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海洋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
2010-08-15毛时亮
毛时亮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浙江 台州 318020)
台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中段,是南北海运的中枢地带,负山面海,海域辽阔,形胜险要,有“山海雄奇,孤悬而有不可难拔”之美誉。我国著名的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有过这样的描述:“吾浙十一郡,唯台一郡连山,另一乾坤,围在海外,最为据险。”这种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的地域特质,促使台州沿海先民在受到群山险阻之时,很早就把目光投向了广阔无边的海洋,萌发了拓展海洋空间的意识,积聚了持久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动机,从而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台州海洋文化。
一、台州海洋文化的发展历程
从文化发展学的角度看,任何一种区域文化都有一个漫长的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而演进的历程,并在其独特的发展轨迹中逐渐形成特点,台州的海洋文化也不例外。
1.台州海洋文化的初创期(从远古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台州境内已有了一定规模的造船和海洋航行,并孕育了利用海洋、开发海洋的文化心态,为台州海洋文化全面发展和特点形成奠定了基础。台温古称沤越。史载“沤在海中,其上人民入海行”,善于“涉海作舟,以象龙子。《越绝书》称:“越人水行山处,以舟为车、以揖为马,往则飘风,去则难从”。距今约十万年左右的台州早期原始人类“灵江人”(也有称“永宁人”),“有不少属于经过粗糙磨制并反复敲击的击鱼、捕鱼等用的石器、木棒;还有各种色彩鲜艳的海贝、海壳饰品”(1999年《东南文化》第三期)。仙居下汤文化遗址是目前在仙居、台州乃至于整个浙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时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处人类居住遗址。玉环三合潭遗址延续期长达1800余年,是距今3000-4000年的东南沿海岛屿罕见的多层文化遗址,是研究中国沿海岛屿史前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一切证明了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居住活动,与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遥相辉映,开启了浙东文明的序幕。
2.台州海洋文化的发展期(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台州作为中央政府南拓的前沿阵地迅速地发展起来。“西北一侯,东南一尉”,西汉政府为了开疆拓土,巩固南方新设立的政权,会稽郡东部都尉的治所也从鄞县迁到回浦,台州古章安作为东南沿海中部,南北海运的一方要津,开始在东南沿海崛起,与秦汉初期句章、沪渎、番禺、成山、连云等并称海上六大古港,而雄踞东南,成为中央政府藉以控制瓯、闽两越的军事重镇、浙东南的重要军港,造船业、航运业相当发达。黄龙二年,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余人,浮海求夷洲及澶洲。……澶洲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这一军事行动,据近代不少学者考证,就是从章安集会稽水师后出发的。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政府名义经营台湾,意义重大。东吴沈莹在两汉海运的基础上,据官方有关资料和民间传闻轶事,以临海郡为主体写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东南沿海、南海和台湾的物产风情的海域地方志《临海水土异物志》。这说明当时台州与南海、台湾等地的海上贸易已经相当活跃。
3.台州海洋文化的繁荣期(唐宋元时期)。这一时期,随着隋朝的统一,台州的政治、军事地位迅速下降,但台州海洋商业文化得以大发展。这一时期台州的制盐业、造船业、海外交通贸易、中外文化交流盛极一时。自五代至两宋,吴越与两宋商船占主导地位。今天的临海汛桥,黄岩柏树巷,宋代分别称为“新罗屿”和“新罗坊”,是当年海商贸易和聚居之地。章安和松门分别设有市舶司,临海税务街,即是宋代的“通远坊”,即通向远方之意,说明当时与台州贸易往来的除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外,还有东南亚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由于佛教天台宗和国清寺的因缘,中日、中韩高僧的佛学往来,也进一步开拓了台州和日、韩之间的海上航道。日本高僧以大无畏精神,漂洋过海,远渡天台,学佛求法,频繁不迭,其人数之多,规模之大,信仰、追求之执著坚定,为中日海运史及中日文化交流史谱写了壮美的一页。
4.台州海洋文化的衰落期(明清时期)。台州倭患始于元末明初,至英宗正统初年渐趋剧烈,至嘉靖年间,台州倭患至为惨烈,史称:“东南半壁,几无宁土,岁无宁日”。明朝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规定“片板不许下海”这就导致海运停顿,商贸惨遭破坏,战乱使得台州的海运大贾逐渐消失,造船基地也先后崩瘫。清朝闭关海禁,严压商船出海,台州沿海实际上成了闭塞不开的死港,台州海运贸易从此一蹶不振。然而,这一时期的海洋军事文化,特别是抗倭文化为沉寂的台州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极大地丰富了台州海洋文化的内涵。
