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发挥新闻传媒的舆论功能

2010-08-15徐国源

科技传播 2010年4期
关键词:政治文明政治制度

徐国源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政治文明建设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优选之路。《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将“政治文明”词条界定为: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一般认为,政治文明可分为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三个层次。从理论上说,先进的政治文明必须依托于完善的现代民主政治制度,而与这一制度相配套,就必须有相应的政治运行机制和包括新闻传媒在内的舆论监督机制。在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新闻传媒所具备的影响舆论的动能,以及它对现代政治文明的形成所起到的特殊作用,是显然不能被忽视的。

1 新闻传播与政治意识文明的培育

政治意识文明关涉到一个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念、态度和期望等多个层面。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意识和观念的文明,包括体现公民权利平等的权利义务观、自由平等观、民主和法治观等,是体现政治文明的基本层面。在现代政治领域内,一种先进政治理念的创建最为关键,它决定着政治体制设计,并能统率一个社会的政治行为。

在推动社会成员政治现代化过程中,新闻传媒因其对人们观念和态度形成的巨大影响而成为最值得重视的环节之一。这个结论在社会实证层面上也得到了映证:“受众接触媒介的行为越积极(包括广泛接触多种媒介、接触媒介的频度高等),则观念现代化程度越高;受众接触媒介的内容越倾向于新闻性,则观念的现代化程度越高。”①由此看来,传媒对于整个社会的政治观念的支配性力量不能视而不见。

首先,新闻传媒业已成为现代政治观念形成的重要源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认识到传播媒介对思想观念的重大影响。在谈到印刷术的发明时,恩格斯认为:它锁住了言语的生命,帮助了欧洲革命的传播。马克思则进一步说:印刷术“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广泛的杠杆。”②传媒对人类的影响,正是借助于这种对“言语的生命”和“精神发展”的影响而产生的。现代社会中,由于人们接触传媒机会日益增多,新闻传媒提供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种资讯和观点,不仅能影响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与生活态度,也能影响人们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

传播研究表明,新闻传媒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往往通过提供符合一般社会规范的参照系,以改变公众已有的参照系,从而影响社会成员的观念。在提高公众知情权的前提下,新闻传媒通过向公众设置哪些是最重要的“议题”,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些与全社会命运攸关的问题上,构成“焦点”或“热点”,由此促成转变社会观念的契机。比如2003年春夏的SARS危机及其舆论传播,就再次引起了公众对“改革”问题的热烈讨论,而其对“改革”的探讨,已上升到一个“质”的层面上:“改革本质上就是一场观念的革命。把改革仅仅理解为体制的改造是非常不够的,它也应是改革者精神气质的改造……只有改革者首先有新的精神气质,才会出现新的制度变化。这一新的精神气质就是容忍的精神,容忍对自己的种种约束,有来自法律的约束,也有来自对立观点的约束,即把批评看成是建设性的劝阻。”③这种对“改革”的见解发人深省,表明了随着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人们对“改革”问题又有了新的建设性的思考。

其次,新闻传媒可以创造适合现代政治观念产生的气氛和环境。阿尔都塞有个观点,他认为意识形态是个表象体系,但“这些表象在大多数情况下和‘意识’毫无关系;它们在多数情况下是形象,有时是概念。它们首先作为结构而强加于绝大多数人,因而不通过人们的‘意识’。它们作为被感知、被接受和被忍受的文化客体,通过一个为人们所不知道的过程而作用于人。”在他看来,意识形态在被人们感知时,多数情况是“形象”和“概念”,并且是自然而然被接受的。阿尔都塞进而认为,在意识形态主体化过程中,大众传媒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内在机理可以用“召唤”(interpellation)和“招呼”(hailing)加以描述。④

阿尔都塞的这个理论,对于认识意识形态是如何借助传媒建构社会成员与他所处的现实环境之关系具有特殊意义,同时也为政治组织传播某种先进的政治观念、营造具有特定政策意图的舆论氛围提供了一个认识视角。例如自十六大以来,人们通过新闻媒体普遍感受到一种新的气象,即中央政治局坚持定期举行“集体学习”,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为政治局委员讲解学习体会。从2002年12月至2007年10月十七大召开,政治局举行集体学习数十次,邀请专家学者走进中南海,就各自的研究领域与政治局委员们进行了交流。国务院也举办 “学习讲座”,温家宝强调:国务院通过定期举办讲座等方式,组织学习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法律和现代管理等知识,是一项重要制度,要坚持下去。中央领导不耻下问,频频向专家“问策”,建立“学习制度”,充分反映了高层对科学民主决策的高度重视。在中央的示范以及新闻媒体的宣传下,各级政府也加强了“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建设。各地方政府纷纷按照要求组建了咨询专家库、智囊团,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咨询,一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新型决策机制正在形成。

