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成追忆
——浅析林小琴的戏剧《苦甘蔗》
2010-08-15葛文婕天津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天津300384
□葛文婕(天津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天津 300384)
此情可待成追忆
——浅析林小琴的戏剧《苦甘蔗》
□葛文婕(天津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天津 300384)
《苦甘蔗》历史等待
美国华裔文学经历了从被忽略到被关注的发展历程,其中戏剧是起步较晚的文学形式。美国华裔戏剧家林小琴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苦甘蔗》是华裔戏剧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文旨在分析该剧主题。
在美国的华裔文学经历了从被忽略到被关注,从边缘逐步走向主流的曲折而又动荡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华裔戏剧算是起步较晚的文学形式。20世纪20年代,美国华裔开始出版英文戏剧,但观众很少,一直到五十年之后,也就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华裔戏剧才真正开始了一个转型期。“华裔剧作家用写实的手法,或描写早期华人移民和劳工的生活和境遇,或表现华人家庭关系和处境,或反映种族、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姜萌萌,2006)。林小琴(Genny Lim)的戏剧《苦甘蔗》(Bitter Cane)就是出现在这个转型期以后,在1989年问世,反映了早期移民的困苦生活和心境。
关于作家林小琴
林小琴于1946年出生在美国旧金山(San Francisco),是家中七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她生长在第一代移民家庭,父母都是中国观堂(Kwantung)人。林小琴于1977年在旧金山州立大学获文学创作学士学位,1988年获得英语硕士学位。她曾经从事新闻广播业,担任作家、记者、制作评论人,后来扩大到戏剧创作、诗歌、音乐和教学,如今在加利福尼亚新学院任教,在该学院的艺术与社会变化系同他人合作教授表演课程。
1978年,林深感在戏剧和娱乐业其他领域缺少对美国亚裔的真实表现,于是开始创作戏剧。她曾经说过:“艺术应该反映人的心灵,应该让人们行动起来,在有必要发生社会变革的时候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去。”所以,从20世纪70年代起,林的工作开始着重于描写美国亚裔在美国的历史和经历。她的主要戏剧作品有:《纸天使》(Paper Angles,1980),《苦甘蔗》(Bitter Cane,1989),《鸽子》(Pigeons,1985),《我记得》(I Remember,1983),《南瓜女孩》(The Pumpkin Girl,1988)等。
林既是著名的美国华裔剧作家,也是一位诗人。她曾经出版的诗歌有:《冬天的地方》(Winter Place,1988),《匿名》(Faceless,1989),《神奇的画笔》(The Magic Brush,1990)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1975年起,林小琴与麦礼谦(Him Mark Lai,1925-)、杨碧芳(Judy Yung,1946-)一起,将粗糙地记在天使岛拘留中心墙上的中国移民的诗歌,根据不同的版本进行整理,然后译成英文,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出版,这就是1980年出版的《岛——1910-1940年天使岛中国移民的诗歌和历史》(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 1910-1940)。
关于戏剧《苦甘蔗》
马戈·斯金那(Margo Skinner)曾经在《亚洲周刊》(Asian Week)上评论《苦甘蔗》说:“这是一部感人且有影响力的作品,其中作者将传统的神话元素同社会问题相结合。”
《苦甘蔗》描写了19世纪80年代,中国劳工应征到夏威夷的甘蔗园工作,这些劳工受到白人种植园主以及种植园主手下的中国工头的双重剥削。16岁的郭永春(Wing Chun Kuo)从中国来到夏威夷的甘蔗园,是为了洗刷自己的父亲给家族带来的耻辱。永春的父亲流星(Lau Hing)几年前也在这片甘蔗园劳作,据说因为吸食大量鸦片掉到河里淹死了。永春和母亲并不了解华工受到的种种剥削,也不了解种植园主每晚给劳工们提供鸦片。永春和母亲都认为父亲对他们撒了谎,没有信守自己的诺言,给他们带来了耻辱。
永春一人在异乡感到很孤独,于是结识了美丽的妓女李太(Li-Tai),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永春爱上了李太。当永春得知自己父亲曾经魂牵梦系的女人如今成为自己所爱的人以后,感到又气愤又绝望。
李太劝永春逃跑,她告诉永春,他是个混血儿——他的祖父以前带了一个夏威夷女人回到中国,那女人生下他的父亲流星之后就死了。流星的婚事是由一个远房亲戚安排的,他和永春母亲之间根本就没有感情。因为流星是混血儿,所以他分不到家族的地产……永春发现自己的种族身份后,感到很震惊。他对李太说:“如果我们无法改变过去的生活,那么让我们至少拥有自己的未来吧!”他是说他们俩要一起逃到檀香山去。李太告诉永春:“无论如何,生活将会如你想要的那样继续下去。”李太学到这个道理是很不容易的;她曾经拒绝和流星一起逃到美国大陆,因为她害怕。她曾经说:“想到自由就和想到死亡一样令人恐惧。”遭到了李太拒绝的流星离开了,后来溺水而死。
李太二十岁时就来到夏威夷寻找天堂。她被继母卖给一个大户人家做四姨太。丈夫去世后,她跟了种植园工头,被迫当上了妓女。流星死后,像流星的游魂一样,李太一直寻求着解脱和救赎。在她准备和永春一起逃离之前,她与流星的鬼魂相见了,看到苦苦等待自己的至爱流星,李太的灵魂被感召着走向天堂,同她的真爱重逢……
关于《苦甘蔗》的内涵
林小琴作为一个女性剧作家,用细腻的笔触在反映华工受剥削、受压迫的历史的同时,生动地描写了几种不同的感情、不同的等待。
(一)、华裔对故土的思念之情,等待着“回家”。
这种等待可以说是全剧的一条主线。
剧中和剧末,甘蔗园的华工反复吟唱着同一支歌:
夏威夷,夏威夷,
离家万里的夏威夷,
我的骨头疼,
我的心儿碎,
想着家乡的人儿……
夏威夷,夏威夷,
离家万里的夏威夷,
不要让我在痛苦中死去,
不要把我葬在这里的甘蔗地……
简单的语言反映出华工对故土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他们日夜等待着、期盼着回到自己的故乡。流星的游魂对李太说:“一定要把我的尸骨带回去。我这些骨头已经很疲惫了。这些骨头等待入土为安已经等得太久了。大洋彼岸的中国,空空的墓穴等着我回家呢!我一定要回家……”
李太在临死之前对永春说:“带上你父亲的尸骨回家吧!你父亲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我也等了太久了。回家吧!趁着还不太迟,回家吧!”
