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科技新闻写作模式的比较研究

2010-08-15傅爱军湖南科技报社湖南长沙410001

科技传播 2010年4期
关键词:细节科学科技

傅爱军湖南科技报社,湖南长沙 410001

文化是以人为本的,而科技新闻又是放在文化这个大背景下进行传播的,因此,研究科技新闻的人文特质,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提高科技新闻的质量,提高传播的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1 文化背景对科技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

科技新闻是传播科学的一种手段,而这种传播必须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科技新闻的目的是传播科技信息这种特殊文化形态。传播科技动态是科学新闻的主要目标,但它还具有教育、引导人们培养科学精神、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激起人们热爱科学的更深远的内在价值。其实,科技新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态,具有文化的性质,是对科学技术和信息进行“深加工”的过程。

不同的文化背景,就会有不同的科技新闻的传播方式。

1)从中日美三国老师教画苹果看科技新闻写作方式的差异

绵阳师院王楠在一篇研究文章中提到,有一位叫吴刚平的博士在进行新课程培训中曾经描述了中国老师、美国老师等怎样教孩子们画苹果的课程故事,在王楠的论文中是这样描述的(见参考文献4):

中国老师走进教室:“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得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注意,我是怎么画的。”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

……

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另外,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许多学生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上苹果。”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可能画得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

上述故事说明了中西方在课程文化理念上存在差异,不仅反映了中西方在教育方法上的不同,我们的文化体现的是“师道尊严”这样一种理念。对比中西方科技新闻的写作方式,科技新闻记者的思维理念与这种差异表现得相当一致。在中国科技新闻的写作上,向来多数内容都是板着一副生硬的面孔,记者以一种说教式的方式向受众灌输科学知识。科技新闻的经营者把自己当成了老师,把受众当成了学生,很少站在同一平台上来思考问题。因为传媒工作者认为自己是在传授知识,被传授者没有理由不听,没有理由不去理解和弄懂,甚至希望读者像学文件一样去学好传媒的报道。相反,西方的科技新闻多以故事化的方式进行,而中国科技新闻的传授者和接受者大都沿用了呆板的“教与学”式传播文化。

2)从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看科技新闻的描述风格的差异

中国画泼墨写意,看不到细节,见到的是一种抽象。但是欧洲油画讲究的是对象的比例和光学原理,或者把野外的风光画得一草一木都清清楚楚。丁钢在《全球教育展望》(见参考文献5)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认为,中国绘画乃是散点透视,例如画一个立轴,山上能看见,水中能看见,房子里也能看见,是全方位的散点透视,而以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为代表的西方绘画是焦点透视,并且建筑在解剖学的基础之上。两者相对比,最后他认为中国的艺术思维更注重整体,而西方艺术思维则更重局部细节。

这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吗?那就是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丁钢在该文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个实验:

让这两类学生观察池塘,结果美国学生多是把注意力放在池塘里的鱼上,如有一条大鱼游在前面,他们会说:“看起来有一条鲑鱼正游向右边。”而东亚学生则倾向于关注池塘周围的情况,他们会说:“有一个湖或池塘”……据此,尼斯贝特认为,“东亚学生倾向于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而美国学生则更关注整体中的细节”。

为什么笔者引用丁钢的这项研究呢?因为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别会影响新闻写作风格。事实上,这种文化的差异表现在新闻上也是一样的。在中国的一些新闻中尤其是科技新闻中,不注重细节的描写,喜欢使用抽象的叙述,这已成了当今中国科技新闻最大的缺失之一。笔者统计了某省一张大报,发现连续八个版,没有一篇文章有细节的描述,没有一处有加引号的直接引语,全部为记者转述。这个问题,在专业性的科技新闻和经济新闻中更加突出。

