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汶川特大地震北川抗震救灾志》的编纂

2010-08-15贾兴福黄宪礼

黑龙江史志 2010年6期
关键词:北川汶川历史

贾兴福 黄宪礼

(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川西北矿区编史办公室 四川 江油 621709;2.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 四川 北川 622750)

试论《汶川特大地震北川抗震救灾志》的编纂

贾兴福1黄宪礼2

(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川西北矿区编史办公室 四川 江油 621709;2.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 四川 北川 622750)

2008年5月12日14 时28 分,四川发生了震级为8级、烈度为11度的特大地震。据地震专家称:这次特大地震宏观震中在北川,微观震中在映秀。这一空前劫难给北川造成巨大的创伤。顷刻间,山崩地裂楼塌陷,桥垮路绝通讯断;上万群众被山体、废墟掩埋,数万人受伤,尸横废墟,血泪和流,灾情十分惨烈。北川县城被夷为平地,成为极重灾区之一。截至2008年底统计,全县16.1万人口全面受灾:40 124户、6 219 220平方米房屋倒塌,严重损毁无法居住的危房占全部房屋的93%以上,14.2万人无家可归;全县因灾遇难15 645人,失踪1 023人,26 916人不同程度受伤,因地震新增疑似残疾人7 000多人;地震造成县内交通、通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尽毁;360余家中小企业遭受严重损失;灾害造成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585.7亿元。北川境内形成汶川特大地震后的最大堰塞湖——唐家山堰塞湖和其他15处堰塞湖,给下游100多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威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22日到北川羌族自治县视察灾情时指出:“北川此次发生的地震灾害,是建国以来最为严重、影响最大、损失最大的特大自然灾害。”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灾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省市领导亲临第一线指挥抗震救灾,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奋起抗灾自救,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地震灾情牵动亿万中国人的心,各地慈善组织机构、各兄弟省市干部群众、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广大志愿者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迅速组织和调集大批人力、物力、财力援助北川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抗震救灾期间,国际组织、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军区医院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公安特警、全国各地的救援队、医疗队、志愿者等分赴北川开展抢险救人、医疗卫生防疫、社会治安维护;对交通、电力、通讯应急抢险等方面进行大力援助。他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书写气吞山河的抗灾华章。为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全县进入恢复重建时期,山东省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举全力“再造一个新北川”的义举,更体现了山东—北川手足情,更体现了大爱无疆。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抗灾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重要一页。因此,为了总结经验,保存史实,讴歌时代,教育后人,激励他人,有必要将这场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客观翔实地记录下来,以为千古传承,万世颂扬。

北川作为汶川大地震的主要发生地,笔者已经提前搜集了大量的资料,编纂出了《“5.12”大地震北川抗震救灾纪实》,这为编纂《北川抗震救灾志》做了一些铺垫。但编写抗震救灾志对我们来说尚属首次,没有样本可参考,尽管如此,我们对编写《汶川特大地震北川抗震救灾志》还是有一些不成熟的见解,供方志界专家、学者、同仁探讨。

一、明确编纂《北川抗震救灾志》的意义

编纂《汶川特大地震北川抗震救灾志》,全面客观地记述北川地震灾情,记录北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全过程,对系统总结抗震救灾经验,加强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工作水平;对全面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对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对全县人民牢记这段历史,激发全县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决心,继续发挥抗震救灾精神,奋发图强、努力拼搏,加快建设新北川,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将胡锦涛总书记“一定要把北川建设好”的嘱咐落到实处,早日实现温家宝总理“再造一个新北川”的愿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明确《抗震救灾志》的内涵与外延

