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给科技传播的重要启示
2010-08-15陈婧
陈 婧
美国西部数据公司,北京 100000
2008年9月15日,以华尔街著名投行雷曼兄弟宣告破产为标志,一场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世界各国经济遭受了百年未遇的冲击。中国也不例外,特别是由于中国自主创新的相对薄弱和出口结构的不合理,长期以来形成过分单一地向发达国家出口等情况,使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外贸出口企业及其外贸出口值严重受挫。一些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的中小出口厂家纷纷关停;中国2009年1~5月外贸出口值仅为4261.4亿美元,同比下降21.8%,中国经济发展经受巨大挑战。
科技创新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力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的理念、思维,及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
由于科学应对,思维清晰,组织有方,措施得当,中国经济虽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但2009年以来国民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
这场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留给世界以深深的印记,留给人们以深沉的思考。一个聪明的民族从这场危机中学到的东西比平时会多得多,人们都会从中得到许多教益。本文结合中国及世界有关的实际,就一年多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对科技传播的诸多启示,谈谈一些看法。
一、2009年春节过后不久,中国内地一些“民工潮”即从沿海等地非同寻常地大举失业返乡。这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东部沿海一带比较集中的出口加工等企业裁员或倒闭所直接发出的一个对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警示性信号。它明确地告诉人们:当今的全球经济,如果缺乏科技创新强有力的支撑,那么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方式就难以为继。那些过去无自主品牌、只靠“贴牌”加工出口生存的企业根本抗不住风险,企业转型升级才是出路。此外,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在带来对世界经济“冲击”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产业大变革、科技新突破的需求和机遇,正在孕育和催生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科技传媒应敏感地认识到这个“危中之机”,果断地调整对中国及世界新科技突破、新产业变革的传播内容,加大其报道力度。这也是一个提高我们媒体传播能力的现实检验和极好的机会。
2009年9月中旬,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强调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要“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加快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并从组织措施、财政税收等多方面予以支持和鼓励,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反思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人们也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的事实:即使是受危机冲击较大、影响较深的中国东部,2009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也依然在以10%左右的速度逆势增长;中西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幅则更大,大约达到东部地区的近两倍。地处沿海的深圳华为公司每年以占销售收入10%的比例进行科技投入,坚持不懈地搞科技创新,2008年申请国际专利数量跃居全球企业首位,合同销售额增长40%以上。当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到4200万人,知识产权创造态势良好。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保持平稳增长。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专利申请42.6万件,比2008年同期增长23.1%。我国科技媒体应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大力传播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科技成果和新鲜经验。
中国政府坚持既以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又以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谋求未来经济发展、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比如,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中国于2009年3月20日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就明确提出要在未来3年“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又如,中国正在积极实施的科技重大专项,涉及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能源、环境等国家战略性产业。重大专项的实施不但大有利于培育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产业,而且对于形成新的市场需求,引领和催生新科技革命将产生重大影响。
为应对金融危机,世界发达国家都把科技创新放到了十分突出的地位。例如,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7000亿美元的巨额经济刺激计划中,特别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摆脱经济衰退、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产业;日本也提出了“ICT新政”,目标是在3年内要创造出100万亿日元规模的市场需求;德国、英国等也都在积极布局未来发展,培育新科技革命的竞争优势。
面对新形势,科技媒体必须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知识储备,前瞻思考,正确引导舆论,跟进新时期科技革命。
二、从观察、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发展,到应对、处置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从快速、准确地判断形势,到系统、协调地作出决策、措施,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科学理念。可以说,一年多来的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本身,就是一本辩证思维、科学发展的“教科书”。科技媒体应结合一系列应对危机的实际、结合正在发生的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思考,认真总结,并继续做好跟踪采访与深入报道,积极传播科学思维、科学理念,以进一步借鉴和指导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危机”本身不是财富,但从对危机的应对和处置中,可以发掘出富含经验与教训的“财富”。比如,中国在应对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从容、信心,对国内外的分析判断,对应对政策和措施的系统思维、出台时机把握等等,都清晰地体现了和谐思维、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以下几点,我认为特别引人注目。
