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博客:一股不可忽视的科学传播新力量——以科学网科学博客社区为例

2010-08-15杨书卷

科技传播 2010年4期
关键词:博客科学家科学

杨书卷,苏 青

中国科协科技导报社,北京 100081

0 引言

博客,是互联网上个人以日记的形式发布文章、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出版形式,是简易迅速便捷地表达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并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作为网络传播的一种新形式,博客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给个人,使个体第一次在互联网上享有了“独立”的话语空间。博客自2005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发展以来,很快成为个人在互联网上的主流表达方式,带给了网络媒体前所未有的改变。博客的蓬勃涌现,在互联网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科学博客,正是在这种风起云涌的传播语境中形成的一股不可忽视的科学传播的新力量。相对于大众博客,科学博客聚焦专业领域,虽然作者和读者群都相对狭小,但是,在特定的传播范围内,由科学家贡献内容的开放与共享的科学博客,借助更为自由、民主和宽容的网络空间,已成为科学家群体进行交流并建设自己的社群以及加强自己的话语权的重要平台。现在,科学博客正以“自媒体”的地位,重新定义着网络空间的科学信息传播格局,其传播影响力与日俱增,并日益受到科学界群体乃至社会的关注。

与此同时,科学博客也打开了科学传播的边界,使科学家直接参与到面对公众的科学信息的传播中,科学活动和科学传播不再截然分开、泾渭分明,每位写作博客的科学家都能够应用自己的专门知识服务于社会公众;而公众通过阅读科学博客,可以更全面、更完整地了解、认识、评析科学家的工作,更好地理解科学传播中所发生的一切。科学博客,正在持续影响着现在以及未来的科学、科学家与公众的交流模式。

1 力量彰显:科学博客初具规模

科学博客并未有严格的定义,人们通常认为:科学博客是由在职科学家写的而且必须是有关科学内容的博客。不过,由于参与科学事务的人并不限于科学家群体,科学博客的写作人群范围会较为扩大。英国《卫报》环境网络编辑Damian Carrington对科学博客有着以下的描述:“你可能是一位科学家,想用博客记录你自己的科学或者科学家面临的问题;你可能是一位科学记者,想用一种不同于你所服务的更传统的出版物的方式报道科学;或者你可能想成为一位政治评论家,监视科学政策及其可能的影响。所有这些都可能归于科学博客写作之下,它们同样也遵循许多其他类型的博客的规则[1]。”可见,科学博客属于专业博客的范畴,它既具有博客的一般特征,也拥有自己的个性特色。

虽然Damian Carrington放宽了对科学博客的界定,但科学博客中最有价值的作家群还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高知群体——科学家,他们是科学事业的建造者,对科学有着最切身的体会,他们的博客内容涉及个人对科学的种种感悟,包括个性化科学思想、个性化科学生活的记录,以及个性化的科学评论。在过去,不通过大众媒体,公众是难以听见他们的声音的;现在,这些海量的内行专业人士,通过科学博客搭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交流平台,被赋予了真正的自我表达机会,他们所认同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也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展现出更真实的、更人性化的科学形象。

但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法律等人文应用类显学的知识群体,科学家专注于科研,通常并不擅长写作,而且担心科学研究成果在博客中发布会被其他人所了解而失去竞争力,有些科学家还担心触及某些禁忌。这些原因都使得科学家在博客兴起之初并不热心博客写作。2006年7月3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Technorati博客搜索引擎根据之前6个月的链接站点个数进行统计,发现居于前3500名的博客中,只有5个是“科学博客”。同样情况也发生在中国。2006年,一位周报的科学记者曾想通过浏览中国科学家的个人博客,了解他们的动态、思想和情趣。结果,他只找到两位中国科学家的博客[2]。

科学博客最初“寥若晨星”、发展缓慢,固然有科学家自身的原因,但是,另一重要原因也不可忽视,即网络媒体的本质是内容海量,科学博客分散于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力量单薄,容易被海量的网络信息所淹没,因而难以在网络媒体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建立科学博客社区,将志趣相投的科学家聚集在一起,形成网络群体力量,激发其博客的传播潜力,成为科学博客发展的必然途径。

2007年,“科学网”的科学博客社区的建立恰逢其时。

从建立至今不足3年的时间,科学网吸引了众多的科学家来此“开博”。在这里,分散的科学家通过写作博客自觉结为一体,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网络社会,并与其他社会群体进行广泛的传播互动。在这里,科学家的个人信息行为通过网络社区与他人的行为集合,变成了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效应,一些知名科学博客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获得了上百万次的点击量,较之于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只有几十人或上百人“同行”阅读,科学博客的传播能力获得了充分的发挥。

