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010-08-15姜恒
姜 恒
(济宁医学院 社科部,山东日照 276826)
中国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姜 恒
(济宁医学院 社科部,山东日照 276826)
现阶段中国现代化的建设,既要快速地推进城镇化,又要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正面和负面的双重影响。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城镇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制定科学的城镇发展战略;改革城镇管理体制,加速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进程;创造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向城镇转移;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保护耕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搞好新农村建设等,以此促进中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进中国整个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城镇化;现代化;产业化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其农村富余劳动力数以亿计。据统计,2003年中国农村大约有4.9亿劳动力,其中在农业中就业的人数约有3.1亿。目前中国只需要1.8亿左右的常年劳动力,因此仍有1.3亿富余劳动力。这么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城市中是不现实的,单靠农村全部实现就地消化也是不可能的。因此,通过推进农村城镇化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条重要途径。同时,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农业是根本,不能忘掉”。[1](P275)现阶段中国既要快速推进城镇化,又要确保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中国整个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城镇化概述及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城镇化是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进步的体现,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大致在20世纪70年代相继完成了城镇化进程,其城镇化水平一般大于70%。中国的城镇化在经历了建国后的第一个高潮后,直到1995年以前,城镇化进程发展比较缓慢。比如,城镇化率从1985年的23.71%到1995年的29.04%,10年间城镇化率仅增长了5.3个百分点。自1996年起,中国城镇化水平提高较快,每年平均以1.4个百分点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至1995年间城镇化年均增长率的近3倍,到2007年底,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4.9%。[2]2008年底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45.7%(2009年中国社科院《城市蓝皮书》),虽然中国城镇化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仍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中国的城镇化率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相比要低10个百分点,与同等工业化水平国家比要低约20个百分点。[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综合实力竞争,主要是城镇实力的竞争。城镇化水平越高,经济效益就越高,资源利用效率也越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也就越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城镇化的发展滞后,正在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瓶颈。2006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也是必然的。就中国城市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来看,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1.城镇化有利于转移剩余劳动力。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表明,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产生聚集效应方面,小城镇优于城市。因此,大力发展小城镇不失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提高城市化程度等问题的路径选择。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已经吸引了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就业,从而使中国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45万人增长到2006年的57706万,2008年的6.07亿,增长了4亿3千多万人,其中约有2亿人由农村户籍转为城镇户籍,农业就业比重也由1980年的68.7%降到2005年的46%。[3]城镇人口的增加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消费,减少了农业就业人口,缓解了农村资源环境所面临的人口压力。
2.城镇化有利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国的农业经营规模很小,仅为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使得农村土地可以向种田大户集中,从而为现代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因此,根据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中国在现阶段有必要在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的基础上,正确认清“稳定”与“流转”的关系,尊重农民意愿,放活土地使用权,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将更加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大幅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3.城镇化有利于农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城市人口数量和比重的上升拉动农产品的消费和食物结构升级,为农业生产、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品质的提升提供了动力和市场。中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78年的 80.3∶9.7∶10调整到 2001年的 68.1∶27.1∶4.8,农林牧渔总产值构成由 1978年的 80∶3.4∶15∶1.6转变为 2001年55.2∶3.6∶30.4∶10.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12.4%,非农产值达到87.6%。农产品的商品率总体水平达到40%。[3]这既确保了粮食安全,又很好地满足了居民食物结构多样化的变化和要求。
4.城镇化有利于农业技术的进步与提高。城镇化的发展使农民务农的机会成本提高,促使农民转向寻求劳动替代型农业技术,例如机械、化肥、除草剂等,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农业的现代技术投入,使中国在耕地数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粮食增产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1978~1998年的20年间,中国粮田面积减少了35.6%,但粮食单产提高78%,粮食总产量增长68%,人均增加29%。[3]粮食的增产主要靠单产增加,这要归因与农业的技术进步和运用。
5.城镇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城镇化过程产生的非农就业机会对农民增收作用很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5年末中国常年进城务工农民达1.4亿人,占全国9亿农民的15.5%。农民工进城,不仅为城市创造了财富,还将自己在城市的收入转移回农村,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业农村的发展。近些年的农民收入构成表明,农民的非农就业收入占其总收入的1/3,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和潜力所在。中国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80年的2.5亿减到2007年的2000多万,除政府努力外,城镇化提供的非农就业机会对农民脱贫意义重大。
(二)城镇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负面影响
1.城镇化使农业的比较收益降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比较收益的差距是明显的,对中国农业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比较收益的驱使下,农民不愿种地,特别是不愿种植粮食作物。例如,中国传统的农业高产地区广东省,曾经是粮食输出省,现在却成为中国最大的粮食调入省。近年来,广东省每年粮食消费需求约为3400多万吨,而本省粮食生产总量仅为1500万吨左右,余下的2000万吨粮食缺口都依赖省外采购或从国外进口。第二,一般农区的农民,在比较收益的驱使下顾不上种地,他们或者外出打工,或者从事其他非农生产。例如,在安徽、四川、江西等民工劳务输出大省,出现了严重的耕地抛荒现象。即使是那些已被耕种的田地,也由于投入不足、劳力匮乏、耕种技术落后等原因导致其农业收益有所下降。
