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抗震救灾精神教育

2010-08-15孙玉翠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3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精神思想

孙玉翠 范 萍

(伊犁师范学院法经系 新疆 伊宁 835000)

多难兴邦,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举国上下团结一致、顽强战斗,展开了抗震救灾的英勇斗争。在这场战斗中,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形成、在凝固、在升华、在感动苍生万物,它就是“抗震救灾精神”。它贴近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无疑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全体学生的爱国热情、打牢思想根基、积极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的生动教材。

一、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

2008年6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时强调指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这些论述是对抗震救灾精神的精辟概括,揭示了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高校进行抗震救灾精神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高校抗震救灾精神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坚持不懈地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振奋信心。大力宣传和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克服困难、夺取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抗震救灾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二)加强高校抗震救灾精神教育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职责。抗震救灾精神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现实性的生动案例。在抗震救灾当中涌现的英雄事迹真切感人、催人泪下,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体现了“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现实性的基本原则。当前,高校要紧密结合抗震救灾这一热点焦点问题,大力加强抗震救灾精神教育,这对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德育价值

(一)生命教育资源——以人为本。在抗震救灾中,最响亮、最激动人心也是最具凝聚力的口号,就是“人的生命重于一切”。这是“生命至上”理念的反映,卢梭认为:“人性首要法则,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是对其自身所应有的关怀。”[1]马克思更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这都说明尊重生命、维护人的生命权利的重要性。

抗震救灾斗争,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地震发生后,面对废墟里脆弱的生命,党中央作出了把救人作为重中之重的科学决策。各级政府千方百计安排好守在群众的生活,几百万人的衣食住行得到了基本保障,卫生防疫和伤员救治得到有效展开,余震破坏和次生灾害得到严密防范。解放军、武警官兵对受灾群众如亲人一般舍身救助,处处都闪耀着珍惜、善待生命,以人为本的光芒。对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全国哀悼活动,昭示着对每一个普通生命的尊重。

抗震救灾精神践行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深刻展示了大爱的丰富意蕴和内涵,用真情、用感动、用热泪把人民群众凝聚起来,激励人们用爱的力量战胜空前的灾难。以此为契机,我们应将“敬畏和尊重生命”作为一个基本的、普适性的价值理念确立下来,并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二)政治教育资源——为民服务。要真正实现“为民作主”,必须以“人民当家作主”和“为人民服务”的现代执政理念代替“为民作主”的传统落后政治理念。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我们党和政府以一系列严密有序的行动,如首次启动国家Ⅰ级救灾应急响应方案,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坚持信息公开透明,设立国家哀悼日,在抗震救灾中重视心理救助、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等等,彰显了我们党“以人为本”、“人民主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这种精神和要求就是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践履和人民伦理的价值取向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从主体上确立了人民伦理的品格,以主人翁精神推动人民伦理向更高的层级和境界发展;另一方面,从客体上矗立起人民伦理的绝对价值和精神丰碑,尽心竭力地为人民伦理的发展完善服务。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对人民负责,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我们才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赢得了民心,也赢得了世界广泛的认同和赞许。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充分考虑灾区群众面临的困难;体现在继续做好被困群众搜救工作的同时,把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灾后重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扎实实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此外,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第一次为自然灾害中的遇难者设立全国哀悼日。这一切都真切体现了对人民生命的尊重,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这场举世瞩目的抗震救灾斗争,充分展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展现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作为已经执政半个多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政治伦理上也愈来愈成熟和自觉。

(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爱国主义。在抗震救灾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巨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与公民责任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抗震救灾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大释放。这种精神让观念多样、价值观差异的人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同一种声音:为灾区减忧,为政府分担;又是这种精神让身处异地、不同职业的人们统一行动、安慰互助、扶危济难、戮力同心。人们把对党和政府的高度信任转化为对抗震救灾决策部署的积极支持和主动配合,把爱国之心投入到爱同胞、爱他人、爱受难者的行动中去。大灾面前人们形成高度共识:无论是奔赴灾区奉献爱心还是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取得抗震救灾胜利的伟大旗帜。抗震救灾斗争使中华儿女的心联系得更加紧密,正是全国人民为国分忧、为国解难的爱国主义情怀,正是中华民族患难与共、守望相助、和衷共济的爱国主义传统,正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自强精神,转化成为战胜地震灾害的强大力量。

