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普通高等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发展方向的探讨
——竞赛、传统、健身三方向发展

2010-08-15肖伟田媛

武术研究 2010年6期
关键词:技击传统武术套路

肖伟 田媛

(盐城工学院体育与艺术教学部,江苏 盐城 224051)

【武术教学研究】

对普通高等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发展方向的探讨
——竞赛、传统、健身三方向发展

肖伟 田媛

(盐城工学院体育与艺术教学部,江苏 盐城 224051)

普通高等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一直延续着以竞赛套路为主线的教学培养模式,这势必造成人才知识结构的单一性,忽视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使普通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对社会的适用面和适应能力都受到限制。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需要,文章提出在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中培养竞赛、传统、健身三种方向人才的方案,并指出培养三种方向人才的具体措施。

普通高校 武术选项课 教学

1 前言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普通高武术选项课教学一直延续着以竞赛套路为主线的教学培养模式,全国各大普通高等院校虽然没有将培养竞赛套路人才明列为培养目标,但实际上却在潜移默化地将之视为目标。这势必造成大学生对武术认识的局限性,使得他们在高校武术选项课中所学到的技能知识单一,从而忽视普通高校对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使普通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对社会的适用面和适应能力都受到限制,这与培养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显然不相适应。我们应该看到武术选项课教学要面向的是长期的、全面的,而不是短期的、单一的社会追求。本文从培养竞赛、传统、健身三种方向人才的视角提出今后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发展的设想。

2 当前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2.1 以竞赛套路为主的单一培养模式限制学生个性发展,制约教师特色教学

近几年来,由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多。众多大学生在专项技术、文化水平、知识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若不根据大学生个人发展方向或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情况而因材施教,这样势必影响并限制大学生个体的自由发展。然而,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的武术选项课仅仅突出了竞赛类项目的教学,缺乏包括攻防、格斗的各种传统套路和以功理、功法为基础的大众健身方法方面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得大学生对高校武术选项课学习的积极性大为降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学习的统一性,而忽视教学的多样性与选择性,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自由,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空间。普通高等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一直延续着竞赛套路为主线的培养模式,这样也使得教师失去发挥专业技术特长的主动权,使其专业技术的特性遭到了埋没。由于教师的教学特长、教学能力、专业技术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结果势必影响教师特色性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导致教师技术教学的统一性,而缺乏多方向的特色性技术的发展和多方位的全面发展。

2.2 以竞赛套路为主的单一培养模式制约大众健身的广泛开展

根据苏州大学张宏成教授对国家教委表彰的体育课程评估优秀单位中的16省、市,25所高校体育教学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竞技项目教材时数达64.6%,而健身、娱乐、民族体育教材时数合计仅占15.24%。这说明在高校大众健身项目的开展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大众健身在高校体育中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开展。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不少健身、养生的知识内容,由于高校体育教学对大众健身普及性的制约,也使得普通高等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缺乏健身性与养生性等内容,以竞赛套路为主的武术选项课教学培养模式势必制约大众健身的广泛开展。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健身、养生在提高生活质量重要性中的认识,以及全民健身活动更广泛开展的迫切需要,对人数众多地在校大学生进行全民健身活动的大力宣传,并且身体力行的去实行已经势在必行。然而普通高等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依然延续着以竞赛套路为主线的教学培养模式,对以大众健身为目的,具有健身、养生、保健功能的健身武术类项目的开展,所做的贡献还远远不够。在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中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培养模式制约了大众健身的广泛开展。

2.3 以竞赛套路为主的单一培养模式制约了武术中传统武术项目的发展

普通高等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按竞赛套路训练模式运行,势必限制和影响其所支配的中层、下层武术人才培养的模式定位。而培养出的竞技武术人才作为周而复始的竞技武术人才模式的传播者,其结果形成传统武术在竞技武术主导地位的驱使下,不得不转入民间活动,以求得生存和发展。攻防技击是武术的本质或灵魂,武术中传统武术项目正是以攻防动作为基本特征,以各种搏击技巧、手法、招数来教学。武术要发展,首先必须继承其本质特征,不断吸取传统武术的营养来充实自身,保留武术固有的风格和特色,然而以竞赛套路为主的单一培养模式势必影响到传统武术项目在高等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中的开展,同时也就不可避免的制约到传统武术项目的发展。

3 普通高等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培养三种方向人才的设想

3.1 以竞技比赛为目的具有艺术表演功能的竞赛套路方向的人才

目前,发展竞赛套路艺术美的重点是大力综合、借鉴、创新使其动作艺术化,进而体现武术攻防技击的艺术夸张性。因而,为了进一步增强它的艺术观赏性,可以将它与现代艺术、美学相结合。

