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陈列展览中人物的讲解
2010-08-15倪小玉
倪小玉
(南阳市博物馆 河南 南阳 473000)
在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中,人物作为展览的灵魂和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展览设计者的重视,表现形式有越来越新颖和丰富多彩的趋势,诸如蜡像、雕塑、多媒体、场景复原、半景画等,成为展览的看点或亮点。而观众对展览中的人物,也因其表现形式的生动性、故事性、趣味性,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和兴趣。如何让观众全面了解设计者的陈列意图,完美的设计形式固然重要,但讲解员的桥梁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作为博物馆的讲解员,讲好陈列展览中的人物不仅是陈列工作的要求,更是博物馆文化传播的要求。故此,笔者拟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好对陈列展览中人物的讲解。
一、全面掌握陈列人物资料,透彻理解陈列意图
在地方博物馆的历史陈列中,展出的人物一般都是该地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艺术、宗教等某一领域的典型代表,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影响,是地方名人文化中的重点人物,讲好展览中的历史人物,对反应展览的主题和烘托展览的气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在南阳市博物馆《东汉南阳历史陈列》中,辅以展出的历史人物较多,且多以蜡像人物的艺术形式,主要历史人物有汉光武帝刘秀及“二十八宿”中的南阳籍将领、皇后阴丽华、南阳著名太守召信臣和杜诗、著名的汉代冶铁商人孔仅、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等。这些人物在南阳汉代辉煌鼎盛的历史中,占据着十分光彩夺目的动人篇章,在展览中既是看点又是亮点。怎样讲解才能让亮点更亮呢?首先,要全面掌握陈列人物的相关资料。作为一名优秀的讲解员,仅靠背讲解词是不行的,必须尽可能多的掌握人物的历史资料、时代背景、社会影响和历史评价等,比如讲刘秀,不仅要掌握他的生平政绩、了解他的爱情婚姻,还要掌握后世对他的评价、出生地望之争、学界研究的最新动态,还要搜集掌握他的民间传说、口碑故事等等。只有全面掌握了人物的相关资料,才能面对不同层次的社会观众,做到因人施讲,游刃有余,精彩纷呈。其次,要了解陈列设计者的陈列意图。历史人物是多面的,设计者往往是抓住其中之一,定格为一个场面进行渲染,而讲解者要从定格的场面入手,从陈列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出发,由点到面,进行讲解。以南阳市博物馆《东汉南阳历史陈列》中“张衡夜观天象”为例,“张衡夜观天象”可以说是张衡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一件小事、常事,设计者用小事、常事来表现科圣张衡取得辉煌成就的不易,可谓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用心巧妙。作为讲解者,就应当从人物场景故事入手,讲述张衡的点点滴滴。通过故事,让观众了解科圣张衡的生平事迹、伟大发明和对后世的影响。第三,要不断地收集资料,完善讲解内容。历史人物的史料、文献等资料十分丰富的,为讲解所需而搜集的资料可能是很有限的。因此,在工作中要处处留心,对领导、专家、观众、同事等谈到、讲到的信息都要高度重视,认真记录、整理,不断完善讲解内容。
二、准确地把握讲解定位,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
在博物馆的观众中,大体上分三类:一是一般观众。他们在博物馆观众中占很大数量,构成也较复杂,以零散观众为主,集体观众为次,参观的目的也各有不同,大多不求系统、详尽,只看自己喜欢的。第二类观众是学生,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这部分观众人数最多,一般占全部观众的一半左右,他们参观的目的性很强,以增长知识为主。第三类观众是专业学者。这部分观众数量虽然不多,但目的明确,选择性强。作为讲解员要准确判断并回应观众的层次需求,对展示人物做到可长讲可短讲,可纵讲可横讲,可概括讲也可具体讲。既可从人生、功过、影响、史评等多角度、多层面进行阐释,也可以结合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多领域去解说。通过这样的讲解,不但能使观众穿过时光隧道,回顾那或金戈铁马、风雨如磐或呕心沥血、苦心钻研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不同的人格魅力,而且还能够准确地回应现实。在讲解的过程中,还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讲解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改变过去在讲解的过程中只顾自己的讲解,不顾观众,把自己事先准备的讲解词“背”完就算完成任务了的现象,改为把观众的需求和要求摆在第一位,比如,对于中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心里特点是好奇心强,说话好动,一般理解力较差。面对他们的讲解就应当简单明了,感情色彩要浓,要由浅入深,故事性要强,要引用他们熟知的知识和典故,语言要通俗、易懂,也可采用互动的话题进行交流,以激发他们的参观兴趣,提高讲解效果。对某些参观自主性较强的观众,讲解员就不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要学会做引导式讲解,恰到好处、点到为止,使观众有自己的思考空间,隐而不漏、润物无声。面对观众各种形式的问题,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瞎编乱造,自圆其说。
三、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运用灵活的讲解技巧
讲解是一种重复性较强的语言艺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讲解容易让人感到枯燥,因此有些讲解员面对观众多了之后偶尔会表情呆板、冷漠。一个好的讲解员应该有一副友善而亲和力强的笑脸。首先要有真诚阳光的心态,在这种心态的基础上才可能有真诚的表情。其次真诚是一种“表情”,需要通过表情和神态展现出来。讲解员的个性特征在讲解中无时无刻的影响着观众,其情感投入将拉近观众与展览内容的距离,激情的讲解能使时空倒流,把人们带到真实、生动的历史环境中去。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也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说,讲解员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结点上,她们在对展览中历史人物的讲解时,不仅要有表情,更要始终保持有一种高昂的工作激情,让观众从你的激情中得到感染,感受到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
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观众群体,由单元向多元的价值观转变,他们不会满足于单向的灌输式讲解,而要求掌握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后,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因此,讲解工作也必须适应观众的精神需求的变化,讲解方式上就不应拘泥于传统讲解模式,不能仅仅满足于宏大叙事式的简单事实陈述,而应巧妙的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观众加以引导。在讲解过程中,不仅要灵活运用态势语言诸如眼神、表情、站立、行走、姿态、手势等动作,将人物思想感情和陈列信息传递给观众,还要规范运用语言,普通话、方言、俚语要准确使用,做到普通话标准、方言简洁生动、俚语幽默风趣、使观众感到灵活多样、趣味无穷。讲解内容要修辞得当、逻辑性强、言简意赅,经得起细节的推敲和深层次的质疑、追问,做一个深刻、睿智的“思想者”,而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传声筒”。
总之,做好对陈列展览中人物的讲解,需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需要每一位讲解工作者在讲解工作中,不断创造,不断完善。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每一个环节的讲解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