三、抗震救灾精神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启示

抗震救灾精神为我们教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源,教育者更应该把这些资源整合出来,融入生命教育,激发学生成长的潜能。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挖掘新的德育素材,才能使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较大突破。抗震救灾工作中,涌现出的众多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以及正在凝练出的抗震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感召效应的德育资源。应充分利用这个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人民军队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抗震救灾精神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对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思考与认同。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够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抗震救灾精神使青年学生对于这一论断的理解更具体化、现实化,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决服从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广大干部群众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战斗的姿态和忘我拼搏的精神投入抗震救灾。交通运输、通讯电力、物资供应等各有关部门,树立大局观念,加倍努力工作,确保交通通讯畅通,物资保障到位。在后方,全民动员,献血、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倾力支援,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弘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广大青年学生在这场抗震救灾的战役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看到了正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充分发挥了巨大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实现了人、财、物的高效配置,使得“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二)要以鲜明的主题、丰富的内容将抗震救灾精神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当中。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可通过系统教学、专题讨论等形式,引导大学生认真投身学习,塑造艰苦奋斗精神,培养爱国情怀,磨练意志。广大教师也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抗震救灾精神的教育要与现实结合起来,应该从具体入手,贴近日常的生活,不能只高唱抗震救灾精神,而脱离了现实基础。我们除了号召学生捐款之外,要做的其实还有很多。捐款只是奉献爱心的一种方式,对于并没有赚钱能力的学生来说,在鼓励他们捐出零花钱表达爱心的同时,更应该引导他们珍惜当前的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并为将来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做好准备。爱心应该是恒久的付出,而不是一时的冲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使抗震救灾精神教育收到效果,防止流于形式。

(三)对大学生进行抗震救灾精神教育,感动之余,应有所行动。抗震救灾精神应进一步催生青年大学生追求科学和求知向上的学习动力。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缺乏相应的学习积极性,需要用极有感召力的事件,去震撼他们的心灵,激起他们的深沉反思。抗震救灾给了所有青年大学生一次心灵的洗礼,学生们感动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前线指挥,人民子弟兵、武警官兵与灾区人民的鱼水情深,社会各界的慷慨相助;感动于发生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感动于先进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感动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这些感动激发了广大学生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并教育了学生以民族振兴、祖国繁荣为使命,将爱国热情转化为成才报国的实际行动。此外,随着对抗震救灾的深入关注,很多大学生也了解到,在这场特殊战斗中,为把损失和遗憾减到最小,运用了大量科技手段。科技手段的应用增添了战胜灾害的力量,有效地推动了救助工作的实施。这也强烈地激发起广大青年学生对知识和科学的无限渴望和追求,许多大学生都表示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发奋读书,要努力成为具有渊博学识、优秀品质的栋梁之才,为国家今后建设的发展贡献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除了付出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爱惜地球母亲,从用好一张纸、节约一杯水的点滴小事做起,从学会科学开发自然资源做起。尽可能少地消耗和浪费自然资源,就是对人类的爱心奉献。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不断挖掘并运用抗震救灾精神去撞击青年大学生的心灵,并利用好课堂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局面。地震灾害让我们付出了很大代参与的热情和主动意识。如话题“坐在生活的前排”,可设计以下活动:

活动一:开座谈会,实话实说。由学生充当主持人,邀请对同一个话题感兴趣的同学来参与讨论。教师指导主持人拟定几个问题,讨论中再根据情况生成新问题。

主持人:同学们,我的问题是你喜欢坐第一排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1:我喜欢。那样什么都看的清楚,视线很开阔。

生2:我也喜欢,坐前排的想法会催我快点出发去抢座位,也改掉了我羞于和人交流的毛病。

生3:不喜欢,坐教室第一排会吃粉笔灰,还处在老师的直接注视下,一点不敢动。

主持人:坐座位是这样,那么做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呢?

生4:我提个问题,做任何事情都争第一的做法就一定是明智、合理的吗?

……

活动二:确定论题,组织辩论。在针锋相对的紧张氛围中促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如下:

(正)生1:坐前排,需要很大的勇气。刘翔敢于和世界冠军较劲,杨利伟勇于先入太空,这都说明我们要有勇气抢占第一排!

(反)生1:我方认为,人生不必永远坐前排。因为人生有限,精力有限,我们应该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找准那一点,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正)生2:正因为人生有限,我们才要时时事事都努力站在最前列呀!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从小做什么事情都力争一流!

(反)生2:这世界上能有几个撒切尔夫人?难道人人都可以永远独占鳌头吗?难道要人人都不切实际地为力争第一而绞尽脑汁乃至不择手段吗?

(正)生3:请对方搞清楚,“力争第一”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而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要“敢为最先,不耻最后”……

④面批对话。一次面批应是一次与学生的诚恳交流、平等对话,我们应从学生的写作过程中肯定学生,在学生的心灵与情感上产生良好的影响。先讲作文中的亮点和可取之处,给学生成就感,然后一一指出文章的不足以及弥补的方向,和风细雨以润心田,让每一次的当面评讲都给予学生前进的动力。

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去体验普遍的人类情感,去进行充分的对话,以厚重的情感投入写作。这样,写作才会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1]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45.

[2]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3]梁崇华.立足学生主体,在对话中开展作文教学[J].网络科技时代,2008(5).

[4]许向阳.谈情感冲动与写作[J].教苑荟萃,2008(6).

[5]郭青松.谈对话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09(6).

[6]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44-246.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精神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思想与“剑”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拿出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