以竞技比赛为目的的竞赛套路的技术发展方向是沿着高、难、美、新的路子前进。虽然淡化了武术攻防技击的含义,失去了武术传统本色,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既然武术套路进入了竞技体育的殿堂,裁判员依据竞赛规则来判别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高低。那么,就要尽可能地增加客观量化因素的评分内容。具体表现在比赛中是否突出了竞赛套路的规格高、质量高、水平高,及套路技术的难、美、创新这些内容。使比赛具有规范性、可比性、观赏性、可操作性。因此,通过竞赛套路的“高、难、美、新、快、强”的视觉效应因素,可以确立以培养竞技比赛为目的具有艺术表演功能的竞赛套路方向的人才。

3.2 以实战对抗为目的具有技击、攻防格斗功能的传统实用武术方向的人才

传统武术追求的是不断提高攻防技击能力的“神韵”,具有强烈的攻防意识。即传统武术在讲究“临阵实用”的技击内容与习武者在知晓动作技击旨意时“练时无人似有人”的那种精神意识的有机融契,与竞赛套路提倡的高、难、美、新技术发展方向,只在外形上体现攻防含义不考虑技术上的实战意义又有着较大的差异。

根据传统武术技击原理,在攻防进退、动静疾徐、闪展腾挪中展现武术的精华。传统武术中的攻防技击,是融套路与功法练习为一体,比现代散打技法更巧妙实用。如“四两拨千斤”的技法,传统武术中的刁、拿及反关节技击法的运用等是区别于各种“洋拳”打法的主要技击方法,而其技击方法中表现出的“巧劲”及方便简捷制服对方的功效,也正是传统武术攻防技击表现力的生动写照。通过加强对大学生攻防意识的教学,有助于启发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大学生对动作的理解、掌握和巩固。

3.3 以大众健身为目的具有健身、养生、保健功能的健身武术方向的人才

根据原国家体委武术管理中心的一项统计调查表明:我国目前参加武术晨练的人数占大城市晨练总人数的38.4%。我国参加武术活动的总人数约6000万,占我国体育总人口的一半。这与武术符合我国的国情条件和传统健身文化观念,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健身的不同要求有密切的关系。太极拳、太极剑等一大批项目在群众中得到了广泛开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因而,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健身价值,它有条件作为一种主要的健身方法在我国全民健身活动中加以推广和开展,为落实好全民健身计划做出贡献。

社会市场需求一种具有医疗保健、修心养性、休闲娱乐功能的体育活动,而武术中特有的社会健身功能正好迎合这种市场需求。若普通高等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能培养掌握此方面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显然是适应社会需要的,这也拓展了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体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为大力推广普及大众健身,推动全民健身更好服务。

4 普通高等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培养三种方向人才的措施

(1)转变观念,改变普通高等院校武术选项课以竞赛套路为培养模式的现状。增加能满足社会大众性、娱乐健身性的健身武术方向和具有攻防技击实用性较强的传统武术方向人才的培养。

(2)加强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中武术项目方面师资的培养,应从有利于学生对技击、攻防实用性强的项目的需求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出发,加大对新设的两个发展方向技术内容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3)普通高等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第一学期应做全面基础性学习。以基本功、基本技术为主体,发展武术专业素质。第二学期和以后的校级选项课,学生应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任选其一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

[1]刘桐华,等.中华养生与高校体育教学定位[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9(3):94.

[2]陈振勇.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和谐发展原则[J].中华武术,2002(12):14.

[3]邱丕相.对武术套路商业化发展的探讨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9).

[4]张明强.试谈武术应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健身方法[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9(1).

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Selective Course of Wushu in Normal Universities——three directions:competition,tradition and fitness

Xiao WeiTian Yua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Arts,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Yancheng Jiangsu 224051)

The teaching selective course of Wushu in normal universities is always based on the mode of competition routines,so it causes monotony of knowledge structure of personnel,and ignoring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students,which restricts undergraduates adapting to society in higher education.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for comprehensive talents,this article proposes a program of competition,tradition,fitness three directions and proposes some specific measures for the three directions development of the selective course of Wushu..

normal universities selective course of Wushu teaching

G85

A

1004—5643(2010)06—0058—02

盐城工学院研究生科研启动项目,项目编号:XKR2010022。

1.肖 伟(1981 ~),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技击传统武术套路
传统武术怎么了?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人文视域下武术技击术规则的演变与发展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Airbnb上的套路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眼下有套路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