5.台州海洋文化的复兴期(近代以来)。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朝廷设浙江户关台州分关于葭沚,海门港才开始具备近代港埠意义。1897年,海门正式创立轮埠,“海门轮”首航宁波,不久椒申(至上海)、椒温(至温州)诸海运航线客货轮相继开通,海门港开始逐渐兴盛,被誉为“小上海”。改革开放以来,台州凭借灵活的民营机制和“敢冒险、有硬气、善创造、不张扬”的人文精神,走出了一条富有台州特色的发展道路,迅速跻身于我国沿海发达城市行列。1989年,国务院批准海门港为中国对外开放港口。2001年,国家交通部批准台州市港口统一冠名为台州港,并确定台州港是以海门港区为中心,大麦屿港区、健跳港区为南北两翼的多功能、全方位、综合性的现代化国际大港口。
二、台州海洋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在台州海洋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
1.抗倭文化。14-18世纪的400年间,台州成了抗倭斗争的战略要地,也成了倭寇海盗为患的重灾区。《筹海图篇》云:“东南半壁、岁无宁日,东南惟浙最甚,浙受祸惟宁、台、温为最甚”。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在台州人民支持下,取得抗倭斗争的九战九捷,迅速扫平浙江倭寇。戚家军誉满东南。民族英雄戚继光的英名永远留在台州人民的心中。"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体现了一个“横戈马上”的将军在抵御外侮战争中所表露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的品质。现存台州有关戚继光的的遗迹有三门的戚令公去思碑、健跳的戚公祠;临海的戚公祠、斩倭八百碑、埋倭桥、南塘戚公表功碑、戚继光记功碑、戚继光桥;温岭的南塘戚公奏捷实纪碑;黄岩的戚继光将军绝倭碑;椒江的海门卫城、晏清门、枫山钟亭,城隍庙戚家军屯兵处及戚公祠、椒江入海口箬鳎礁、界牌乡沙王村戚公亭及戚继光平倭纪念碑;台州金清的戚继光庙(三座)等,遗迹之多,实为罕见。
戚继光抗倭不仅仅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文化观念,而且还深深地影响了各地民间的生活习俗,在浙江沿海,台州的正月十四过元宵并讲究“间间亮”、八月十六过中秋;温岭新河的“九月九,拜戚公”;台州的吃“糟羹”、吃“光饼”;等。关于戚继光的民间文艺,如抗倭故事、治军故事、练兵故事、亲情故事、爱民故事、惩恶故事、戍蓟故事、故里传说、地名传说、景物传说、节俗传说、食俗传说等民间故事传说,已经成为一种海防文化、海疆文化,已经渗透到了老百姓的具体生活和内心世界。
2.红色文化。台州称山海之地,存朴茂之风,“民性强悍,人不畏死”,“人重节义,洁操刚烈”。台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拥有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和丰富的红色文化。台州是浙江省首个苏维埃政权建立地、是红十三军重要活动区域、是解放战争时期浙江的一块重要游击根据地、是“浙江红旗第一飘”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首次联合作战所在地、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诞生地,拥有比较成型的革命旧址、纪念地20来处,如“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中共台属特委机关旧址纪念馆”、“亭旁起义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师纪念地”等。其中,“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项目已被列入《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3.海塘文化。台州堪称“台风之州”,是浙江省乃至全国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据史料记载,台州历史上曾频遭强台风袭击,自公元1000年以来发生万人以上死亡的台风灾不下十次,给台州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直接登陆台州沿海的台风共有17次(平均约3年1次),占同期登陆浙江省台风总次数四成以上。登陆台州的台风大多可达12级及以上强度,而且大多带来严重灾害,如造成台州特重灾害的6126号、6214号和0414号“云娜”等。面对强台风接二连三带来的重大自然灾害,台州人民共同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威武雄壮、感人至深的抗台救灾之歌,生动展示了一种伟大的精神。这就是尊重自然、尊重规律,以人为本、果断决策的科学理性精神;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干群同心、患难相扶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折腰,愈挫愈奋、顽强拼搏的精神。
