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科技传播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2010-08-15姜晓凌

科技传播 2010年4期
关键词:生产力科学技术科学

姜晓凌

上海科技报社,上海 200020

科技传播,又名科学技术传播,英文名为The Transmiss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指科技信息的交流、沟通与分享的过程或行为。它是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哲学家培根早就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它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科学技术是否被传播,传播的结果怎样,不仅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而且影响着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可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科技传播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进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以及国民的科技素质教育的重要功能,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手段和途径。科技传播的教育功能和科技普及功能的发挥刻不容缓,加强科技传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非常必要。本文拟就科技传播的社会价值,即有效性;科技传播的及时性,即时新性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1 科技传播是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环节或条件

1.1 科技信息的传播是科学技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科技的发展必然要有科技知识的不断积累,并在新知识源源不断地添加到知识宝库的过程中实现创新。可以肯定地说,任何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形成、发展乃至突破,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经验、知识等科技信息积累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的传播,最终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2 科技信息的传播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经之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传播所报道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被人们用于生产后,可以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动效率和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便是人们常说的科技传播的经济价值。

科学技术总是最先被少数的科技工作者所拥有、掌握,而科技的发展要靠全社会的力量,科技对社会的作用也必须借助于社会的力量。这就要求科学技术必须变少数人掌握为多数人掌握。而要达到这一转变,必须通过科技传播。通过科技传播,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三要素相结合,转变为现实生产力。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著名论断,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本性。然而,从隐性生产力的科学知识到显性的现实生产力需要一个过程,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许多科研成果由于得不到有效传播往往被束之高阁。科技信息不断传播的过程,本身就是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

1.3 科技信息传播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科技传播可分成三个层次:即科技交流、科技教育和科技普及。他们在不同层面上促进了国家的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的科技素质教育。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通过科学技术传播工作,将科学技术普及,进而提高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形成全社会理想的科技氛围,如在英国的许多会议厅、甚至餐厅墙上悬挂的更多的是科学家的画像;我国特别行政区——香港仅科技传播的专门机构就有10几个……

科技传播可通过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在当代,又可由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技术带来的网络传播,向不同的目标受众传播科技信息。通过科技传播,会使全社会自觉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社会价值,增强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形成尊重科学技术劳动和科技劳动者,支持科技事业的社会环境,从而影响、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成员投身科技。可以说,科技意识在推进科技进步和发展中确实具有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全民科技意识的提高必然要得力于科学技术的传播,这是不言而喻的。

1.4 科技传播可以推介先进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所谓社会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人们以自身的活动维持生命体存在和种族延伸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全部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容、形式、结构的典型模式、总体特征及规律。“社会生活方式是社会综合水平的直接反映,是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尺。”社会生活方式主要由经济基础来决定,但是也受到人们的精神、思想和社会舆论的影响。科技传播对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明显的。科技报道通过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卫生保健、娱乐闲暇、精神与物质消费方面进行多侧面的报道,介绍先进的、合理的方式与方法,对人民的社会生活方式往往能产生深刻的影响。

总之,科学使人进步,愚昧使人落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必然是科技领先、科学普及的国家。加强科技传播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科技传播不仅只是传播了简单的一条科技报道,更重要的是它能促使人们自觉地以科学的理念和态度认识世界,从而掌握客观规律,少走或不走弯路。只有靠科学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才能进步,各项事业才有能发展、创新。只有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作才能解决好现阶段经济建设等领域出现的问题。

2 科技传播如何讲求有效及时

有效及时,是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科技新闻作为众多新闻类别中的一种,也必然有着有效性及时性方面的要求。在求新求快的同时,科技传播如何做到有效正确?