为什么西方的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是先说看到了鱼而不是先看到塘呢?为什么先表达的是细节则不是整体呢?李晓琳的研究认为(见参考文献8),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既人与自然是处于统一和谐的整体结构中,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是整体的一部分,因而其思维模式是整合型思维,即所谓整体优先的认知方式。而在西方文化中主张“主客相分”,认为人是中心,整体是由个体构成,思维时往往以个别部分为起点,然后把这些部分拼合成一个整体, 我们不难看出,注重于整体或者注重于细节的这种思维上的差异,影响到了新闻记者对事物的观察习惯,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记者的落笔习惯。这两种风格由于在细节上的差别,势必影响到记者是否采用新闻故事化风格。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故事化。没有现场描写,就没有真实的镜头,新闻就缺乏感染力。从国外引进的一些科技电视节目来看,无一不是先从细节入手,通过故事化的方法讲述科学道理的。这些节目影响很大,效果很好,给人们的印象是,看科技新闻就是在看故事,而不是在学科学课程。相反,国内的一些媒体,多是从总体出发,从课题的专业上入手,很少运用故事化的手法,很少把人的活动引入其中,新闻显得空而贫乏。

3)从语言文化的思考习惯上看思维分析的差异

思维模式的差异就会体现在语言上,语言的表达就会有所差别。李晓琳的研究认为,我们的思维模式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整合型句式,先突出整体,其后才是表达细节。也就是说,在汉语中,细节上是模糊的,整体上则力图清晰。西方人采用的是解析式思维,在表达一个意思时就采用分异型句式。李晓琳举出了这样一个具体的例子:中文一般说“教室里有一个学生”(先整体后局部),而英语则说“there is a student in the classroom.”(先局部而后整体)。此外,中西方的“天人合一”和“主客两分”的哲学基础,决定了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和”。这位研究者还认为,在时间取向上中国人以过去为主,往往考虑过去做什么,有什么经验教训。而西方人着眼于未来,有强烈的时间“紧缺感”。这种语言方面的习惯差异反映在科技新闻中,也存在着相当的一致性。西方人在描述科技事件时,注重人的活动,而很少整体性地描述科学的本身,国内科技新闻着重于了整体表述,一般以“通过鉴定”起头,“具有重大意义”结尾;西方科技新闻着重于故事化,强调细节描写,而国内科技新闻多强调理性化,提供较为枯燥的统计数据;国内的科技新闻注重于对过去内容的总结表彰,内容偏重于材料报告,而西方科技新闻则着重于启示意义,更加社会化、百姓化。

4)从对外界事物的态度看公众的历史文化积累习惯的差异

有学者认为(见参考文献6),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历程,其中儒家思想占据主流的地位,在其精华滋养着人们的同时,它的弱点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头脑,使人们墨守成规,缺乏想象力。而美国的文化融入了创新的思想,这种文化氛围内,使得美国人具有冒险开拓的精神、标新立异的勇气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这种文化差异,反映在新闻作品上,中国人喜欢接受正统的格式和较为呆板的新闻形式,对于那些思想特别活跃的内容表示不可理喻。国内一些媒体走在创新的先列,一些内容前卫,但是在传播中遇到一些麻烦,一些受众感到这些媒体的内容莫名其妙,表示无法接受。这也是一种文化差异,影响着记者的写作心理。这与实践中的情况非常吻合,一些科技新闻记者在写作中,如果不用科学术语表达科技新闻的主题,记者总感到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没有行使自己的责任。

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也与文化积累有某种关系。在一些西方的战争片中,经常出现一些情节令我们不解。在战争的紧要关头,在生死攸关的情况下,一些士兵还在开非常轻松的玩笑。其实,这也反映了西方文化的一种特点。反映到新闻中,笔调自然就有了区别。因为平时人们的思维模式有差异,西方人习惯接受轻松的风格,就形成了这样的大的文化环境。笔调轻松的科技新闻,往往读来轻松。

5)从广告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在感性诉求上的差异

有研究者认为(见参考文献6《中西方广告创意差异的合理性》),广告创意上中西方相差甚远。这也反映了一种文化诉求上的不同。西方的广告已经很少有平铺直述的诉求模式,很少一味简单地说自己如何好,至少不会通过正面自己吹嘘自己,呈现出一种感性诉求为绝对主体的态势。他们所创意的广告通常是塑造一种小而巧的社会场景,设计一个精巧的故事,将产品巧妙地置于其中,以表现人与其产品的关系。即使是非常理性的内容,他们也会用感性的诉求方式,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制造出非常好的效果。这位研究者提到了一个著名的例子:曾获1997年戛纳广告节平面类金奖的奔驰轿车之“刹车痕篇”,表现轿车外观精美这一非常理性的内容,创意者没有直接表现人们的褒扬与惊叹,而是通过“刹车痕”将人们的态度与车的不凡联系起来,表现出引起其他驾乘人员的注意与羡慕。与这种情况恰恰相反,中国的许多广告则喜欢注重“科学表达”,喜欢用“指标”来说明问题,自然专业而偏僻。

