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研究综述

2010-08-15高胜光

运动 2010年4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教师阳光

高胜光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学校,江苏 宿迁 223800)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研究综述

高胜光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学校,江苏 宿迁 223800)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学校体育理论界有关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指出: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目的和相关理论,以及阳光体育运动能促进体育新课程实施;影响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是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场地设施设备建设和学校教育观念。

阳光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教育观念;中小学

2007年4月29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起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以下简称阳光体育运动),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7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下发,表明了关注青少年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受到了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前所未有的重视。学校体育理论界对阳光体育运动研究也十分活跃,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短短的2年多时间内,从刊发在各种报刊上的研究成果看,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因此,对我国学校体育界关于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成果进行评析、综述,对加深人们对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理解,促进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促进学校体育改革,越来越显出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

1 有关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理论研究

1.1 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研究

刘海元、袁国英[1]认为,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就是用3年的时间让我国大部分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大多数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刘小俊[2]认为,阳光体育运动是指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以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目的,培养学生具有主动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体育行为,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黄祖林[3]指出,阳光体育运动要坚持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展学生主动精神、个性健康发展。胡传庆、许国芳[4]认为,阳光体育运动倡导的是一种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拓宽了学校体育教学好课外体育活动的视野、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罗振宇[5]提出,阳光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最终目标,而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学校体育活动。

综上所述,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旨在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逐步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的体育工作,其工作重点和重心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2 阳光体育运动和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关系的研究

陈志丹[6]认为,阳光体育运动和体育课程改革有四个方面关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是素质教育观的体现,转变教育观念是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前提,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机制是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关键,以学生为本是学校体育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核心。李小伟[7]认为,阳光体育落实在课堂上要三个环节:抓好制度建设,开足开齐体育课、抓薄弱环节,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场地设施建设、抓关键环节,要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王月华[8]提出,体育课的质量和校内课外体育活动的状况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关键。 申玲[9]认为,“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加强课程建设逐步实施校本课程。陈志丹[10]通过对学生调查分析,总结出“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背景下学生对体育教学的两个关键需求:学生“健商”指数地位的上升和体育学习兴趣的满足,并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机制,以学生为本的“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体育有效教学目标三条实施策略。喻坚[11]认为,阳光体育运动给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注入新的活力,认真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教学改革,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时刻将增进学生各方面的健康贯穿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中小学体育新课程的实施,为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又为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深入实施注入新的活力。在阳光体育背景下,要把上好体育课作为推进课程改革和抓好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途径;体育课堂要不断强化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学习健康体育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健身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意识;教学内容选择有利于学生终身收益的角度来考虑,选择一些难度适中,易于开展,且能使学生终生受益的运动项目;注重发挥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激励、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教学过程强调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共同发挥。可以预见,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改革都将和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紧密结合,并且由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而引发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更深层次的变革。

1.3 阳光体育运动和相关学校体育理论关系的研究

刘海元[12]认为,阳光体育运动比学校体育在外延上更宽泛一些,教育性、学科性要求比学校体育更宽松一些,侧重于先让学生们动起来、练起来、兴趣转移到体育上来。孙月舟[13]从系统论视角辨析阳光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关系,提出二者具有基本相同的系统要素、一致的目标、相同的实现目标的途径,而不同的是阳光体育运动教育者的范围更为广泛,教育载体上虽然都是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和内容,但是阳光体育运动没有明确规定身体锻炼的项目和内容,教学环境上学校体育相对单一,气氛上相对也不够活跃。在系统结构上,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更加灵活,空间上更加广泛,更关注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的落实,更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而学校体育更多地依托体育课堂教学。在系统目标上,阳光体育运动更注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和达标,学校体育更多地依托于体育教学,注重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赵欢春[14]则从伦理精神角度提出,阳光体育运动的伦理精神,就是阳光体育伦理的高度凝练,引领着阳光体育运动的伦理关系、伦理行为和制度伦理的发展。孙丽[15]从生命哲学视阈审视体育运动的生命意蕴,提出开展“阳光体育”的生命蕴涵。洪长清[16]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中具有直接、重要影响的代谢类疾病、免疫类疾病、心理行为障碍、运动损伤几个运动医学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蒋长好[17]从提高智力潜能、培养积极情绪、促进社会交往、矫治心理失调四个方面阐述阳光体育运动的心理功效,并提出发挥阳光体育运动的心理功效的四个途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活动的趣味性、加强内容的针对性、注意评估的综合性。有学者从体育内涵、人文内涵进行分析阳光体育运动[18],也有学者认为阳光体育运动和休闲体育的文化内涵十分吻合[19]。而林顺治、吴冰则[20]从生态学视角对阳光体育运动的生态化内涵进行研究,认为学校阳光体育生态化是以创设良好的体育内在与外在环境为基础,以提高学校体育生态人口和建立生态化物质条件为表征,培养和树立体育人口的生态体育意识和生态体育道德行为规范为目的,借助各种类型的生态体育组织,采用多元化的体育生态技术的动态发展过程。

