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国当代意象性油画的三个内涵
2010-08-15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湖北荆州434020
□许 敏(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0)
意象理论源远流长,最早应用意象一词的是东汉的王充,把象看作一种象征符号,“表意之象”意与象是相互依存的,象:生于意,又表示意。语言只不过是描绘出意中之象来传达心意而己。所以说意和象都是意念中的东西。这时意象的术语还属于哲学范畴。
西方文论使用“意象”一词,只是近代的事。而且,意象首先是作为一个心理学术语指感知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表象,后来文论中用这一术语也多指内心之象。黑格尔说“艺术家必须把他的意象体现于文字而且用语言表达出来”。
可以说,一切意象首先是内心的,是一种幻化的意识形态。艺术作品是主体意象的外化形态,是一种承载主体意象的符号。中国艺术家靠这种符号凝定和传达内心的感受。因此意象具有个性创造物的特点,言是感性的、直觉的、个别的和不可重复的,是画家在内心情感驱动要求下作艺术表现的产物。它不同于西方的写实主义,用科学的理性和测定力求在二维平面的空间里再现客观对象的真实,因此画面的语言具有客观性、明晰性、确定性的特点。而意象具有丰富性和多义性,它是超语义的,不可解释穷尽。意象语言在审美经验中,有许多难以用语言诉说出的东西,在那些已理解又未理解的无可名状的审美愉悦中,无论何种语言要描述它都显得力不从心。正如康德所倡导的审美意象是指想象力所形成的某种形象呈现,能引人想出许多东西,却又不可能有任何明确的思想能完全适合它,把它变成可以理解的。
一、情感内涵
意象是情感的物化形态,意象的创造,基于画家对事物外部和内在特征的深刻认识,基于画家对事物的强烈感受,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的邂逅。好的意象作品,不仅应有明丽优美的外在形态,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渗入画家强烈的主观感受,应融化画家深沉的思想意念和饱满的内心情绪。因此,艺术意象的情感内涵,既表明意象本身的质量,也表明画家感受生活的深浅程度。表达真情实感,是画家创造意象的全部目的。意象对于作品而言不是内容干瘪、徒有形式的装饰品,也不是某种思想的代号,它的自身应有完整的内容。意象既有新鲜可观的感性形式,又有情感的丰富蕴涵。画家阎平在《母与子》中,用奔放的笔触,饱满而纯净的色彩,展示了母亲内心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和活力。母子之间的各种生活细节,不仅向我们传达了亲情的甜蜜,而且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尽情体验,所有这些意象都渗透了画家对生活的感受。
人的情感,是人类对世界的主观倾向性反应,人出于生存、生活与发展的需要,有表达情感的要求。情感的艺术表现则是情感表现中的高级形式。是人类对自我内心生活的认识、丰富和发展。
二、理性内涵
根据苏珊·朗格的说法,艺术品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那么除了表现情感外,是否也可以表现人类的理性认识呢?考察朗格对艺术表现对象的一系列论述,可以发现,她并未把理性内容排除在艺术表现范围之内。
艺术表现的是情感,而直接呈现出来的则是感觉,理性则是隐蔽在其后面的东西。成熟的意象,既包含着感觉因素,又包含着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感觉、情感、与理性,这三者在一个意象里构成由外到内的渐进关系。
意象的理性成分,体现画家的洞察力、思考力。在世界面前,艺术家不仅是画家,而且应是哲人,是运用意象进行思辨的思索者。画家孟禄丁在现实中以体验者的身份建立起一种文化态度:洞察生活,重新揭示存在的本质和奥秘。孟禄丁曾表明过《红墙》的意图,就是想表现“中国现代生活中新与旧观念交错和撞击下的人们的烦恼、反复、徘徊、波动”。
艺术家的这种思索力,来自对时代、人类命运的关注,来自对客观事物精细的观察,对其本质的独特的思考。人类真正优秀的精神产品都是如此,当代艺术中的意象也应该如此。一个完整的意象必须具有感性与理性的双重成分。意象的感性成分表明了画家对世界的感受深度,意象的理性成分表明画家对世界的理解深度。
三、意识内涵
意象的内涵是情感与理性的结合,情感与理性必须通过外感觉得以呈现,然而人的感觉,既可能是特异的、深邃的,又可能是表浅的、浮泛的。
