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跆拳道的精神

2010-08-15庞俊鹏彭国华

武术研究 2010年11期
关键词:跆拳道精神

庞俊鹏彭国华

(1.武汉体育学院拳跆教研室,湖北武汉 430079;2.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湖北 武汉 430079)

试论跆拳道的精神

庞俊鹏1彭国华2

(1.武汉体育学院拳跆教研室,湖北武汉 430079;2.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湖北 武汉 430079)

跆拳道的技术是本质,文化是内涵,精神是灵魂。灵魂是其最高的人生理想追求,是跆拳道的最终真谛,加强对跆拳道的深层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对精神的概念和跆拳道的精神内容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跆拳道有着团结协作、天人合一、忠孝两全、身心兼备、包容开放、百战不屈、礼义相随的精神。

跆拳道 精神 文化

1 精神概念

1.1 哲学视角

黑格尔首先从历史哲学的角度中阐述了精神的概念,他说:“精神”,就是指灵魂的指导者的理性和必要的意志,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是世界历史各大事件的推动者。”[1]从其概念来看,主要在于理性和意志的理解。理性是万物的精华和真相,意志是人类的意向与决定。因此,精神可以说是一种物体稳定的内在本质和中心点。更广泛来讲,事物的精神是属于意识层次的东西,是人的观念性的东西,是人的理性化思维。

1.2 文化学视角

“所谓精神,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处,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精神本是对形体而言,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就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2]从上述概念来看,精神可以是一种加速果实成熟的催化剂,是一种可以加速文化发展的人性药物。

1.3 心理学视角

荣格认为“,精神包括一个人所有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精神的作用就像一个指南针,它调节、控制着个体,使之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精神是任何人生命存在的土壤。精神需要中最重要的是对神话、宗教和艺术的需要,这些需要不仅涉及人生意义这一终极问题,而是非常现实地涉及人们以什么方式共同生活的问题。”[3]精神是生活的一切,它决定着其生活的品味与价值。

2 跆拳道的精神

2.1 团结协作

韩国国技院院长李承琬在访问中国时透露,跆拳道之所以如此成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韩国各大武道门派统一组织、齐心协力的结果。跆拳道正是由于源于这种背景,在以后的发展中,紧跟这一前辈的思想,传承而来。在跆拳道的训练中,脚靶的更换、互助技术动作练习、护具的更换等等,都是由两个人合作完成;另外在新学员遇到困难时,老队员和师兄姐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尽最大努力,从而帮助其度过难关;在特技表演、跆拳道舞、攻防对练中,要求运动员之间要配合默契,以致达到心灵相通,跆拳道的这种技术才会发挥到极致。例如:在跆拳道的特技表演中,要求表演选手腾空时,辅助运动员将道具扔到空中,表演选手将其击中。在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中,要求双方必须共同协作,才能将这一任务完成。在跆拳道舞中,要求人人都要将自己最好的动作展示出来,而且又要不影响其整体效果。

2.2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最基本的含义指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可引申为外在的客观世界(天道)和外在的主题世界(人道)的和谐、圆满。”[4]从跆拳道的角度来分析,主要是体现在服装、晋级晋段、技术中,它是对“天人合一”的延伸和具体化。首先,从跆拳道的服装来看,主要由上衣、下衣、腰带组成,服装象征着东方天地人三者和谐统一;此外,跆拳道的级别段位包括了九级与九段,九是东方最大的自然数,九到一级,再从一到九段,意味着从天而降来到地面,再回到天上,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轮回;第三,在跆拳道的品势中,作为跆拳道最后修炼阶段的一如,在于“禅”的关系中强调精神和肉体的结合,进而将目标指向了人和自然的结合,含有敬天和爱人的思想。

2.3 忠孝两全

据史料可以证明,花郎道把从前只用脚的原始方法同新的动作和精神要素,结合起来发展成了跆拳道;其他关于跆拳道的专著有此说法。由此可知,花郎道可以说就是跆拳道的雏形,花郎道以“侍君以忠,侍亲以孝,”为主要宗旨,它的目的就在于灌输孝悌忠信思想,以此来培养孝顺父母,忠于国家的人才。正因此,跆拳道的雏形花郎道为忠孝搭建了一座宽大而又稳定的桥梁,它充当着韩国文化的载体,从而跨过了这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和隔阂。另外,三国史记中金庾信与其母的言语中有此忠孝之足迹。《三国史记》中记载:“如入则孝於家,出则忠於国,鲁司寇之首也。”庾信说过:“男儿不苟生,将何面目以见吾父夫”。母氏曰:“妇人有三从之子,今既寡矣,宜从于子,若无述者,既不得为子于先君,吾焉得为其母乎。”[5]从上述中话中看出,忠孝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不具备忠孝的花郎道的士兵,是一个受人类唾弃与辱骂的人,尤其是其亲人都不能原谅它的过错,直接影响着其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齐家、治国、平天下,跆拳道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将其忠孝的思想具体化,为国家的发展打造了一个稳固的平台。

