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在灾害事件中的作用研究——由汶川地震科技新闻报道引发的反思
2010-08-15雷霞
雷 霞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北京 100026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发生之前,曾出现老鼠到处跑、鸡上树、猪跨栏、鹅乱飞等动物异常现象。在地震前一天下午6点,海城—营口地区发生了一次3.1级地震,紧接着地震频次逐渐增加。地震专家们分析了地震活动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全省各地提供的近2000条前兆信息,于4日凌晨及时向省政府发出了辽宁海城—营口将要发生大震的预测。省政府于2月4日上午10时发出通报,要求落实防震、抗震工作。由于及时地预报和采取了一系列应急防震措施,伤亡人员总数为29579人,其中死亡2041人。伤亡人员多为老、弱、病、残、儿童和不听指挥的人。据推测,如无预报,人员伤亡将达到15万人左右。11972年尼加拉瓜的马那爪6.2级地震前几个小时,市内某孤儿院饲养的猴子大肆骚乱。院长见此情景可疑,迅速将孤儿带到屋外。不久,地震发生了,孤儿们幸免遇难。2
而2008年发生的5•12汶川8.0级地震,截至6月24日12时,造成69185人遇难,374171人受伤,失踪18467人。35•12地震之前,也曾出现了动物异常现象,比如四川绵竹市西南镇檀木村出现了万余蟾蜍大迁徙现象,但《华西都市报》在报道该现象时,重点突出了绵竹市林业局局长舒实的解释,即大量幼蟾集体上岸迁移是正常现象,与民众所说的天灾毫无关系;蟾蜍也不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它们的到来还会为当地减少蚊虫,村民不用为此担忧。该报道又称,据德阳市林业局野保处工作人员介绍,这种大规模的蟾蜍迁移其实是一件好事情,说明绵竹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4
对比上述情况,同样是出现了地震前兆,却为何做法如此不同?
1 科技思维和素养的缺乏导致对种种迹象的忽视
《人民日报》5月22日第14版刊登的《地震预测仍是世界难题》中被采访专家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指出,“地震以前出现动物习性的异常,在地震历史上有记载。但是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也是很多的,地震是这些异常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比如蟾蜍出来很多,这种情况除了跟地震有关以外,跟气候因素、天气条件都有关,所以这种情况跟地震有没有联系,或者说跟地震发生有没有密切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5但是,看完整篇报道,读者(大众)不免会有疑问:虽然蟾蜍出来很多跟地震不一定有直接关系,但是,仅凭地震也有可能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也应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研究。
5•12地震之前,还曾出现地震云现象。民政部、教育部相关人员联合“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首席教授吴立新及其他几位专家对汶川地震发生前20天内的卫星热红外图像和电视云图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这期间的红外异常和云异常的现象。吴教授说:“真正引起科学界关注是从1978年开始,当时日本发生过一次7.8级的地震,日本奈良市的市长就注意到了震前出现的形状异常的云彩。” 线性云是人们通常称为“地震云”的现象之一。“2005年和2006年伊朗发生过两次6级以上的地震,在这两次地震之前就有很明显的卫星云图异常。”6
由上可见,5•12地震发生之前,确实有动物异常、地震云等能够提供震前预测参考的现象发生,但是,我们的媒体和相关部门,并没有足够重视这些异常现象。离地震重灾区最近的都市大报《成都日报》,纵览在5•12地震发生之前的4月份和5月12日之前(包括12日)的报纸页面,只字未提有可能是地震先兆的种种异常现象。直到地震发生之后,从5月13日开始出现大量篇幅关于地震及抗震救灾的文章。虽然震后新闻媒体反映非常及时,但是遗憾的是,各类报刊对于地震前的种种异常现象都有所忽视,这就给社会各界和相关专家提供了一个信息“真空”环境,除非从网络上获得这些信息,但是,专家们又有多少能关注到网络上提到的这些异常现象呢?!现在想来,如果当时我们的媒体具有一定的科技敏感性和警觉性,对以上种种反常现象做客观真实的报道,并且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不要像《华西都市报》那样仅仅处于辟谣的目的)的话,就有可能引起地震学家和相关学者、研究机构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或许,会对此次地震预测有所帮助,也就能使此次地震造成的灾害程度降低到最低。
