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赛前运动员心理状态及其调整方法

2010-08-15杨旺春

运动 2010年10期
关键词:竞技状态状态情绪

杨旺春 ²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云南 丽江 674100)

赛前运动员心理状态及其调整方法

杨旺春 ²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云南 丽江 674100)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针对良好赛前心理状态在体育比赛中的重要性,以及影响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体育比赛;赛前心理状态;调整方法

赛前心理准备是学生在比赛前使自身各种心理因素都处于比赛的状态,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心理稳定性,消除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形成最佳心理状态。有关赛前准备内容较为丰富,下面主要从影响因素、心理状态类型及表现、赛前心理状态调整三个方面进行总合论述。

1 赛前心理状态

1.1 发挥最佳竞技状态的表现

最佳竞技状态是运动员经过长期训练的结果。它是以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对比赛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心理为基础,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和充分的赛前心理训练,及时地克服各样心理障碍,全面提升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更好地达到赛前最佳竞技状态。在竞技体育中,发挥最佳竞技状态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比赛前和比赛中都能始终感觉到全身轻松、肌肉协调、松紧适度、感觉有力。(2)心情愉悦又镇静,无论在任何复杂情况下都能够沉着冷静地分析形势,处理问题,遇到任何困难或挫折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在比赛的关键时刻,能头脑清醒去夺取最后的胜利。(3)总是能够以积极的内心想象,相信自己一定把自己的能力给发挥出来。(4)具有适度而稳定的激活能力,既感觉不到过度的兴奋和紧张,也感觉不到抑制和消沉。(5)能够有充足的信心,没有焦虑情绪和复杂思维,不担心失败,不害怕任何对手;能动员自我全身力量,并且不感到疲劳。(6)能有目的地集中注意力和合理地分配注意力,去排除外界不良刺激因素的干扰。(7)头脑清醒,能准确回忆动作的过程以及以前训练过程中成功动作的过程。

1.2 影响赛前心理状态的因素

影响学生赛前心理状态的因素是多样的。最常见的有技能水平、身体状况、运动经验、气质与性格等。在此我们主要从情绪与身心的激活水平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2.1 情绪 情绪体验和控制人的情绪体验容易受到外部刺激因素、身体内部的生理因素和大脑中枢的认知因素的影响。外部刺激因素主要是通过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主要是听觉、视觉、肢体感觉等),从外部获得信息,如比赛的环境、观众的情绪与行为、场地器材的布置、当时当地的气候、对手的情况、裁判的执法等,都会引起学生或运动员情绪上的不同体验。此时,如何抵制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扰,而使其注意力相对集中,直接关系到比赛最终胜负。生理因素主要是指机体内部生理过程的活动状态、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技能水平、内环境的平衡及骨骼肌的紧张度等,如疲劳、伤病等,都容易引起情绪的波动。对于这方面的刺激主要采用心理调节,如精神放松训练等,可以防止或减轻由于生理活动失调对于精神的干扰和影响。认知因素主要指在头脑中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回忆、重现、联想及相象等,如失败的经验、胜利的艰辛、后果的设想、同伴、教师或教练的期待都会对人的情绪体验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采取积极的自我暗示进行自我鼓励和自我安慰,都是达到自我情绪控制的有效手段。在上述三种因素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影响是最关键的因素。无论外界的或身体内部的刺激如何强烈,只要主观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刺激,采用正确的方法加以调控,将会有利于比赛成绩的取得。

1.2.2 激活水平 激活水平是影响赛前心理状态的关键。激活又称唤醒,指的是对全身有关器官系统的动员。因此,这也增加了赛事的不可预测性,特别是对比赛双方的心理激活与控制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1.3 赛前心理状态的类型与表现

赛前心理状态是指运动员对即将到来的比赛所表现出来的“身”“心”等方面的综合体现。一般可将运动员赛前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划分为4种。

1.3.1 过度兴奋状态 这种兴奋状态大多表现为赛前过早兴奋或过度兴奋。有的甚至在离比赛还有好几天时就进入了竞赛状态,表现为情绪高涨,总是想去比赛场地,恨不得马上参加比赛。最佳竞赛状态过早出现过多地消耗心理能量和生理能量,到了真正比赛反而筋疲力尽,往往在比赛中表现出力不从心;还有的运动员在赛前过度兴奋表现为头脑发热、动作慌乱、坐立不安、呼吸和心率明显加快,注意力不能很好集中等。在过度兴奋状态下去参加比赛往往会出现动作变形,不能完全发挥自己平时的训练水平。赛前过度兴奋如果得不到及时缓解,势必会逐渐出现“应激现象”,使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

