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伦意象新辩——读爱伦坡的《致海伦》

2010-08-15林书舟凌海衡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广州510631

名作欣赏 2010年9期
关键词:丘比特爱伦风信子

□林书舟 凌海衡(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广州 510631)

《致海伦》与爱伦坡的大部分作品都有明显的区别。例如,在爱伦坡的作品中,大部分女性人物结局都非常惨淡,《黑猫》中女主角被残忍地谋杀,《安娜贝尔李》中少女病逝。有人认为《致海伦》一诗同样反映了爱的消逝,但笔者认为以上观点有失偏颇,并尝试从古代神话中寻找证据,证明爱伦坡笔下的海伦有一个明朗的归宿。另外,在《致海伦》中,爱伦坡也违背了他自己对“美”的定义,他用了许多不寻常的意象来赞颂海伦的美,而人们对这些意象的诠释各不相同。笔者查阅了许多文学作品和画作,期望能找出支撑以上论点的论据。

一、文献综述

爱伦坡的美学观

爱伦坡不仅是一位传奇的短篇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的诗作中,有的阴沉恐怖(如《乌鸦》),有的却温婉感人(如《致海伦》和《安娜贝尔李》)。爱伦坡在许多诗歌中都创作了美人的形象,但往往都给她们安排了死亡的结局,他笔下的女主角常常是红颜薄命的化身(如《乌鸦》、《爱人在天国》)。人们认为是爱伦坡的美学观导致了笔下女性人物的命运安排,他曾经说过:“一个美丽女性的死亡,无疑是最美的,是世界上最富诗意的题材”,丽贝卡·爱伯琳(Rebecca Ebeling)认为:“爱伦坡对死亡神秘感和来生的幻想深深根植于他的诗歌中,这些诗歌是他的美学观的体现。”

爱伦坡生命中的重要女性

爱伦坡的生命是不幸悲惨的。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四位女性:他的母亲伊莉莎·坡(Eliza Poe)、他的养母佛朗斯·阿兰(Frances Allan)、他朋友的母亲简·斯当那(Jane Stanard)、他的妻子维吉尼亚(Virginia),都是红颜薄命,纷纷离他而去。许多人认为,不断失去挚爱的年轻女性对爱伦坡有很深的影响,正如他的作品中重复出现的主题:一个美丽女人的死去。卡伦·维基斯(Karen Weekes)认为“爱伦坡在三岁前经历了母亲的去世,这场不幸的遭遇使他不断地去寻找替代品,但在他的诗歌中也不断重复着这种失去所爱之人的悲痛”(Weekes,2004)。聂方冲认为《致海伦》是写给他朋友的母亲简·斯当那的(聂方冲,2006)。高迎慧则认为《安娜贝尔李》是爱伦坡妻子维吉尼亚(死于二十四岁)的再现。(高迎慧,2004)

二、分析与比较

在本诗中,爱伦坡在字里行间都极力赞颂海伦的美,而他笔下种种新颖独特的意象则让这种美更为出众。在第一章节中,诗人首先描写了海伦的理想之美,也正是她的美导致了特洛伊战争;在第二章节中,则引入了另一个美女的形象——公主塞姬(Psyche),她在希腊神话中是丘比特的爱人。尽管海伦的美已是老生常谈,但笔者通过分析比较得到一些新的结论,并对诗中的独特意象进行新的探讨。

海伦之美

爱伦坡在《致海伦》的第一句便强调了海伦的美,而这样在一开始便直接描绘女性之美,在他的其他诗歌中是很少见的(见《致安妮》和《安娜贝尔李》等)。诗人首先提出了“海伦,你的美在我的眼里……”当我们都好奇到底这是怎样一种美时,诗人给我们这样一副图像:“有如往日尼西亚的三桅船”,乍一看去,三桅船并非常见的美的喻体,但在爱伦坡看来,两者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都能将疲惫的水手带回家乡。诗人通过头韵将水手的疲惫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weary”,“way-worn”和“wanderer”都是以[w]开头的单词,给人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那么,海伦的美又有何种力量,能把这些疲惫的水手带回家乡呢?这种美犹如黑暗中圣洁的灯光,让迷途的人们不由自主地靠近。一旦想到这种美丽,单调的大海也变得“芬芳四溢”。爱伦坡展开了一副奇异神秘的画卷:在芬芳四溢的海面上,轮船缓缓前行,满载着思乡的水手。

然而,为什么诗人是安排海伦引导水手在海上返家,而不是陆地上的旅者?按理海伦的美对两者都应具有同样的功效。笔者认为,诗人选择大海作为场景是有其特别的理由的。根据希腊神话,爱神阿芙罗迪蒂对海伦施以魔法,使其被帕里斯王子诱至特洛伊,而这时正是海伦的丈夫出海行商之时。笔者认为诗中的水手指的可能是深爱她的丈夫,因为思念妻子所以归心似箭。另一方面,帕里斯与海伦沉浸爱河时,恰恰也是乘船由海上把她带回了自己的故乡,因此,帕里斯可能也是水手中的一员。这些可能性可能可以解释为何爱伦坡将海伦的美比作能引领水手返家的三桅船。