2 科技传播理念的薄弱致使种种迹象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2002年《科普法》颁布,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以及《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发布,这足以表明国家对于科技和媒体的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视。然而,经过对入选“2007年世界日报发行量排名前100位排行榜”中8种党报类报纸、4种都市报晚报类报纸和4种行业专业类报纸进行抽样统计,目前各种报纸科普类文章登载量较少,各报平均每期刊登科普类文章4.75篇,这与刊登文章总量相比,是很低的。另外,这些科普类文章中,普及科学知识类占67.47%,科技新发现类占27.37%,科技宣传类占6.07%。可以看出,普及科学知识是主要的报纸科学传播方式,而对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相对薄弱。7拿《人民日报》刊登的《广西桂林山洪灾害造成10人死亡》8这篇消息为例,可以看出目前报纸报道灾情的一般模式,即先介绍灾情时间、地点和基本情况,然后说明当地政府部门(该文中为西林县委)迅速开展自救工作,最后指出当地灾情指挥部(该文中为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各地对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做好住在低洼地带人群的转移安置工作。另据北京科技记者协会2007年6至8月对部分中央媒体和北京主要媒体进行的调查,发现国外科技新闻的发布信息以大学、科研机构、科研协会为主体,占全部科技新闻发布量的68%,而国内科技类新闻的发布信息源以政府和企业为主体,占全部科技新闻发布量的72%,科研机构仅占14%。9
科技类新闻报道数量不多、分量不足以及报道环境不佳等因素使得大家的科技意识还比较薄弱,科技思维能力还不够强,这是此次汶川大地震之前的种种异常现象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科技能力有限导致对种种迹象无能为力
目前的科技能力有限,是造成5•12地震灾害没有预测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据《人民日报》5月22日第14版刊登的《地震预测仍是世界难题》,被采访专家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说,由于地球的不可入性、地震孕律的复杂性以及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地震预报到目前仍是世界难题。10同文中另一位被采访专家中国地震局原副局长何永年表示,目前只能对一定类型的地震,在特定的地区内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测。他说,“有些地震有比较明显的前震,也就是说它发生大的破坏性地震之前,会表现出来地震活动的异常,有一系列的小震活动首先发生了。…1975年的辽宁海城地震,主震发生前有一系列的小震活动,就是警告人们可能要有大地震发生。…利用了这样一个规律,我们成功地预报了海城地震。”他认为,这次汶川地震前没有明显的小震活动,所以没有预测到。11
科技能力的限制、科技新闻报道能力及其报道量不高,外加媒体内部管理层不重视、科技记者队伍力量薄弱、稿量贫乏、科技工作者和专家缺乏与媒体沟通的能力和意愿等等都导致了大众(包括科技工作者和专家们)对于科技类新闻以及有可能对于科技界具有深远意义的相关信息报道的敏感性和警觉性不够。因此,大众的科技思维能力及科学精神素养还有待提高。这样,就形成了媒体科技传播能力不高、科技报道环境不好、受众面窄、大众科技思维能力弱以及科技素养低这样一个恶性循环。
针对现阶段情形,提出增强科技传播能力,提高大众科技素养的建议如下:
1 提高都市晚报类报纸的科技传播能力,建立良好的科技传播氛围
都市晚报类报纸受众多,普及面宽,可以通过增加科技版面、增加科技记者人数、鼓励科技类新闻报道等方式,引导和扶持其科技类新闻报道,向大众传播科技思想和精神。可以通过培训科技记者与科技工作者、科技专家的沟通技巧和能力入手,提高媒体单位对于科技类报道的整体认识,为科技类新闻写作和报道提供良好的氛围和平台。同时,要鼓励媒体创造开放的环境,做好社会的“皮肤”,发现问题及时报道,并能吸引不同领域的不同专家对于同一个科技现象作出各自的研究和判断,不能仅仅引用一两个专家的话就堵塞了其他的预测空间,更不能凭借记者自己个人的意愿选择报道专家观点。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培养全社会全员科技思维能力,从而提高科学素养,为媒体的科技传播能力建设提供良好的土壤,形成良性循环。这样,在地震(或者别的灾难)发生之前,面对种种迹象,新闻媒体就能自然而然地做到信息上下通达的畅通。经过对某些迹象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并尽量多的请相关专家进行采访,这样,就会引起社会各界,包括专家们在内的重视和关注。
2 建立和完善科技类专业信息要报机制。
众多有价值的科技研究类论文都发表在科技专业期刊,虽然在该领域有一定程度的传播,但是对于一些或许会对现实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的观点,应该组织专人搜集、整理和上报。比如这次汶川大地震,就曾经有研究人员在2006年经过严密的运算和论证后得出“在2008 年左右,川滇地区有可能发生≥6.7 级强烈地震。”12现在看来,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如果当时有专人搜集这方面信息并上报给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话,或许会引起重视,成为决策依据。因此,我们建议可以在各个学科领域安排专人搜集重要信息,随时上报。同时,各相关部门之间做到信息的畅通和共享。这样,必要的时候就可以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参与研究。专家参与很重要,不然有可能流于行政程序或者形式。有了相关部门和专家的重视和参与,信息情报就能发挥其作用,反之,就会失去现实的意义。
