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毛泽东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局限性对当今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
2010-08-15鲍世赞
鲍世赞
(南京政治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3)
毛泽东于1957年2月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后的问题》,系统地提出了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矛盾和社会发展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由于时代的关系,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方略上,毛泽东的这个理论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尚未完全把握社会主义矛盾体系,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有偏差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由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各种具体矛盾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社会矛盾体系。这些不同的矛盾,由于其地位、作用不同,在社会矛盾体系中处于不同的层次。其中,处于第一个层次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处于第二个层次的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处于第三个层次的是各种具体的社会矛盾,这包括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矛盾,领导和群众的矛盾等等。毛泽东虽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但却没有从这些分析中进一步正确地引申出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之间的关系,并进而在理论上确立、实践中坚持党的八大提出的关于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后的问题》中,没有一处明确提到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这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缺憾。
二、忽略民主法制建设,未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毛泽东虽然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的原则和一系列具体方针,但却没有明确提出要使这些总原则和具体方针制度化和法律化,忽视了民主法治建设。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上,毛泽东更强调的是集中,即把集中作为调节人民内部矛盾的又一重要举措。他认为“民主这个东西,有时看起来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有一种手段”,是为了集中采取的一种手段。“在人民内部,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1]761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只是为了进行各方面工作的时候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为了避免采取命令主义态度和强制手段。在这里,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实际上是矛盾的一方处于主动者、批评者的位置,而另一方则居于被动者、被批评者的位置。如此状态,显然有悖于矛盾解决过程中矛盾双方互相影响、渗透和转化这一矛盾内在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既然把“民主”做为达到“集中”的手段,就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可以这样用,也可以那样用。与此相关,毛泽东还忽视法制与制度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的重大作用。在处置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方略方面,毛泽东更倾向于“人治”而不是“法治”。
三、选择民主方式不恰当,采取了以“四大”为内容的所谓“大民主”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后的问题》中指出,与采取专政的方法来处理敌我矛盾不同的,对待人民内部矛盾只能采用民主的方法加以解决。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就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问题。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复杂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毛泽东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以及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等问题上,出现了一些失误。其中一个主要的失误就是主张社会主义民主要实行“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为主要形式的所谓“大民主”。这种“大民主”本来是在1957年整党鸣放中少数激进分子提出的要求,但是毛泽东却肯定了“四大”的方式,甚至认为“四大”是我党对民主传统的一个很大的发展,是群众创造的一种革命形式。但是,1957年以后的实践尤其是十年“文革”的沉痛教训都说明了,这种“大民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民主。这种所谓的“大民主”恰恰是以无视法律、法定程序和打乱现有社会秩序为前提的。
四、忽视生产力分析,未着重从经济方面考虑
忽略了用经济手段尤其是大力发展利社会生产力作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最终途径,将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看作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唯一方法。人民内部各阶级、阶层、利益群体基于差别与不同而构成复杂多样矛盾状态的客观实际,决定了解决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最终途径和根本方略应该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消除形成人民内部矛盾的诸多阶级、阶层、利益群体间的差别程度。然而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却未能引起重视。尽管毛泽东也论述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在于发展经济文化,建设巩固新制度、新国家,要统筹兼顾人民内部各方面的利益。但是,始终没有将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作为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最终途径的重要地位,始终没有着重从经济角度出发考虑。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政治文明建设日益突显重要。现代政治文明的三个主要内容,即民主、法治、人权,马克思主义把政治文明与国家相联系,强调“政治文明的实质在于民主政治”,[2]10所以从以上分析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局限性可以看出,其《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与现今的政治文明建设仍有着密切的理论联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和重要目标,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
列宁在《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一文中曾作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这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无产阶级如果不通过争取民主的斗争为社会主义革命做好准备,它就不能实现这个革命;其二,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并且引导人类走向国家的消亡。”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和民主的关系,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充分的民主。苏东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的科学性。但毛泽东仍旧重复了斯大林式的悲剧,根本原因就是在社会主义治国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和民主的关系认识不清,从而忽视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科学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著名论断,以新的时代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民主观。因此,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民主,从动态的角度看,民主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民主愈发展,社会主义愈发展,同样,“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3]168此外,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防止执政党出现官僚主义、个人专断等消极和腐败现象的最有效方法,是党、国家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
2.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民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民主这个东西,有时看来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民主属于上层建筑,属于政治这个范畴。这就是说,归根结底,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这种理解有其合理性但并不全面。民主既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首先,民主有一个发展过程,人们需要为更高层次的民主而斗争,此时民主就是目的。其次,从终极的意义看,民主也是目的。在现代民主的构成要素中,“人民主权”是根本原则和精髓,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是主要内容和基础,它们均与广大公民的基本权利密切联系。每个公民在社会中的人格和尊严都是相同的,作为有理性的人,都理应对社会的改造,平等地享受共同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和政治的文明成果,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主人。所以,民主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更具有伦理性价值。民主的各项基本要素如民主权利、国家权力的民主配置、民主程序等等也都具有伦理性价值,这些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仅仅是作为工具的手段。
3.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
毛泽东是主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他提出的公式是团结——批评——团结,形式是和风细雨。但是,他主张的方法则是可能导致急风暴雨的“四大”,即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四大”作为反对官僚主义的工具,作为群众吐露不满的出气阀,会有一定作用。但是“四大”决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最为关键的是要建立一套民主程序和制约机制,健全法制。邓小平说过,“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4]333他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5]168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多次强调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性。1980年,他指出“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6]1891986年,他强调“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7]177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与发展了小平同志的上述思想。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了根本的保障。这对于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实现中国社会跨世纪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正确把握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我国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政治发展的驱动力,政治发展是政治发展的根本保证。邓小平坚决主张经济建设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坚决反对任何脱离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民主政治发展。这种战略思想决定了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服从围绕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即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就进行哪些方面的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这种战略思想并不是把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放在可有可无、完全被动的地位。恰恰相反,它指出在该进行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时而不进行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就会造成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阻碍和破坏。邓小平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8]176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2]许耀桐、刘昌雄:《政治文明建设与民主政治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3][4][5][6][7][8]《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