在第二节中,诗人进一步描写了海伦的美丽:“风信子般的头发,典雅的面庞/水仙女般的风姿带我返航。”风信子是一种源于地中海东部的植物,赵玮认为它意味着海伦的头发是蓝色或紫色的(赵玮:322)。但是,笔者认为这里风信子指的并非头发的颜色,而是发型。风信子的花絮是紧凑的,状如女人的卷发。在下一句中,诗人把海伦比作水仙女(Naiad)——一种居住在海中的金发仙女。在希腊神话中,海神(Nereus)有五十个女儿,她们便是水仙女,常常在海面嬉戏,有着金色的头发,居住在父亲的海底宫殿里。海仙女常骑着海豚,非常友善,为水手们载歌载舞,施以援手。另外,在弗兰可瓦斯·布切尔(Francois Boucher)(1703—1770)、阿芒德·柏克林(Arnold Bocklin)(1827—1901)和约翰·威廉·华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1849—1917)关于水仙女的画作中,她们的头发都是金色的,而不是蓝色或紫色。因此,笔者认为风信子描写的是海伦的卷发而不是颜色。

如上所述,诗人将海伦比作水仙女,水仙女在神话中总是帮助落难的水手,而海伦的美也具有引领水手归家的力量。海伦和水仙女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能帮助水手们。另外,作为一位高贵的皇后,海伦亦能使人记起希腊的荣光和罗马的伟大。

塞姬(Psyche)意象的含义

在第三节中,诗人的描写对象从海伦转到了塞姬——一个可以与海伦媲美的公主。在希腊神话中,塞姬是王国里最年轻的公主,美丽绝伦,以至于在臣民心中取代了美神维纳斯的地位,被人们崇拜。这一切引起了维纳斯的妒忌,便命令她的儿子丘比特,让塞姬嫁给最卑鄙的人。没料到丘比特违背了维纳斯的意愿,爱上塞姬并娶了她,但不允许塞姬看他的样子。塞姬的姐姐们十分嫉妒她的美满姻缘,便劝说她趁丘比特睡着举灯偷看他的面容。塞姬听从了姐姐的建议,结果一滴灯油滴在丘比特脸上,唤醒了他。丘比特大怒离开了她。塞姬深感后悔,伤心不已。她去找维纳斯寻求帮助,但维纳斯因为塞姬的疑心十分恼怒,便给她安排了三项艰巨的任务。幸运的是,众神,包括丘比特本人怜悯塞姬,帮助她完成了任务。最终丘比特原谅了妻子,并使她也成为了神,他们重新结合在一起,并产下一子,名唤“快乐”。

笔者认为,塞姬的意象在本诗中意义重大,直接影响了主题。诗人对于美和爱情的态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塞姬的意象反映出来。有人认为塞姬举灯的形象意味着失去,因为当灯油滴到她丈夫的脸上时,她便失去了丈夫。特里斯·诺萨克(Trish Nosek)提到:“对爱伦坡来说,特洛伊中的海伦仍保留了和希腊神话中一样动人心魄的美。他通过海伦的原型来否定自己的爱情,通过塞姬的形象证明爱情永远不可能被实现。”但是,笔者认为不能忽视塞姬最后的美好结局:克服了重重困难以后,她与丈夫快乐地团聚,并化作女神。如果爱伦坡相信塞姬的幸福结局,他的诗歌和主题便应是积极的。笔者相信爱伦坡熟知塞姬的故事,他也相信在克服重重困难后会得到美和真爱,没人会将一个悲剧人物比作另一个有着大团圆结局的人物,除非意在讽刺,而在本诗中诗人明显没有讽刺的意味。

关于海伦之美的意象有多种诠释,笔者尝试从希腊神话和画作中探源,得到了一些有趣的发现,例如“三桅船”、“水仙女”等等,但这些意象的涵义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证明。笔者得出的另一个推断是:爱伦坡在这首诗中所反映出来的态度与他的其他诗作不同,甚至违背了他的审美观——美女之死才是最美的。在诗歌最后,爱伦坡把海伦比作塞姬——一个在磨难之后获得爱情并成为女神的公主,寄托了他对海伦结局的美好向往。我们不能只关注塞姬接受的磨难而忽视了她的幸福结局,因此,笔者认为《致海伦》一诗的主题相对而言是充满希望的,诗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美和爱的追求。

[1] Patricia Hamilton, “Helen of Troy”,http://www.arthistory.sbc.edu/imageswomen/papers/hamiltonhelen/helenoftroy.html,2008-3-10.

[2] Rebecca Ebeling,“Poe and Emerson on Beauty”,The American Poetry Web,http://titan.iwu.edu/~wchapman/americanpoetryweb/poets.html. 2008-3-3.

[3] Trish Nosek,“A New World Connects to An Old World”,http://titan.iwu.edu/~wchapman/americanpoetryweb/poehdpoundthread.html,2008-3-10.

[4] 高迎慧:《赏析爱德加·爱伦·坡的〈安娜贝尔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16卷第4期,2004。

[5] 聂方冲:《爱伦坡创作中的“美女之死”》,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9卷,第5期,2006。

[6]赵玮:《以美铸诗——评〈致海伦〉一诗中的美》,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卷,第4期,2006。

猜你喜欢

丘比特爱伦风信子
风信子花开的时候
风信子
爱伦·坡与巴尔的摩的不解情缘
Unity of Effect in Scene Settings in The Black Cat
爱神丘比特
The Legend of Cupid
小老丘比特
乌鸦
嫁给美国穷人
丘比特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