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索罗辛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2010-08-14张建华
陈 勇,赵 涛,张建华,王 宏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408000)
有研究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CPPS)患者存在功能性后尿道梗阻,因此有学者建议使用α受体阻滞剂改善症状。近来数个对照研究提示α受体阻滞剂可改善患者的症状[1-2],但并非所有研究支持此观点[3],这可能与疗程和随访时间有关。为观察坦索罗辛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远期疗效,作者设计了6个月疗程,随访2年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7月至2007年3月在本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0例,年龄20~45岁,根据NIH前列腺炎患者分类系统诊断为CP/CPPS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经直肠超声,肛门指检,前列腺按摩液常规检查,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hronic prostatitis sym ptom index,CPSI)。
1.1.1 纳入标准 (1)会阴部疼痛/不适至少3个月;(2)CPSI总分大于或等于12分;(3)期望通过治疗改善症状者。
1.1.2 排除标准 (1)1年内接受过α受体阻滞剂治疗者(不论原因);(2)符合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诊断;(3)1年内患过尿路感染;(4)有生殖泌尿道肿瘤史;(5)炎症性肠道疾病或有尿道狭窄或尿道外伤史;(6)前列腺体积大于或等于40 cm3,PSA≥40 cm3;(7)CPSI总分大于或等于38;(8)可能影响膀胱功能的神经性疾病,如脊髓损伤等。
1.2 方法 采取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计算机随机数字法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坦索罗辛每晚0.2 mg;对照组:安慰剂1粒/晚;疗程:6个月。整个研究期间,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酗酒。访视时间:基线、3、6、12、18、30个月。基线6个月为治疗时段,12~30个月为随访时段。结果测量指标:CPSI,最大尿流率,残余尿。CPSI包括总分及各分类评分。CPSI总分下降4分认定为治疗有效[4]。
1.3 统计学处理 拟合优度检验样本是否为正态分布。基线特征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连续变量如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用方差分析和Newamn-Keuls检验。非连续变量如CPSI组内用Newamn-Keuls检验,组间用秩和检验。数据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基线特征比较 两组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坦索罗辛组 CPSI总分略高于安慰剂组,两组各分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
2.2 两组完成研究例数比较 两组共100人参与研究,每组50例。坦索罗辛组共有15例退出研究,2例因不良反应,5例因疗效不满意,4例症状加重需要辅助其他治疗如抗生素,4例其他原因。安慰剂组有13例退出研究,1例因不良反应,6例因疗效不满意,3例症状加重退出研究,3例其他原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基线特征比较
2.3 研究指标结果 治疗开始3个月后NIH-CPSI总分下降值坦索罗辛组和安慰剂组分别为(8.4±2.3)分和(3.9±1.9)分,P<0.001。治疗 6个月后,坦索罗辛组 CPSI总分下降值较3个月有所减少,为(7.5±1.9),但仍优于安慰剂组(P<0.01)。经过6个月治疗,坦索罗辛组患者症状呈现中等程度改善,坦索罗辛组在12个月和18个月时CPSI总分下降(6.2±2.0)分和(4.3±1.6)分,而安慰剂组为(3.8±1.5)分和(3.5±1.2)分。坦索罗辛组疼痛评分下降值明显大于排尿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下降值。治疗3个月,坦索罗辛组疼痛评分、排尿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2±1.8)、(2.2±1.2)、(2.0±1.3)分,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统计学差异逐渐消失。治疗结束30个月,坦索罗辛组和安慰剂组CPSI下降值分别为(3.0±1.3)分和(1.9±0.9)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CPSI评分变化情况比较见表2。
坦索罗辛组治疗有效例数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但在治疗开始18个月后,两组有效例数逐渐下降,而且在30个月时两组有效例数分别为8例和 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开始30个月后,最大尿流率坦索罗辛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是(2.8±3.9)m L/s和(1.9±2.5)m L/s,P>0.05;残余尿量两组分别是(-6.5±7.8)m L和(-4.6±4.9)m L,P>0.05。
表2 两组CPSI评分比较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6个月疗程坦索罗辛能够改善CP/CPPS患者的症状。坦索罗辛疗效更大程度上来源于疼痛症状的改善,排尿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相对有限。然而,这些效果在结束治疗6个月后逐渐减弱。在研究结束时,两组症状评分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残余尿和最大尿流率在整个研究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本研究结果提示对坦索罗辛治疗有效的患者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以巩固疗效。
前列腺导管内反流可能是引起前列腺炎最主要原因[5-6]。α受体阻滞剂的治疗可以改善前列腺炎患者的排尿功能障碍,减少前列腺内导管反流[7]。因此,尽管缺乏循证医学高级别的证据,α受体阻滞剂仍被建议用于治疗CP/CPPS[1-3]。
