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姓氏看北狄的来源
2010-08-15陈玉珍
陈玉珍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30)
一、隗姓赤狄
《春秋左传集解》僖公二十三年:“狄人伐廧咎如(杜预注:咎如,赤狄之别种也,隗姓)荻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以叔隗妻赵衰。”[1]僖公二十四年:“昭公奔齐,王复之。又通于隗氏。(杜预注:隗氏,王所之立之狄后)”。[2]由以上两条材料,我们可以推知,赤狄有隗姓。《国语·周语》说:“隗姓,赤狄也。”[3]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载:“隗姓,赤狄……太古之姓。”[4]可见,隗姓是北狄族中较为古老的族姓。到春秋时,赤狄六部均为隗姓,而赤狄为狄族中最大的一个支派,并在春秋前期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显然同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分不开的。
《世本·帝系篇》载楚国之先祖陆终氏,“取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5]以鬼方为嬇姓。“嬇又作媿”[6],即嬇姓又为媿姓,两个姓是相通的。从前面所引《春秋左传集解》中的史料可知,周襄王所立之狄证据为隗氏,而“先秦《包君鼎》、《包君盂》、《郑周媿鼎》、《芮伯作叔媿鼎》、《邓公子敦》,隗字皆从女旁作媿。”[7]即隗姓又为媿姓,只是所用的地方不同。从《世本》与金文中我们可知嬇、媿、隗是相通的,猜测隗姓赤狄出自商代鬼方。何光岳认为鬼方“一支则演变为赤狄隗氏”。[8]王钟翰认为:“隗姓为鬼方之姓,赤狄隗姓与鬼方有渊源关系。”[9]段连勤认为:“从传说时代的黄帝时起,直到商周之际,狄族名虽有钉灵、鬼方、翟、狄苏变化,但其居地始终在蒙古大沙漠以南的渭北、河套地区……”。[10]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则把鬼方与狄族等同起来,赤狄确为鬼方一部演变而来。
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载:“妘姓之后,封于鄢、会、路、偪阳……路子婴儿取晋成公姊为夫人,酆舒为政而虐之。晋伯宗怒,遂灭路。”[11]此处以赤狄路氏酋长路子婴儿为妘姓。按妘姓为祝融入姓之一,而祝融传说为华夏族酋长帝颛顼之后裔,知妘姓显然非赤狄族姓。酆舒,《姓纂?一东》、《姓氏急就章注》都说是周文王第十七子酆侯之后,姬姓。余太山以《春秋释例·世族谱下》(卷九)称“赤狄子姬姓”,知赤狄一姓,可以为证。此处说赤狄子姬姓,很可能就是酆舒之姬姓。由于春秋时期民族融合的不断增强,渊源于华夏族的妘、姬二姓进入赤狄,并且掌握了赤狄路氏的统治权,但隗姓仍然是赤狄各氏族部落的族姓。我们不能因为酆舒为姬姓,就断言赤狄族为姬姓,这样显然有失公允。此外,赤狄之中有皋落氏,即《国语·郑语》所说分布在成周以北之泉、洛氏。泉当为皋之讹,洛即落,《晋语》合称为皋落氏,亦曰东山皋落氏。留吁氏,居今山西屯留县,有帝尧之裔留氏为酋长,故为国名。甲氏,初居山西沁县,后东迁河北鸡泽县,为商朝子姓之裔为酋长。铎辰氏,居山西长治县。
二、姮姓白狄
关于白狄的族姓,《潜夫论笺·志氏姓》载:“姮姓,白狄”。并说与隗姓一样,亦为“太古之姓。”[12]何光岳认为:“姮氏乃商代亘方,即亘方之后,融入白狄”。[13]陈梦家《殷虚卜辞研究》栽:“卜辞的亘,即汉书地理志之垣,今垣曲县西廿里。”[14]《史记·匈奴列传》载:“晋文公攘戎翟,居於河西圁、洛之间,号曰赤翟、白翟。”[15]从行文上看,居河内者为赤狄,居圁、洛之间者为白狄。吕思勉也认为“白狄在圁、洛之间”,[16]今之垣曲县当在圁、洛之间,由此可知,姮姓白狄为商代亘方之后无疑。除此之外,白狄之中尚有姬姓、子姓。《春秋左传集解》载成公十三年:“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昏姻也。”[17]同时何光岳还说:“重耳之舅家白狄狐氏在今山西交城县……为姬姓。”[18]《国语·晋语》载:”狐氏出自唐叔”,并有注云:“狐氏,重耳外家,与晋俱唐叔之后,另在犬戎(笔者认为犬戎应为白狄)者。”[19]有以上四条材料,我们确知重耳所在的晋室与其舅狐偃所在狐氏家族皆为唐叔之后,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狐氏姬姓非白狄族性,只是这部分白狄统治者。入主白狄部落,作为统治阶层的还有中山中的周裔姬姓与鲜虞中的商裔子姓。