再次,新闻传媒对于培育一个社会的政治观念具有潜在影响。媒体对公众的影响,有时是显性的,但许多时候是潜在的。它可以通过渗透一定意义的传播“符码”和结构化的新闻处理等方式,如选择性的新闻、诉诸情感的图片和含有启示性的话语等,逐渐引领和培育一种特定的政治意识,并最终形成比较稳定的政治观念。例如自2003年以来,新闻传媒报道了国家为保障人权所做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从全民动员预防非典、禽流感,到废除收容遣送制度;从简化婚姻登记手续,到基层普遍推行直接选举,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不断扩大,人权保障水平持续提高。由此,2004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载入宪法。人权保障入宪、完善对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等,充分体现了“修宪为民”的政治理念。媒体普遍认为,2004年的“修宪”,是中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是中国人权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当代中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的最新发展。

在传播领域里,议程设置作为一项媒介功能,展现了大众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途径。所谓议程设置,是指媒介决定公众谈什么、想什么,为人们安排议事日程。大众媒介促使公众将注意力转向某些特定的话题。媒介帮助政界人士树立公共形象,媒介还不断披露某些人与事,暗示公众应当去想它,了解它,感受它。另一个对议程设置的表述,是伯纳德•科恩(Bernard Cohen)关于报业威力的一段名言:“在多数时间,报界在告诉人们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什么时,却是惊人地成功。”⑤一般而言,新闻媒体总是通过特定的人或事,而不是进行明显主观性的评说,来传播具有影响性的信息。它可以有选择地取舍材料,渗透一种情感,展现崭新的视角,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观念和意识。以《南方周末》为例,在其发表的《他们眼中的胡锦涛》这篇深度报道,即以平民化的视角、平实的话语描绘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人生的一些片段。该篇深度报道获得传媒观察“年度报道突破奖”,理由是“关于胡锦涛的报道《他们眼中的胡锦涛》,使国内传媒对领导人的报道有了新的尺度和视角”。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政治传播方式,或许可以被看作是培育现代政治文明意识的良好开端,而其影响却是十分久远的。

2 政治制度文明的传媒阐释

加强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明智选择和最佳方案。在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党和政府该如何在一个公共层面上组织和参与信息传播,新闻传媒又在其中担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历史发展的逻辑下,公共传播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因此,新闻传媒就更要正确履行自身的社会职责。

首先,必须正确把握舆论导向。舆论导向是社会传播的阐释意向的核心。中国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进程也提示人们,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将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发挥舆论导向功能方面,我国新闻传媒无疑担负着重大使命,它把党和政府的观点、信念、态度、评价转化为一种代表大众意志的现实“图像”传播给公众,引导公众的意识形态。例如,维护宪法权威、依法治国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公众通过新闻媒介注意到,2002年12月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首度公开讲话的内容就强调“贯彻实施宪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首都各界纪念宪法公布施行20周年集会上,胡锦涛发表讲话,指出“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强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对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2004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新设立“法规审查备案室”,这表明对法规违宪审查工作更加明确,力度加大。尽管这仅是我国建立违宪审查机制的一个“前期试验”,但立即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与评论。有关法学专家认为:“法规审查备案专门机构的设置,使违法违宪审查进入规范化、可操作化渠道,这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违宪审查成为一种可能。”传媒正是通过对政治实践内容的重复性的激励作用,从而肯定了政治制度建设的方向,并以“阐释意向”引导舆论,推进了社会实践朝合理的方向发展。

其次,必须遵循传播理性的原则。政治制度的变革需要稳步推进,不可能一蹴即就。在这个过程中,新闻传媒既需要足够的耐心,着力培育一种有利于政治制度改革的良性氛围,同时又要重视建设性舆论,以保持变革的活力和必要张力,使之朝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大方向推进。

