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备役部队实施军事训练问责制应注意把握的问题

2010-08-15万国柱李建中

国防 2010年10期
关键词:问责制预备役军事训练

■ 王 伟 万国柱 李建中

实施军事训练问责制是加强部队训练管理,提高训练质量,促进训练落实的有效举措,是提升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预备役部队积极探索推行军事训练问责制措施,既是顺应“大抓军事训练”,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职能转变,提高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能力的实际需要。

建立问责落实的保障机制。预备役部队受现行体制、法规制度、制约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局限,实施军事训练问责并非易事。必须着眼实践需要,建立配套、有效的保障机制。一要建立组织领导机制。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实行军地双重领导。实施军事训练问责,必须融合军地双方力量,建立军地联合监察机构。该机构通常由部队一名副职领导,作训、军务、组织、干部、战勤等部门相关人员和地方政府分管领导及组织、人事部门人员组成,在部队党委及地方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依据职能分工,共同行使对军事训练的监督、检查、考核、问责、追究、奖惩等工作职责。二要建立制约保障机制。问责实施的整个过程既是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揭露矛盾的过程,也是从严治训、严肃执纪的过程。要确保训练问责制落实,必须建立配套的相应政策及制约措施。应依据全军军事训练相关法规及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有关规定,制定《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问责实施办法》、《军事训练职责细则》及军事训练考核与奖惩细则,协调地方出台与问责制配套的相关政策,确保问责有据可依、有规可循。尤其要加强军地双向制约,形成一体化的落实氛围,提高训练问责实效。三要建立工作运行机制。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问责涉及军地双方,环节与矛盾较多,必须依靠有效机制,规范工作运行秩序。应坚持党委统揽,军事训练监察机构依据职能发挥作用,把控军事训练问责监察过程。要根据问责需要,建立完善监察、分析、决议、情况通报及信息反馈等制度,并针对问责情形调查核实、提出建议,集中研究、形成决议,落实责任追究,解决和纠正军事训练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问责工作高效实施。

把握问责过程的关键环节。预备役部队实施军事训练问责,涉及面比较广,过程较为复杂,必须抓住重点,把握关节,确保问得及时、问得准确、问得科学、问得高效。一是把握训练过程监察环节。军事训练监察机构应根据年度军事训练开展情况,适时展开监察。在时机把握上,应突出预备役人员入队训练、分队成建制训练、重点分队训练、兵种专业训练及重大演练活动等重点阶段;在过程控制上,应盯住训练准备、训练实施、训练管理、训练考核、训练保障和训练登记统计等重要环节,采取随机检查、过程监察及重点抽查等措施,真正查到、查细、查实,强化训练动态管控,切实掌握训练全程落实情况,为问责提供可信的第一手材料。二是把握训练验收考评环节。军事训练监察机构要准确把握军事训练进度,科学计划,正规施考。无论是训练课目的阶段性验收,还是年度训练内容的综合性考核,都要依据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制定具体的验收考核细则,明确考核验收的课目内容、评定标准、实施步骤、组织方法及相关要求,严密组织,严肃考纪,严格制度,正规考核验收秩序,力戒随意性及考核验收“跑偏”等现象。特别对难以把控的考核验收内容,要增加考核过程的透明度,及时公开评审结果,接受群众监督。也可通过设立举报箱及举报电话等形式,加大相互监督、制约力度,避免考核验收弄虚作假、把关不严及不公平、不公正等问题,为问责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三是把握训练责任追究环节。问责的关键在追责。对应该追责的人员,要在调查核实、责任认定、党委研究决议的基础上,按照军事训练问责办法及相应权限对主要责任人、次要责任人及连带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要坚持有责必问,有错必究,有究必果,注意克服人为因素影响,避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及问不到人、问不明事、追不清责、落不到位等问题。特别是对预备役人员追责,应坚持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会同地方职能部门共同实施,防止问责“搁浅”,切实把住问责“收口”关,确保问责实效。

活用问责实施的办法措施。预备役部队军民兼容,实施问责的层次比较多,追责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必须把握特点规律,讲求方式方法,以谋取问责效益的最大化。一是坚持问错与问效相结合。问责的目的在于促进。实施军事训练问责既要严格落实问责措施,敢于问错,勇于追责,维护问责制的严肃性,避免问责走调变味,又要注重问效,突出体现军事训练的实际效果,加强激励,坚持奖惩并重,调动训练积极因素。既要防止问责过当、走偏,又要克服偏重绩效,问责过轻、流于形式的现象,真正把问效与问错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于军事训练全过程,推进训练问责健康运行。二是坚持问下与问上相结合。军事训练问责不仅要问基层末端,而且要问对训练负有组织领导和检查指导责任的首长机关。既要问下级落实的责任,更要问上级指导的责任,要坚持问下与问上相统一。对下问责应突出参训、组训、施训及训教、训管等方面情况;对上问责应突出训练筹划、训练指导、训练保障等方面情况。要根据履行的职责,区分层次,逐级问责。不能问下不问上,把训练问责看成是下级的事,将自身视为“局外人”。要围绕训练落实,形成上下同问、连带追责的问责机制。三是坚持问兵与问官相结合。军事训练问责是全员性问责,只有职级不同、对错之分,没有官兵之别。不能一提问责,就把注意力投向战士身上,将兵作为主要问责对象,严于问兵,宽于问官。要坚持官兵一致,问兵问官相结合。尤其是对一些重要的训练过失及发生的重大训练问题,要在问兵的同时,突出问官,重点问责军政主官及编兵单位负责军事训练工作的主管领导履行职责情况。要以问官的执行带动问兵的落实,提高军事训练问责的质量效益。

猜你喜欢

问责制预备役军事训练
借助军民协同创新发展,构建网络化模拟军事训练体系
快速高效的以色列预备役部队
基于对抗解释结构模型的军事训练方法可推广性评价模型
军队改革的又一站:解放军预备役部队
地方高职学生军事训练组训模式创新构想初探
村民参与、村干部监督与基层善治
食品安全政绩考核:制度设计与地方实践
宋代县级官员问责制*
预备役部队军官基础训练应坚持实战化方向——以某预备役部队军官基础科目抽点式考核为例
对做好预备役官兵编配工作的粗浅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