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科技新闻的 “第二种翻译”——以《三联生活周刊》的科技报道为例

2010-08-15饶晓娟

科技传播 2010年4期
关键词:三联科技

饶晓娟

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所谓“第二种翻译”,是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老百姓熟悉的语言来讲述、表达或说明新闻报道中的内容。1每个行业都有一些圈外人不懂或不太懂的“行话”,记者在新闻写作中要注意对此进行解释与说明。做好了“第二种翻译”,就等于将艰难晦涩的科技语言所造成的阅读障碍扫清了大部分,提高了易读性,也就容易吸引读者的兴趣。

本文以2009年第1期至第42期中两个栏目中的40篇文章为范本,试图探讨《三联生活周刊》科技新闻报道的独特性,以此总结出科技新闻做好“第二次翻译”的普遍适用方法。

1 周刊简介

《三联生活周刊》是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的综合性新闻文化周刊,其显著特色是新闻性和文化性并重。它知识分子气质的独立观点幽默睿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其特有的文化特色和着力张扬的文人传统,在目前的新闻类期刊中独树一帜。其中的科技新闻报道,也在这种氛围之下,有了与众不同的人文特色。

科技新闻的阅读往往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这又可能是很多读者的知识盲区,兴趣盲点,为了让非专业人士,或者对科技不甚感兴趣的读者,对这类专业性较强,叙述相对较平实的科技新闻产生阅读冲动,将前沿科技纯技术性的话语通过“第二次翻译”转化为受众喜闻乐见的平实语言,就是记者们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三联生活周刊》的栏目版块中,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版块有两个:“科技”和“生命八卦”。栏目的名字咋一看就让人乐:生命也能拿来七嘴八舌地八卦一番?有意思!八卦在现如今一般理解为是对某事某物闲聊瞎侃,有非正式的含义。三联的文章正是如此。连科技新闻的文章题目都是精心锤炼的,即使不太具有“必读”理由,也能够让读者“一见钟情”,比如《向海洋施铁肥:拯救地球还是毁灭地球?》。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读者的畏难情绪,大大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作家余华就这么说过:“当读者打开它,仿佛不是单纯的阅读,而是聚会的开始”。说说科技,谈谈前沿,也就如聊天一般,不知不觉,读者就已经进入了科技天地。

2 “第二次翻译”的方法

《三联生活周刊》创办初始,有三个发展方向:一是加强传统的硬新闻,对热点新闻追踪报道;二是把面向小资、时髦群体提供赶时髦信息的方向往技术、科学方面调整;三是挖掘文献性的东西,如历史、哲学、地理、文学等。2其中后两点最有特色,是其它周刊不具备的,不仅独特而且还能最大可能发挥其资源和人才优势。

媒体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争夺独家新闻、争奇斗艳的版面竞争,还包括新闻语言等表现形式的竞争。“新闻语言是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作品中体现自己的写作构思和技术手法的总和,它可以形象地揭示新闻内容,表达作品思想的准确性和深度。”3

新闻语言在科技新闻上的应用,关键就在于能否做好“第二次翻译”。《三联生活周刊》的科技新闻“翻译”就集中体现在其语言的修辞手法以及其他手法的独特运用方面。

2.1 修辞手法的个性化使用

修辞手法是写文章常用手法,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修辞手法是必不可少的添加剂。

1)比喻

比喻是最普通、最简单、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但也是最不容易用得出彩的修辞手法。《三联生活周刊》的文章用到比喻的地方并不是很多,但都开门见山,用得自然而不露痕迹。

《2009科学展望——通往哥本哈根之路》一开头就是一句比喻:“每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都会变成一场吵闹盛宴。”盛宴一般是形容宴会之隆重盛大,这里用来形容本应该是严肃的国际会议,既表现了该会的重要性,也形象地表现出了该会一团乱麻的局面,“吵闹盛宴”不禁让人联想到一般宴会上参与者众多而又纷争不断的场景,既生动又形象。

