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能力的构成
2010-08-15刘一兵陈永辉
刘一兵 陈永辉
(湖南警察学院警体部,湖南长沙410138)
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能力是警察实战能力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能力的特征分析入手,对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培养途径做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和分析,旨在加深警察对徒手防卫与控制能力的进一步认识,并督促积极参与到防卫与控制能力训练中来,提高防卫控制能力,为公安工作服务。
1 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能力的特征
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能力是警察面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在执行缉捕、捉拿、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等任务时,能有效制服、控制违法犯罪嫌疑人,并保护好自身及周边群众人身、财产安全所具备的徒手实战能力。尽管每个警察自身的防卫与控制能力不同,但在警察行业中却体现了共同的特征:法制性、行业性、体育性[1]。一方面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是公安工作这一特殊职业能力的体现,它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支配。警察在公安工作中运用防卫与控制技能,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规定,做到依法行事。法律既为警察使用格斗技能提供法律上的依据和保障,同时又严格制约着警察的格斗行为。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可以因工作需要,实施摔、打、拿、夺、押、铐、搜等技能和手段,但必须以法律为 “准绳”,以打击罪犯和控制犯罪为目的。我国 《刑法》、《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逮捕拘留条例》等都明确规定: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对抗拒的违法、犯罪分子 (包括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适当的强制方法,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武器。如果民警违反上述法律法规规定,则承担相应的行政处分和刑事责任。另一方面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主要服务于公安实践,“是具有警察职业特点的身体活动”,[1]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暴力性等行业性特征。当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状况、生活水平发展一到定程度时,警察体育的行业性也越来越明显。随着社会转型深入,各种犯罪活动、恐怖活动、暴力袭警事件、抗拒抓捕事件不断增多,给一线警察的防卫与控制能力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面对抗拒的违法犯罪分子和犯罪嫌疑人,警察必须使用格斗技能、以武力对付抗拒,才能强行制服他们,确保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免受伤害,为了能充分胜任这种新形势下的公安工作,警察也必须不断进行各种体能、技能、战术训练,以贮备完成这些工作需要的实战能力。第三方面,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的获得与提高同时也体现出了明显的体育属性。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属于警察体育范畴,警察体育虽不属于竞技体育,但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中的重要部分包括擒拿格斗技能、体能、战术手段等都具备了竞技体育的竞技属性,以及大众体育的健身、娱乐属性,许多训练方法都来自于竞技体育训练方法,如比赛法、模拟实战训练法等。
2 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能力的构成
构成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能力的相关因素很多,从训练学的视角,结合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可以从体能、意识、技术技能、战术行动等四个层面进行分类。从整体上说这四个层面同等重要,任何一个方面不足都可能成为潜在的致命缺陷,都可能在关键时刻影响控制效果,甚至造成警察的流血牺牲。
2.1 体能是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的基础和保障
警察执行任何职务活动都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体能作为基础和保障。一般身体素质、专项素质和心理素质既互相独立,又互相影响,是作用于公安实战的一个综合体,是警察有效实施防卫与控制能力的保障。一般身体素质包括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协调、柔韧等素质,是警察学习和掌握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的生物学基础,没有这个合格的基础,一切其他的技能形成和提高都会受到负面的影响。专业体能包括警察在特殊工作环境中的抗肌肉性疲劳能力、抗神经性疲劳能力、抗神经一肌肉性疲劳能力、抗眩晕、抗缺氧、抗寒冷、抗酷暑等能力。心理素质包括警察心理适应力、承受力、毅力品质、抗干扰能力 (注意力高度集中)、逻辑推理能力、个性心理等,是警察完成本职工作的决定性因素,警察的所有活动都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与作用。警察在执行职务中运用防卫与控制能力往往是以约束对方身体活动能力为最终形式,大多是以肢体的直接接触来完成最后的控制,更多时候还要在特殊的环境中完成,如城市娱乐场所、乡村田野、丛林等,是一种强体力消耗过程,这就意味着警察必须具备良好的攀爬能力、越障能力、奔跑能力、耐寒、耐热、耐时及快速攻击能力等。而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中控制对方更体现了警察的一种心智活动过程,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警察要具备良好的判断力、应变调控力、承受镇定力、坚强的毅力、快速的反应能力才能应对各种变化。警察对各种情况变化的预见能力和反应能力是警察实施控制、进行现场处置的基本能力,随着对抗程度的提高,警察瞬时判断力和应变调控力的要求会更高,成攻或失败可能就在几秒钟内确定[2]。在防卫与控制能力的训练中,要把体能与技能结合起来进行训练,以提高警察综合实战能力。
