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博物馆宣教工作“以人为本”

2010-08-15杨叶帆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5期
关键词:讲解员藏品以人为本

杨叶帆

(东莞展览馆 广东 东莞 523888)

和谐社会讲求“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人的种种需要,各行各业由此催生,为人们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服务。现代博物馆作为收藏和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文化单位,理所当然是为人类提供精神享受的文化服务单位。我国博物馆从私人收藏开始,因各种原因,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博物馆只作为文物收藏单位而存在,许多珍贵的文物干脆因私有和安全等原因,始终没有和世人相见,前往博物馆的观众,也以同行业和文史研究人员为主,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各级博物馆逐步免费开放,越来越多普通群众走进了博物馆,如何让博物馆成为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一个分支,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宣传教育功能,成为文博界思索的一个重要命题,变“以物为本”为“以人为本”也成为了越来越多文博人士的共识,如何让博物馆宣教工作也做到“以人为本”呢?

一、构筑“以人为本”的队伍条件——精挑选,重培养,抓素质,促进讲解队伍专业化

观众、藏品、展览被称为博物馆三要素,而讲解员则是将这三要素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藏品和展览的受众是观众,只有当观众了解到藏品和展览背后的历史和人文,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和社会价值才能得以真正显现,因此打造一支专业讲解队伍是实现博物馆“以人为本”的十分基础的一环。

——精筛选。要重视筛选性格开朗稳重、综合素质优良的讲解员。对于讲解员的筛选,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长得漂亮,口齿伶俐,声音悦耳动听就行了,这种想法在南方尤甚。诚然,漂亮的讲解员赏心悦目,声音动听更让人觉得浑身舒坦,面对这样的讲解员,对于观众来讲的确是一种愉悦的感官享受。但是,博物馆的意义在于依靠文物和陈列让人们了解远古的历史和人文,通过观察和思考增长见识、积累知识,获取经验,从而达到精神上的由衷满足。当人们的思想过于集中在感官享受上时,势必就会影响对历史的探求和思考,从而减弱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因此,对于讲解员的挑选,素质尤为关键。一个优秀的讲解员,可以没有漂亮的外貌,但一定得有从容的谈吐、优雅的举止和善学习肯钻研的精神。

——重培养。要重视讲解员职业形象、专业素质的培养。讲解员作为博物馆的一线工作人员,直接面对观众,不仅是展览和观众之间的桥梁,还是博物馆的形象代表。其形象气质,专业素质是观众对一个博物馆的直观印象。因此,培养一个形象气质俱佳,内容把握深刻到位的优秀讲解员不能仅凭讲解员个人努力,还需要创造机会让讲解员努力提升。一般来说,一名有着良好功底且勤奋的讲解员,若经历“入门培训——日常磨练——专家指导——大赛提升”这样一个历程,只要肯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讲解员不是难事,可采用送出培训、外出观摩、请专家指导、参加讲解大赛等方式培养一支优秀的讲解员队伍。

此外,还要创造机会让讲解员深入到藏品和展览当中去。在现今博物馆展览讲解工作中,大多是负责陈列的部门做好展览后,直接向讲解员提供一份文字解说,讲解员就凭借薄薄的一份文字解说对观众进行讲解。这样一种简单的对接,讲解员很难在短时间内明白文物的来龙去脉以及展览的内在含义。一件藏品或一个展览,连讲解员都不知其意,那观众又怎能明白?当然,讲解员也许做不到亲历考古和挖掘,但至少可创造机会让讲解员提前参与,这样对于讲解员了解藏品和展览的深层意义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抓素养。要强化讲解员职业道德修养,加强宣教队伍的文明服务意识。博物馆是社会公益文化服务单位,作为接待观众的讲解员,自然是博物馆一线服务人员。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大批群众涌进博物馆,宣教部的接待压力可想而知。但既为服务单位,便应遵循服务规范,做到让观众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二、打造“以人为本”的知识条件——乐积累,勤归纳,善分析,加强讲解员知识化

