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
2010-08-15赵琳琳
赵琳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民族精神的振奋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主要决定于人才。人才的数量决定于高等教育的规模,人才的质量则决定于人才的素质。二十一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世界性的高科技竞争,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将愈演愈烈,而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
一、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就是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即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文化修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与我们过去常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实并不完全相同。素质教育则明确地表达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大学生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提法更科学。
我国的“素质教育”最初是针对中小学存在的“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倾向而提出来的。但高等教育中“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影响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现象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在“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倾向,过弱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比之基础教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实行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认识存在以下几个误区:第一种认识误区是将大学生素质教育理解为仅仅是加强德育工作,这是不全面的,也是不正确的。第二种认识误区是把大学生素质教育与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对立起来,认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就是删减书本知识,就是多开展文体活动,会吹拉弹唱的学生,就是素质好的学生。这是偏颇的。第三种认识误区是把大学生素质教育当作中、小学素质教育对待,对大学生也应“减负”,以致于放松对大学生的管理与引导,从而导致大学生放任自流。这是很有危害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还处在幼稚阶段,对那些不妥当的认识应给予及时纠正。
(二)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缺乏实效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各种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潮一起涌进高校,对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进行冲击,使原来的思想素质教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社会节奏明显加快、各种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潮相互碰撞的新形势下,原本就比较单一的思想素质教育更显得缺乏实效,缺乏活力。高校是思想最活跃的地方,长期用单一的思想去教育学生,必然导致思想素质教育缺乏活力。
(三)大学生人格素质教育不受重视
在我国高校,过分讲究专业对口,缺乏多样性和适应性,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略心灵的教化、人格的培养,过分注重教育价值观仁狭隘的功利主义的“三过”现象仍然存在。教育价值观上功利主义的泛起造成大学生精神家园地位的动摇和失落。大学生人格素质教育,以往在我国高校不太受到重视,因而造成有的大学生人格不健全,或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与失败。
(四)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创新不足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才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当代大学生若想在社会大潮中取得成功,必备的一条就是具有创新性,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正是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国的中学生屡屡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而大学毕业后却很少有人获得诺贝尔奖,这就说明我国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急需加强。
三、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悉
(一)“德才对峙”的大学教育思想影响
在我国大学的教育思想中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重德轻智”或“厚智薄德”倾向。要么认为大学生己经是“准人才”了,智力已经发展到了很好的程度,在校期间应全力加强“德育”,培养“绵羊式”的学生或称之为“绅士教育”。这种教育思想会导致学生的创新性不能充分发挥;要么认为大学生应该成为专业人才,在校期间应学好每一门专业课,为将来“成名立万”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而德行、情操完全属于个人修养的范畴,应该由学生自己去体验、把握。两种倾向都是“德才对峙”大学教育思想的具体表现,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危害很大,是导致人口素质提高缓慢的主要原因,更是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缺乏实效的主要原因。
(二)“虚实两分”的传统教育模式束缚
传统教育模式不同程度地存在“虚实两分”的状况,“虚”指理论知识学习,“实”指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虚实两分”指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两张皮”。传统大学教育模式大多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强调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轻视或忽视大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模式培养的大学生往往缺乏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挑战
在国际上,高精尖人才是各国竞争的焦点。教育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中的优势,给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又决心对西部实行大开发,这也给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挑战。高等院校要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能,这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大学生个人的需求,我国的高校向来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能,但对大学生个性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重视不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职业技能己经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大学生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显得越来越重要。
四、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及品德素质教育
加强大学生品德素质教育,一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二要造就良好的社会环境。三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及其他高校工作者的言传身教及示范作用。此外,还要注意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增强他们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
(二)加强大学生人格素质教育
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加强人格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抓起。
1、保持积极的心态
教育大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一要开设心理学课程,从理论上教育学生。二要加强个人修养。加强个人修养,是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途径。三要发挥教师的榜样和感染作用。积极心态的形成容易受环境影响,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形成与保持跟教师的言行、心态密切相关。
2、锻炼坚强意志
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确定目标,主动地支配行为,努力克服困难,坚决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3、培养勇敢的进取精神
加强进取精神的培养万应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是确实目标,明确方向。其次是建立自信、征服自己。再次是顺应时代,探索创造。最后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除此之外,加强大学生人格素质教育,还要求大学生培养良好的性格和气质,不具备良好的性格和气质,人格就不完整;还要发展认知,发展辩证思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塑造健全人格并使之趋于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