、泌尿科、血液科等,使学生把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对疾病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较全面的认识。
6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体制和教育目标的改革,要求有新的有效的评价体系与之相适应,传统的实验考核内容和形式过分单一,削弱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结合检验专业自身的特点,实验考核内容应包含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可依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报告正确性及整洁性、实验态度等内容进行评价,不仅要检测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掌握,更要了解学生分析、综合、归纳及应用能力[4]。考试应该包括两部分:①选取几个教学大纲中常用的试验让学生进行操作,既能检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可考察学生对常用试验方法的掌握程度;②选取综合设计型实验,从实验设计和准备、实验操作、结果到实验报告的完成都由学生自行完成,以此来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自主能力及实践能力等综合技能[5]。同时,制定出详细的评价标准,对评价进行量化。
总之,改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目的是提高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质量和效率,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挖掘学生潜能,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1]李闻文.浅谈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实验课中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631.
[2]杨赟.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7(3):286-287.
[3]林梨平,林旎,傅冷西,等.强化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教育版,2008,10(4):440-441.
[4]张学军.全面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4-6.
[5]唐小梅,陈群,刘仿,等.如何提高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4):128.
R37
B
1674-4721(2010)10(b)-115-02
*通讯作者
201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