从以上研究成果看,对阳光体育运动理论研究涉及学校体育理论的方方面面,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在阳光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关系上,学者们认识比较一致:大家普遍认为阳光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既相互补充,又相互交叉渗透,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正是加强了以往学校体育工作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关于阳光体育内涵的研究上,有的学者跳出了仅仅针对阳光体育运动进行探讨,而是从体育人文内涵、生态内涵、休闲体育等方面探讨阳光体育,无疑给学校体育理论界新的视角,是一个新的亮点。关注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角度来探讨阳光体育运动受到了学校体育理论界的重视,但是从上面资料分析来看,涉及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是太多,需要以后学校体育理论界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期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

2 阻碍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因素的研究

2.1 经费短缺、场地器材设施匮乏

刘子强、卢春根[21]在南昌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中指出,因为南昌市对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学校场地器材短缺,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阻碍了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俞世军、陈冀杭[22]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中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场所的不足和运动器材的短缺是影响杭州市青少年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李爱民、王勇[23]等在江西省大中学校阳光体育实施现状的比较研究中,指出有54%的市区中学没有标准的400米田径场,农村中学100%缺乏场地器材。城区中学学生人均体育经费为2 ~ 3元,农村中学学生人均体育经费不到1元。对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学校场地器材短缺,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王怀虎、杨芳[24]等对甘肃省中小学校开展“阳光体育”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中指出,由于不少中小学都修建于20世纪60、70年代,甚至更早,学校体育场地狭小,无法满足学生的健身需求。由于中小学人均体育经费很低,体育教学条件得不到保证,使得阳光体育运动空间极度狭小,对部分场地狭小、学生人数多的学校来说,要想上好基本的体育课都是件很困难的。根据《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情况与发展对策》的调查,贵州省和甘肃省庆阳市中小学校生每年人均体育经费才1 ~ 3元,而江苏省农村中小学达到《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要求的资金缺额校均达9.2万元[25]。

综上所述,在我国各地中小学阳光体育现状调查的研究中发现,近几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工作虽有一定的进展,但各省、市还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经费短缺、器材设施不足的问题。而中小学阳光体育要发展,就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条件作后盾,很难想象少量简陋运动设施的学校能够开展高质量的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同时,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状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学校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因此,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合理规划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加快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建设,对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快速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体育教师队伍数量不足、队伍薄弱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发展的的推动者,是促进中小学阳光体育发展的最重要力量。但长期以来,体育教师队伍数量不足、队伍薄弱等问题非常突出。王怀虎、杨芳[24]等研究表明,甘肃省体育教师的周课次数平均达到了17节,超过20节的教师占30.68%,有的教师1个人上了3至4个年级甚至是全校的体育课,周备课次数达到了6 ~ 8节,个别体育教师平均每天上4 ~ 5节课。刘长江、严春辉[26]等对陕西省中小学阳光运动调研表明,陕西省42%的小学、37%的初中和13%的高中体育教师师资不足,教师工作量大,体育教师待遇差。另一方面,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缺位,许多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开发能力不足,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缺少创新。光明日报[27]在《阳光体育还要冲破几道坎》一文指出,“在某些并不偏远的农村地区,根本没有体育老师”,有很多老师是兼职体育老师。他们“缺乏体育专业素养。也没有过认真的培训,学校的体育课不够规范和科学。申玲[9]指出,一些中小学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在《体育与健康》教材的教学中,缺少健康知识,对健康的概念模糊,教学困难;教学实施过程中,方法手段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和锻炼积极性和兴趣不高,影响了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导致体育课开设不足,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与组织达不到相应的要求等。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国各地还普遍存在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不足、队伍整体质量不高现象。在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文件中,规定“小学1 ~ 2年级每5 ~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 ~ 6年级每6~ 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 ~ 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8 ~ 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这就意味着小学、初中体育教师每周至少上18节体育课,高中体育教师每周至少上16节体育课,这还不包括组织课间操、早操、课余训练、阳光体育活动等其他学校体育工作,体育课时大幅度增加,而且课外活动时间也大大增加,但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并未得到相应的改善,严重制约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

目前,当务之急是加强高素质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充实体育教师数量,要对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结构、基本素质、教学理论素质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其次要加强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第三,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技术及业务水平和能力,发挥体育教师在中小学阳光体育开展中的中坚和骨干作用,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

2.3 应试教育对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影响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课题组研究显示[28],35%的校长、37%的教师、58%的中学生认为负担“比较重”或“过重”,其中高三学生6点前起床的有34%,11点半后睡觉的超过40%。 刘子强、卢春根[21]研究表明,68%的学生表示每天锻炼不足1小时,接近44%的小学生睡眠达不到规定标准,有25%的中学生表示课业负担重。其中每天作业量超过3小时的中学生人数占到了14%。 俞世军、陈冀杭[22]对杭州市中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分析中提出,40.9%中学生认为“学习负担重无时间”进行阳光体育活动。徐英微、张辉[29]提出,“应试教育”是横亘在“阳光体育”前面一道几乎无法翻越的山梁,学校领导、教师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占到23.5%,22.3%认为阳光体育健身跑可有可无,而有54.2%的反对阳光体育,他们的理由是,现在各个学校都是把升学率作为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学校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学生在应对目前的各项学习任务后,除去休息时间,很难再抽出时间进行阳光体育运动。搜狐网上“最新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有78%的人认为作业太多挤占了锻炼时间。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发现,造成青少年运动不足的最主要原因是孩子锻炼时间的确很少。”[30]