抗震救灾志包含四个大的方面的内容:第一是“震”,从历史上的区域地震到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的灾情均应予以介绍,特别是对北川的灾情应详细介绍;属于这一地理版块活动而产生的地震,均应该予以介绍。第二是“抗”,也就是抢险和医疗防疫。抢险工作分组织指挥、救援、抢救生命财产、灾民转移与安置、抢修基础设施、排险等;医疗防疫工作分医疗卫生救援、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第三个是“救”,救灾赈济,灾后恢复重建皆在其中。第四个是“志”,志即记载、记录和叙述、描述之意。把握好这四个方面,这部志书的基本框架也就清晰了。应该指出的是,该志书是从国家立场编写的一部志书,它的学术意义非凡,对于编纂灾害史可以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和尝试。

《抗震救灾志》与普通《地震志》或《灾害志》的立足点不同,《地震志》或《灾害志》侧重于灾害本身的记载,而此志则侧重于人为应对灾害的社会活动。与唐山大地震和汶川特大地震相比,在天灾面前人为的应对策略和处置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其中的人祸,有时胜于天灾。据记载:1556年1月23日发生的华山特大地震导致当地83万民众死难,朝廷一位赈灾大员从北京到华县,摇摇摆摆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当时大灾刚过,瘟疫流行,这位赈灾大员亦在抵达关中不久死于路途,连西安的东城门都没有见到。地震灾民除了自救,实际上没有任何外援,加之瘟疫流行,大量民众的死亡也就不足为奇了。通过上述历史的镜子,来认识这次汶川特大地震的人为应对问题,就能够看出政治修明所带来的社会能量和社会效率。事实上,这次灾害不仅考验着我们的物质、精神文明,而且考验着我们的政治、社会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了人民的向心力。有鉴于此,撰写这部有所侧重的志书,其意义就显而易见了。

不过,就我们理解,《抗震救灾志》所提出的主要任务是展示和肯定,而更重要的还是总结和反思。这次抗震救灾,考验了政府的紧急应对,考验了政府的新闻公开,由于网络等大众媒体的出现和参与,突破了其他报道上的禁忌,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政治进步。这次地震中,为了让民众有一个心理期待,官方统一通报死难人数,也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较之过去只着眼于灾害救济和英雄行为,也是一个重要的观念转折。仅仅从这个角度来说,此志编写就超越了对自然灾害的反省。

《抗震救灾志》不光是写自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写人文的问题。自然是基础,是前提,而人文是主体,是落脚。因此,就不能限于用自然地理的眼光看问题,而要用社会眼光,用人文地理和政治地理来看问题。否则,对所有事件的记载就无法深化。在指导思想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无疑是引领我们思维的思想纤索,但是这绝不等于浅层次地证明、重复、演绎或点缀政策性表达。为此,扩大著述视野,深化表达方式,是完全必要的。

问题在于,现在设立篇目的基本方式是章节体,这一方式的特点是线性记载,虽然可以多线索、多领域分别深入,但它的表达层次是一种逻辑性的种属关系。卷与卷之间、篇与篇之间,以至卷篇之间、章节之间,应该遵循一种自然的、思维的逻辑。自然的逻辑是先有自然后有社会,先有生活后有生产,而思维的逻辑是由人出发,“由我及人,由近及远”,以人为本。同时就每一事像的记载本身而言,也有内涵和外延的关系问题。传统的平面分目体,不体现科学的逻辑性,所以记载是片面的;当代的章节体,可以在记载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方面独擅胜场,但必须逐层深化。若不能实现行政话语向学术话语的转换,就很容易成为乏味的记述。

三、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历史是客观的、唯实的,是人民群众写就的。“志”作为一种历史体例,应该按照写史的标准来审视“救灾志”的编纂问题,应该本着实事求是,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汶川特大地震灾难给北川所带来的影响力是持久的,作为历史进程中有影响的大事,其本身所承载的意义是重大的。

当前,《北川抗震救灾志》的编纂工作已经展开。由于此类志书没有先例,一方面,缺乏相关的经验和体例,没有相应的模板供编纂者参考;另一方面,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性,根据特殊性来研究新对策,形成新篇章、新观点。这样看来,有利有弊,各有千秋,客观的记述这一段历史,由此及彼联系与之相关联的领域,乃至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来对待“抗震救灾志”的编纂,更应该突出历史观如何定位的问题。

