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2010-08-15张路煜蔡京鹂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期
关键词:拆模垫块清水

张路煜 蔡京鹂

(1、绍兴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总站镜湖新区分站,浙江 绍兴 312000 2、绍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浙江 绍兴 312000)

1 前言

清水混凝土是指一次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自然色作为饰面,因此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无碰损和污染,对拉螺栓及施工缝的设置整齐美观,不允许出现普通混凝土的质量通病。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主要取决于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及混凝土工程等关键环节,本文对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其要点作一粗浅探讨。

2 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

2.1 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要求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清水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在参考混凝土结构验收标准和装饰装修工程中级抹灰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按照高于国家验收的质量标准进行质量控制:a.轴线通直,尺寸准确.b.棱角方正,线条顺直;c.表面平整、清洁、色泽一致;d.表面无明显气泡,无砂带和黑斑.e.表面无蜂窝、麻面、裂纹和露筋现象;g.模板接缝、对拉螺栓和施工缝留设有规律性 模板接缝与施工缝处无挂浆、漏浆现象。

2.2 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外观要求

2.2.1 要求浇注成型的混凝土棱角方正、线条通顺,表面光滑平整、外观整洁、无麻面缺陷、无明显气泡,没有明显的蜂窝、孔洞、露筋、夹渣等影响外观的质量缺陷,基本达到装饰抹灰后的中级质量标准。

2.2.2 凝土模板的拼缝痕迹规律整齐,搭接面过渡平整,色泽均匀一致。

3 清水混凝土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3.1 施工测量与垂直度控制

3.1.1 建立施工区域范围内的高程控制点及轴线控制网,做到布局合理、应用方便。

3.1.2 高程控制的测量方法:在首层结构柱及内筒剪力墙上建立1.000m 的标高基准点,采用固定钢尺统一拉力,以两次读数相互校核,并辅以水准仪标定楼层标高。

3.1.3 控制轴线的竖向传递,采用内控法用铅垂仪引测至各层,在楼层上用经纬仪放出轴线控制线标志和细部位置边线。

3.1.4 平面轴线的测量除依靠控制线放出结构边线外,还沿墙身外500mm 处放出控制线,以便于检查模板的位置并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控制。

3.1.5 垂直度的控制测量:各墙身垂直控制线标志随着楼层的升高及时弹出,墙模板按要求在相应的位置上刻出控制点标志。在支立模板和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要求控制到二线合一,偏差≯2mm。

3.2 钢筋工程

3.2.1 钢筋翻样时考虑钢筋在弯曲加工时的延伸率,实际制作过程中要根据钢材的特性加以调整,既要满足锚固长度,又要防止梁柱在墙转角处因弯起钢筋顶模板造成局部露筋而使墙角出现锈斑。

3.2.2 按照构造要求,分别将暗梁钢筋锚人暗柱内、墙的纵向钢筋锚人暗梁内,有时还要将墙的水平钢筋布置在竖向纵筋内侧。由于这些因素的叠加作用,会使交接处墙筋的保护层偏大(可达50~80mm),从而容易产生局部混凝土裂缝。其解决办法是将梁、墙钢筋在锚人处打弯,坡度≯1/6,并在暗梁上下局部水平增加两排中10mm~中12mm 的构造筋。预留洞口的构造加强筋绑扎在墙板内侧,所有绑线的毛头逐一甩向内部,防止露头丝产生锈斑。

3.2.3 15mm 厚的保护层垫块用1:2 的水泥砂浆制作,25mm 厚的保护层垫块用C30 细石混凝土制作或采用塑料垫块。所有垫块在制作时都要先预埋镀锌铁丝。梁柱主筋(包括焊接、机械连接)接头的保护层厚度均控制~25mm,同时保证箍筋保护层的厚度《15mm。柱梁墙筋保护层垫块的间距控制在双向@600mm 以内,并要绑扎牢固。预埋铁件凹入混凝土墙表面15mm 以上,以便在装修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封堵。

3.2.4 所有钢筋应清除表面锈斑,防止污染混凝土

3.3 模板工程

3.3.1 模板设计要充分考虑支拆的简便性和支撑的牢固性,并保持一定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整体拼装后的平整度,同时还应考虑模板的机械性能及可周转性、耐久性等。