如何使艺术不至于停留在生活的粗浅表象和情与理的表层而给人以深邃的情感震撼呢?那就要求画家在自我的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进行深沉体验的基础上,使意象指向人类的深层意识。这是使意象的内涵真正丰厚与博大的根本途径。然而人类心理结构的深层意识内涵具体又是指哪些呢?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表达人自身的生存、发展的生命意识;表达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历史意识;以及表达人类存在的自然环境的宇宙意识。
丁方,一个具有强烈人文精神情怀的画家。他认为中国油画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当代文化危机的挑战。由于大众娱乐性文化、流行艺术和商业、消费艺术占据了当下文化数量上的主导地位,使得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那种对人类普遍价值的追寻,历史、人文、理想、意义的关注等正面的价值情怀,越来越处于边缘状态。真正的艺术,不应该成为“瞬间”与“当下”的仆从,现实的瞬间不能成为艺术的世界观,我们应避免类似美国波普艺术中经常表现的那种对现在的膜拜。丁方是从深层意识中去关注社会的,逐步建构当代油画的深层意识。在黄土高原系列创作中,由于他的感受性和所处社会之间经常发生着断裂,他自然而然地将这种对现实存在的怀疑,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但他的创作是以一种对生活基本肯定的态度,带着一种深沉的人文关怀,哪怕展现出卑鄙的、丑陋的、破碎的废墟般的现实。
正如宗白华所说,艺术的境界,“诞生于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我们只有将意象指向深层意识,使自己的内在心灵充实起来。这才是中国当代油画创造的必要。没有内心的充实,所谓感觉纯属一种幻影。当代意象油画的创造应该是一个融注历史精神、民族文化意识、理性与审美追求的立体建构,是历史、现实、人类精神的多重投射。为了完成这个建构,我们当代艺术家必须与时代、历史一同思索。只有这样,才能给意象带来丰富而饱满的蕴涵。
现代艺术只有通过意象的通道,才能达到超越性精神的领地。在这里,人类以自己构造的视觉图式使精神的表达不再受任何客体和物质性的困扰,相信自己智慧能超越客体和自然的艺术家们,都苦心孤诣地通过意象形式寻求到达超越精神世界和自然世界的途径。意象艺术成为艺术家、艺术与自然世界、精神世界相联系的一个象征。
在思想价值方面,意象艺术的探索已打破了许多限制,新的思想加上新技巧、新材料在艺术中引起新的表达方式,它让我们重新观察自己,重新观察世界,意象艺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尽可能在更大程度上表现自我,使我们意识到,艺术是我们生命的组成部分。意象艺术使被压抑、流放在模仿艺术之内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权得到了空前的解放。意象是主体意志的实现方式,语言不再按照客观的母体要求去构造形象,而完全在主体意志的驱遣下去创造图式。在这一过程中,画面的所有符号都会逐渐失去物质性和自然特征,逐渐升华为主体的精神形式。每一幅意象作品都是艺术家主体创造力的颂歌。在某种意义上讲,意象使现代知识分子的创造主权在视觉领域中得以实现。
从艺术形式的变革层面而言,意象艺术拓展了艺术的形式疆界与艺术空间,对于从事意象创作的艺术家而言,传统的写实绘画形式包括裸体画、风景画、静物画各个画种,以及技巧、构图等,对他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已丧失了意义。他们开明宗义地要构造一个传达内心的、主观的审美世界——排除掉现实原形羁绊的、清理掉传统主题和生活内容的,或抛弃写实技巧和日常生活经验的艺术世界。画家不再囿于技巧和模仿现实,在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手段、艺术语言、材料等各个领域开拓无限的空间。在绘画形式的创新、材料的开发、媒介的运用、个人语言的探索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在价值观念上放弃了统一的绝对的美的标准。强调艺术的自身规律,强调艺术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强调艺术家的主体地位。从而创造了中国当代意象性油画一种全新的审美价值观。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