近年来,评价α受体阻滞剂治疗CP/CPPS的疗效的研究较多[1-3,8]。大部分临床研究结果均提示α受体阻滞剂能够改善CP/CPPS患者的症状,然而,也有研究持相反观点[3,9]。以上研究随访时间为1~6个月,目前尚无前瞻性随机研究评价坦索罗辛治疗的远期疗效。基于此,作者开展此项研究,旨在探讨坦索罗辛治疗CP/CPPS的远期疗效。
Cheah等[10]报道通过14周的特拉唑嗪与安慰剂治疗,特拉唑嗪组CPSI与基线比较,下降约50%;而安慰剂组仅下降约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ickel等[2]报道52%坦索罗辛治疗的 CP/CPPS患者显示有效,而安慰剂有效只有33%。同时,中重度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而轻度患者治疗效果较差。
本研究纳入的是以往没有接受过治疗的患者,疗程6个月较其他研究更长[1-3]。以CPSI评判指标,坦索罗辛具有中等程度的症状改善的功效,CPSI总分的下降值略低于Mehik的研究[11],这个差别可能与不同的纳入标准有关。作者只纳入以往没有接受过α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而Mehik没有报道他的患者是否接受过α受体阻滞剂治疗。
坦索罗辛在用药期间具有中等程度改善症状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疼痛评分的降低,排尿症状的改善却较有限,对最大尿流率也无明显作用。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CP/CPPS患者主要表现为刺激性症状而非梗阻性症状,同时CP/CPPS患者并没有确切的膀胱出口梗阻,因此,高选择性的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的作用较为有限。其次,与CP/CPPS患者排尿异常产生的机制有关。前列腺慢性炎性刺激导致可能通过前列腺-膀胱反射引起前列腺-膀胱跨器官痛觉致敏[12-13],引起膀胱感觉过敏有关,而坦索罗辛对膀胱感觉功能几乎无作用。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仅用口服α受体阻滞剂单一治疗方法。在随访期间,停止口服α受体阻滞剂,即使患者CPSI提示病情在加重。部分症状复发或加重的患者可能因此而退出研究,作者不能排除此类患者如果恢复治疗可能会出现症状的好转。
[1]Tugcu V ,Tas AI,Fazlioglu A ,et al.A placebo-controlled comparison of the efficiency of triple-and monotherapy in categoryⅢB 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PS)[J].Eur Urol ,2007 ,51(4):1113.
[2]Nickel JC ,Narayan P,M cKay J,et al.Treatment of ch 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with tamsulosin: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trial[J].J Urol,2004,171(4):1594.
[3]Alexander RB ,Propert KJ,Schaeffer AJ,etal.Ciprofloxacin or tamsulosin in men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a randomized,double blind trial[J].Ann Intern Med ,2004,141(8):581.
[4]Propert KJ,Litwin MS ,Wang Y ,et al.Responsiveness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NIH-CPSI)[J].Qual Life Res,2006 ,15(2):299.
[5]Takechi S,Yokoyama M ,Tanji N ,et al.Nonbacterial prostatitis caused by partial urethral obstruction in the rat[J].Urol Res,1999,27(5):346.
[6]邓春华,梁宏,梅骅,等.前列腺内尿液反流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病中的作用[J].中化泌尿外科杂志,1998,19(6):288.
[7]Duclos AJ,Lee CT ,Shoskes DA.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prostatitis[J].Ther Clin Risk Manag,2007 ,3(4):507.
[8]Yong C,Xiaohou W,Jia L,et al.Effects of a 6-month course tamsulosin for 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a multicenter,randomized trial[J].World J Urology,2010 ,article in press(published online).
[9]Nickel JC,Krieger JN,McNaughton-Collins M ,et al.Alfuzosin and symptoms of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J].N Engl J Med ,2008,359(25):2663.
[10]Cheah PY,Liong M L,Yuen KH ,et al.Terazosin therapy for ch 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a randomize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J].J Urol,2003,169(2):592.
[11]Mehik A ,Alas P,Nickel JC ,etal.Alfuzosin treatment for chronic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a prospective,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pilot study[J].Urology,2003,62(3):425.
[12]Song B,Jiang C,Wang Y,et al.New ly found prostatebladder neural reflex in rats-Possible mechanism for voiding dysfunction associated with prostatitis/pelvic pain[J].Urology ,2009,74(6):1365.
[13]Yong C,Xiaohou W,Jia L,et al.Distribution of convergent afferents innervating bladder and prostate at dorsal root ganglia in rats[J].Urology,2010 ,76(3):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