讲解员要明确服务大众的定位,做到讲解以“以观众为本”。博物馆发展到今天,早已经脱出当年皇家贵族的私有性质,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产。而讲解员作为沟通博物馆和社会大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理所应当肩负起承载博物馆教育功能,服务于社会大众。也因而,讲解员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想观众之所想,急观众之所急,完善自身素质,满足各类观众的讲解需求,做一名为广泛的人民群众传播文明的特殊服务员。

乐于知识积累。讲解员要乐于加强自身各方面知识积累,装满一桶水。作为直面观众的的博物馆一线工作人员,讲解员是陈列与观众之间的桥梁,如果面前所陈列的是远古历史文物,甚至可以说是沟通现代和历史之间的桥梁。若没有对文物和陈列的深入了解以及对历史背景的综合把握,是很难将一个文物说清说透的。而且,讲解员面对的观众各种类型、各种层次都有。学生参观希望获得知识,游客参观想增长见识、领导参观主要看现实意义,专家参观为了解历史人文。观众不同,所需也不同,要做到以人为本,只有多方面涉猎,掌握各方面的知识。例如对于一件彩陶,首先讲解员要了解这件彩陶的时代、构造、工艺这些基本的常识、接下来要更深一点就要了解它当时存在的价值与反应的时代特征,再往更深广方面就要比较同时代物件以及其背后的人文和历史,等等不一而足。如果我们对于一件文物的了解能够由浅入深,由点及面,那么,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观众,我们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如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便会出现所讲非观众所想,一场讲解接待下来,讲者和听者都觉得无趣,又何谈“以观众文本”呢?

勤于知识归纳。讲解员要在积累知识之后勤于知识归纳,根据参观对象准备不同版本的讲解词。随着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观众渐趋多元化。参观群体中既有高层领导、专家学者,也有平民百姓、莘莘学子。领导日程安排匆忙,讲解一般要求精简。专家学者参观喜欢寻根究底,讲解力求专业。普通游客参观追求闲适,讲解可委婉有趣。学生参观探求知识,讲解需生动而准确。观众群体不同,讲解词也应有所区别,否则观众便难以接受。因此,博物馆讲解员在讲解之前至少要准备4种以上不同风格的讲解词。如面对领导参观的领导稿,面对较高层次的观众则准备专家稿,面对普通游客可准备导游稿,面对学生则需准备学生稿。将所积累知识有了大致的归纳,做好充分的准备,无论来哪一个层次的观众,讲解员都可信手拈来,以最适合观众心理的语言和方式让观众融入展览,从而得到教益。

善于心理分析。讲解员要懂得一点心理学,善于根据观察分析观众类型,以达到因人施讲的目的。讲解员心中有展览,面对是观众,从某种程度上可说是展览和观众之间的一枚智能放大镜,不仅仅要引导观众看清楚展览的主要面,还应当做到观众想看哪一面,放大镜便自动展示哪一面。这就需要讲解员学会通过各种方式观察观众,掌握观众心理。每一场讲解接待,讲解员可以通过事先询问、接待间隙聊天等方式判断观众层次、了解观众所需。一般来说,提前预约的接待,可以事先通过沟通了解对方参观的人员情况、参观目的,从而做到有的放矢;非预约的旅行团大多是观光客人,各类层次都有,他们大多是休闲放松的心态,因此讲解内容可简而有趣,让他们既放松心态又增长见识;学生参观以组织的为主,目的明确,为了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因此讲解一定要精简而准确,并加入一些现实意义;专家参观神情专注、问题较多,可以聊天的方式请教专业领域,并以虚心的态度互相沟通,交谈式讲解比较适用;老人参观时聊天为主,多问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则讲解气氛会比较轻松。总之,无论那类观众,讲解员都需要通过观察、沟通或交谈,迅速判断观众心理,了解他们的需要,并对讲解方式和内容做出相应调整,从而满足观众的需要,做到以人为本。

