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化遇上产业资本
2010-08-11高洁
高 洁
长久以来,信贷融资都是中国文化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然而,众所周知,文化企业多数以创意著称,而非以产业链庞大或者资产雄厚见长,传统的信贷方式很难满足一些中小规模的文化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然而,破解融资难的瓶颈却很难一蹴而就,占文化领域内主要业态的中小企业或者个体经济,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仍是不保险的代名词;文化创意类企业的资产估值体系缺失,因此靠银行授信远远不能满足产业融资需求。
事实上,“金融+文化”的模式已经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认可。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近年来,国家监管部门出台诸多鼓励和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着力缓解文化产业融资难的问题,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无论是产业基金还是文化企业上市,或是接受民营资本,外资的注入,文化产业有望在今后几年迎来跨越式发展。2010年4月,国务院九部门联合下发《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金融全面支持文化产业的文件。
近一个月来“国字头”,“民字头”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争相落地。在愈发变得炙手可热的文化产业投资中,这些基金的加入势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月初,由中央财政注资引导的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复,首期募集规模60亿元,预计年内将募集到200亿元。这是一只由财政部、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以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等联合发起的私募基金,计划吸引一些文化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等认购,同时也意欲吸纳民间社会资本进入。
6月底,国内第一个专注文化与传媒行业投融资的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China MediaCapital,简称“CMC”)宣布完成首期20亿元人民币资金募集,正式投入运营。此次成功完成首期资金募集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早在去年4月就通过国家发改委备案审批,基金规模50亿元人民币,是第一个在国家发改委获得备案通过的文化产业基金,其本身的股权结构就堪称“文化+资本”的双重合作,基金主要发起方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旗下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国字头”与“民字头”基金携手并进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越来越重视,政府曾出台多个产业扶持政策,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企业,文化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而关于文化产业企业上市也成为众多投资机构所关注的重点行业。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五年将有120家文化产业企业上市。同时,还要发展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企业的投融资,吸纳社会资本,增加企业并购机会。
记者了解到,各地政府也在积极设立专项引导资金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6月17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获悉,山东省财政将设立一只总规模为10亿元的山东省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扶持动漫游戏、影视制作等文化产业。
与此同时,北京华控汇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机关服务中心合作成立了北京国新华控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一只规模在20亿至30亿元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华控汇金是清华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以战略投资管理咨询为基础,公司成立于2003年。目标是支持“清华控股”逐步完成产业调整与升级,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打造清华体系乃至整个行业内的明星投行品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机关服务中心和北京华控汇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北京国新华控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后,华控汇金将以国新华控为平台,以期刊为主要目标,发起成立一只规模在20亿至30亿元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依托清华控股的资本优势,管理优势,文化产业支撑技术做后盾,运用基金工具和信息工具,打造一个以新媒体产业为主业的经营和投资平台。
早在2006年,国内第一家产业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200亿元)即是由中银国际发起设立并管理。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安弟表示,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公司注册资本金为2亿元,中银国际占48%的股份,为最大股东。
