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方志文化的三个心理层面
2010-08-15常茂林
常茂林
(浙江省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浙江 开化 324300)
在整个方志活动中,方志人的心理因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方志行为的全过程就是方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方志心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心理。这种文化心理是由方志文化的特征所决定的。什么是文化心理?“文化心理是指浮现在社会文化表面的某种意向、时尚或兴趣,包含在经济、政治、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诸方面的观念因素以及由‘文化基因’所制约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模式、致思途径和价值尺度。它往往带有明显的文化本能性。”(杨启光:《文化哲学导论》第120页,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方志文化是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历朝历代连续编纂而不衰,千百年来,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方志文化发挥了“存史、资治、教化”的巨大作用,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因此,根据文化心理学的一般原理(李炳全:《文化心理学》第221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来研究方志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方志的文化心理有别于其他的文化心理,具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笔者认为,方志文化可分为三个心理层面,即表层、中层和深层。这三个层面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方志心理体系,在方志活动的全过程中发挥作用。
一、表层
方志心理的表层实际上是方志人的行为层面。这种行为层面十分广泛,普遍存在于方志活动的诸多方面,如方志编纂、方志主体、方志批评、读志用志等等。方志心理的表层具有外现性、可比性、不稳定性和时代性等特征。外现性是指人们通过感官可以具体地感受、观察和意识到;可比性是指在各种方志之间可以比较;不稳定性是指它易变,处于不断的更新、演变过程中;时代性是指不同时代的方志心理各不相同。我们一般所讲的修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都可以从方志心理的表层找到其依据。就拿首轮修志来说,普遍性的问题大致是实地考察资料不足、图照资料不足、人文社会类资料不足、政治运动资料不足、劣势资料和失误资料不足、有关平民百姓资料不足等等,这些大都与当时修志人的心理有关;在目前正在进行的二轮修志中,某些修志人盲目乐观、不思进取、急于出书等心态,以及志书中所表现出来的或多或少的政治化倾向,都是修志人不良心理的表现。因此,我们丝毫不能忽视对表层方志心理的研究,而是要通过对方志表层心理的研究,找到我们在方志心理方面的缺陷和差距,并以此来改进我们的工作。还应当认识到,对方志心理表层的研究是研究方志心理的基础,通过对方志心理表层的研究,可顺利进入方志心理的中层和深层,从而对方志心理有一个完整的、深刻的认识。
二、中层
方志心理的中层是一种制度文化,即方志制度。它是外加于人的,是维系方志群体的正常秩序和组织机制的正常运转,保证方志群体的存在并促进其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这种文化心理的中层是指“政治、经济、道德、文艺、宗教、哲学等领域的观念要素,它是文化心理的理性积淀层面,直接制约着文化心理的表层结构。”(杨启光:《文化哲学导论》第130页,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这种文化心理的中层具有强制性、外在性、相对稳定性和文化特殊性等特征。(1)强制性是指对方志成员行为的制约性。不管个体认同不认同、接受不接受,他都必须遵守、维护它。否则,他就不会为整个方志群体所接纳。(2)外在性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其对个体来说是外在的,而不是内在固有的。由此可以说,方志中层心理需要经过灌输或教化,才能为个体所接受、同化和内化,才能延续或保持下去。第二层含义是它可以而且必须为个体所意识。因为唯有如此,才能规范或制约个体的行为,因此可以说它还是属于意识层面的东西。(3)相对稳定性是指它相对于表层来说较为稳定,而相对于深层来说又不稳定。一般而言,方志的演变或变迁总是从表层开始,然后到中层,最后到深层。其表层容易改变,而思想观念即中层的东西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深层的民族精神和基本态度就更加难以改变,因此说中层具有相对稳定性。(4)特殊性。方志文化所反映的是不同地域的地情,不同地域的方志群体对地情的认识有诸多不同,从而呈现出方志文化的丰富多样性,这也就形成方化心理中层的特殊性。对此,只要回顾我国方志发展的历史,就会对方志心理中层有个具体的理解。