这一研究成果与中西方科技新闻的具体情形也非常地吻合。我们在写作科技新闻时,多用理性思考的方式去表达一件事物,或是去接受一件事物。比方说,一件电器,我们一般要使用省电多少这样的指标,或者性能如何进行描述,而在西方的一些科技新闻中,则可能多用一些生活的感性化方式来进行表达。如获得普利策奖的丹·尼尔,虽然只是一个汽车专栏的作者,可他的作品都是描述汽车性能方面的,他的一篇作品竟然描述自己和女朋友在车上谈情说爱的情景。为什么?他是通过生活中的感性情节,描述那车的宽敞。

2 科技新闻写作策略:文化引进与中国先进文化秉承双管齐下

科学传播具有跨文化的属性。潘友星在《科学传播的跨文化属性》一文中认为:“在中华大地的近代沧桑中,也包含着一个传播学命题:科学在中国的传播明显地具有跨文化传播的属性。而且,这是一种关系着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跨文化传播。”

科技新闻的形式也同样具有跨文化的特点。我们承认中西方文化有差异。但是,人类文化的发展还有另外一种属性,那就是具有跨文化的属性,是可以融合和相互影响的。有研究者提到了非常著名的案例(见参考文献6):由一代广告大师罗素、瑞夫斯为M&M巧克力糖果创作的广告语“只溶在口,不溶在手”几十年内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发,但其威力依然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它极强的有效性无论在时间跨度还是在地区跨度上都达到了让人吃惊的地步。原因是此广告是从人们生理角度出发说明自己的独特性。这也给我们的科技新闻提出了一个启示,那就是学习好的经验,改进我们的写作文风,可以提高传播的效果。

除此之外,每个民族的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我们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伟大的先进文化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受到世界人民的崇敬。在吸取他人文化的同时,我们要注重发扬自己的传统,秉承自己先进的文化内涵,将其融合起来,分析和研究科技新闻的特点,摸索出中国科技新闻文化传播之路。

1)将传统文化精华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

比如,仁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之一,而且这是一个永不落后的话题,是人类真正需要正视与思考的主题。我们现在提倡和谐社会,建构这样的社会,需要德的教育。德的教育,其实要和现代精神和心理学研究结合起来,才会有科学的基础,才会真正产生效果。现代心理学研究,在这方面有很多的科学成果,比如,心理学认为,人在4岁左右就形成了较为全面的人格,建立起了是否能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框架。著名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认为,一个人是否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中与他人的合作的态度,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将会在社会中充当暴力的角色。科技新闻应当将这些人的精神方面的问题列入报道的范畴,将现代精神分析学作为科学基础,将这些基础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传统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融入新的科学理念,就可以将文化的碰撞改变成文化的融合。如当年震惊全国的张君杀人案,科技新闻就要从这起社会事件中引出科学的话题,和科学家、百姓一起来探索暴力角色的犯罪人格的形成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探索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这将对防止危机的发生有某种预防的作用,这正是科技新闻所要做的,也是社会特别需要的。

2)将细节与整体结合起来,创造即有全貌又有场景的科技新闻

细节描述的好处是,提供了现场感,更接近新闻的真实场景,更能反映新闻的原生态;细节本身就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细节是故事化的前提,没有细节就没有故事;细节还能表达丰富的人物感情和神态,具有更强的感染力;细节是通过“小故事”表达大主题的一种手段。中国科技新闻缺失之一就是缺乏细节,试图只从整体上给读者一个概貌,甚至根本就没有细节这样的习惯,以为科学是严肃的,表达应当是学究式的,传播更应当体现科学的整个原貌。这种思想从科学本身的思考没有错,但是,接受者如果是平民百姓,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他们的知识面,缺乏这种接受能力。对两者进行融合是可能的,即选取最能表达主题的细节,选取最能描述真实场景而带有思想全局性的细节。如描述会场纪律不好,抽象的描述就会苍白无力,而一个小的细节却能说明一切问题:一个与会者正在打瞌睡!描述环境污染多么严重,只要选取一个细节,比那些长篇议论要有份量得多。