1.处理好价值取向的问题

历史是客观真实的,记录历史,记述主体的价值取向是首要问题。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只有解放军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应该说,对历史的客观记载,必须符合史书的编纂要求。尽量避免意识形态的干扰,平和的反映历史的真实。强调纪实性,按照“志”的体例原则来反映历史。史志撰稿人的思维意识与取向,是针对于形成这部史志起主导力和支配力的核心支点,不应是刻意的按照史志体例来规范成生硬的文字表达。简言之,取材于历史的真实,体现党的政策,符合客观规律,记述事件过程的素材,都可以作为备选对象。实事求是的讲,对于每一个修史者,针对不同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表述的结果具有差异性。只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作为创作的立足点,并提高到服务社会需要、践行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才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历史观。

2.处理材料的方式方法

(1)坚持群众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材料的采写和应用上,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广泛发动群众,来提取反映历史真实的材料。不能脱离群众,凭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入志素材。(2)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态度去记述。不是刻意地去表功,为了表现而记述。要本着真实的原则,记录真实、反映真相、呼唤真爱。也就是说,用真实的材料,准确的表述,朴实的视角去解读历史的进程。(3)用唯物史观去检验、衡量使用材料的可行性。不断的去粗取精,力求入志材料,既有理论支点,又有实践解释。“志”的特殊性,要求合乎体例、合乎逻辑、合乎规范,强调方法的运用,而又不能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遵循唯物史观的原则,来处理入志材料,做到与社会存在相统一是必须的。

3.处理好典型问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造就英雄。在“志”中英雄的突出事迹是可以叙述并作为重点的,但是归根结底这些“典型”的地位是从属于大局的,所谓的大局就是有利于人民的、民族的、国家的价值取向和实际体现。“抓典型”突出主题是正确的,但是如何抓典型,抓什么样典型,需要史志编纂者认真衡量。

要牢记史志学“五原则”:存真求实,详今明古,生不立传,述而不论,横分纵述。而此次抗震救灾志的编纂在史实沉淀、人物臧否和表现形式上都遇到新的挑战。

例如对于英雄群体和先进典型人物这一环节,就在某种意义上与“生不立传”的原则相违背。古人认为,在世的人仍在不断变化中,难以作出准确的评价,而且修志者容易被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名利纷争所左右。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要有新的延伸和理解。可以入志不立传,只介绍这个人在地震中具体做了什么而不涉其他,还可以把人物列入表格,只进行简单介绍。

又如“敬礼娃娃”等地震中有争议的人物,应启动独立的追踪调查程序,不能过分受外界的好恶褒贬干扰。

同样,校舍质量、地震预报、应急体系、基层重建中的某些环节等都存在类似的书写难题。它们与当下的宣传基调相左,却又是真实存在。

我们认为,一个相对折中的办法就是求助图片和表格,例如校舍质量,可以绘制一个倒塌学校情况一览表,包括损毁情况、人员伤亡等,也可以把这些学校的照片都集中在一起展示,看图说话,看数据说话,也表达清楚了事实。

总之,在《抗震救灾志》编纂过程中,必须提高认识、清醒头脑、把握重点,给历史定好位,给后人留下一段真实的记录,是编纂者们共同的心愿。以上仅是我们的一些肤浅认识,还望各位行家里手发表高见,和我们一起共同编好《汶川特大地震北川抗震救灾志》。

贾兴福,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川西北矿区《石油志书》《石油年鉴》总编辑;黄宪礼,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此文是按照国务院、四川省关于编纂《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的部署,绵市地方志学会2009年年底组织研讨会上的论文。

猜你喜欢

北川汶川历史
云上远眺新汶川
“5·12”汶川大地震10年记(上篇)
원촨(汶川)대지진 10주년 기념일
新历史
北川的味道(四题)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北川让梦想飞得更高
汶川樱桃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