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舞蹈教学
2010-08-15赛亚平
□赛亚平
一、舞蹈学习对儿童综合素质培养有辅助功效
生动的舞蹈是文化的、更是文明的,是对社会和人生的净化和美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应该高于物质行为、经济趣味以及商业操作。美好而生动的舞蹈艺术,恰恰是对物质躁动的一种滤化,是对精神文明的张扬。舞蹈又是人们表达感情最古老、最直接、最好的一种形式,自古人们的生活就与舞蹈艺术结下了不解情缘,而幼儿的早期教育形式和方法恰恰是采用兴趣、趣味教育。舞蹈的形式、手段、方法等是最为孩子们接收喜爱的。可以运用舞蹈艺术来引导和开发少儿的智力、培养孩子们的情趣爱好、挖掘他们的才能、塑造儿童真善美的心灵、促进儿童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舞蹈具有“辅德、启智、怡情、健身”的作用。
1999年6月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确立和提高了美育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为美育教育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推动了儿童舞蹈艺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这其中最明显的是人们对艺术教育功能内涵的思想转变,大家普遍认为艺术教育有着不同于其他教育的特殊作用。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艺术的教育,就不是完备的教育。而舞蹈艺术正是艺术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通过舞蹈艺术教育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学习到艺术知识和技能,还能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孩子们在接受学习各种舞蹈知识的同时,也在增强体质、锻炼体能,舞蹈还能训练儿童的协调性、节奏感、模仿能力等。例如:舞蹈基本功训练,开肩、勾蹦脚等练习,使儿童四肢动作协调,躬胸、驼背等不良习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优雅的体态和较好的外形气质,这是舞蹈对儿童产生的最直接、最显著的美育功能;在舞蹈基本功软度、开度的训练中,每完成一个动作的同时,也是在培养孩子的坚韧意志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在成品舞蹈学习中,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团队精神和表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给儿童传授各种舞蹈知识、技能,还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为孩子们提供展示、锻炼、表现的机会,让每位孩子在不断学习舞蹈知识同时,挖掘和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创作能力和表现力。以上的舞蹈功能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有它的独特作用。
二、儿童舞蹈艺术教育应普及化、系统化
儿童舞蹈教育的范畴涵盖了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舞蹈教师必须受过专业训练,具备一定教育能力,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了解儿童心理需要,同时,舞蹈教师在幼儿园、学校或艺术培训机构工作时,要对儿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儿童舞蹈教育;二是利用幼儿园、学校及专业艺术机构,对儿童进行舞蹈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的社会舞蹈教育;三是将舞蹈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自发或自觉地对孩子进行家庭舞蹈艺术教育。儿童舞蹈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家庭、社会、幼儿园、学校都在不断地发挥着各自的教育作用,因此,作为基础教育前沿的幼儿园及学校舞蹈艺术教育应本着积极开放的教育态度,主动将社会舞蹈教育和家庭舞蹈教育纳入自己的教育视野之中,使这三方面的教育力量有机结合在一起,合三为一,互相支持、互相补充,三者密切配合才是取得最佳的舞蹈艺术教育效果的关键。
现代教育观认为:在一切儿童教育活动中,必须要确立儿童的主体地位。即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生存、爱好和发展的权利,促进儿童主动的学习,全面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创造一个自由、宽容的环境,让儿童得到充分的、生动活泼的发展。因此,儿童舞蹈教育在主体性教育原则的引导下,应强调教师与儿童的民主平等地位,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统一起来,绝对不允许个别教师将个人的情感天平倾向于条件好、面容姣好、家庭条件优越、能出成绩的个别学生身上,没有将艺术教育、美育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儿童舞蹈教师应该运用适合儿童心理、生理特征的舞蹈艺术形式、内容、方法,对孩子们进行美的教育,发挥舞蹈艺术的审美功能与情操教育作用,使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好奇、易幻想的特点与舞蹈表现性的特点相吻合,通过舞蹈表演或舞蹈活动,寓教于乐,诱发孩子们纯真、质朴的情感,从而达到教育之目的。
高尔基曾在《儿童文学主题论》一文中说:“有志于儿童文学的作家必须考虑读者年龄的一切特点。违背这些特点,他的著作就会成为没有对象的、对儿童和大人都无用的东西。”这一精辟见解,对儿童舞蹈教育中同样是适用的。因为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发展状况有着明显的不同,其接受能力的差异性将对舞蹈艺术教育产生不同的特殊要求。根据孩子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感知觉、记忆、模仿、想象、情感、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表现能力等心理特点、以及这些阶段性发展过程的种种变异,了解和掌握儿童在不同阶段心理特征的变化、发展,对儿童舞蹈教学,以及创编儿童舞蹈等来说就有了一把金钥匙。儿童舞蹈艺术教育的开放意识应强调教育工作者在保持积极、开放心态的同时,在立足于本国民族乡土教材的基础上,将艺术的触角伸向多元化外来优秀舞蹈文化领域,不断扩展自身的舞蹈艺术知识,并借鉴外来的优秀舞蹈理论和舞蹈实践成果,“洋为中用,发展自我”,掌握丰富的人文思想,丰富和发展我国的舞蹈教育事业,把中国舞蹈教育推向世界,让孩子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三、儿童舞蹈教育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由于舞蹈艺术特定的形象美、动作美、线条美、姿态美,无不熔铸着人类美学趣味,给人以生动、直观、具体的艺术感受,这不仅符合儿童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和动作心理发展特点,而且,更易使儿童通过积极参与、最大限度的调动积极性、挖掘爱好兴趣和投入感情,从而寓教于形、于情、于乐之中。在《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讲到:艺术在创造文化和建设文明中扮演着一种极有价值的角色。每门艺术学科对文化、社会和人的生活做出各自独特的贡献,这些学科的联合更能产生艺术学科中任何一门艺术不能单独产生的作用。因此,儿童舞蹈教育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还应该与其他的学科紧密联系,各学科课程之间互相补充、有机配合、有机联系、有机组合,使儿童在学习舞蹈艺术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多方面、多角度的知识,而不仅仅是让孩子只学会一个舞蹈、只会唱一首儿歌等。要让孩子在学习中培养学习主动性,更好的激发和培养儿童对于知识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不断解决“重知识和技能,轻兴趣和能力”,“重单科培养,轻广泛多学科培养”的问题。
儿童舞蹈教育是启蒙教育中的一部分,确立大众化普及、系统化教育、与多学科联系的教育观念,是未来人才培养与发展的迫切需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舞蹈艺术的韵律美、形式美、动作美等,也让舞蹈艺术美的殿堂能真正地向每一个孩子敞开欢迎的大门。我们“要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行动起来,人尽其力、人尽其责,为孩子们建造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学习到更多更好思想内容健康、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少儿舞蹈,寓教于舞,让孩子们健康的成长。
[1]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2]平心.舞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