我国方志的制度文化有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封建社会中央政府的修志命令开创了官修志书的先河,确立了方志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初步建立了中央政府对地方修志较为松散的管理。从当今史籍中可见,由中央政府发布最早的与修志有关的命令应该在西汉。《隋书·经籍志》载:汉“武帝时,计书既上太史,郡国地志,固亦在焉。”(来新夏:《方志学概论》第46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在此后的2 000多年里,从封建社会的皇帝诏令,到民国政府的修志《训令》、《修志事例概要》、《地方志书纂修办法》,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20世记50年代至首轮修志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发布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再到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是方志制度文化的发展轨迹。根据笔者的研究,在方志制度文化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相互间无不具有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是方志编纂史上的里程碑,使方志编纂由原来的依靠行政命令转入依法修志的历史新阶段。我们学习方志制度文化的发展轨迹,就能从心理层面上进一步理解《地方志工作条例》的科学性和时代性,从而运用《条例》精神指导地方志工作,促进方志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深层
方志心理的深层对应于方志的精神层面即精神文化。它是方志心理的主体或核心部分。一般而言,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内隐性。方志心理的深层是深深地埋藏于民族心理底层的东西,属于文化心理无意识层次,一般不为文化成员所意识或认识。(2)稳定性。方志心理的深层一经形成就难以改变。这种深层埋藏在方志群体的心灵深处,很难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很难改变。(3)本原性或根源性。深层是中层和表层的最终决定因素,它虽然不与人的行为直接联系,但它对行为具有最终的制约或决定作用,通过制约或决定中层而决定表层。换言之,方志成员的行为或活动的最根本原因是深层,深层是行为或活动的原动力或内在原因,是整个方志心理的核心。(4)文化特殊性。深层是方志心理的最具特色、最传统和最根深蒂固的部分,体现了方志文化与其它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如果失去了这种独特性,方志文化也就没有了独特性,也就不成其为方志文化了。
对此,我们只要认真思考,也是不难理解的。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早就指出,一定的学术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同时又反转过来作用并影响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因此,不同时代,总是要出现为这一时代服务的学术文化思想体系、学术流派以及相应的各种学术著作。方志文化同样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在封建社会,方志文化是为少数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方志大都成为帝王将相、官宦士绅的传记或家谱,其内容是传述忠孝节义,维护纲常礼仪,从而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是封建社会方志文化在心理层面上的深层内容。如今,时代已进入21世记,人民早就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方志编纂的指导思想和方志文化的功能都得到了新的提升。方志文化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思想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归根结底,方志文化是为了人民。这就是新时期应当具备的方志文化心理。把握这一深层的方志文化心理,对我们重新认识方志文化的重要性,对增强修志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都是极其重要的。
这里,我们有必要全面、完整地了解方志心理表层、中层、深层结构之间的关系,这对深刻理解方志心理这样一个完整的心理体系的内含是十分有益的。
首先,深层制约或决定中层,中层决定可制约表层,深层是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它统摄着其他两层。从深层与中层的关系看,中层与深层相适应、相符合,深层渗透并融入到中层中,通过中层制约表层。
表层因子尽管丰富多样、千姿百态,但都是从中层中引申出来的。其次,表层影响中层,中层影响深层。这些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1)中层由表层发展、概括或内化而来,深层由中层和表层发展概括或内化而来。一般而言,在方志心理的结构中,表层是最积极、最富变化的因素。方志心理的形成、发展与演变首先从表层开始,在方志形成之时,表层因子逐渐凝结、结合和稳固下来,概括形成观念,这些观念积淀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中层;中层的观念、规范、制度等不断向纵深方向渗透、蔓延,由此概括内化为深层。这就是说,方志心理的形成是从表层到中层再到深层的过程。换言之,深层来自中层,而中层来自表层,表层是方志心理各层次的最终来源。(2)深层通过表层和中层来表现或体现,中层通过表层来体现。也就是说,中层和表层是深层的表现形式,表层是中层的表现形式。没有表层,中层就无法得到表现,而没有中层、表层,深层就无法得到表现或体现。由此看来,表层是方志心理的最终表现或体现。因此,方志心理的三个层次相互联系、影响,联系在通常情况下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不一致甚至产生冲突或矛盾,尤其是在社会变革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方志心理的三个层次处于动态平衡过程中,三者总是由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循环演变过程,其中每一次平衡都比上一次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从而推动方志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