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夫妻称谓看中国女子社会地位

2010-08-15陈艳秋

黑龙江史志 2010年9期
关键词:学报夫妻男子

陈艳秋

(安徽大学 安徽 合肥 230039)

夫妻是男女双方以共同生活为目的而依法结合形成的伴侣。男女双方因结婚成为夫妻,具有特定身份。但是,社会制度不同,夫妻双方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就不同。例如:《说文》:“妻,与己齐也。”《释名》:“夫妻,匹敌之意也。”从这上面看,并无男尊女卑之指,夫尊妻卑之见。然而,《礼记·丧服传》说:“夫者,妻之天也”。《白虎通·嫁娶》说:“妇者服也,以礼屈服。”由此可见,在“夫为妻纲”的封建宗法制度下,女子是处于男子的附庸地位上,夫妻很明显不平等。

在古代,男尊女卑观念在夫妻称谓中体现的十分具体。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看:其一,古代中国夫妻称谓:这些称谓体现了鲜明的等级差序,“夫”的地位高贵,妻的地位下贱;身份不同,其妻子的称谓也不同。天子的配偶称后;后,后也,言在后不敢以前言也。诸侯的配偶称夫人;夫,扶也,扶其君也。卿的配偶称内子;在闺门之内治家也。大夫的配偶称命妇;妇服也,夫授命于朝,妻受命于家也。士庶人的配偶称妻;夫的地位低贱不足以尊称,故齐等言也。从这些不同的称谓中可以看出古代女子都处在附属于男人、卑居服侍男人的低下地位。其二,传统称谓:在传统的称谓中,“夫”的地位是尊贵的,而妻子却处在“下”而“贱”的地位。“丈夫”的称谓如:先秦时有“君”;汉唐时有“卿”、“郎”;宋元明清如“相公”、“官人”、“老爷”等;此外还有“丈人”、“天”等。这些称谓都反映了男子拥有尊贵的地位和绝对的权力。而对“妻子”的称谓如:旧时多称“内子(人)”、“贱人”、“愚妻”、“拙荆”、“拙妻”、“贱内”、“山荆”、“山妻”、“寡妻”、“荆妇”等;“妻子”的自称如:先秦时是“妾”;宋以后,又出现了“奴”、“奴家”、“妾身”等,这些词原来都是用来指称奴隶的。这一类称谓都以歧视性语素打头,男性的优越地位以及他们对女性的鄙视已是不言而喻。其三,近代夫妻介绍称谓:近代,丈夫介绍妻子时却大多存在谦卑的称呼,如“堂客”、“屋里的”、“烧锅的”、“烧火的”、“媳妇”、“我家的”、“婆娘”、“做饭的”等,而妻子在介绍丈夫时常说“我先生”、“当家的”等。“妻子”的实际地位,在丈夫对其的称呼中暴露无遗,在丈夫的眼里,妻子只是个附属品,而在妻子的眼里,丈夫是一家之主,是家庭的依靠。其四,一夫多妻制的称谓:一般来说,妻指“原配”“正妻”、“正室”、“正房”、“嫡妻”、“元妻”、“头妻”等;“妾”则叫做“小妻”、“小星”、“侧室”、“偏房”、“如夫人”、“如君”、“贴身”、“左右人”等;春秋时期还有“媵”(陪嫁而来的女子)。这些繁杂的称谓仅针对女性。男性丧失配偶,可以再娶,谓之“继室”,“填房”;女性丧失配偶则只能一生守节,还“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男性可以一纸休书抛弃妻子,因此又有了“去妇”、“弃妇”。女性在男权的重压下.只有忍气吞声。由此可见,夫妻地位的不平等是极端化的,丈夫在家中具有绝对权威,妻子完全处于奴化的生存状态。

古代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有:首先是经济上的分工协作。先秦时代的伦理安排是“男外女内”。《易经》谓“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九江义门总谱·推广家法》:“男司耕读,女司纺织,自是生理。”。男耕女织本来是农村自然经济中的基本分工,但在等级制度森严的时代,却被儒家用来对女性单方面的禁锢,成为了一种性别歧视的象征。男子外出办事,女子只能留在闺中相夫教子;男子可以读书考取功名,而女子应该努力学习女工和三从四德,因此“女子无才便是德”。即使是农家,女子也只能呆在家中纺织,是不能抛头露面的。其次是古代宗法制度井然的嫡庶秩序。《礼记·婚义》:“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古代婚姻不是以感情为基础的,男女双方是不平等的。古人男女结为夫妻后,新家庭不一定随之建立,他们重视的仅是家族的组织和旧家族的扩大与延续,其主要手段是繁衍子孙,女子便成了传宗接代的工具,于是一夫多妻的婚姻模式便应运而生。古代天子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富家子弟和官宦人家都是妻妾成群,就连普通老百姓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也有三妻四妾的。妻子越多,生的子嗣就越多,所以,女子就是家族传宗接代的工具。

当然,古代女子也不是没有一点社会地位的。男子主要从事家庭以外的社会活动,而女子在家庭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女子主要处理家庭事务,在家庭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夫妻称谓上也体现了这方面的进步,具体如,“仁妻”、“贤妻”、“良妻”、“娇妻”、“嫔俪”、“老莱妻”、“莱妻”、“莱妇”、“家中宝”等,这些都是男子用来褒称自己的妻子的,“贤内助”是对好妻子的美称,“贤内助”就是把家庭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的妻子,不须男子操心家务,能全心全力从事社会活动,没有后顾之忧。宋以后,夫妻称谓出现淡化社会政治等级的趋势,“娘子”和“太太”是其中的代表。“娘子”,在唐朝时已出现,但直到元朝才成为指称妻子的常用称谓。到了清代,它的平民化脚步就逐渐加快了,《清稗类钞·称谓类》:“凡为人妇可以家居坐食者,亦无不称之矣。”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但是,这些封赏都是和男子的成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封建社会晚期,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意识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在夫妻称谓语上,主要是“老公”“老婆”一类俗称的出现,最早是出现在南宋杭州的话本小说中。现代,女子从家庭束缚中脱离出来,参与到一些社会活动中来,并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提倡男女平等,女子的社会地位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老公”、“老婆”就成了常用的夫妻称谓,叫起来都很亲切;正式一点的有“爱人”,男女通用;“丈夫”、“妻子”,其中“丈夫”也没有了原来美称的含义,听起来很普通,体现了夫妻地位的平等。在古代中国,女性在社会中没有地位,而只有附庸在男性身上;在夫妻关系上,男性对女性都用贱称,而女性对男性只能尊称。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加上女性自身的努力争取,女子在社会中越来越独立,其社会地位也随之提高。这在现代夫妻称谓中有所改变,例如“宝贝”、“亲爱的”从西方引用过来,情感在现代夫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使夫妻成为了以感情为基础、共同生活为目的而结成的家庭实体。

[1]钱倩.夫妻称谓语演变之探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

[2]杨子华.《水浒》中宋元时期的夫妻称谓方言[J].菏泽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3]程饶枝.从两性称谓管窥女性地位的提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4]吉凤娥,赵利伟.汉语夫妻称谓的古今嬗变[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5]丁崇明.男子配偶称呼语的历时演变.功能配置及竞争[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7期

[6]吴晓君.汉语称谓与男尊女卑[J].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7]肖红.妇女地位与作用由传统到现代的变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9期

猜你喜欢

学报夫妻男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年轻男子
80后小夫妻
满脸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