3)既要帮助受众画好苹果,还要充分让受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西方文化娱乐强调观众的参与,而中方文化相对说教性成分多一些,因此,如何增加科技新闻读者的参与性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在科技类新闻中,有两个方面的报道是严重不足的。第一是成果的报道,完全没有站在读者的立场来进行书写,没有站在他们的立场来看问题,来提取采访材料,来构成自己的故事。二是对于会议的报道,还是围绕领导转,今天这个领导现场办公,明天那个发表讲话。形成这样的报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和读者平起平坐的心境,把自己当成了老师,要他们按自己的风格画苹果,缺乏和他们分享成果的心态。解决好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思考。第一,当好老师。当老师没有什么坏处,关键是真正地当好。记者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充分地对新闻进行策划,组织更好的题材,提供更多的背景材料,给读者以指导和帮助。第二,充分地尊重读者,和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站在和他们平等的角度,在写稿时把自己想象成读者中的一员,想想这条科技新闻到底有什么用处?然后就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去发掘。

4)将科技报道装进中国历史和语言文化的大背景之下,提高文化品位

拿语言环境来说,我们有自己的思维习惯,语言要符合我们的特点。现在一些新闻写得太“好”太抽象,以至人们看了好多遍,也是莫名其妙。其实中国的语言有着非常好的环境,通俗易懂,中文是伟大的语种之一,词汇丰富,意境深刻,最适合书写科技新闻。有专家认为,语言表达是否丰富,反映了人的思维,人对自然界的认识。人类在进化中,对自然界的认识,最终反映在语言上。如果我们的科技新闻能够将中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利用起来,写出来的科技新闻将会是无与伦比的。另外,存在于社会中、百姓中的百姓词汇也极其丰富,这也是写作科技新闻的巨大财富。如早些年的一则科技新闻标题,至今还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早喂喂在腿上 迟喂喂在嘴上(引题)护牛莫等用牛时(主题)。这是地道的群众语言,用在科技新闻上,不仅通俗易懂,而且也十分贴切,表达准确。但是,在我们当前的科技新闻中,中文的巨大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语言文化没有得到重视,因此,科技新闻也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

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科技新闻应当很好地吸收。一是要从自然现象中挖掘科技新闻的社会层面,从百姓的角度进行展开,从生活角度帮助人们。二是在百姓的文化生活中挖掘科技角度的题材,实现二者的融合。

5)在科学事件中融入人的精神层面的报道

在国外的许多科学报道中,都融入了人的活动,融入了科学家的活动。相对来说,我们对于科技报道,形式较为呆板,除了人物通讯外,对消息的报道、科普实用技术方面的内容都离开了人的活动,这是一个很大的缺失。

具体来说,科技新闻报道在形式上存在两种极端。第一种,对于人物通讯,其写作手法较为老套,过分地宣染场景,有过分拔高的现象。有的人写科学家,不是把他们当作人来写,而是把他们神化了,把主题提得太高了,以致于人们怀疑内容的真实性。第二种,对于人物通讯以外的报道,则几乎没有故事化的内容,非常地生硬,过分地专业化,成了纯的科技报道,没有上升到人的精神层面来看问题。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其解决的办法是“把新闻通讯当作消息来写,把消息当作通讯来写。”

[1]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传达与读者,津教备0007号 备案号:津ICP备05003040号,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版权所有.

[2]于海波.科学课程的文化学研究:依据、价值和目标,2002-2004,www.xslx.cn.

[3]蒋学清.汉英谚语与中西方文化,北京星辉翻译中心,2005-7-14.

[4]王楠.从画苹果看中日美三国老师的课程文化差异.中国教师报,2004-2-4.

[5]丁钢.课程改革的文化处境.全球教育展望,2004(1).

[6]中西方广告创意差异的合理性.北京鲲鹏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2-01-30.www.kpworld.com/xb/news/pn53868.html.

[7]潘远星.科学传播的跨文化属性.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

[8]李晓琳.英汉文化中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差异与英语学习.(云南楚雄675000),www.worldthesis.com/2002/shkx/yy/00.

猜你喜欢

细节科学科技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细节取胜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