2.4 身心兼备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论述:“肉体与灵魂,正如眼之于‘见’,斧之于‘利’,不可分,亦不能分也;范缜《神灭论》云:“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质,尤利之于刀;形之于用,犹刀之于利。’”[6]可见,灵魂与肉体对于人同样重要,缺一不可。修炼跆拳道,无论是学理和技术上,有着其身体和心理上的特殊功能。首先,品势蕴蓄着跆拳道本质的哲学观,在本着以符合运动人体学、力学运动、动作技能学等修炼的原则基础上,按照韵律运动可以实现身体和心灵的健康。它主要以理气、动静、太极、阴阳、五行等诸多运动原理来起到作用,其哲学原理使得运动从“型”以下的所然状态到“型”以上所以然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肉体到心灵的回归,使人自身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其次,在课堂休息中,教练员经常要求学员在下课时静坐在道馆内,要求回忆当堂课程内容,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其静坐的冥思,可以将跆拳道这一文化修养深入到其自身的行为与学习当中,从而实现其自身的身心合一。在现代,TAT会长李幸雄委托教育专家,经过整整6年的时间,开发出跆拳道的人性教育项目,这一人性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身体和精神上的并行,达到身心兼备。总之,跆拳道运动以身体运动为出发点,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精神需求,是一种低级到高级人格的发展,是一种感性到理性的思考,是一种有限到无限的追求,是一种灵魂的净化,心灵的陶冶。

2.5 包容开放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则大”。“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跆拳道的发展正是经历了不断地融合和创新,才取得了今日辉煌的成绩。为了符合西方人的思想,进一步推广跆拳道,跆拳道的技术进行了大胆改革,尤其是腿法技术比较明显,在跆拳道的腿法中,有很多动作都是蹦脚尖,如横踢、前踢、旋风踢、下劈、后旋踢,而这一动作都是以外展的形式体现的,还有竞技比赛中的直来直往、以刚制刚的动作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体现了人类的个性张扬精神,符合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特性;在跆拳道学员招收中,无论是国籍、男女、老少、种族、人种等,只要自己愿意,都可以接受跆拳道的学习,不会冷落和排挤任何人。跆拳道是源于朝鲜,但是她是属于世界,供全人类享受。

2.6 百折不屈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跆拳道现在已经走向了全世界,但是,它的发展历史是一个艰难而又曲折的过程,给人内心留下了深刻而富有教育的意义。1910年,由于日本侵占并吞并了韩国,禁止所有文化活动,包括跆拳道,武术艺人只能流浪日本和中国,但是他们没有放弃跆拳道,仍然在艰苦的环境中训练,不断吸收别国的武技思想和技术,表现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忍耐力和坚强不屈的韧性;在跆拳道的晋级晋段中,对学员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在其考核中,时常要根据年龄、性别、学习经历等不同安排一些经历生理和心理磨炼的考试内容,以此来验证学员的毅力,促使其提高技术、心理水平,从而不断挑战极限;在跆拳道奥运比赛中,由于比赛比较激烈,运动员之间会经常产生碰撞,尤其是膝盖、小腿内侧等下肢部位,而跆拳道的比赛技术主要是腿的技术,因此,运动员一旦受伤,就要以常人难以的忍耐力来坚持比赛,直到最后。例如,中国跆拳道运动员陈中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在决赛时将韧带拉伤,为了坚持到比赛最后,仅仅花了几分钟时间打完封闭针就继续比赛,而且还取得了冠军,可见其百战不屈的精神非常可贵。总之,只要拥有百折不屈的精神,就会击退阻力,羞退讥笑,征服疑惑,更为可贵的是,从火山的烈焰中,探取了生命的真谛。

2.7 礼义相随

斯蒂尔博士在《仪礼》序上说:“礼节并不单是一套仪式,空虚无用,如后世所沿袭者,这是用以养成自制与整齐的动作之习惯,惟有能领解万物,感受一切之心的人,才有这样为详的容止。”礼体现了社会的秩序,是人类的一种人性化的体现,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为了促进学员行为规范的自觉化,养成一种良好的礼仪习惯,跆拳道遵循着“以礼始,以礼终”的原则。在其内容中,有专门的礼仪教学内容,包括进出道馆的礼仪、面向国旗、面对教练与同伴、面对父母和教师等等,都有其明确的规范性与程序性,无论何时,都必须执行,否则将受到教练严厉的惩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7]作为一名跆拳道的练习者,要维护“义”,“义”是义气,也是正义,义气是指刚正忠孝之气,就是说,又有是非观念,要维护集体荣誉,要有爱国之心。

[1]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5-6.

[2]张岱年.中国文化争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

[3]荣 格.荣格性格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3.

[4]温 力.武术的内外兼修和它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J].体育科学,1990(3):12.

[5]金富轼.三国史记 [M].济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56,502.

[6][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A study of the Spirit of Taekwondo Pang Junpeng1Peng Guohua2

(1.Taekwondo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of Wushu Sport University,Wuhan Hubei 430079;2.Postgraduate Department,Wuhan Sport University,Wuhan Hubei 430079)

Taekwondo techniques is its essence,cultural is its connotation,spirit is its soul,which is the highest pursuit of the ideal life and the last meaning of Taekwondo.The study is to strengthen the deep cultural 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which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wards human society.This paper,with the methods of analysis and deduction method,studies the concept and content of Taekwondo.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aekwondo has the spirit of teamwork,unity of man and nature,combining body and mind,and so on.

Taekwondo spiritcultural

G886.9

A

1004—5643(2010)11—0065—02

1.庞俊鹏(1976~),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跆拳道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跆拳道精神
嘻哈跆拳道
虎虎生威见精神
嘻哈跆拳道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拿出精神
嘻哈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