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仁由己”的道德修养方法对现代道德修养的启迪
2010-08-15蒋晓雷
蒋晓雷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为仁由己”的道德修养方法对现代道德修养的启迪
蒋晓雷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特点是依靠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为仁由己”对现代道德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为仁由己;道德修养;修养方法;启迪
一、“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
(一)人应具有道德义务的意识
“仁”的精神是“爱人”。有人群的地方,人们都必须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社会才会安定与和谐,人类群体才能得到繁衍和发展。离开了“爱人”,人就不成其为人,社会也就不成其为社会。因此,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爱人”就是一道“绝对的命令”,是人人都应该也是必须承担的道德义务。
(二)人应具有道德责任的意识
“仁”的体现是“忠恕”。“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生活自立,事业发达,是每个人都有的希望和追求。而孔子认为,一个人无论是“立”还是“达”,都不是单方面可以实现的。有仁德的人自己要自立,就必须使他人也自立;自己要有成就,就必须使他人也有成就。在这里,成就自己与成就他人是统一的。即使不能成全他人,起码也应该对他人采取宽容的态度。自己不愿意做的不要强求他人去做,自己不愿得到的也不要强加给他人。总之,“成全他人”与“宽容他人”在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中,是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
(三)人应具有道德自律的意识
“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论语·颜回》篇记载:颜回问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请问行为的要点,孔子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这里就非常强调人的道德自律意识,其中,克制物欲是“克己”的基本内容。孔子一般并不反对人们的物质欲望,但他主张对这种欲望要有必要的控制,控制的标准就是“仁道”。以违反“仁道”去换取富贵,君子不应该接受;以违反“仁道”来摆脱贫穷,君子也应该拒绝。为“仁道”而牺牲自我则是“克己”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为了实现“仁道”,君子绝不能贪生怕死,必要时还应该勇敢献身。孔子的这一道德要求,对于后世的志士仁人具有极强的感召力。
二、“仁”作为道德的本质要求
(一)处理亲属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
孔子十分重视“孝悌”的作用。他所理解的“孝”包含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但又不仅仅是赡养;与赡养相比,子女对父母的尊重(“敬”)更为重要。与此同时,孔子也指出,尊重父母并不是对父母绝对服从,子女应该“事父几谏”(《里仁》),即对父母的过错委婉规劝,使其改正。“悌”则是指弟妹对兄长的敬爱之情,无论是“孝”还是“悌”都不是单方面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双方都有义务和责任。
(二)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
除上述“宽恕”待人之外,孔子还提出“恭、宽、信、敏、惠”等道德条目。“恭”即恭敬,恭敬地对待他人,就不会遭受侮辱;“宽”即宽厚,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信”即诚信,诚实不欺,言行一致,就能得到他人的信任;“敏”即敏捷,勤勤恳恳,做事干练,就能取得好的效果;“惠”即慈惠,给予人好处,就能使用人。另外,孔子还认为:“刚、毅、木、讷近仁”(《子路》),他的学生则称赞“夫子温、良、恭、俭、让”(《学而》)地待人处事,如此等等,都是在随处指点“为仁”而阐发出来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
(三)最高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
从“仁”衍生出来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处理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当中存在着一个如何把握“度”的问题。有鉴于此,孔子提出“中庸”概念,作为最高的道德要求:“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雍也》)所谓“中庸”,指的是不偏不倚的日用常行之理,其基本内容是:待人处事,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先进》)。符合“中庸”精神的行为,孔子称之为“中行”。中行者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勇于进取而又顾及全局,为人耿直而又善于与人合作,这就达到了“中庸之道”的要求。
“中庸”的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学而》)。“和”是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孔子主张的“和”,不是人们所理解的没有矛盾,不讲原则的“一团和气”,而是在承认对立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求同存异,从而使相关的双方共生、共存、共发展,以达到双赢的目的。这一“和谐”的思想,不仅可以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人际和谐、万物和谐、天人和谐,这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三、“为仁由己”的道德修养方法及其现代启示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学说中,既有系统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也有一套道德修养方法。他曾经总结自己仁德修养历程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孔子认定,为人要受各方面的教育来提升修养,即所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既包括历代文献、个人实践,待人接物等方面,又特别注重仁德的修养。
(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道德修养方法
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否成为有仁德的人,关键在于个人是否能够努力修养。这是他讲述修养方法的根本立足点。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在道德修养上,这种强调要求自己而不强求别人的精神,是承认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表现。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子罕》)这里以堆土成山作比喻,虽然只要加一筐土就成功了,由于自己的停止而未成;相反的,即便是刚刚倒下一筐土,由于自己的努力前进,都能成功。这是“为仁由己”思想的生动描绘。
