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在后经济危机时代的价值
2010-08-15孙粤文
孙粤文
(常州大学研究生部,江苏常州 213164)
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在后经济危机时代的价值
孙粤文
(常州大学研究生部,江苏常州 213164)
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的历史价值在于耦合了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图式,确立了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界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它在新的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的价值就在于要坚持党的建设,坚持稳定与改革并重,坚持制度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渐进式发展。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发展
改革开放 30多年来,在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指导下,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在这个环境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抵御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现今我国所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并不太平,后经济危机形势下世界经济走势还不明朗。因此,学习和研究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指导思想的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的历史和现时价值,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构建牢固、稳定、持续的政治发展环境,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一、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的历史价值
(一)拓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对当代中国政治来讲,首要的问题是采取什么模式推进政治发展。建国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基本上沿袭了苏联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这种模式在建国之初,社会政治发展目标极为简单的条件下,曾大大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现代化和政治发展的进一步展开,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就明显暴露出来。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怎样发展,不但关系到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更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对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回答当时有两种答案。第一种是要保留传统社会主义不变,否认对它进行改革;第二种是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全盘西化。这两种答案实际上是当时“左”右倾思潮的反映。“左”倾思潮者以正统马克思主义自居,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排斥社会主义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完善。事实证明,这个答案只能给中国带来“文革”式的悲剧;右倾思潮者认为中国的改革不仅是必需的,而且还要实行多元化,即三权分立,这种答案表面上主张改革,但实际上是否定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重弹西化的老调。邓小平以其卓越的政治理论智慧和国际视野,提出要冲破传统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束缚,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进行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以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他强调中国的政治发展在不突破底线和界域基础上,都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决不排斥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方式和方法,这就整合和超越了当代政治发展理论,拓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崭新之路,这是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最重要的历史价值。
(二)确立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界域
西方国家的政治发展理论认为,政治发展是指发展中国家政治由传统体系向现代体系变迁的历史过程,因此在适用范围上,将政治发展仅限定于发展中国家,而在评价标准上,把西方的政治模式视为理想模式,其目的就是为了继续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控制,以实现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对此,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邓小平十分清楚和清醒。早在 1979年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就郑重提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164,“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事业”[1]173。这是邓小平对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经验与教训的深刻总结,而且他还提出“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后果极其严重”[2]380。因此,四项基本原则遂成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国之本,同样它也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最终界域。改革开放 30多年的实践证明,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牢不可破的思想保障。
(三)设计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图式
中国政治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命题就是民主问题,实际上这也是所有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邓小平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设计的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法制化三位一体的立体图式,这个图式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
第一,关于党的领导。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发展历程一再证明,一个国家从传统政治走向现代政治,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政党进行组织领导和政治动员,不仅社会稳定无法保障,而且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成果也将化为泡影。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被推向历史前台,并承担起中国现代化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的历史重任。因此,任何对当代中国民主化的探索,都必须建立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根本前提之下。邓小平反复强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脱离党的领导搞“民主”,只能导致无政府主义,导致社会主义事业的瓦解和覆灭。第二,关于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是党领导的核心任务和执政合法的基础。它要求党在实践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上保障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第三,关于法制。法制 (治)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政治发展成熟的标志,是人民民主发展的重要保证。邓小平的民主与法制思想是其政治发展思想中的又一重大贡献之处,为依法治国原则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法治为人民民主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使宪法和法律成为政治发展的重要资源,进而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了根本性的法律保障,并由此带来政治稳定有序的发展。