《向海洋施铁肥:拯救地球还是毁灭地球?》开篇提出:“南大洋已经成为科学家给海洋施铁肥的实验场。”“实验”是设计来检验一个理论或证实一种假设而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试验场”就是专供在自然科学的任一学科领域内进行实验研究的场所。既然是检验理论或是证实假设,那么结果就可能失败可能成功,风险是无法避免的。文章开篇就呼应了题目,提出了关注焦点:这是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将会拯救地球抑或毁灭地球?一下子抓住了常人都会有的疑惑,从而激发了读者的兴趣点,引导读者继续读下去。

2)拟人

与比喻一样,拟人也是非常常用的修辞手法,用拟人不难,难的是用好拟人。《三联生活周刊》的科技报道在用拟人这种手法时,特别能细腻地描绘出报道对象“物”的感官,给读者“亦物亦人,物人一体”的错觉。这种手法赋予了报道对象浓厚感情色彩,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使得读者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更加投入的情感阅读文章。

“大自然的平衡能力是很强大的,但是有时候,面对突然产生的变故,大自然也无能为力。”“地球的前半辈子是在二氧化碳的笼罩下度过的。”(《地球上的碳都到哪儿去了?》)“变故”、“无能为力”、“前半辈子”等词汇,描绘出了大自然命运的变化之大、变化之快,以及应对的情感。读罢这两句话,大自然命运有心无力的黯然哀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情绪,关切与同情之心油然而生,自然就为阅读做了良好的铺垫。如果将这两句话的修辞手法去掉,缺乏情感的渲染,语言就索然无味,丧失了美感。

3)拟仿

仿拟,就是根据需要,模仿现有的格式,临时新创一种说法。仿拟不同于新词,仿拟只有在同原有格式相对照之后才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失去了同原格式的对照,仿拟不能出现,也不能生存;没有这个对照,仿拟所引发的联想中的幽默、风趣等情调也就不复存在。可见,仿拟,只是作为原格式的临时替身而已。这也是《三联生活周刊》科技报道特别偏爱的手法,引发读者的联想,恰如其分地引起读者的会心一笑。

《学习蝾螈好榜样》,标题就拟仿了上世纪的一首流行儿歌《学习雷锋好榜样》。这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语录。蝾螈是一种两栖类动物,这篇文章用妇孺皆知的儿歌讲动物的特性,这种熟悉产生了强烈的趣味性,不失为枯燥的文章添加了可口的调味品。同样的,《教授也疯狂》拟仿了影片《上帝也疯狂》的名字。《上帝也疯狂》讲述的是可乐瓶子所代表的文明和非洲好居民奇哥所代表的自然尴尬相遇,仿佛上帝善意的一个玩笑,反衬出了自然的“单纯”与文明的“莽撞”。 《教授也疯狂》这篇文章中,则展示了一位化学教授为了向普通人介绍超临界流体和绿色化学,从中学生所学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入手,用化学和工程学的方法拍摄各种“噼里啪啦”的爆炸和火焰的视频,来说明各种元素的性质,并成为YouTube上的明星。

4)设问

提问方式,最容易引发读者的注意力。设问的特点是自问自答,紧扣主题,因而也有助于读者把握新闻事实的要点。同时,若能做到简洁明快,衔接自然,那就更利于读者接受。

“人造甜味剂不含热量,但它是否能减肥呢?这可不一定。”《人造甜味剂真的能减肥吗?》的导语短小精悍,简单的一句话,就已将文章主旨明明白白地告诉了读者。

“人除了脑袋比较聪明以外,还有什么地方比动物更强?”《人这种动物》开篇提问,引发读者的思考。接下来,作者又将人和动物的特性进行对比,进一步补充提问:“如果办一届哺乳动物奥运会,人类选手能拿几块金牌?人的听觉不如羚羊,嗅觉不如猫狗,视觉比不过狮子,力量比不过狗熊,陆上跑不过猎豹,水里游不过海豹,人的免疫系统更是比不过任何一种野生动物。如果把一个人脱光衣服放到野外,他能活下来吗?”至此,已经完全调动起读者的兴趣了。“先别急着下结论。人类不光智慧超群,确实也有几样其他动物没有的特长。否则的话,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非洲草原上活下来的呢?”从设问的内容,到文字的表达,无一不严丝合缝,步步深入,将读者的疑问点和兴趣点牢牢抓住,引人入胜。