(二)、华裔对自身恰当的“文化身份”的等待。
自从19世纪中期加州“黄金潮”中大批的华人涌入美国开始,华人在美国已经有了150年的历史。在这并不算短的一百多年中,华裔一直在寻求、等待着自己的“文化身份”得到社会的认可,并溶入其中。
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文化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在《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一文中提出:“身份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透明或毫无问题。应该把身份视作一种‘生产’,它永不完结,永远处于过程之中”,“文化身份根本就不是固定的本质,即毫无改变地置身于历史和文化之外的东西。文化身份有历史——而历史具有真实的、物质的和象征的结果。过去继续对我们说话,但过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实际的过去,因为我们与它的关系,就好像孩子之与母亲的关系一样,总是已经破裂之后的关系。它总是由记忆、幻想、叙事和神话建构的。”(斯图亚特·霍尔,2000)。这种新的文化身份观有助于我们理解华人复杂的文化身份。
在林小琴创作的《苦甘蔗》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华裔对自身“文化身份”的“生产”、努力和等待。文化身份是对特定文化的认同,而地域意识又是人们文化认同的基础。身为华裔女性的李太,二十岁时就来到夏威夷,在这片美国土地上生存了十多年之后,她的“文化身份”相对于刚从中国来到美国的永春来说,就有了太大的改变。永春说:“一切都在人的灵魂里。”李太却认为“一切在心里死去。”永春认为这不是中国人的想法,李太却说自己也许已经不是中国人了。李太与永春所熟悉的家乡的中国女人已经相去甚远了。
当永春初到夏威夷甘蔗园的时候,在劳作中结识了身边的苏甘(Kam Su)——一位三十岁出头的甘蔗收割工。和李太一样,苏甘由于在夏威夷劳作多年,他的文化身份也已经在改变着。他被华人工头剥削,说自己像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他还告诉流星,他们能看到的唯一本书就是《圣经》,他们已经背会了里面的很多篇章……由此可见,来到美国多年的华裔,无论是剧中的李太还是苏甘,他们的文化身份已经或多或少地烙上了西方的烙印,但他们的骨子里还是有着中国的根基。因此,徘徊在两种文化之间,他们需要自己的文化身份得到所处地域的认可和接纳。
(三)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等待,是他们共同的追求。
李太作为全剧中唯一的一个女性角色,对全剧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李太因为憧憬夏威夷天堂般的美好才来到这里。不幸的婚姻之后,她的肉体和灵魂都受着束缚和奴役。她对永春说过:“我在这儿呆了太久了……我这一辈子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等待一个男人。过去,我等待你父亲。现在,我等待你。”
全剧中,流星这个人物只是以亡魂的形象出现。他的过去只是由李太和永春的述说展现给观众的。该剧通过流星这个人物,不仅表现出夏威夷的华工遭受压迫的历史,而且还表现出中国对混血人种的种族歧视的历史。流星受到家族的排挤,家族给他安排了一桩没有爱情的婚姻。李太是他唯一的爱人。他曾经愿意放弃一切争取和李太两个人的自由,但遭到了李太的拒绝。溺水而死之后的流星,化为游魂日夜守在李太的身边。他拿着准备已久的红色旗袍,日夜等待自己的爱人跨越阴阳两界,同自己重逢。
林小琴曾经说过:“历史是记忆的仓库,历史记载着我们作为一个民族曾经的过去。如果我们能够仔细地考查历史,我们就能吸取教训,更加坚强地前行。否则,我们只会像猫捉自己的尾巴一样地原地踏步。”林小琴的《苦甘蔗》给我们展示的,不仅是那一段发生在甘蔗园的苦涩的历史,还有那一段段已成追忆的绵绵的感情。
[1]郭英剑.命名、主题、认同——论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2003,(11).
[2]姜萌萌.从自我归化到自我探求——浅谈美国华裔戏剧的转型[J].国外文学,2006,(1).
[3]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C].《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张龙海.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在中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4).
[5]张琼.从皈依到寻找传统——美国华裔文学发展轨迹的思考[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4).
[6]周乐诗.笔尖的舞蹈——女性文学和女性批评策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Houston,V.H.The Politics of Life[M].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3.
[8]Lai,H.M.et al.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 1910-1940[M].San Francisco:HOCDOIPress,1980.
[9]Lim,G.Paper angels and Bitter cane—Two Plays by Genny Lim[M].Hawaii:Kalamaku Press,1991.
葛文婕,文学硕士,天津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华裔文学、教学法。
(责任编辑:范晶晶)
E-mail:sxmzxs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