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还要学会察言观色,根据观众反应及时调整讲解,调节观众情绪。任何一场讲解接待,即使我们事先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但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所以,讲解员需要在讲解过程中及时根据观众的反应调节讲解内容和讲解方式,必要的时候还可调节一下气氛。从心理学上来讲,一个人的注意力有限,除非是特别有兴趣或者目的性很强,否则很难做到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注意力始终集中,尤其当讲解内容专业性较强或内容单调时,人们很容易就分心了。这时候,讲解员就要适当的运用自己平常的积累,穿插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笑话,活跃气氛,将观众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过来。在讲解当中,固然要突出陈列重点,讲解重点内容,但若观众已经全无兴趣,讲解员却还要兢兢业业、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话,只怕会出现观众跑光,讲解员还在原地喋喋不休的笑话。所以根据观众的反应适当增减内容不是不尊重陈列和文物,也不是偷懒,而是以人为本的做法,观众不感兴趣的东西,无论你如何努力,都起不到宣传和传播的效果,倒不如让他们记住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以观众的需要作为根本的出发点,这才是博物馆讲解工作的“以人为本”的最佳做法。

三、推进“以人为本”的途径条件——“请进来”,“走出去”,促进讲解模式多元化

博物馆讲解工作还应进一步拓展讲解模式,提倡多样化讲解。传统的讲解模式通常都是观众走进博物馆,讲解员结合观众需要介绍文物或陈列。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博物馆的发展,人们对博物馆的认同度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单位和群众希望和博物馆建立联系,利用博物馆这个平台进行各类历史知识教育或爱国主义教育。但因为人员广泛或工业生产的原因,不能集中组织到博物馆参观,如何拓展讲解形式成为博物馆讲解员面对的新课题。这几年,文博界开始倡导讲解创新,许多博物馆、纪念馆都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请进来”。利用博物馆的硬件优势将更多的观众“请进来”。现代博物馆不再仅有陈列展览的展厅、藏品、历史资料、业务书籍、研究材料及成果、影音资料等,大多还增设了多功能报告厅、多媒体放映厅、教育活动室,由于现代科技的加入,触摸屏、语音导览、电脑、大屏幕、幻灯和投影机也一一走进博物馆,这些硬件为吸引群众走进博物馆创造了良好的硬件优势。以东莞展览馆为例,自2004年9月开馆以来,利用馆内的临时专题展厅举办了30多场各类公益文化展览,吸引了数十万观众走进展览馆。此外,我们还利用了馆内的两个多功能报告厅及图片、音像等资料,每年举办“走近东莞历史”专题报告会、“文明市民 我说我行”小小口才家免费培训班、“爱我家乡”有奖知识问答、“为祖国喝彩”演讲比赛等青少年教育活动。这些利用馆内硬件条件将观众“请进来”的措施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走出去”。利用博物馆的软件资源“走出去”。博物馆软件资源主要指各类人才资源。博物馆的藏品和展览,最终需要透过高素质的人的参与才能展现其社会教育意义。珍贵的藏品、优质的展览和高素质的人才是是实现博物馆价值缺一不可的要素。因此,让博物馆高素质的的专业人员“走出去”,也是是博物馆实现“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途径。展览进社区,专题报告进校园、进社区、进工厂,主题夏令营,等形式的宣教活动,都是博物馆“走出去“的有效途径。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更是变“讲”为“唱”,将历史故事和文物融进舞台剧,让讲解员从略显沉闷的展厅拖出来,用舞台的形式,有声有色地“走出去”,为宣教形式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同时,博物馆还可利用志愿者这一有效的馆外人力资源,让观众在接受服务后,又转为服务者,从而达到“请进来”后又更广泛地“走出去”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博物馆宣教工作要重视宣教队伍建设和讲解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并积极拓展宣教活动,从队伍、人员、形式三方面下工夫,将更多的观众引进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喜爱博物馆,只有这样,才能以各种形式满足观众的需要,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从而真正实现博物馆“以人为本”。

[1]《博物馆“大社教”构想初探》(首都博物馆,杨丹丹).

[2]《鸦片战争博物馆是如何积极开展宣教创新工作的》(鸦片战争博物馆,邢继贤).

[3]《当今世界博物馆面临的八大挑战》(河北省博物馆,刘卫华).

猜你喜欢

讲解员藏品以人为本
博物馆当讲解员
怎样当好讲解员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我当小小讲解员
博物馆讲解员讲解的技巧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