2.2 “第二种翻译”的独特手法

1)数据翻译

科技新闻报道中,数据的出现是必不可少的。光罗列数据,不进行解释,一看就让人头大,排斥心理就产生了,阅读并获取信息则很难继续。即使能够坚持阅读,普通的人脑也不是扫描仪,看过的数据如蜻蜓点水一般,数据讲的是什么,完全不知晓。此时,就要对数据进行“第二种翻译”了。

《人这种动物》一文中,为了说明“人是汗腺最发达的哺乳动物”这一较为抽象的理论时,采用数据讲明事实:“在剧烈运动的情况下,一匹马每平方米皮肤每小时大约可以排汗100克,骆驼为250克,人可以达到惊人的500克!也就是说,一个成年人在剧烈运动时每小时大约可以排出1~1.5升汗水,这些汗水可以带走相当于一个600瓦白炽灯泡所产生的热量。”虽然这段话出现了5个数据,但是作者将数据细化,使得读者很容易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即每平方米皮肤每小时排汗量:人>骆驼>马,1~1.5升汗水产生的热量=600瓦白炽灯泡所产生的热量。这一以来,不用更多的解释,读者自己就能够得出结论。

2)打比方和举例子

打比方和举例子,都是人们口语中常用的解释问题的方法。说话时用打比方,是向他人尤其是外行,解释问题的良好方法。比方打得好,可以生动形象、简单明了地阐释清楚问题,便于人们理解。打比方有两个关键:一是要抓住问题的核心,也就是说,原有的问题和所打的比方二者要有共通的地方。二是要用简单的东西来比喻复杂的问题,而不是用复杂的东西来描述简单的问题。举例子是通过列举具体实例来说明或者论证事实或观点。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仅仅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举例子和打比方也常常会结合起来,共同提高所阐述问题的简明清晰度。

《色彩的魔力》介绍了科学家的新发现:荧光蛋白。目前已经发现了红色和绿色荧光蛋白,并且介绍了该物质在医药研究方面的应用过程。毋庸赘言的实验机理能够满足有专业背景知识的读者,那么普通读者如何理解呢?作者打了这样的比方:“如果你的电脑机箱里面有100根电线,而且每根电线的颜色都相同,那么你几乎不可能把每根电线都理清楚,但如果那些电线有100种不同的颜色,那么你要看清楚它们连向哪里、如何交叉就很简单了。”作者将电线比作荧光蛋白,不同颜色的电线就代表不同颜色的荧光蛋白,如此通俗易懂的话,几岁的小孩也能够明白,更不用说有较高学历背景的新闻周刊的受众了。

打比方可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也可以不用修辞手法,只要比方打得好,效果是一样的。“在杂交的子代中,原本两个需要互动的基因,却因分别来自不同种而无法互动,就好比种A的钥匙打不开种B的锁。”《2009科学展望——定义物种》用这种不带修辞的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特定基因不兼容的关系。

《2009科学展望——海洋病了》一文中针对海水的酸性提出:“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海水表面的酸性增长了30%”,后果则是:“酸化既会影响它们(浮游植物球石藻、浮游动物有孔虫、珊瑚以及其他分泌碳酸钙的生物)制造碳酸钙的能力,也会腐蚀海洋生物的外壳。”这里就有两个阅读障碍,阻拦了读者的理解:一是碳酸钙和酸之间有什么关系?二是酸化的影响是如何产生的?作者接下来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需要实验证明,可以把一小段粉笔(成分是碳酸钙)丢进醋(弱酸)里,粉笔会立刻开始溶解。”粉笔与醋,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即使缺乏基本化学常识的读者,在看了这样的例子之后,也就能够了解海洋酸性的危害的产生过程及其有害程度了。