2.城镇化抽取了农业中的生产要素。农民工常年外出务工造成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失,直接影响了农业中的劳动力投入。在城乡差距显著农村非常需要资金投入以加快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今天,农村资金却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土地的廉征贵卖等途径大规模流向城市和工业。而且由于体制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却未得到完全的报酬,这不可避免削弱了农村资本积累和农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也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持续扩大。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3.22∶1、3.28∶1和3.33∶1。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严峻挑战。
3.城镇化造成了耕地的减少。在城镇化过程中,非农用地不可避免。就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来看,存在盲目占用、占而不用、乱占滥用等浪费耕地的现象。从1996年到2005年,中国的耕地面积净减少1.2亿亩。“十五”期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9240万亩,其中新增城镇建设用地618万亩。1990~2004年,城镇建设用地由1.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近3.4万平方公里,城市用地规模弹性系数从1986~1991年的2.13增加为2.28,高于1.12的合理水平。[3]
4.城市污染向农村蔓延和转移。近几年城市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向农村转移,特别是有些高污染企业,面对城市强大的环保执法态势,将污染企业转向农村,成为农村污染的重要成因。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村蔓延,造成农业土壤、水源等污染,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和安全。同时,农村工业化也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例如,有的乡镇企业和一些私营企业的“三废”基本上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附近农田和河流、湖泊,污染了农业生产环境,影响了农业生产。
三、正确处理城镇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快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促进中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制定科学的城镇发展战略
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合理有效地发展小城镇,对受大中城市经济辐射强的,或者是各种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或者是有产业支撑的对人口有极强吸引力的小城镇,应鼓励加快发展。否则,应限制发展,以保护农田,发展高效农业为主。目前,中国共有2万多个建制镇。假设今后几年能重点发展好一些经济基础好、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的3000个建制镇(每个省100个左右),使其在原来平均2万人左右的基础上,增加3万~4万人,则可吸纳1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其余1.8万个一般建制镇,在原有3000人左右的基础上,增加1.5万~2万人,则可吸收2亿~3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二者可以吸收的剩余劳动力将达到3亿~4亿之多,这将会使中国的城市化总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二)改革城镇管理体制,加速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进程
首先,改革户籍制度,革新建设用地政策,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其次,改革城镇的就业、住房、福利、医疗、保障等制度,通过改革逐步实现就业的市场化、住房的商品化、迁居择业的自由化以及医疗等福利保障的社会化。再次,通过立法解决农民进城后在原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中的权利保护问题。可以考虑由原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户举家进城时以股份的形式保留应归其所有的一份权益,或给予一次性补偿,农户一旦获得了归他所有的那份资产(金),就与原社区脱离了经济关系,从而可以有效地推动进城的流动人口在城镇真正安居下来。
(三)创造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向城镇转移
第一,依靠城镇产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城镇政府要科学规划城镇的产业定位和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和就业。第二,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城镇政府可以在税费征收、小额贷款、经营场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创业者提供更多方便,放宽创业准入和放低创业门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第三,改善进城农民就业环境,减少农民外出就业成本,不断推动农村劳动力进城并转化为市民。输出地要为外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培训服务,输入地要在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规范,清理对外出农民的乱收费和工资拖欠等问题。
(四)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保护耕地
为保证中国的农业生产所需的土地资源,必须将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到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地位,加强保护、管理和利用,实施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守住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18亿亩土地红线。在实行耕地资源市场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强化中央政府在耕地资源开发中的管理导向作用;规范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依法审批,坚决制止乱批、乱占耕地,清理开发区建设用地,杜绝再次出现“圈地运动”。此外,通过减少全国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来节约土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占用土地总量已达2.72亿亩,人均用地153平方米,如果我们按规划将人均用地标准降到100平方米,可腾出9500万亩。[4]
(五)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实践证明,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科技进步在中国粮食单产增产中的贡献率为41%,而发达国家一般在60%—80%。中国的化肥、农药利用率以及微生物农业、精准农业、基因工程等新技术的利用与推广均落后于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增产增效潜力很大。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开展农业科技攻关,提高中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和效益不失为一个现实选择。“国家攀登计划”、“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应适当向农业科技倾斜,加大对农业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的资助力度。国家农业区域开发、“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商品基地和林业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等专款,应划出5%—10%的资金,专门作为科技进步项目使用。
(六)搞好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
未来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每年800万至1000万的速度递增,按照目前的生育水平,预计中国将在2032年前后出现人口高峰。根据国家统计局进行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届时人口总量将达到14.7亿人左右。虽然城镇化在快速推进,农村人口逐年减少,但是中国未来仍将有很多人生活在农村,即使到2050年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时,农村人口可能还有4—5亿人。决不能因为要推进城镇化,就忽视农村建设,因此,在新时期中国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战略。建设新农村当然不只是建设新村,而是更要着力发展农业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福利;同时,源源不断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丰富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新农村建设应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紧紧依托当地农业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与之配套的贮藏、运销业等,实现“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李晓青,李振文.我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其推进策略[J].经济论坛,2008,(12).
[3]曾凡慧.试论我国的城镇化对农业持续发展的影响及未来的政策选择[J].特区经济,2008,(5).
[4]蔡建文.农道:解读中国粮食问题[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姜恒(1973-),男,硕士,济宁医学院社科部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三农”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