1.3.2 赛前淡漠状态 这种状态表现为情绪极其低落、四肢绵软无力、反应迟钝、动作迟缓、意志消沉和对自我缺乏信心,以至于不想参加比赛,甚至放弃比赛等。这种比赛前状态的产生,有的与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减弱,而抑制过程加强有关;有的是由于神经过程激活水平不够;有的是由于兴奋过度,而走向反面的抑制状态。这些都是造成运动员不能很好的动员身体各器官或系统参与工作的因素,机能水平底下,难以适应激烈的比赛要求。

1.3.3 赛前盲目自信状态 这种状态表现为外表看着很兴奋,好像也很沉着,但是其内心比较空虚,对比赛的困难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过高地相信自己的能力;他们大都浮躁,不愿意去冷静的思索问题,总相信自己能轻易取胜或侥幸成功,对面临的困难问题抱着消极或轻视的态度,不能够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克服。这样的参赛者一旦在比赛当中遇到挫折,情绪势必会一落千丈,束手无策,在比赛中出现急躁情绪,导致形成恶性循环,最后造成比赛的连锁性失利。这种赛前盲目自信状态,一般出现在取得一些连续取胜之后而思想麻痹,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水平,赛前心理准备不足的参赛者身上。

1.3.4 战斗准备状态 这种状态也称为最佳竞技状态,是最为适宜的比赛情绪状态。能形成这种状态的参赛运动员一般都有良好的比赛动机和比赛态度,对比赛任务有清晰的分析和理解,从而出现一种稳定的足力情绪。

2 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整

由上述所知,导致影响赛前心理状态的因素是多样的,而赛前心理状态也是运动变化着的呈现不同的水平。因此,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整也必须全面考虑,抓住重点,综合调适。

2.1 赛前心理状态的认识

首先要让学生学习和知道赛前心理状态有哪些可能性,进行比赛期间可能出现何种心理变化,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比赛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取得理想的成绩。

2.2 引导和帮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

2.2.1 明确比赛任务,确定适宜的目标。要根据的自己的实际水平求学生或运动员明确参赛目的,确定自己的参赛目标。

2.2.2 激发良好的比赛动机。激发运动员的适宜比赛动机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适宜的动机”水平与运动项目,以及运动员的个性特点等多种可变因素有关。一般认为,以速度和力量素质为主,而动作比较简单的运动项目,需要较高的动机水平,较为复杂;而动作精细为主的运动项目,则需要较低的动机水平。

2.2.3 增强取胜的信心。增强比赛的信心,良好的自信心是取得成功的一半。

2.2.4 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在赛前使比赛学生或运动员情绪状态出于最佳的状态,只有调整好心理状态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发挥出学生和运动员的自身最好运动水平。

2.2.5 提高战斗意志,增强竞争和进取心。

2.2.6 认真全面地分析比赛形势和各种利弊因素。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在比赛中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或受到干扰,就可动用这些方法来缓解紧张情绪,稳定心理状态。

2.2.7 针对双方的情况和我方可能遇到的困难制定具体的对策,以应付复杂多变的局势。

3 建 议

3.1 增强竞赛信心的心理训练

通过赛前动员和针对比赛情况具体分析,使参赛运动员充分认识到竞赛的意义和自身的有利条件,从而确立足够的信心。要求谈话者具惫足够权威,谈话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论据充足可信,符合实际,才能很好地起到激励作用。这种心理训练方式行之有效,可以采用集体或个体的方式进行。

3.2 增强信心的自我训练

增强信心的自我训练方式是一种借助于自身内部力量并激励信心的方法,可在训练过程中修正或重建自己形象,使参赛运动员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在恢复身心力量的基础上诱导自我回忆最佳比赛情景,使其在回忆中重新认识对自我有利的各方面因素,找出自己潜在的优势,使那些暂时失利而压抑的内心力量焕发出来,达到提高竞赛欲望,增强比赛信心的目的。

总之,参赛运动员体育竞赛的赛前心理训练准备与调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成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为比赛创造良好的身心条件。发展水平与控制能力,以及战胜困难创造良好比赛成绩而进行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前期工作。在体育教学和体育竞赛中必须长期进行而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只有掌握好赛前心理训练才能取得比赛的最终胜利。

[1]李建国,刘慎年,许尚侠.体育运动心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G806

A

1674-151X(2010)10-01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0.10.009

投稿日期:2010-08-12

杨旺春(1981 ~ ),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猜你喜欢

竞技状态状态情绪
高职院校羽毛球竞技能力保持与专项训练方式
一种基于ResNet的车钩状态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竞技状态“峰谷”模型探索研究①
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培养与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