3)讲故事

“讲故事”可以提高科技报道的可读性,还可以增强阅读趣味。可从三个角度切入故事,一是科学发现探索的经历,或技术发明创造的过程,或“科学发展史上的典故,这也是很有意思的,它既是新闻必不可少的背景材料,又是抓住读者的主要‘卖点’”。4二是从人们熟悉的事物或事件入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引人入胜。三是从事物之间的比较切入叙事,通过共性或反差激发读者兴趣,烘托阅读心态,为进一步获取信息做好铺垫。

第一种讲故事的方法是最常见也是最好用的方法。《三联生活周刊》的诸多科技报道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新一轮登月竞赛中的中国角色》以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入题,《2009科学展望——定义物种》开篇介绍“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及《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引入动物杂交后基因变化话题。这样既介绍了背景材料,又抓住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如果没有玉米,我们看电影时吃什么?”一句话,就把读者拉入了影院,接下来,“爆裂玉米、香喷喷的甜玉米、糯软可口的黏玉米”又勾起了读者的食欲,最后作者才抛出了专业名词“植物基因组测序”。此时,读者已基本明了文章所述的内容了。从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玉米,到时下最时髦的科技术语“基因”,从吃的玉米到测序基因的玉米,《2009科学展望——植物基因组测序》一步一步将读者引入世界最新最尖端的科技殿堂。

从事物之间的比较切入叙事,是《三联生活周刊》科技报道的一个特色。比较出共性,能通过类比用简单的事物说明新事物的复杂;对比出反差,能通过差异用冲突表明新事物的特殊。

《日全食派对下的冷与热》一文以民众对天文学长期以来的陌生冷淡和媒体、商业等关注日全食之热形成对比,既点名了这一天文现象受到追捧的热度,也衬托出了热度之下天文学者的寂寥。

“人的听觉不如羚羊,嗅觉不如猫狗,视觉比不过狮子,力量比不过狗熊,陆上跑不过猎豹,水里游不过海豹,人的免疫系统更是比不过任何一种野生动物。如果把一个人脱光衣服放到野外,他能活下来吗?”《人这种动物》在文章中用了羚羊、猫狗、狮子、狗熊、猎豹、海豹等数种动物和人类进行比较,得到一个初步结论:人类好像样样都不如动物,作者的反问“能活下来吗?”,事实显而易见,这就造成了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冲突:样样不如动物的人,存活在世界上,并且拥有比动物先进的文明。接着,作者引出专业名词“蝶导静脉孔”(Emissary Foramina)并加以解释,并提出人类的“静脉散热系统”(Radiator Network of Veins),而这一点,正是人类优于其他动物之处。如果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专业名词,恐怕多数读者就会感到专业性太强,而放弃了阅读。如果没有对比,缺乏事物特性的冲突,文章的阅读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发展,受众对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枯燥乏味,标准雷同的新闻语言逐渐被抛弃,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没有鲜明特色的刊物,很难在竞争激烈的期刊市场上立稳脚跟。科技新闻做好“第二次翻译”,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特殊手法来提高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更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不败的立足之地。

注:

1.《新闻写作教程》,P77,刘明华 徐泓 张征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2.朱伟访谈:果断转型敢为人先十年磨一剑.[OL].http://news.sohu.com/s2004/sanlianzhoukan.shtml.

3.《新闻的语言表达及经验问题》,朱华样,《传媒》2005年第4期.

4.《科技新闻要说好普通话》,吴红梅,《传媒观察》,2009年1月.

[1]刘明华,徐泓,张征著.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2,3.

猜你喜欢

三联科技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笔中“黑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皇姑区国地税三联互动 谱写税宣新篇章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