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课程发展探究

2010-08-15徐之军

运动 2010年4期
关键词:过程评价考核评价体育课程

徐之军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41)

理论与方法探索

高校体育课程发展探究

徐之军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41)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健身育人为最高目标,体育课程内容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要的同时,力求在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上实现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的统一。关键词:体育课程;考核评价;过程评价

21世纪教育的特征是终身教育、以人为本和以质量为中心,为了适应21世纪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中央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不仅仅是学校各级教育的指导思想,而且已成为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指导思想。

1 课程内容体系的转变

体育课程已在授课形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学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根据教学观念的变化,逐步改进了体育课堂教学策略,使其与体育课改理念高度统一、紧密结合。以前通常按行政班或男女班授课的 “一块场地,一位教师,一群学生”的授课模式,现在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已转变为按“兴趣”、按“素质”、按“技能”等符合教学目标的组织形式。在教学方法上,已不满足于“讲解与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重复练习法”等,已出现了如激励教学法、主动教学法、成功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迁移教学法等。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倾向于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依据,以《课程标准》为内容选择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运动技能和方法等,同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给学生的学习准备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开出合理的运动处方。

2 评价体系的转变

当前体育教学普遍采用运动项目考核评价,作为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过去高校体育课程的考核评价是“重结果、轻过程”。课堂教学不仅注重考核评价结果,更需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手段上,从单一的教师评价向师生双向评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由评价的绝对标准向绝对与相对标准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以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 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

3.1 体育课程目标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在以“健身育人”为核心目标的基础上,继续贯彻发展学生身心、增强体质,重视传授科学的健身和保健知识、健身的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健身能力和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

3.2 指导思想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

在确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同时,体现体育的多功能特点,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追求体育教育的综合价值。

3.3 强身育人教育是体育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

注重理论教学知识范围,普及健身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多样性、选择性和维持性,建立多向性的考评制度。

3.4 教材内容简易化趋势

在教材内容选择上,向着“易学、易用、少而精”的体育实践教材发展,重视竞技项目教材的改造,合理安排民族性、健身性、健美性、娱乐性的教材。

3.5 教学方法科学化、娱乐化趋势

体育教学方法的内涵将更加丰富,方法日趋科学化和娱乐化。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更趋于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将更重视师生的互动作用。体育教学的考核评价将更加注重师生双方的信息反馈,突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

4 结 论

4.1 结合体育课程所特有的学科课程基本特征,依据“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健身育人为最高目标,学习掌握锻炼和生活所必需的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及技能,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自主地运用体育知识技能进行运动的能力和态度,并使身体、心理和道德观念等方面得到发展。

4.2 正确认识课程内容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在强调体育课程内容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要的同时,力求在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实现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的统一。

4.3 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增加体育理论课时数,扩大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的有关知识。

4.4 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运动项目,改善运动条件,全方位广泛地吸引学生参加锻炼。

4.5 体育教学的考评环节和考核内容不再把技术的精湛和身体素质做为绝对指标。在评价中采用绝对指标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立足于现已实施的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的考评方法基础上,依据体育课程培养目标,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过程评价的指标体系。

[ 1 ] 教育部体育卫生司. 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文件选编[ 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

[ 2 ] 张治国,王必琪.学校体育[ M ].济南:济南出版社,1995.

[ 3 ] 林志超,季可异.面向21世纪高校体育研究[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 4 ] 汪正毅.21 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

G807

A

1674-151X(2010)04-11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0.04.056

投稿日期:2010-02-27

徐之军(1978 ~),助教,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过程评价考核评价体育课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技巧的探究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
任务驱动法在压缩机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基于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四点五步教学模式研究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