3.3.2 模板拼缝部位、对拉螺栓和施工缝位置、形式、尺寸的设置,需经主管技术人员的认可。

3.3.3 根据构件的规格和形状,合理选用不同的模板材料,配制若干定型模板,以便周转施工所需。对剪力墙结构可选择钢大模板,对框架结构可选用涂塑九夹板或大块钢模板。本工程剪力墙采用钢大模板,楼板采用涂塑胶合板模板,采用钢管支撑体系。

3.3.4 保证模板几何尺寸精确、拼缝严密、材质一致,控制模板板面拼缝的高差、宽度≤lmm,模板间缝高差、宽度≤1.5mm。其外侧可用硅胶或发泡剂封闭,以防漏浆。

3.3.5 模板脱模剂应采用吸水率适中的无色轻机油。模板的周转次数应严格控制,一般周转3 次后应进行全面检修并抛光打磨1 次。

3.3.6 因为大模板的支设需落于前一层外墙的三角支架上,建议在三角支架上设坚固限位螺栓,通过调整限位螺栓使墙模紧贴于已浇混凝土的墙表面上,避免层间的错位现象。为了有效地防止模板漏浆,可在内墙模板下衬垫高压缩海绵。

3.3.7 模板安装时,要求模板上的标志与控制轴线相_致,再逐步拧紧连接螺栓,以保证模板阴阳角部位方正、垂直。

3.4 混凝土工程

3.4.1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使混凝土在满足强度、耐久性以及清水混凝土观感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首先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及技术指标要求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初步确定混凝土生产工艺参数及性能指标。模拟现场施丁过程进行模拟试验,通过调整砂率和水灰比.观察在不同砂率和水胶比发生±2%的变化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程度,振捣是否泌水与离析,对表面光洁度及色差的影响等。混凝土配合比初步确定后。在现场按照实际施工方案进行试验,以确认混凝土配合比、模板体系和施工工艺等,并根据试验情况进一步优化,最终经业主、设计、监理确认的配合比作为清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3.4.2 混凝土浇筑

浇筑前先做好混凝土浇筑计划和协调准备工作,控制好预拌混凝土质量,保证其性能的同一性,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施工缝必须留设在明缝处,以免产生施工冷缝,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混凝土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且均匀出现的水泥浆、不再有显著下沉和大量气泡上冒出时停止。另外,为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采用二次浇捣工艺,分别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和第2 层混凝土浇筑前进行,顶层一般在0.5h 后进行振捣。

3.4.3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在同条件试块强度达到3MPa(冬期不小于4MPa)时进行拆模,拆模后及时进行养护,以减少混凝土表面出现色差和收缩裂缝等现象。清水混凝土养护采取覆盖塑料薄膜和阻燃草帘与洒水养护相结合的方案,拆模前和养护过程中均需保持湿润,养护时间在7 天以上。

3.4.4 混凝土成品保护

后续工序施工时要注意对清水混凝土的保护,不得碰撞及污染混凝土结构表面.外墙用塑料薄膜保护以防受到污染,对于人可接触的部位以及楼梯、预留洞口、柱、门边、阳角等,拆模后钉薄木条或粘贴硬塑料条保护.以免人为污染或损坏。

3.4.5 混凝土表面修复

尽管已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拆模后由于混凝土的泌水性、模板漏浆和混凝土本身含气量较大等,其表面局部可能会产生一些微小的气泡、孔眼和砂带等缺陷。拆模后应立即清除表面浮浆和松动的砂子,采用相同品种和相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拌制成水泥浆体,修复和批嵌缺陷部位,待水泥浆体硬化后,用细砂纸将整个构件表面均匀打磨光洁.并用水洗净,确保表面不存在色差。修补时要注意对清水混凝土的成品保护,修补后应及时进行洒水养护。

4 结束语

清水混凝土施工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比一般混凝土施工要求严格。为此,必须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精心的配合比设计和严格的施工工艺,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严格控制把关,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清水混凝土施工前制定的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清水混凝土达到预期的效果。

猜你喜欢

拆模垫块清水
战灭歼菌细
只为清水润万家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大模板技术在高层建筑剪力墙施工中的应用
轧钢加热炉垫块的选型应用及发展趋势
CL体系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垫块制作的施工工艺
清水一盏可供莲
建模与拆模:华杰课堂改革的一个剖面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解析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