2.1 科技传播也应注重及时性要求

有人认为,科技新闻是“以报道科技战线新近动态和成果为主的新闻”,鉴于其报道对象的特殊性,在时效性方面可以不像社会新闻、体育新闻那样作严格要求,慢一点没关系,这种想法看似有理,实则不然。

及时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之一,任何新闻报道都应该严格要求,对于科技新闻来讲尤其如此。一项已获得成功的科技成果,媒体只有在第一时间将其传达给读者,才能满足受众的求新心理,充分发挥科技新闻的新闻价值。在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报纸媒体在时刻关注各地病情发展的同时,还不断发布有关防治非典药物的最新研制情况,这个时候任何有关治疗非典新药出现的消息对于战胜非典病毒,稳定百姓的恐惧心理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媒体的及时报道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下各种媒体竞争激烈,尤其是新媒体拥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它的出现,更为科技传播的及时性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其独有的大容量、全方位、多角度的特点可以使受众在明确科学概念、知悉科学方法、查阅资料等方面得到很大收获;互动性强的特点又拉近科技报道和科技传播对象的距离,使得公众能够真正地走近科学,了解科学,关注科学。

2.2 科技传播在注重及时性的同时更强调有效性,即“技术含量”

科技报道是新闻的一种,除了一般的新闻根据以外,还应当具备科学根据,强调科技传播的“技术含量”。所谓“技术含量”,不仅包括新闻报道本身所应具有的专业主义思想,同时还应包括渗透于内容层面及操作层面的技术因素及科学原理等。在新闻报道中,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体现为客观性原则,包括五项准则即平衡、公正、不存偏见、准确、中立。科技传播“技术含量”的提高,需要传媒主动加强与专家系统的联系与互动。传媒作为符号系统的最主要掌控者,其传播的信息要在最大程度上准确、客观、如实地反映专家的结论。

2.3 科技传播讲求有效及时应注意的技巧

1)不盲目抢时新,应保持科学严谨性

惊恐全球的SARS、禽流感、海啸、汶川地震、甲型H1N1流感……近年来,这些对人类社会来讲是灾害性的突发事件,对媒体来讲,却孕育着机会。当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对全社会是一场巨大的考验,对新闻界也是一场巨大的挑战。作为科技类媒体,如何充分发挥传播的作用,从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精神角度促进突发事件科学、有效地解决,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之一,也是新闻界的重要使命。“非典”疫情爆发之初,社会上一度出现人云亦云、“病急乱投医”的现象。上海各大媒体专业版面或上海科技报等专业媒体纷纷注重运用科学知识和现代科技手段,发挥现代传媒的信息优势,从消息、访谈、通讯、特写、科普副刊等不同角度,全方位报道疫情,帮助群众科学认识疫情,逐步坚定了群众“非典疾病可防可治”的信心和决心。各报道用科学知识充实教育内容,用大量科学实验、科学数据、科学经验,取代单纯说教和肤浅解释,用科学的力量战胜迷信,用知识的力量战胜愚昧。再看今年甲型H1N1流感爆发后,正是由于SARS的经验教训,我们已经能够做到及时充分地报道流感疫情、政府的措施、国外的疫情和经验、预防的基本知识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避免制造社会恐慌。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以多层次、立体的状态呈现在世间的。在公众面临突发事件威胁,如饥似渴找寻相关科学基本知识的时候,正是科技传播的绝佳时机。

2)抢新求快的同时,要保证新闻真实性

新闻媒体对公众的科学引导 ,不仅是媒体应主动承担的社会职责,也是公众想要知道事件真相和正确看待与理解事件的心理需要。一个科学的、负责任的新闻媒体该从受众利益的角度考虑,提高公众对各种信息的鉴别和判断能力,用正确的、健康的观念去强化受众头脑中原有的那些积极认识,同时驱除和驳斥那些错误的、模糊的、落后的认识。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加强新闻敏感性,把握报道内容的科学性,注重信息的分析和甄别。

科技传播要善于审时度势、动察先机、抓住苗头,以高度的敏感性主动出击;要让权威信息尽快公开,让真情大白于天下,科技传播应及时而强有力地传事喻理,以确凿的事实和雄辩的论理把尽可能多的客观信息及时地传递给受众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力求向舆论主体传递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信息。这样,才会提高科技传播的影响力。只有及时地报道,才能有效地引导舆论,避免和减少猜测性及歪曲性报道,争取主动权,使政府、媒体和公众站在同一“战线”上。

猜你喜欢

生产力科学技术科学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科学拔牙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