(四)耦合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关系
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是改革。改革包括经济的和政治的改革。在经济改革和发展与政治改革和发展的关系上,历来存在重大分歧。有的主张先经济发展后政治发展,即所谓的“先后论”;有的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或政治发展,搞“政治发展决定论”或“政治发展缓行论”。邓小平则认为,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谁先谁后、谁轻谁重的问题,而是作为国家总体发展结构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协调发展、不可偏废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初衷与原动力既是经济的,又是政治的。如作为我国改革和发展突破口的农村经济改革,就是走经济与政治协同推进的道路。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就必然要冲击,乃至最终废止“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政企不分的人民公社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这一重大转变决不仅仅是工作重点的转移,更重要的是执政党政治价值观的重大转变。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其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质和政治改革的内涵,像改革前的农村经济体制一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是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高度统合,这就决定了任何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步骤必然涉及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说的“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1]194,“政治工作要落实到经济上面,政治问题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解决”。因此,中国的经济与政治发展犹如铁道上的两根铁轨,经济发展到哪里,政治发展就必然延伸到哪里,否则中国社会发展的机车就将难以行进。
二、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的现时价值
(一)坚持把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与发展能力作为政治发展的核心
党的建设是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的核心支柱。要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增强党的政治合法性基础,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与发展能力。首先,自觉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是以政党的力量来推动民主化。中国共产党目前的政治地位和组织力量决定了她对政治社会生活具有强大的驱动力和巨大的影响力,也决定了党惟有大力发展和完善党内民主,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民主化。按照邓小平的设计,应通过制度建设来保障党内民主。党应率先进行自身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如党代会提案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党务公开制度等,使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党内民主制度化。其次,着力建设学习型政党。通过全党广泛而深入的学习推动事业的大发展大进步,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邓小平一贯要求全党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早在引领改革开放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大讨论过程中,邓小平就明确提出“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学习好,才可能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152。1980年,他又提出:“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共产党人总是要学。”[1]270只有不断学习,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才能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素养,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永葆党在理论上实践上的先进性,牢固夯实人民群众认同和拥护党领导合法性的基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敏锐把握时代脉搏,科学判断国内、国际发展大势,适时化解前进道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3]。十七届四中全会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上升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正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再次,旗帜鲜明地预防和惩治腐败,这是增强党政治合法性的关键之举。腐败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极大地削弱党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因为“腐败浪费了一个国家拥有的最重要资源,即政府的合法性[4]351。如果任其泛滥,党就有失去群众,失去政权的危险。遏制腐败,必须预防和惩治并重,标本兼治。在加大查处力度的同时,从制度上构筑预防机制:一方面从体系内党的自身建设入手,建立党内制度化的权力监督机制,对权力分配和运行进行多维制约;另一方面通过体系外政治社会化形成对权力的社会监督制约机制,使权力在运行中时刻受到各种“力”的制约。最后,党要依法执政,依法领导。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是邓小平为我国政治发展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党不应谋求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党的领导是将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上升为法律。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也是党的主张的体现。党的领导实际上是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依法享有民主管理、监督政府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党要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做到科学民主决策,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合作,才能为政治体系权威性的维系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从而提升党的政治合法性和执政能力。
(二)坚持稳定与改革并重的政治发展策略
在中国这样一个国情复杂的国家搞政治改革与发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如何处理稳定与改革的关系,是我国政治发展中的一道难题。邓小平关于稳定与改革并重的发展策略,为我们破解这道难题找到了一条思路。邓小平认为:“要安定团结,也要生动活泼。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这两者是统一的,从根本上说它们没有矛盾,也不应该有矛盾。”[1]328政治稳定与政治改革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为政治发展中实行两者并重的策略提供了可能。他们的统一性表现在:一是共同的价值取向。中国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是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而实现政治稳定和实行政治改革其价值目标同样是要维护人民的这个根本利益,因此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二是共同的实现形式,这就是民主与法制。三是共同的存在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四项基本原则。失去这个基础,政治稳定与政治改革也就失去了生存空间。
