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
2010-08-15柯健
柯 健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江西南昌330003)
低碳经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
柯 健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江西南昌330003)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跨越。低碳经济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中国走低碳经济的道路,既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全球气候环境合作的要求。要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要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低碳经济;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循环经济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最初,低碳经济的提出是为了发展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挑战日益严峻,低碳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被认为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并将为能源消费、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革。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一脉相承,都在追求绿色GDP,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但三者在内涵上有所区别。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侧重于能源、物质的高效利用。节能减排出自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强调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排放,在“十一五”期间侧重于严格控制有毒有害废物的排放。低碳经济侧重于严格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研究指出,2007年,我国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CO2;每生产1度电,要释放1公斤CO2;燃烧1升汽油,要释放出2.2公斤CO2。[1]由于高碳能源的使用在长期内仍将继续增长,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不仅意味着要改造传统高碳行业技术、开发新的清洁能源、提高能源使用率,还包括发展碳捕获和利用存贮技术、推进固碳工作、建立低碳社会生活方式等,因此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对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跨越有重大意义。
二、推行低碳经济的重要性
在21世纪,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而低碳经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新的解决方案。低碳经济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如果说循环经济使可持续发展进入“汽车时代”,那么低碳经济将把可持续发展带入“航空时代”。毋庸讳言,低碳经济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巨大挑战,但是低碳经济却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通过国际合作,共建低碳经济、创建和谐世界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当前,气候变暖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气候变暖,人们对低碳经济的关注与行动也日趋强烈。低碳经济概念始于英国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其目标是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对于1990年削减掉60%,并在英国建成一个低碳经济体。同样是在2003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在《B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一书中,把现行的以化石燃料为基础、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以经济为绝对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称做“A模式”,把以人为本,以利用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称做“B模式”。他呼吁全世界立即行动,以“B模式”取代“A模式”,拯救地球。其实,以上这些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讨论并不是个别现象,数十年来人类一直在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的财富大大增加,但同时各种环境污染也开始不断地伤害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和公众健康,一次次惨痛的环境事件彼伏此起,一地一国的生态问题扩展蔓延。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越来越认识到,延续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和无节制的消费模式,将是地球环境所无法承受的。在1962年卡森女士的《寂静的春天》、1968年哈丁的《公地的悲剧》、1971年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和1972年杜波伊斯的《只有一个地球》等一系列著作中,专家们都不断地发出警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合国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
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挑战。发展与环境密不可分。要摆脱贫困和环境的束缚,必须寻求一条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在《保护地球》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个词语。从20世纪80年代起,臭氧层耗损、全球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又向人类敲响了警钟。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并于1987年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呼吁各国的决策者们尽快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化为付诸行动的政治意愿。
三、低碳经济在中国发展的前景展望
需要指出的是,低碳经济并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必由之路。发展中国家有史以来第一次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共同探索这种新的发展模式。目前,国际社会已经对低碳经济理念和原则达成共识,谁在低碳经济道路上走得好走得快,谁就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就拥有国际竞争力。回顾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正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推动了中国当代环保的起步。那次会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主持下,我国开始建立环保机构,防治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制定环境规划。1973年,在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定了环境保护“32字方针”,强调了规划布局、综合利用和群众路线等理念。随后,一些主要的环境法律法规逐步完善。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结束不到两个月,《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发表,宣布中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公布,这是全世界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1995年,中国确定“实施两个根本性转变”(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并开始了对污染严重的淮河流域的治理。1996年起,随着“九五”计划的实施,全国推行“总量控制”和“绿色工程”两大举措。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举世瞩目,但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果不及时转变增长方式、加快调整结构,发展势必难以为继。为此,“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纲要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力图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政治决心和国家意志。