2.2 意识是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的灵魂
警察在实战中,一方面要保护自己,另一方面要制服对方,在这一过程中,意识对其防卫与控制能力的施展发挥起着积极的作用,是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运用的灵魂,分为防卫意识和战术行动意识。警察防卫意识是根据敌我实际情况,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特长,限制对手特长而采取有效的策谋行动。防卫意识是一种思维能力,是警察的大脑思维和反应从对抗出发,始终积极能动地指向对手的一种应变能力,是在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受一定指导思想的熏陶,以及平时的训练中养成的。警察防卫意识直接影响到警察自身安全。德国警务专家海尔穆特◦胡伯教授认为,警察的防卫意识是直接影响警察在警务工作中的伤亡数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防卫意识在减少遇袭伤亡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3]。防卫意识强弱与个体防卫技能掌握程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个体思维的积极性不同,便会造成训练效果的明显差异[4]。在警察实战意识培养中,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让专业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在格斗训练中,要把距离意识、解脱意识、摆脱意识、反击意识、震慑意识、控制意识、击打意识、中止意识、制服意识、配合意识贯穿于擒拿格斗技能训练中;在战术训练中,要把战术基础动作意识、战术方法实战应用意识及战术行动中的思想作风意识贯穿于战术教学训练中。
2.3 技术、技能是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的根本
技术、技能掌握的程度是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运用的根本。防卫与控制技术属于操作性技术,是指合理有效地充分发挥自身身体能力,并以操纵他人身体运动的的动作方法。防卫与控制技术掌握的程度影响着警察防卫与控制技能的强弱,如动作技术的娴熟、巧用等,另外技术动作本身的结构是否科学也影响着其实用价值,警察学习和训练防卫与控制技术,应以 “简单、实用、好操作”的技术动作为主。技能是指能够按一定技术方法要求完成动作的基本活动能力,是运动技术赖以掌握和提高的基础[5]。身体活动能力越强,其完成动作质量越高。防卫与控制技能是指警察完成防卫与控制技术动作所应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警察防卫与控制技能和对抗控制的客观环境紧密结合,可以说公安工作中,技能比技术更显得重要,这也要求我们在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训练中,要特别加强对技能的训练,我们要遵循 “战训合一”原则,加强对那些简单、实用、操作性强的格斗技术动作的训练,要结合警察个体特征,充分挖掘不同警察身体运动潜力,培养警察格斗技术特长,做到 “精”、“管用”,更要结合公安实战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环境、场所、对象进行针对性技术训练。
2.4 战术行动是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的关键
战术行动运用的好坏是警察抓捕、控制对方的关键。战术行动运用不当,则可使自己处于被动,贻误战机,甚至影响自身安全。战术行动具有动态性。因控制目标和控制环境都处于动态的变化中,因此警察要具备良好的反应力和应对能力。战术行动前,要充分了解对方特点,摸清对方情况,熟悉作战环境,依据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自身或同伴的优势,制定合理的战术方案,并严格按照战术方案采取战术行动。战术行动有个人战术行动和协同战术行动。公安实战中,因对抗控制的高危险、突然性,要求控制行动最好依靠多警的协同配合来完成。合理的配合能使警组成员之间形成整体合力,充分发挥警力优势。在战术训练中,应加强多警察协调作战战术训练,设计多种应急预案,通过训练,熟练操作流程,形成默契配合,养成相互配合的优良习惯。同时也要加强个体战术训练,在训练中积极向警察灌输法律意识、防范意识,训练警察快速攻击能力和灵活性,通过实战案例评析,培养警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让警察储备多种个人战术能力,为协同战术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能力由体能、技术技能、意识、战术行动等要素组成,是警察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体现,它既有体育的属性和价值,又有着特殊的公安职业属性和价值,是当前公安工作不可缺少的战斗力,忽视或放弃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能力的训练,再周密的战术意图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实施,警察个体还可能受到伤害。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和人民警察要深刻认识其训练对公安工作的意义,并引起足够重视,积极参与到训练中来,通过各种培训途径,加强科学管理和训练,使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不断的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的执法战斗需要。
[1]娄丙午.浅析警察格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向[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5):50~52
[2]孙继军.浅析警察执法活动中的对抗控制[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6,(3):75~80
[3]顾益光,方奇应.对警察防卫意识培养的思考 [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3):93~96
[4]樊道明.警察格斗技战术意识的培养和训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20 (2):191~ 194
[5]胡亦海.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