在新的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可以建立一个现代的动态政治稳定机制。政治改革必须维持社会稳定,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和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我们所要达到的不再是一种“传统的稳定”,而是“现代的稳定”。传统的稳定是一种静态的稳定,是现状的静止不动,并用抵制的手段维持现存的秩序;现代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稳定,是过程中的平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调整以维持新的平衡。动态稳定的实质就是用新的平衡代替旧的平衡,使秩序由静止状态变为一种过程的状态。稳定与改革并重、协同发展策略是形成这一现代动态稳定机制的有效形式,因此,坚持这一策略,真正实现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三)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政治发展的重大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把制度建设作为政治发展的重大任务,提出要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这也是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中的制度建设理论的价值所在。美国著名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是为人类发生相互关系所提供的框架。”[5]3制度文明作为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人类社会文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架。正因为如此邓小平提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论断,这与西方制度经济学派的尼尔森、诺斯等人将制度因素而非经济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制度的演进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社会面貌的观点具有一致性。同时,这也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双向互动关系的理论。在回答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发生诸如‘文革’这样可怕的事情”的提问时,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1]348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被邓小平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充分表明制度建设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重要性,这是邓小平为我国政治发展留下的最宝贵遗产。
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制度建设仍是重中之重。30多年来我国政治发展的制度建设迈开了巨大步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稳定发展提供依据,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驾护航。但是,怎样建立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制度任重而道远。要坚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不断总结政治发展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发展宗旨
政治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源于马克思的“人全面发展”学说,他把未来的新社会描述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6]27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也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而民本性正是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的一大特点。始终关注人民的生存状况是邓小平思考问题的立足点。在他看来,不论革命还是建设,改革还是开放,都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是他制定方针、政策的归宿。他在 1979年访美时说道:“正确政策的持续不是由个人因素可以保证的,关键在于这些政策是否正确,人民是否赞成,对人民是否有好处。”[7]25而且,邓小平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政治发展的目标,其意义就在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从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到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无不是将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内涵。就政治发展而言,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人在政治上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当前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和被选举权、监督权等。全国人大将“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载入到宪法修正案中,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发展宗旨的最高表现。我国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应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发展,同时关注少数人的利益和发展,群众利益无小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样中国的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才能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才能得以顺利推进。
(五)坚持渐进式推进改革的政治发展方式
中国之所以能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中,保持较长的稳定和发展,渐进发展方式功不可没,这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特色之一。中国的改革是一个很奇特、前所未闻的壮举。国外一些人对其中两点不理解:一是中国的改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始终是“摸着石头过河”,然而却很少掉到河里;二是中国改革似乎从来没有一个蓝图或者时间表。然而,至今为止却很少偏离方向,操作上也还比较科学、有条理。外国人之所以对中国的改革充满困惑,原因是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缺乏了解,没有领悟在中华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渐进式发展的奥秘。由于每走一步先探一步,踏实了再走,遇见可能打滑的石头自然就跨过去。由于每走一段再回头看一看,如果发现步伐和方向出现了偏差就赶紧校正,“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2]372-373如果要总结30多年来中国改革成功的经验,其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渐进改革方式。改革与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是渐进的、缓慢的,是一种突破但非突变。虽然这种突破可能意味着质变的开始,但质变的过程将是十分缓慢的,这种渐进改革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它不能离开先前的历史轨迹,是历史发展的某种延伸,一步到位或“休克疗法”,只能重蹈“苏东”的覆辙。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正是由于采取了由低级向高级的渐进改造方式,才得以成功,也正是由于后期采取了急于求成(纯)的“大跃进”方式,导致政治发展实际意义上的中断。基于此,在新的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必须坚持渐进发展方式才能成功。
[1] 邓小平文选:第 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邓小平文选:第 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N].光明日报,2009-09-28(1).
[4] (美)约瑟夫·纳伊.腐败与政治发展:成本—效益分析、制度与反腐败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5] (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M].上海:三联书店,1994.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2010-10-15
孙粤文(1968—),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邓小平理论、当代中国政治及教育管理。
A 849
A
1007-7111(2010)11-0026-04
(责任编辑 张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