早在一年前,“民间”文化产业基金已经出现,东方星空文化基金就是其中之一。2009年5月,在浙江省委宣传部领导的倡议下,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牵头,联合中国烟草总公司浙江省公司和浙江省财务开发公司等国有资本共同组建了东方星空文化基金,该基金采取公司型基金运作模式。
产业基金进入黄金期
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以北京为例从2006年以来,北京市政府就从战略高度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重要支柱来发展,每年拨款5亿元的文化创意产业资金用于扶持产业发展。但华盛弘艺影视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于波认为,这样的资金规模不足以支持一个行业真正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企业的培育期较长,在发展初期实际一直是“砸钱”的过程,融资中的担保又是文化企业所欠缺的。资本市场中惟独产业基金的特点决定其可以长久支持文化产业。“产业基金讲长期回报,存续期一般在10-15年,从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看,与产业基金发展的15年期限非常适合。早在2002年,梁定邦担任证监会顾问时,曾力图联合中国电视家艺术协会的卡通委员会及祥泰证券,共同成立一只传媒基金。但当时国内大环境并不成熟,只能以失败告终。”但于波认为,时至今日,建立产业基金已经没有什么障碍了,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了14只基金,且原有的审批制已经过渡到备案制,发改委的体制创新给中国产业基金的创立开创了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所以对于产业基金来说,现阶段堪称黄金时期。
除中央财政将于近期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预定为100亿元外,日前,北京市金融工作局金融市场处,证券期货处处长湛龙表示,北京确立了“1+3+N”的三层结构的股权投资发展基金架构,其中“3”中包括备受关注的文化产业投资的3只引导基金,规模为50亿元,年底之前基本构架有望形成。而今年6月,注册资金22亿元的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立,由西安市副市长段先念兼任董事长,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搭建投融资平台。此外,江苏省政府设立的20亿元规模的文化产业基金,浙江设立的2.5亿元规模的东方星空文化基金等,都是由政府主要出资,民间资金跟进,配套性质的混合型经济体的基金管理公司。
新媒体增长迅速
产业资本进场让文化传媒行业多了几许遐想,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文化消费的不断升级和产业的一系列变化,文化产业崛起之势将继续增强,尤其是电影、动漫,网游等新媒体行业将发展更快。
在过去5年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产业呈现出明显的行业分化,有线电视、图书出版,广告行业等传统传媒领域发展滞后,而电影、公关和动画等新媒体却出现爆发式增长。国信证券数据显示,电影票房和公关营业额过去5年的复合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32%和29.496,动画片2009年的销售额实现同
比106%的增长。国信证券分析师陈财茂认为,“垄断经营,没有压力,没有动力、机制僵化”导致了低增长的局面。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新成立的基金将重点关注文化与传媒领域的改制重组,行业整合和业态创新,努力成为推动国内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投资者。
分析人士认为,产业资本的介入将推动文化传媒领域的市场化进程,而三网融合等主题概念则将进一步刺激市场对于传媒板块的关注。
对于未来文化传媒行业的走势,有专家认为,运营平台类公司前景要好于内容提供类公司。首先,内容原创的成败具有天然的不确定性,而运营平台则可以分享优质内容的成功,而无需承担内容失败的风险。运营平台的核心在于对用户的聚集,行业的整合具有天然的协同效应。另外,运营平台还可以分享全球内容的成功果实,《阿凡达》热播,中国院线同样受益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产业基金等待政府信号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何小锋日前曾在文化部召开的座谈会上表示,创建文化投资引导基金成为产业融资重要途径。引导基金不用直接投给企业,而是作为龙头基金、母基金,推动其他的投资。对文化产业来说,这种基金实际上也是政府的支持措施。但基金一定要交给专家管理,交给专业团队进行市场化的管理,通过法律和制度来进行约束。
在深交所工作长达10年的于波对此有深切感触,“只有市场化运作产业基金,才能对后续融资起到良好作用,如果一只基金在一个周期内投资回报非常理想,让基金投资人获得高额收益的话,其后续将会有资金源源不断地注入,且能形成示范效应。形成了自身品牌后,又将募集到更多的社会资金,因交由专业人士管理并将产生比个人投资更稳定收益的模式。
于波表示,在建立文化产业基金时,政府的支持和前期投入至关重要,实际上,民间资金必须看到政府实质性的支持和表态后,才愿意跟进。政府的任何资金投入作用都非常巨大,它是一种信号,将作为撬动杠杆,产生良好示范效应,增加投资信心和投资保证。
产业基金最大问题来自管理
“产业基金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未来的管理,即使政府出资,也无法做市场主体,这样将政府引导的产业基金交由商业机构直接操刀管理较好,同时在政府领导和监管下,风险将得到有效控制,收益也将达到预期效果。”
文化产业基金对商业化运作要求更高,财政拨款时对收益考虑得不太周到,那么对产业发展不会起到真正作用。如果只是政府投资,不经由市场化团队运作管理的话,其管理者的责任感将大打折扣。且纯由政府来操作的话,基金的市场性必然会差一些。
专业的基金管理要求,要有对每个投资项目进行评估的专业团队,管理团队直接参与投资公司的经营,或者持有公司股权,与公司所有人形成共同利益体。很多文化公司是从“野蛮生长”的状态过渡而来,其内部管理更需要基金管理团队的参与和改造。
于波认为,除了给投资的公司带来资金和管理经验外,文化产业基金扶持文化企业还有一个好处,它是在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投资,可以掌握行业整体的资源状况。如果基金同时投资了几家公司,那么这些公司的资源都可以调配,达到产业链内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使用。此外在改造智力结构和风险控制方面将达到更加规范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