3 进一步完善舆情信息要报机制
我们国家的舆情要报机制是比较全面的。但是如何做到信息的去粗取精以及高度概括提炼后的真正对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信息,继而提出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是值得研究的。可以集中培训目前正在从事或者有可能从事舆情信息要报的人员,从如何收集网络、民间,哪怕是“谣传”信息,到如何探究其来源和原因,并且上报给相关部门,便于组织专家进行研究。还拿此次汶川大地震来说,地震发生之前,曾有网民在网络上传播种种反常迹象。也有媒体报道湖北恩施市白果乡下村坝村的观音塘,约8万立方米蓄水在5小时内突然消失。该报道中称“盼专家解谜”。13但是,仅仅这么一个报道,吸引专家们的注意是不够的。如果能有专人将此信息上报到相关部门,效果就不同了。面对所有的有可能是地震(或者其他灾难)前期异常反应的信息,如果专家预测有灾难发生可能性,则可以组织预防工作;如果没有可能性,那么就公开信息,解释此现象发生的原因,给出科学的判断和有理有据的、有说服力的报道。这样,那些社会上的“谣传”也就不攻自破。
4 加强各种灾情及其救援知识的长期传播
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中组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及教育部四部委在我国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18个省(区、市)联合开展了“全国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行动”,3万多个村庄和3千多所学校的近300万基层干部群众和中小学师生接受了培训。2007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和失踪人数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2.3%,直接经济损失减少了42.7%。14这说明,集中的灾害预防及其治理知识培训还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如何使这一作用持续时间更长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种观念和意识的重复启动最终将会造成长期的影响和改变。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那么,如果我们能够在平时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渗透各种灾情的可能的形成原因、灾害级别及其危害,及其自救和救援知识、灾后防疫知识、心理疏导方法、灾民安置房屋建设等等,那么在灾难来临之前、之时和之后,无论是灾区的人民,还是奔赴灾区的军人、志愿者都会找到最佳的应对策略。
具体来说,从人际传播的角度考虑,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教授、培训、沟通以及电话、手机短信和手机储存信息等的传播来增强各种灾情及其救援知识;从组织传播的角度考虑,可以多渠道建立应急机制,如公司,企、事业单位,学校等组织机构均可以建立安全委员会,并且注重和强化平时的培训、演练。同时,建立起各部门之间的信息通道,互通有无,灾难发生时就能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做到物资、能源、人力的等有效调配;从大众传播的角度考虑,可以通过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等,来增强各种灾情及其救援知识;从大众传播与组织传播结合的角度考虑,采取大众媒介与组织合作的形式,是一种极其有效的传播方式。比如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活动,于2008年9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播出。该活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倡议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通过互动、讲述等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应急避险教育深入人心。15节目预告和播出时有于丹、姚明等名人参与,也有此次汶川地震灾区小朋友参与,通过多种方式和角度传播了灾害及其预防知识。教育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全国中小学组织学生观看。今后,还可以拍摄制作一些融科技、艺术于一体的电影科教片,由各单位和机构、社团等组织观看。电影是准确、生动、深入地介绍和传播科技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
5 灾难发生后,把握时机加强灾害科技传播