第一,结合国情,扩大内需,力保外需,科学应对成效明显。中国由于历史状况、发展基础等原因,长期以来,外贸依存度偏高,目前中国外贸依存度约为60%,其中一些沿海地区甚至达到90%以上。这种情况如果一旦出现外部需求萎缩,必然造成国内经济下滑。而实际上,我国通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国内已有进一步扩大消费的基础,特别是广阔的农村,人口多、地域广,更是潜在的消费市场。因此,中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果断而迅速地启动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第二,应对当前,谋求长远,远近结合,推进可持续发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涉及当前和长远的一系列问题,并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着眼于知识、智力、技术等方面的提升,以利于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国务院提出:2009年、2010年两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集中投入1000亿元,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强化科技人力资源建设等。为不失时机地迎接以绿色、智能、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国政府一直高度关注着包括“绿色经济”、“低碳技术”、“全球气候变化”等在内的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问题。中科院还组织300多位科学家提出了面向2050年的涉及8大战略体系的科技发展路线图,等等。
第三,强化系统思维,做好统筹兼顾,各层面、各领域协调推进。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根基。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对民生、生态环境十分关注,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从不动摇这个科学理念。在中国推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保障民生安居工程达2800亿元,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工程达3700亿元,生态环境投资达3500亿元,灾后恢复重建1万亿元。这2万多亿元的资金均直接惠及民生,对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直接产生影响。
体制机制,作为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政府也一直高度关注,加大了对其配套改革力度。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把所实行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做好政府的宏观调控,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为适应新的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价格体制改革,以及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等等。这些还正在深入进行的制度建设,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推动科学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科技媒体以传播科学精神为己任。结合以上一年多来应对危机的实践,积极传播科学观念,营造科学发展氛围,意义深远。
三、国际金融危机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一年多来的国际合作应对危机的实践证明,加强国际沟通对话,深化科技经贸合作,实现互补共赢,是处理国际事务的主旋律。科技媒体要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友好交流,密切合作关系,报道有利于国际间经济科技合作的信息,报道有利于国际间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情况,报道国际间应对气候变化、新科技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新情况、新趋势,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国际媒体传播工作,为推动世界各国科技经贸领域合作鼓与呼。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9年6月16日的“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深化合作、实现共赢已成为处理国际事务的主旋律。”就在这次国际会晤中,胡锦涛同志为促进四周进一步的国际合作,提出了包括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加强科技交流与深化经济合作等在内的许多建设性建议,产生了积极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牵动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等复杂变动,而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共克时艰、化危为机的根本力量。因此,扩大基于共同利益的国际科技合作,推进科技创新,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强烈愿望。例如,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和美国都相继提出了很有力度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些经济复苏计划中,双方所涉及的合作项目内容多、范围大,必将为双方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带来新的合作商机。中美两国2008年双边贸易额达3337.4亿美元,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2009年1月至7月,中美签订技术引进合同888项,合同金额达32.6亿美元,同比增长41.3%,在中国技术引进来源中列第一位,中美经贸关系已经形成合作共赢的基本格局。随着中美两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推出的一系列科技经济发展计划的实施,必将使新能源汽车、低碳经济、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洁净煤、智能电网等方面的合作,成为中美经济科技合作与企业合作新的增长点。
从另一个层面看,一些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必须要靠国际间的科技合作才能解决,必须要联合和组织国际间的科学家、企业家协同攻关才能完成,而非一国所能办到。例如,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一些太空科学探测问题,等等。相当多的科研工作,都需要合理利用和适当整合国际间的科技资源、人力资源。科学无国界,国际科技合作方兴未艾。
当今世界,新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国际金融危机等所催生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变革正在加紧孕育、萌发,国际间的许多重大科技事件、科学议题、科研动向,呼唤着科技媒体快捷而准确地作出反映、做好国际传播。科技媒体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职业责任威,敏锐地关注国际科技传播的新动向、新特点。要不断地补充和更新知识,努力去发掘一些重要的、关联度大的科技报道题材。要以良好治学态度,努力增强科技媒体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切实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和传播能力,为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