但是,要长期有效地解决中国的节能减排问题或环境与发展的其他重大问题,关键还是要依靠全民动员和全社会参与。中国的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但消耗量却迅速增加,且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这些都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举例说,1996年全国煤炭消费量仅为10亿吨多一点,而2006年就已经超过了24亿吨。[2]如此的能源消费结构在控制碳排放强度方面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中国人口占世界20%,本身的需求就十分巨大。[3]而且,鉴于当前的经济结构,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及产生的温室气体总量中,实际上约有1/4是由出口产品造成的(约11亿吨)。[4]这些都是导致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长期高居不下的原因。同时,如何在发展过程中,超前运筹,避免“锁定效应”的束缚,也是一项紧迫而现实的挑战。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结合我国的工作需求,应尽快开始研究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具体说来,该战略取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把“低碳化”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并把相关目标整合到各项规划和政策中去;二是要权衡经济发展与气候保护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处理好利用战略机遇以实现重化工业阶段的跨越与低碳转型的关系,同时充分考虑碳减排、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的协同效应,有效降低减排成本;三是要加强部门、地区间的合作,吸引各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通过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和体制创新,共同促进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全球资源资产配置方式的转变;四是积极参与国际气候体制谈判和低碳规则制定,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建立健全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
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和科学的制度安排,是推动社会经济朝着低碳方向转型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机制。伴随《京都议定书》的执行,相应的减排技术产业及其市场将逐步形成。清洁能源技术和高效能源技术将逐渐成为这一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技术,谁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取得突破,谁就能够抢先占领这一市场,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注重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建设和清洁发展机制的整体战略部署,不仅是国内低碳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国际低碳技术合作的要求。二是从制度上为企业节能减排创造条件。企业是节能减排与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如果仅凭市场运作,没有政策机制对其节能的设备投资、技术进步、减排成本,以及管理机制改进等方面进行鼓励和现实补助,企业在大规模应用减排手段上将缺乏长期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在为企业提供完整的碳排放信息和稳定的减排支持环境的同时,还应建立税收优惠、融资优惠等激励机制,刺激和引导企业增加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或者通过对研发资金的重新分配,来推动低碳技术的发展。三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交易制度。为实现低碳制度创新,中国应建立全国范围的以碳基金、生态补偿基金为主要内容的碳平衡交易制度。碳平衡交易制度应以区域公平为原则,按照比例付出或获取相应的碳基金,用于生态补偿和生态建设。[5]即碳排放量高的生态受益区在享受生态效益的同时,拿出一部分经济效益,对生态保护区(削除碳的省份)进行补偿。
(三)探索适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是政策措施的体现,也是社会行为准则的规范。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必须对我国现有的政策环境进一步的创新。近年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在客观上为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但同低碳制度的创新要求相比,这些政策措施还远远不够,应在以下方面着力强化:其一,应进一步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通过经济、法律等途径引导和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其二,应大力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改善健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与制度创新;其三,应加快推进中国能源体制改革,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
(四)健全政府的低碳经济政策和培育全社会的低碳消费意识
如何保证能够得到有效实施是推进低碳经济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环节。从政府的角度看,一方面是要综合采取激励性和约束性的手段,引导、支持企业在低碳经济领域积极投资,参与开发清洁能源;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完善准入制度,对名录中需要淘汰的落后企业和技术坚决取缔,维护法律的权威;另一方面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形成能够反映能源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从企业来说,一方面是要注重研发先进能源技术,创造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大力提高常规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是要及时掌握和善于利用体制机制中的激励措施,灵活运用金融、税收、投资倾斜、项目扶持等优惠措施抢占先机。总体而言,推进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应该逐步纳入国家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中,循序渐进,使基础设施的正常更新能够承受,避免对经济带来较大的冲击。同时,政府在体制机制的实施中应起主导作用,在建立和健全监督机制的同时,还应积极培育全民低碳意识,创新低碳消费文化。低碳消费方式(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一种文化。推行低碳消费方式和落实低碳法规相辅相成,同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政府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生产环节降低对碳资源的消耗,流通环节降低碳资源的污染,消费环节降低对碳资源的依赖,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把低碳文化变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把低碳法规的实施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实,让其深入人心;唯有如此,低碳制度才能顺利推进,低碳经济才能创新发展。
总之,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其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消费结构的调整,需要政策法规的支持与扶植,更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中国走低碳经济的道路,既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全球气候环境合作的要求。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调整能力。因此,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要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要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黄卫平.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全球合作框架思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1).
[2]张坤民.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内在需求[J].理论视野,2010,(2).
[3]冯之浚,牛文元.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9,(8).
[4]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5]杜飞轮.低碳经济[J].宏观经济管理,2009,(7).
柯健(1967-),男,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