灾难发生后,受众关注度高,把握这一时机,正好可以加强灾害科技传播,还可以将其他科技知识融入到灾害科技知识并将其传播给大众,各种媒体完全可以加大对于灾害相关科技的介绍和报道,比如交通、航空、生物科技、旅游、环保、医学、病理学、防灾后疫、心理学、建筑学、灾害预防措施研究以及抗震性强、质优价廉的土木工程研究等等。
这一点,汶川地震后各媒体都作了很大的努力。当然,有的报道还是流于地方政府政策性通告的介绍,或者对于涉及到科技的报道并没有做太多的科技说明和注解。但是还是有一些报道是不错的。比如5月19日的《北京广播电视报》第18版刊登《为灾区献血应做好哪些准备》;7月8日《成都日报》刊登《安置点该住多少人 先做地质灾害评估》,专家们背罗盘、皮尺、卫星电话、GPS等工具,查勘,得出评估报告。报告中附了相应的建议,比如减少人数、缩减建筑面积等预留安全距离。该报自5月28日推出了“专家详解地震系列报道”专栏,介绍地震常识及防震方法等。
6 用科技传播积极应对灾后恐慌和谣言
面对大众对于余震的恐慌,5月13日《成都日报》A6版刊登《汶川地震破坏力度在10度左右 一般情况下余震不会超过主震》,记者转述了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的如题目所示的观点;5月20日的《成都日报》A4版刊登《地震专家谈余震》,指出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组织地震系统专家对灾区地震监测并谈了对余震的推测;在5月25日16时21分,四川广元市青川县发生6.4级余震后,人心惶惶之时,5月26日《成都日报》A6版刊登《余震不会破坏成都主城区》,记者转述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副局长的权威论断,即余震仍有5~6级可能性,但成都市区不会遭到严重破坏;5月28日该报A4版刊登《汶川地震余震处于正常衰减过程中》,说明了省地震部门组织专家会商后的观点。
上述这些报道可以起到三个作用,其一,解决了群众心里的疑惑和恐惧;其二,使得有些谣言不攻自破;其三,群众感觉到了政府部门及专家们的“作为”,感到温暖和依靠。
7 建立积极的灾情预测机制
目前在世界上,地震预测仍然是一个难题。许多国家能够做到全天候地观测地层变化情况或避开地震高发地带。如在美国加州,随时可以从网上查到加州每天24小时内发生地震的概率;日本则有一个频道实时公布地震实况,让公众根据具体情况,自行采取相应防范措施。16但在我国,由于大众科技思维训练不够、科技素养不够,所以大众对于科技预测的结果,还没有足够的宽容度。所以,害怕地震预测万一失误,将带给大众没有必要的不安和焦虑。这也是灾难预测机制没有健全的一个主要因素。实际上,比起地震带来的损失,预测失误带来的后果是可以忽略的。大众需要正确的引导,而且,现在处于信息多元的一个开放时代,我们要充分信任大众,并给予适当的引导。相关部门可以告诉大家,预测只是预测,不是一定会发生。这样,大家多少会有所准备,同时会有相应的宽容度。
灾害已经发生,对于灾区民众来说,是永远的悲痛,或者感动。而对于地震研究专家和学者来说,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和经验。前车之鉴,放眼未来,在全世界范围内,科技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我们的媒体的科技传播能力建设,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
1.自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08-05/13/content_8160455.htm(新华网).
2.《动物能“预测”地震吗?》,《科技朝》,2008年第6期.
3.自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0806/20080600017528.s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
4.自http://hi.baidu.com/%D4%C2%C1%C1zcr/blog/item/a9446c038f553e723812bbd0.html(百度空间),来源5月10日《华西都市报》.
5.施芳、廖文根:《地震预测仍是世界难题》,《人民日报》5月22日第14版。
6.《汶川地震发生前发现红外异常和云异常现象》http://scitech.people.com.cn/GB/7394234.html(人民网科技频道),来源:《北京科技报》.
7.来英、周荣庭:《我国报纸科学传播能力调研报告》,发表于《青年记者》2008年8月下。
8.《人民日报》2008年5月5日第5版《广西桂林山洪灾害造成10人死亡》。
9.姜岩:《加强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科学新闻》2008年第10期,总第372期.
10.施芳、廖文根:《地震预测仍是世界难题》,《人民日报》5月22日第14版.
11.施芳、廖文根:《地震预测仍是世界难题》,《人民日报》5月22日第14版。
12.龙小霞、延军平、孙虎、王祖正:《基于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区地震趋势研究》,发表于《灾害学》2006年9月第一卷第3期.
13.《楚天都市报》,2008年5月5日
14.《中国地质环境公报》,《人民日报》2008年5月9日第12版。
15.自http://news.sina.com.cn/c/2008-08-28/162816190619.shtml.
16.自http://news.ifeng.com/history/1/jishi/200805/0517_2663_546402.shtml(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