海塘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唐代时期,海平面逐步上升,慢慢形成了温黄平原,但由于海水随潮涌入内河,土地不适合耕种。到北宋时,首创闸者罗适兴修水利,在内河水道网络中建造了六闸,蓄淡去咸,使温黄平原成为了台州的粮仓。如今的新河闸桥群、五洞桥等就是宋元遗存的水利建筑。温黄平原历代海塘遗迹,以平直向海推移而连续记录500年沧海桑田变迁,为我国海塘工程中十分罕见的历史地理景观,尤以椒江段的海塘遗迹最具典型意义。历代海塘遗迹记录温黄平原500年海岸线变迁信息,提供“沧海桑田”历史地理实例,集中体现了先民改造自然的艰巨历程,是我市宝贵的“自然人文历史遗产”,同时对我国东海岸海陆环境变化和流域性地表物质大迁移的研究亦有很大的科学意义。历代海塘遗迹也是台州人文精神之重要载体。如视死如归、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众志成城、齐心合力的团队精神,屡毁屡建,勇于冒险的拼搏精神,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的科学精神以及围海造田、海涂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4.海洋民俗文化。“送大暑船”、“正月半夜扛台阁”、石塘箬山的“大奏鼓”等是台州渔民在独特的生存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中,在长期耕海牧鱼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别具特色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形式。渔民祭祀活动和传统民间文艺表演等作为渔民一种精神寄托,主要有娱神、娱人两大板块,以祭祀为核心,以民间文艺表演为主轴,含有历史、宗教、生产、民俗等诸多文化内容。这些活动承载着台州渔民许多重大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使大量的原始祭祀礼仪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表演形式被保留下来,它不仅对活跃渔村文化生活,繁荣渔文化创作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中国沿海地区祭祀历史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5.海洋商贸文化。台州兼有“山海之利”,既有山谷之民的“山市”,泽国之民的“商市”,又有海滨之民的“鱼市”。台州商贸文化历史悠久,隋唐五代,台州已出现了颇具特色的商业活动,当时,临海港的“新罗屿”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新罗商船专门停泊的地方,在台州黄岩还有“新罗坊”,是因为“五代时以新罗人居此。北宋天台县令郑至道比黄宗羲还要早500年就提出过明确包含“工商皆本”之义的“四民皆本”论。明清以降,台州工商业更趋活跃,商贾云集,除了在区域内贸易以外,不少商人往返于县城与全国各地之间:“或商于广,或商于闽,或商苏杭,或商留都(今南京市)。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海门港正式立埠通商,此后,街道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景象繁荣,有“小上海”之称。
在市场经济导向的改革过程中,台州形成了以民间与政府的互动和联动为途径,以“民营经济、民办文化、基层民主政治”的协调发展为主要特征,以实现富民强市为目标的一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即“台州模式”,实现了台州经济的跨跃式发展。
6.海洋休闲文化。台州海岸曲折,山奇水秀,风光旖旎,自古以“海上名山”著称。临海桃渚,集峰、洞、石、瀑、滩为一体,誉为五绝风光。宋代文天祥称“海上仙子国,邂逅寄孤蓬。万象画图里,千岩玉界中”。清代冯庚雪赞为“风景直冠东南。”有“台州海天胜境”之誉的三门仙岩洞,据《临海志》载,南宋文天祥“至此募兵”。明朝洪武年间洞中建起“文信国公大忠祠”,仙岩洞遂闻名遐迩。位于台州湾外的大陈岛被誉为“东海明珠”,玉环的大鹿岛被誉为“东海翡翠”,是中国惟一在海上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人们所钟爱。“千洞之岛”蛇蟠岛是目前国内惟一一个以海盗文化为主题的海岛洞窟景区。有东方巴黎圣母院之称的石塘渔村,以石塘山为屏,三面环海,楼房道路皆用石块垒筑,形成错落有致的古堡式石屋群,建筑风格十分独特。大海的美景与奇特的渔村建筑风情融为一体,海湾、沙滩、礁石、小街,海色海香。
总之,台州沿海人民在千百年来的海洋开发过程中,一种不畏强暴、敢冒险、善创造、重合作、重商贸的海洋文化精神也在逐步形成,成为台州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台州地域特色,成为影响台州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文化因素。
1.柳和勇.简论浙江海洋文化发展轨迹及特点[J].浙江社会科学,2005(4).2.吴建华,李秀斌.试论海洋文化行为及其社会学本质[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8(5).
3.王文洪.探讨舟山海洋文化的发展轨迹[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8).
4.吴继陆.论海洋文化研究的内容、定位及视角[J].宁夏社会科学,2008(4).5.刘丽,袁书琪.中国海洋文化的区域特征与区域开发[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3).
6.李一,周琦.台州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7.叶哲明.台州文化发展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