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朔王小波之后是冯唐

2010-08-15仵从巨

名作欣赏 2010年9期
关键词:王小波王朔冯唐

□仵从巨

初知冯唐,是2005年9月15日他在《南方周末》上一篇题为《承认吧,大家都还嫩》的短文。文章虽短,味道甚长,其间见识,非同一般,尤是关于王朔、余华寥寥几句点评,依我感觉,甚是到位,且文字调皮,极有活力。由此记住冯唐大名,但也未用心去寻冯唐小说来读。幸甚,2009与冯唐12万字长篇小说《18岁给我一个姑娘》邂逅,开卷便未释手,读罢果然了得。

《18岁给我一个姑娘》好读,人人可读;好看,人人(会)爱看。它写得不“深(不好懂)”、不“怪(不常见)”、不“正经(不端庄如天安门)”。简单地说,它写了青春期少年(这是小说的视角,也因此它并未进入少女的内心)的生理与心理骚动。此一点,它写得很白,但仍不算太露,尺寸的把握对于医学博士的作者应算是节制了。一般讲,这等内容也说不上什么“首先”,但在小说设置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背景中,也还有冲击禁欲主义的效用,但要紧的是:一代又一代之人皆有青春期,男欲镜像中知己,女欲镜像中识男,此书此点的“表达”便具有了“本能”的“魅力”了。孔夫子“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其实亦是在承认这种“本能”。小说并未止于此,述说青春少年本能骚动中的“乱”与“坏”与“邪”中,在字面更在字里的是关于“青春易逝”的生命忧伤。叙述有现在式的,也有过去式的,亦有在现在式中“看”过去的。于是,那青春期中纯真如露,温润若玉的是偶像亦是幻象的少女便在现实尘埃与岁月侵蚀中俗了,老了,倒了——忧郁之情盈怀。其中青春易逝、天真易损、纯洁易污而人生又必如此的宿命性悲剧感断能摧动每一有知觉的“成年者”的内心。共鸣是必然的。

如果说“青春骚动”的表达与“青春易逝”的忧伤是内容的要义,那么可作“技术”(当然不可全作技术)看的语言则是决定性的:它的幽默、调皮、滑稽以及由之透出的聪敏、智慧、成熟、老到绝非寻常写作者可及。行文不仅文词撩人,而且不时令人喷饭。往前说,其“风格”与王朔、王小波牵系。王朔“告别崇高”开“调侃”之风,飞奔“大众”而去;王小波以思想者之“幽默”仰视“精英”以求,但“二王”都有不可抵抗的语言魅力。王朔王小波之后,似乎当是冯唐了:他比王朔更放松、更自在、更有活力,有大巧不工的味道;他比王小波把“智见”处置得更深些、更远些、更淡些,有绝圣弃智的气象;他在王朔的方向上走得更远,他比王小波离文学与人更近(或者已得究竟之法),但他们共同的颠覆性却暗通款曲:曾经与仍存的“传统意识(或文化)”被他们共同推崇的“自由”、“快乐”、“欲念”正在或已经或必将“瓦解”。

冯唐何以如此或何能如“此”?我以为一是他的成长生活环境、经验与教育背景:“70后”(1971年生)、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美国Emory大学MBA、定居香港、从事管理咨询业;二是他夫子自道的文学观或价值取向:

真正的文学应站在角落里默默的记录着人类的经验,并在此过程中抚摸时间和空间……(作家)身处科学、宗教、哲学的强光之外,身心像底片一样摊在时间和空间里,等待对人类经验的感光;

文学总体属阴,大道窄门,需要沉着、冷静,甚至一点点没落。

王朔老了,王小波走了。王国维老先生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那么,看冯唐吧!

猜你喜欢

王小波王朔冯唐
敬与恕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似水流年
敬与恕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王小波 你好哇,李银河
关于王小波的误读
王朔曾是全托孩子
如果王朔遇上韩乔生
当二锅头VS彝家米酒——王朔玩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