查《春秋左传集解》鲜虞踪迹,从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至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的四十一年中,鲜虞之名,前后出现十次,全都是记述它与晋国及其与齐、鲁、卫结成联盟同赵氏作战的情况,说明鲁虞一直同晋国处于严重对立地位。中山在《春秋左传集解》中仅出现两次。一次是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一次是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所记均为与晋国联盟和友好之事。显然鲜虞与中山是二非一。关于这一点,何光岳的《北狄源流史》中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多述。
在《鲜于璜碑》中,汉化的鲜于璜追述其祖先为商末周初的箕子的后裔,而不是姬姓周裔,此处子姓与姬姓同为华族大姓,不可能为攀附之说。这就很能就明鲜虞与中山的区别。段连勤认为箕子后裔与鲁虞居地颇近,箕子之后入主北狄,建立鲜虞国极有可能。何光岳则明确提出:“鲜虞本系子姓,为商裔箕子之后所建立,后被周裔姬姓所取代。”[20]
《史记·六国年表记》,周威烈五十二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21],《汉书·古今人表》列中山武公于“中山”栏内,自注“周恒公子”[22]。有上面论述,使我们确信:鲜虞与中山在春秋时期出现,统治者一为商裔子姓,一为周裔姬姓。姬姓(此指入主占据统治地位的姓)中山“因依附于同姓(此指白狄族性)鲜虞,居于中山为附庸,后乘鲜虞累受晋、赵的征伐,大为消弱,便被中山所灭,取代鲜虞故地。”[23]建立起来的政权便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中山国。但二者之关系历来为学者们所争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只重视前人对二者的解注,而忽略了对原始史料的分析。
白狄之中尚有肥氏、鼓氏,皆为姬姓,与周同宗,后入白狄为统治者。仇由氏,从属于鲜虞中山国的一个狄人部落,为白狄正宗。“始起于今成县西仇池山”,“后狄人由陇东迁陕北直至晋东的太行山西麓,建立仇由国,亡后,其裔以仇由为氏。”[24]
三、长狄为赤狄的组成部分
《春秋左传集解》文公十一年载:“鄋瞒侵齐。遂伐我。公卜使叔孙得臣追之,吉。候叔夏御庄叔,绵房甥为右,富父终甥驷乘。冬十月甲午,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25]另有“初,宋武公之世,鄋瞒伐宋,司徒皇父帅师御之。耏班御皇父充石,公子榖甥为右,司寇牛父驷乘,以败狄英于长丘,获长狄缘斯。”[26]
上面两条材料,从行文上看,所谓“长狄”,实不过指其时狄人部落中一二身体大的豪酋,具体地说,是指侨如、缘斯这两位单独的个人,而非言其整个种落。从句法分析,文公十一年这段文中的“狄”,皆指鄋瞒、鄋瞒乃是该狄族的族称。如第一小节,上言“鄋瞒伐齐,遂伐我”,下言鲁叔孙得臣,“败狄于咸”;第二小节,上言“鄋瞒伐宋”,下言“败狄于长丘”,“鄋瞒”与“狄”互为对应词,是鄋瞒为此狄人部落的名称可无异义。则接下来的长狄自然就不应该再当作族称看待了。“长狄”既非族称,视作“狄”或“鄋瞒的同位语亦显重复,那么它就只能解释成对于鄋瞒族中一二具体豪酋的状态之语,亦即对“侨如”、“缘斯”这两位个子高大、孔武有力狄人的形体的概括。但后人根据《山海经》、《国语》的记载,认定长狄属于一群“特异人种”,或“异种巨人”等。这显然是错误的。对此,沈长云特写《“长狄”解》发其谬误。[27]而且在清康熙年间《钦定春秋传说汇纂》的作者王掞等人即明言:“《传》先言败狄于咸,后言长狄侨如,盖以长狄为狄中之一人,非以长狄为国号。”[28]