以上资料表明,应试教育对学校影响根深蒂固,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在压力下生存,在竞争下拼搏,不得不放弃少年天性,不得不放弃各种活动,青少年学生成为时下最幸苦的人。学校为了得到家长的认可,为了提高知名度、社会影响力,拼命追求升学率,家长为孩子以后就业,赶着孩子投身到激烈的考试竞争中去,随之而来的自然是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缺乏、健康意识的淡薄和锻炼习惯的缺乏,导致了孩子们健康状况的下降。由此可见,大力推行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对彻底改变学校教育中应试现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就现有研究成果总的来看,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层面,主要关注阳光运动体育开展一般性原理研究,涉及到阳光体育运动的定义、目的、内容、功能等等;另一个则是实践层面,重在探索一些可供借鉴、参考的具体的模式。随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的进程,这些研究也正在逐步深入地进行、发展和完善之中,当前我国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研究的重点已经逐步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向迈进。

3 结 论

3.1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受到了人们极大地关注,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界学者们关于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是多角度的,促进了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3.2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是我国学校体育史上一个里程碑,它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学校体育认识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而发展和完善。

3.3 在开展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主要的阻力来自学校、家长、学生三个方面,但来自学校阻碍是主要因素,大力推进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应致力于学校层面校领导和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场地器材设施设备的改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3.4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使学校体育改革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新《课程标准》给了体育教师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但无论选择何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体育新课程课堂教学都是实施推进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主阵地。《课程标准》与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未来的学校体育改革必将围绕这种模式进行。

[1] 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8):10-14.

[2] 刘小俊.阳光体育内涵与发展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1):25-27.

[3] 黄祖林.从阳光体育内涵与特征审视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9):92-94.

[4] 胡传庆,许国芳.对“阳光体育”的思考和对策[J].体育师友,2007(6):57-58.

[5] 罗振宇.关于在学校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理性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1):44-45.

[6] 陈志丹.“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8):117-118.

[7] 李小伟.乘胜追击 阳光体育落实在课堂[J].体育教学,2008(5):18-19.

[8] 王月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J].体育学刊,2007(6):81-83.

[9] 申玲.基础教育阶段“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中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6):122-124.

[10] 陈志丹.“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有效体育教学目标[J].中国教育学刊,2008(9): 58-60.

[11] 喻坚.阳光体育运动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J].体育文化导刊,2009(6):95-97.

[12] 刘海元.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J].体育教学,2008(5):22-23.

[13] 孙月舟.从系统论视角辨析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的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16-17.

[14] 赵欢春.论阳光体育运动的伦理精神[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2):15-17.

[15] 孙丽.生命视阈中的“阳光体育”[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85-87.

[16] 洪长清. 浅谈“阳光体育运动”中的几个医学问题[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58-61.

[17] 蒋长好.阳光体育运动的心理功效[J].体育教学,2008(5): 20-21.

[18] 林强,黄细渭等,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的研究[J].琼台学刊,2009(2):57-60.

[19] 叶惠敏,徐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把握休闲体育的文化内涵[J].中国学校体育,2007(7):17.

[20] 林顺治,吴冰.“阳光体育”生态化审视[J].体育科研,2009(2):101-103.

[21] 刘子强,卢春根.南昌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8(3):60-62.

[22] 俞世军,陈冀杭.杭州市中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8(1):82-85.

[23] 李爱民,王勇等.江西省大中学校阳光体育实施现状的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4):91-93.

[24] 王怀虎,杨芳等.甘肃省中小学校开展“阳光体育”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12-115.

[25] 体育卫生与教育司.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情况与发展对策[Z].体育卫生与教育司,2006:9-10.

[26] 刘长江,严春辉等.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障碍性因素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5):80-82.

[27] 阳光体育,还要冲破几道坎[N].光明日报,2007-06-06.

[28]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课题组研究.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布[N].中国教育报,2006-09-19.

[29] 徐英微,张辉.蜀道难—析开展“阳光体育”所遭遇的社会阻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78-80,98.

[30] 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每天锻炼一小时有点 难 [EB/OL].http://www~crmortmrfxbyw/2007-05-2t/1 1797ll79od266513~tml.

G807

A

1674-151X(2010)04-070-04

10.3969/j.issn.1674-151x.2010.04.033

投稿日期:2010-01-2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宿迁市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问题及对策”阶段成果(课题号:D/2009/02/152)。

高胜光(1969 ~),中教高级。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教师阳光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体育运动
走,出发!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走在阳光路上
呆呆和朵朵(13)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