从“为仁”要靠主观努力出发,孔子主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有仁德的人,不怨恨别人,而惭愧自己没有能力,着急自己不了解别人。能严于律己,而“薄责于人”,那么自然不会遭人怨恨了。
孔子还特别强调居上位的人,要做“克己”、“修己”、“正身”的修养工夫。他说:“苟正其身,于从政严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认为统治者能否端正自己,是关系到国政是否治理得好的大事情,这与我们党提出的以德治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何等的相似。
(二)“能近取譬,为仁之方”的道德修养方法
孔子关于仁德修养的要求虽然是很高的,但并非高不可攀。只要主观努力,踏实去做,是完全可以达到标准的。孔子说:“仁达乎哉?我人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雍也》)从近处着手,一步步地用心去做,是仁德修养的好方法。孔子对颜回处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艰苦环境生活中,却“不改其乐”的行为曾发出连声的赞叹:“贤哉,回也!”(《雍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道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当听到冉求说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而是我的力量不够时,孔子就明确指出:假若是力不足的话,也得走到半路再停下来,而不是现在还没有开步走哩!可见,在道德修养的征途上,孔子很强调脚踏实地、从头做起。
提倡“笃实躬行”,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一个显著特点。他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这种“先行其言”的思想,显然是朴实的唯物论的因素。在孔子看来,有仁德修养的人,总是语言谨慎,工作勤劳敏捷,唯恐自己的实际行动赶不上。在讲到自身修养时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认为书本上的学问,大约和别人差不多,但在实践方面,还没有达到做一个君子的要求。他很赞同子贡引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来说明道德修养工夫的艰苦性。对于言行不一、不懂装懂的作风,更是深恶痛绝。他认为“知之而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道德修养方法
孔子还有一个重要的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就是要求学者做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认为要实行“仁道”,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首先使人懂得“仁道”。即是“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宪问》)。“不知礼,无以立也”(《尧曰》)。孔子自己的修养历程,就是从“志于学”开始的。他还要求君于“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雍也》)。在《论语》中,记载着孔子对仲由讲的“六言六蔽”,其中是否“好学”被放到道德修养的重要位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犯”(《阳货》)。这六种品德六种流弊,在孔子看来,不爱好学问,缺乏应有的知识,即使主观上爱好仁德的人,也会发生各种流弊。只有爱好仁德,同时也爱好学问的人,才能有完善的道德修养。为此,孔子对当时学习与修养脱节的风气很不满意。其叹之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由此可见,孔子是认定学问、知识、品德等,是由后天学习和修养而得的,提倡“多闻”、“多见”而识之,并且明确宣称“我非生而知之者”(《述而》)。
(四)“内省吾身,改之为贵”的道德修养方法
人都会犯错误,要加强道德修养,必须经常做自我反省,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论语》中记载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意思是说,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及时改正就是了。令人担忧的是,坚持错误而不改正。在鲁昭公违背了“同姓不婚”的周朝礼法问题上说孔子偏袒鲁君。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述而》)孔子还把别人知道自己的错误,能给自己指出来,看做是荣幸的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则内自省也”(《里仁》)。孔子认为增长自己的知识,必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是促进道德修养的好办法。这种“学无常师”,“择善从之”,“见贤思齐”的主张,不愧是教育思想中的一种创见。对于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孔子认为应当有分析地对待。凡是合理的意见,不但要接受,而且要“改之为贵”。凡是顺从自己的意见,不能盲目高兴,不加分析,而是要“绛之为贵”(《子罕》)。
在道德修养方法上,孔子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这些见解,都是从“为仁由己”这个前提所引申出来的。“为仁由己”,强调了个人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这是值得称道的。这一思想,为后人所传承和发扬,成为我国伦理思想的优良传统。当然,孔子未能把这一思想贯彻到底,其“生而知之者上也”(《季氏》),“唯上知下愚不移”(《阳货》)等说法,从伦理学的角度讲,就是对“为仁由己”的限制。孔子的“仁学”思想,是通过道德教化,培养一批有道德理想和人文教养的“君子”,然后凭“君子”的治理,使国家与社会走向文明与秩序。培养有道德理想的“君子”,体现为“理想人格”的追求,被称为“内圣”学;使国家与社会走向文明与秩序,体现为“理想社会”的追求,被称为“外王”学。孔子之伟大就在于他不仅把“外王”追求理想社会看做是崇高目标,同时把“内圣”追求理想人格视为崇高目标。“仁学”就是由“内圣”开出“外王”的学问,其深深影响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原因在于它体现了知识分子作为一个阶层的基本社会功能与社会价值:它总是依照道德的应然性编织世界,并借此理想世界批判现实世界,力图把理想世界对象化为现实世界。无论如何,“为仁由己”的道德修养方法都对现代道德修养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1]蒋晓雷,张力群,盛恭运.国学与品德修养[M].太原: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
[2]申明,柯林娟.国学管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3]张应抗.管理伦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蒋晓雷(1963-),男,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专业2007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共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