如今,在科学网注册的科学博客已超过4000人,影响力日益增大,成为中国科学博客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而中国的科学传播活动也随着科学网博客社区的建立并获得成功,跃入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

2 实名探索:权利与责任的博弈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博客社区,科学网相比于其他博客社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坚持实名注册,并有严格的实名审查制度。科学网此举,体现出了一种权利与责任的博弈探索。

博客是否使用实名,是传播理论中的一个悖论。在互联网上,每一个网络使用者,通常都以ID账号或匿名出现,从而可以隐匿个人的部分甚至全部在真实世界中的身份。这种方式一方面体现了消除“社会藩篱”的平权特质,为自由表达和自由交往提供了可能;但由于丧失了处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规约,个人不用担心其在网络空间的行为会对其在真实世界中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因而这种方式另一方面将会导致个人的网络行为失控,为所欲为。因此,无论是网络实名还是匿名,都有着不得不支付的、无法两全的选择代价。

但是,由于科学的本质就是追求真理,科学传播对信源的可信度——即信源本身的专业权威度和值得信赖度——要求非常高,这就要求科学博客比其他大众博客具有更强烈的实名倾向——科学博客的博主有义务对自己写作的博客的内容负责。另外,在网络空间,人类以往的社会结构提供给人们的安全感和生活连续性都不复存在,变化和不确定性成为网络生活的主题。超出人们控制能力的过多“自由”洗礼,使网络社会的秩序对大部分网民来说越来越像是失序,人们又有了在网络空间重新建立社会秩序的需要,网络实名制则符合了这种网络社会秩序重建的需求。

实名制的选择与否显然会极大影响着科学博客社区的性质。例如,科学网的访问量很大,但是博客量和帖子量相对较少,博客主要以知名专家为主,而另外一个著名的非强制实名的科学博客社区——学问社区却正好相反,博客数量远远超过科学网——年轻人参与的很多,但影响力和权威性却与科学网相差甚远。博客实名制给予博客内容更高的权威性与可信度,匿名制则赋予参与者更大的自由度与广泛度,二者的优势无法互相替代。实名制和匿名制分别给科学博客社区带来了不同的传播范式,但实名与匿名的选择也反映出了社区管理者对科学博客传播方式的不同理解.。

3 众声平等:致力追求理想模型

网络用户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迅猛增长,如今已达数亿甚至数十亿,网络已成为网民全球性的聚会之地,加入网络的用户无边无际、形形色色。网络社群由此开始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那些不能剔除不友好用户、不能限制不友好行为的社区,常常会出现用户之间对骂以及混战的场景。网民们开始意识到,过度的虚拟自由只会导致“众声喧哗”的嘈杂,而不是想象中“众声平等”的理想传播模型。

因此,现在的网络媒体已不再强调网络社群的无节制增长,开始控制规模,设置加入群体的各种门槛,强调成员的身份并建立社区的规范,逐步开始采用现实社会的某些规则来完成博客社群秩序的构建。

反映到科学网,它不仅要求实名注册,要求科学博客以个人为主体,以完全清晰的身份面向他人,将博客视为“负责任”的媒体,还对博客频道的首页拥有推荐博文以及屏蔽博客内容的管理权,同时还保持有删除不当留言(评论)帖的权利。现实社会约束力的网络运用,使得科学网社区中的博客群体呈现出更多理性、更少喧闹的特征。

但是,规则的过分强调也会给科学博客带来诸多缺憾。由于缺乏身份隐匿的安全感,实名博客使一些科学家的某些内心深处的感悟与思索难以完全呈现,博文的表达也难以做到完全畅所欲言,从而限制了博主充分表达真我的自由。而实名博客存在的“自我修饰”、“自我美化”倾向以及出现的自恋情结现象,也为博客写作带来了某种程度的不真实感,从而减弱了博客内容的传播价值。

此外,科学网仿效新浪“名人博客”的做法,着力邀请著名科学家开设“科学名人博客”,并在首页重点推荐,固然在短时间内可以聚拢人气,迅速获得知名度,但这种“精英化”倾向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将消弱博客以“草根阶层”介入公共信息传播中的平等意义。

