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深度报道的科学认知问题
2010-08-15邓晓丽李浩鸣湖南大学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6
邓晓丽,李浩鸣湖南大学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006
当今中国,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科学发展观”逐步深入人心,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开展科技新闻深度报道是各类媒体顺应时代进步的要求和科技新闻传播不断发展的趋势。
“科技新闻深度报道”是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有关科学事物过程、科技人物活动,并揭示科学事物发展规律,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新闻报道方式。以重大科技事件、重要科技成果、杰出科技人物为内容的科技新闻深度报道,在向受众传递科技信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揭示报道主题的深刻意义和传递其中所蕴涵的科学认知价值。
1 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
可见,科学事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维度”,决定了其深度报道的题材与内容具有“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特征。这里,时间跨度的内涵是科学事物(科技事件、科技成就、科技人物)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客观世界本质与自然规律的认识轨迹。而空间跨度是指某一领域科学事物必然会延伸到不同的科学领域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这就为科技新闻深度报道提供了丰富的新闻源流。
科技新闻深度报道这一形式,只有历史地、客观地“反映”科学事物,向受众展现科学事物的真相、本质特征与事物发展规律,才能表现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科学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魅力。因此,历史地、客观地报道科学事实(事件)的发生发展,真实地再现科学家的活动行为,是科技新闻深度报道的主旨和原则。
在社会的科学发展历程中,另一个客观事实就是科学研究过程的真相。科技工作者,特别是科技领军人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科技新闻深度报道对他们的报道不仅体现科学的发展历程,也将科技工作者的忘我工作、献身科学的精神传递给了受众。对科技人物的深度报道同样也必须体现认知自然规律的特点,反映科学研究过程的真相。
我们在报道重大科学成就时,常常会注重个体的作用。但同时要特别强调,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发展,在科学的主干上学科的分支愈加繁茂稠密,边沿和交叉学科也欣欣向荣。一个科技项目将涉及到众多的学科,如机器人科学就涉及到仿生、人工智能、材料、力学、机械、自动控制、光学等众多的学科。一个人很难兼顾多个领域的知识,仅仅依靠个人也越来越难取得大的成绩,更加强调合作是一个重要的趋势。团队的合作,国内科研机构和院所的合作,国际间科研机构的合作等等,已经成为必然,同时也是现代科研究过程的真实状态。
因此,科技新闻深度报道在报道科技人物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的承前启后的继承性与延续性,既不能埋没一个人在科研发展中的作用,也不要盲目夸大个人的功绩,尤其是在报道科技领军人物时,不能过誉个体的无所不能,“Group”这一词,应该成为科技人物报道中经常出现的词语。
2 建立科学认识事物规律的理性思维
科学精神是科学在其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优良传统的总和,体现着科学作为社会现象的文化与精神内涵,是科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在现实社会中,科学技术领域新的生长点往往出现在科学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交汇点上。因此,理性、客观看待科学领域的新生事物是体现科学精神的重要标志。
客观的本质是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不以人的主观臆断为转移,讲究实证和试验的重现。理性则体现为在客观、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具有辩证的、符合逻辑的思维方式与分析处理事务的能力。开展科技新闻深度报道,同样需要这种理性思维,这是维护科技新闻事实真实和客观的重要前提。
六年来,陈建华已记不清楚自己完成过多少次像这样的急难险重任务,但他从没喊过一次苦、叫过一次累,用他的努力和坚守,在严冬里为居民送去温暖。
“人”是具有社会性特征的。实际上,由于新闻报道是“人”的作品,也是给“人”阅读的,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传者的主观成分,也可能有受众“需求”的影响。此外,由于社会环境和历史时期的局限性、地域和国别差异、利益诉求等因素的影响,科技新闻深度报道保持理性和客观尤为重要,值得特别强调。
同样,对同一科技事件,不同人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如海水淡化技术,对处于缺水的海湾国家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成果,但对于雨水充沛的南亚国家来说,对此却未表现出太大的兴趣。由此可知,科技新闻深度报道的内容是不是深刻、有价值、有历史影响,不能只简单看它的经济效益,或对社会某个群体有益,而应该更多地从科技本身的价值来衡量,从历史的角度、科学发展的角度、社会价值的角度综合考量。
科技新闻深度报道出自“记者”之手,只有从事科学报道的记者有了“客观”和“理性”的思维,才能保证其作品的客观和理性。记者必须要有基本的科学素养,具有比较好的客观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敏锐地把握报道对象的“虚实”;客观和理性是科技新闻深度报道的诚信基石。从方法上来说,记者应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记者不是万事通,并不能对所有科学领域都有所涉猎,记者须建立认知科学事物规律的“理性”思维,予以分析和判断。比如科学同行的评议,多角度深入采访等等。
因此,科技新闻深度报道对记者个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者必须注重提升自身的科学修养,具备理性、科学的思维和注重客观的采写。
3 揭示人类认识自然世界过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社会的科技进步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的过程。科学探索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期间要经历大量艰巨、复杂的研究,甚至是无数的失败。而“失败乃成功之母”,科学的发展也常常是必然中的“偶然结果”。这都需要从科技新闻深度报道中体现出来。传播内容反映报道主旨,人类认识自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就是主旨之一。