长狄既非族称,但后世学者多认长狄为异处巨人无疑,考察历史典籍,是有其根据的。《孔子家语·辩物》载:“吴伐越,堕会稽,获巨骨一节,专车焉。吴子使来聘于鲁,且问之孔子……客曰防风何守,驰子曰,汪芝氏之君守封嵎山者,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芝氏,於周为长翟氏,今曰大人。”[29]乍一看,确令人信服,吴所获巨骨即为禹戮之防风,紧接着又说防风於周为长翟氏,防风之大,勿庸置疑,长翟为巨人出自孔子之口,谁人怀疑?但深究此条信息,则不难发现其错误之处.首先,吴伐越,堕会稽在鲁哀公元年,而《孔子编年》说鲁哀公元年孔子“在陈”,[31]近人钱穆则认为孔子“去卫”,(P108)[32]不管孔子在陈还是在卫,孔子在鲁定公十三的离开鲁国,至鲁哀公元年,一直在外,则是无疑的。缘何吴使来鲁问于孔子。其次,《春秋左传集解》载:“三月,越及吴平。吴入越,不书,吴不告庆,越不告败也”[33]经文不写吴国侵入越国的事,是因为吴国既没派使向鲁国报告战胜,而越国也没有的鲁国通知战败的缘故,由此可知“吴子使来聘于鲁”属子虚乌有之事。显然,《孔子家语》所载这一段话,是后人借孔子之口编造得来的,则长狄之长,其姓漆姓皆不可信。
《春秋左传集解》载文公七年:“狄侵我西鄙,公使告于晋,赵宣子使因贾季问酆舒,且让之。”[34]由此之后接着记载鄋瞒伐鲁、伐齐、侵卫、侵宋,知此年所记入侵鲁国西鄙之狄即为以后数侵伐诸国的鄋瞒。酆舒为赤狄之相,佐赤狄 盟主潞子婴儿,鄋瞒伐鲁而责之酆舒,表明伐鲁之鄋瞒在其管辖之下,实为赤狄部落集团的成员。另有文公十一年载“晋之灭路也,获侨如之弟焚如。”[35]此条信息进一步论证了焚如统帅的鄋瞒余部为赤狄部落集团组成部分。
总之,前人所谓长狄漆姓式者厘姓,皆借孔子之口附会而出,终不可信,长狄实为 瞒族中二位个子高大的成员而得名,考诸史籍,其为赤狄一分子,则勿庸置疑,其族性亦隗姓,鬼方之后。北狄族中的妘、姬、子等姓,皆为华族大姓入主北狄作为统治阶级而出现的,虽然只占有极少数,但却组织或建立了强盛一时的以赤狄为首的联盟和统一的国家鲜虞中山国,对北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他们的地位往往盖过了占绝大多数的隗姓、姮姓之狄。
[1][2][17][25][26][30][33][34][35]杜预.春秋左传集解[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33-1708.
[3][19]国语[M].商务印书馆,1958:17-125.
[4][11][12][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潜夫论笺[M].中华书局,1979:414-456.
[5]汉宋衷注 清秦嘉漠等辑.世本八种[M].商务印书馆,1957:13.
[6][8]何光岳.氐羌源流史[M].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34-35.
[7][10]段连勤.北狄族与中山国[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2:2-5.
[9]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13.
[13][18][20][23][24]何光岳.北狄源流史[M].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16-30.
[14]陈梦家.殷虚卜辞研究[M].科学出版社,1956:276.
[15]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M].中华书局,1959:2883.
[16]吕思勉.中国民族史[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49.
[21]史记[M].中华书局,1959:706.
[2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中华书局,1962:939.
[27]详见沈长云.中国史研究,2004,(4):15-22.
[28][清]王掞,等.《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卷一八,《春秋三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33.
[29]王肃注.《孔子家语?辩物》,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第695分册,台湾商务印书馆:40.
[31]胡仔撰:《孔子编年》,文渊阁四库全收(影印),第446分册,台湾商务印书馆:29.
[32]钱穆.孔子传[M].三联书店,20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