可见,虽然科学博客社区代表了科学传播的一种新观念,即用“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的“传播”观念来理解科学、对待科学,但要创建维持科学博客社区群体可持续高质量交流的机制以及理想的网络社会规范的环境,还有待更多的实践与探索。

4 回归本源:创造科学文明基础

博客写作所需要的博主个性和博文延续性,以及博客网页的强互链性,会在无形之中编制一个紧密、高粘度的人际网络,使得现实中的人际联系更易在网上得到有效的维系与发展。有学者研究发现,博客使用者具有更广更多样的社会网络,更多的网络社会信任,并经常将网上活动和他们在网下的活动交织在一起,对于人际交流、人际友情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博客圈这种典型的物以类聚的生态形式,越来越像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圈。

而科学网之于科学博客的最大贡献,就是形成了“科学博客社区”。科学家通过博客建立虚拟社会网络,形成跨越时空的人际交往圈,能更容易在全球范围内找到和自己有着共同志趣的人,更容易发现科学研究的机会,更容易增进不同科学领域学者之间的互相了解和融合,这无疑有助于整个科学家群体的自我提高、相互欣赏、彼此鼓励、共同前进。

同时,博客还带来了网络传播中的群体规范:分享与协作原则。科学博客博主发现,只有公开自己的研究内容,才可以方便地从其他博主那获得更多相关联的研究信息,才可以找到更多的兴趣相投者,通过愿意分享、愿意交换、愿意透过值得信任的节点相互连接,达成更加有价值的沟通和协作。这样的科学传播体系未来可以服务于各种科学社会活动,并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科学的整体创造力也会与日俱增。

所以,科学博客蕴含着回归人本的概念——激烈争论、分享观点、寻找朋友、通力协作——这是人类创造科学文明的基础。科学博客正在努力建立人与人之间一种新的关系,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最终形成科学社区化的生活方式平台。如今,对于大多数科学博客写作者而言,科学博客已被当作自我表达、自我发展的有效渠道,可以看作是其日常科学生活的延伸,继而成为科学生活的组成部分。

5 未来之路:跻身主流科学媒体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力量,科学博客改变了科学媒体与受众的传统沟通范式;科学家进入科学媒介生态系统,成为科学传播的主体,将对信息的被动接受变为自由发布、主动选择、互动参与,并以其“微内容”的巨大合力,成为传统科学新闻媒体之外的有发言力量的“另一极”。

美国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曾提出过“补偿性媒体”理论,认为任何一种后续媒体都是前一种媒体的补救措施,是对过去某种媒体或某种先天不足功能的补偿。科学博客正是传统科学新闻媒体的“补偿媒体”,它不仅揭示出科学家群体本身的生活状态,映射着科学家的工作、情感和社会活动,还建立了新的话语权实现路径和空间,让具有正义感和具有参与科学公共事务的科学家个体聚合在一处,成为一股建构科学社会现实正义的力量。科学博客并不能替代传统大众科学媒体,科学博客也并非能替代专业科学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报道,但科学家对科学新闻传播的全程参与,将会极大地制约科学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偏见与误差,使科学新闻信息传播走入新的时代。

美国著名学者唐纳德•肖认为,只有垂直媒体(大众媒体)和水平媒体(小众媒体、个人媒体)相互交织、相互借力,才能构建一个像埃及纸草那样坚固的“纸草型社会”。确实如此,作为个人科学媒体的代表,科学博客正是朝着水平媒体方向整合,并借助垂直媒体创造着信息化的科学经验,由此进而构建并形成我们新的科学生活社会。

6 结论

相对于大众博客的迅猛发展,科学博客起步较晚,正处于蹒跚学步阶段,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不仅来自于博客技术及人们的思维方式,还源于科学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的特殊性。这意味着科学博客的发展历程将充满变化、充满冲突。但是,科学博客构筑了具有自主性的理性科学主体交往平台,其蕴含的巨大传播潜能已被人们所共知,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探寻运用它的最佳方式,以期在科学传播中更好地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1]Damian Carrington.How to set up a science blog[EB/Ol].http:// www.scidev.net/en/practicalguides/how-to-set-up-a-science-blog.html.

[2]周欣宇.科学博客何以寥若晨星[N].中国青年报,2006-07-19.

[3][美]唐纳德•肖.创造一个纸草型社会[J].钟新,译.国际新闻界,2004,4.

[4]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刘津.博客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6]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刘韧.网络媒体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8]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

猜你喜欢

博客科学家科学
假如我是科学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与科学家面对面
博客天下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
科学拔牙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