3.1 相对客观与相对真理
科学研究和科学认识是有规律可循的,它揭示自然规律,并向人们展示这些规律,帮助人们利用这些规律服务生活、服务社会。科技新闻深度报道承担宣扬科学真理的任务。
科学本身发展具有曲折性,科学理论常在“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过程中发展。“相对客观”与“相对真理”问题就出现了。比如近代天体物理学中的“以太论”,早期得到了科学界的普遍认同和肯定,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科普读物仍然在传播这一理论。而现代的天体物理学告诉我们,“以太”根本不存在。但是从科学的发展历程来说,这些“误断”又是不可避免的,有时甚至是积极的,因为它是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将这些错误纠正,可能要经历相当长的科学发展过程。在科学认识的局限下,新闻报道不可能负责纠正科学错误、判断科学真理。这是科学认知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的。但科技新闻深度报道一定要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追求“相对客观”与“相对真理”的及时传播,使大众接受到最新的科技信息。
3.2 认识事物演变的规律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获得成功之前只有挫折和失败。通过科技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认知自然的规律,追求自然规律认知所需要的坚忍不拔、永不言弃的精神,是科技新闻深度报道所应当体现的重要内容。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一项技术从无到有,通常要经历反复的失败,其过程是科技新闻深度报道中最重要的内容与素材。
如“现代毕昇”王选研究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一场技术革命,推动了我国报业和出版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这一技术成果经历了长达18年的艰难研发历程,期间道路坎坷,磨难重重。北京《新京报》2006年2月刊登《追忆两院院士王选:“现代毕昇”的方正人生》的深度报道,就详细回忆了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过程,通过全方位的描写,体现科学研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事物总有正反两面,科学的发展和应用也并不总是让人振奋,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也要体现其过程中的“灰色”历程。
科技事件报道也有负面的内容。如以伪科学、水变油、大量神化的气功等为主要内容的深度报道,人们从中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劣根引发的问题。这些“灰色”,是自然规律认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斑点。
因此,在科技事件深度报道中一定要注意,科学是严肃的、客观的、有规律的,记者必须抱以严肃和科学的态度。否则易将负面的伪科学内容报道成了正面的科学进展。比如对“水变油”的报道,不做逻辑分析和求证,为了满足轰动效应和时效性,使报道成为了伪科学的帮凶。又比如2003年SARS刚开始肆虐时,中国疾控中心洪涛院士认为“SARS病源是衣原体”,这是科学探索过程中一个阶段性认识,与当时国内外专家的判断大相径庭。但有记者仅得到一点线索,不做更多的调查,不找同行专家求证,甚至不了解国外专家的普遍判断,就立刻跟风炒作,造成了不利的社会影响。
在科学发现中,“首次”的荣誉是巨大的。但是科技新闻深度报道与一般消息报道的不同,就在于不应追求成为“首次发现”的第一报道者,而要把重点放在“深层次”上做文章,探寻科学发现的普遍性、规律性问题。
3.3 科学价值的体现
历史地看,一项科技成果是某一科学领域进展的阶段性总结,它是自然规律认知过程中的“一次体现”。它可以是一套设备、一项技术、一种工艺方法,甚至仅仅是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它的价值可以体现在科学上的价值,如湖南长沙马王堆的考古发现;可以是经济上的价值,如一项新的酿酒工艺;可以是社会价值,如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带来的“拯救饥饿”的信心。但是,某一项科技成果不会是“永恒的”,其价值是“阶段性的”,是“有限的”。
因此在做科技成果深度报道时,需要认识到科技成果诞生是科技发展中的一个节点,不能忽略前期众多的对成果支撑的“价值条件”,在科技领域发展和积累过程中的深度报道,还应当反映出取得这些成就的方法与科学探索精神的价值,包括在探索过程中“失败”的有用价值。
4 对待科技人物的客观与宽容
科学的发展中总是不乏争议,甚至是激烈的学术观点的分歧。即使在科研过程中,这种争论也是正常的,同时也是必要的。正是因为这些科学争论,才能集思广益、去伪存真、相互启迪、思想融合。因此,一个好的科研环境是自由的、宽松的、包容的。对科技人物的深度报道也应该是客观的、宽容的。不能因为与记者的观念南辕北辙就将非客观理智的情绪带入报道的写作中。
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所谓“大胆假设”就是鼓励不同的思想和意见,鼓励天马行空甚至是不着边际的创意,因此很多科学工作者在具体科学问题上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也应当客观看待。“小心求证”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不轻易否定,只有相当充分的论证后才给出结论。
科技新闻深度报道也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科技新闻深度报道的写作也要表现出客观与宽容。在下结论时一定要谨慎,需要查阅文献,采访权威等,否则宁肯只陈述事实,空置结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媒体对“人体特异功能”、“水变油成果”不讲科学、不符实际的报道,就是没有小心求证造成的。
当然,因新闻从业人员缺少职业道德,“瞎吹乱捧”的典型人物或所谓“科学成就”的报道,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笔者认为,对于从事科技新闻的广大工作者来说,建立正确的科技新闻深度报道中的科学认知价值观是做好科技新闻深度报道的前提和基础,探讨科技新闻深度报道的科学认知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1]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杨力行.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
[3]阮莉珠.报道新时期科技精英要有新理念[D].中国科技新闻学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