在稳步推进政治制度文明方面,传播的理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其一,利用社会传播的向心力结构,以党的理论主张引导大众舆论,凝聚人心,达成“共识的政治秩序”,以实现社会成员的制度性信任。比如,十六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发展党内民主”,在制度方面,新制订了《党内监督条例》,要求上至政治局委员,都必须接受监督;并且修订《纪律处分条例》。同时,胡锦涛多次明确表示,政治局工作要制度化、民主化,反对大权独揽。而在推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方面,已积极展开试点,广东的惠州市就是其中一个试点重地。媒体认为“这一举动开创了党内民主新局面”。这种舆论既是新闻传媒与政治的联动,也有利于政治改革顺利一致地扩散到各级社会组织;其二,发挥大众传播的社会效力,通过具体的新闻事件鲜明地表达立场和倾向,对具体的社会实践内容进行肯定与否定,发挥主导性舆论的激励和抑制作用,调节社会发展进程。比如基层民主建设方面,在北京的区县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涌现了不少“自荐候选人”,为此《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肯定了这种民主新风,实际上也表明了党和政府的态度。

再次,必须保持持续的“互动”。这里的“互动”,主要是指新闻传媒与舆论的互动。现代舆论的形成,既不单纯是舆论自身发展的结果,也不完全是新闻传播影响的结果,或许将其理解为一种互动关系更为恰当。新闻传媒经由与舆论的互动,一方面在政治体系和公众之间充当了沟通者和润滑剂的角色,另一方面也将政治主张与群众愿望融合为一体。

为什么说是“持续的互动”?这是因为政治制度文明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历史逻辑性和连贯性。一般情况下,政治制度建设主要表现为调整、健全和完善,它的发展则有赖于许多因素,比如,政治主体理性的提高、政治组织合法性基础的巩固和扩大、政治规范的进一步完备、各种政治关系的合理与和谐、社会政治心理趋于成熟、公民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日益加强、政治行为逐步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等等。政治制度建设本身的循序渐进的特点,决定了新闻传媒在政治传播中不能操之过急,而应理性、历史地看待发展,从而保持与公众舆论的持续互动,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制度文明建设。

3 政治行为文明与传媒的舆论支持

社会主义新闻媒体的任务,就是要以最大程度地维护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同时,新闻传媒作为敏感回馈社会舆论的感应器,除了应及时反映公众议题之外,还应在新闻传播中大力倡导政治行为文明,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舆论支持。

十六大以来,新闻传媒在呼应党的理论主张、推进政治行为文明建设方面,通过新闻传播积极报道、评论并形成广泛讨论的议题主要有:

1)全面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依法行政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与标尺。为进一步推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新闻媒体配合这一改革进行了大量报道。2003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行政许可法》,并于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2004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订出了10年打造“法治政府”目标的时间表。有媒体称: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施行,称得上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又一座里程碑。

2)“官员问责制”正式启动,责任政府呼之欲出。启动于非典时期的“官员问责制”,一年来迅速得到推进,有关官员问责制的规定、条理相继出台,问责制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2004年“两会”期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进一步强调权力与责任相一致的原则。国务院加大对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官员的问责力度,仅该年上半年,经新闻媒体公布的被问责和受到查处的大小官员就达200多人。

3)重视公民知情权,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多样化、制度化。为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化,各级政府和部门初步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继上海后,直至目前全国各省级政府、大部分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媒体普遍认为,新闻发言人将促进政府、媒体和公众的互动,既增加了政府信息的透明度,丰富了媒体的报道内容,又在互动的过程中,提高了受众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和巩固了政府的信誉和媒体的群众基础。⑥

传媒作为“社会公器”,不仅要反映公众议题,更要为党和政府积极献言献策,提供建设性意见。群众的建议或意见,必将有助于政府决策,有效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也将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注:

①陈崇山、孙五三:《媒介•人•现代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12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中央编译局1985年版,第41卷42页,第47卷427页.

③黄卧云:《上层革命》,广州:《南风窗》2004年第8期,10-15页。

④[美]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203页.

⑤参见[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248页.

⑥林双川:《中国稳步推进“政治文明”》,2004年7月29日《社会科学报》(上海).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中央编译局,1985.

[2][美]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陈崇山,孙五三.媒介•人•现代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政治文明政治制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个特性
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研究的力作——《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研究》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