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少数民族预科第二课堂汉语教学的认识和思考

2010-08-08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言语汉语

王 鑫

(塔里木大学教务处,新疆阿拉尔843300)

新疆的汉语教学经历了半个世纪,教学规模由小到大,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但一直以来有部分汉语教育工作者的目光关注的是语言知识的培养,注重的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语言训练,而忽视了让学生在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过程来掌握汉语.也就是忽视了对言语能力的培养,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借助第二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因此,本文将从对第二课堂教学的认识入手,试谈对汉语教学的思考。

1 第二课堂教学的现状

对第二课堂教学我们并不陌生,但是以前我们只认识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没有从言语知识的习得角度深入思考教学规律,没有认识到真正的交际不是只在课堂上才有。学生的语言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练会的。单纯地认为教语言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注重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和课堂练习,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语言知识的获得不等于语言能力的获得”[1]这个道理。我们在汉语教学中也开展过如:故事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书法比赛等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多是各班的尖子生,缺乏普遍性。活动的内容一般都事先给学生划好范围,缺乏真实性和灵活性,也只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很好地将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未能发挥第二课堂教学的本质作用。最终学生只会书本上规定的应该怎么说的话。其言语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1.1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

第一课堂教学即语言知识的教学,是一种以讲解语言知识为教学目的,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语言教学.它强调的是课堂教学与书本知识的学习,是教授学生语言的组织规则。其目的是对语言内部规律的揭示。语言知识的习得一般局限于教室,是以知识为本位。

第二课堂教学是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教学。它是实践教学,是指向人的技能,是人的素质的培养,是以生活为本位。

真正的交际是在课外进行的。第一课堂教学是为第二课堂教学服务的,第二课堂教学是第一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二者相辅相成。

1.2 对第二课堂教学的认识

近些年在对外汉语教学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有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言语知识的重要性。其中周健认为“学习语言实践是第一位的,知识的传授是第二位的。学生的言语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练会的。语言教学不能脱离语言实际,真实的语言环境不是在课堂上获得的,只有通过大量接触言语,使言语本身的规则在主体大脑中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从而形成一种言语结构。”[2]传授语言知识和言语知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课堂教学是将第一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技能。只有通过真实的课外交际训练,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汉语交际技能,学生具备了交际技能才可算真正意义上的掌握。第二课堂教学能促进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其爱好和特长的机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

2 第二课堂教学形式的思考

根据汉语教学的现状,我们对预科一、二年级206人(大一110人、大二96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及结果见下图。

图1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必要性调查(大学一年级)

图2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必要性调查(大学二年级)

图3 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目的调查(多选)

图4 第二课堂活动形式调查(多选)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无论一年级还是二年级大多数学生认为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和提高汉语水平。

从图4中看出:无论是大一还是大二的学生其兴趣度较高的活动类型是“讲故事、朗读、学唱汉语歌、知识竞赛、民汉对话、情境会话”。而在“演讲、辩论、讨论会”这些要求较高且难度较大的项目上大二学生选择比例明显高于大一学生。这说明大二学生通过一年的汉语强化训练不仅水平上了一个台阶,而且对自己有了更高的期望指标。

综合分析以上数据得出:有绝大多数学生对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持肯定态度,并对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有较大的兴趣。其原因一是学生自身学习的需要,二是我们在教学中缺乏言语实践过程,只注重第一课堂教学,学生对这样学习语言感到枯燥乏味,学习动力不强。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已势在必行。

2.1 以班级为活动单位,人人是活动主体

“情景会话”“讲故事”“朗读”“演讲”“知识竞赛”都是较为适合的形式。其优点是范围小而且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可以利用每天课前十分钟开展“情景会话”“讲故事”“朗读”活动。这需要制定一个长期计划。如“情景会话”刚开始可以给学生预设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对话,练习一段时间后,就让学生自己找话题进行会话。“讲故事”采取内容上先短后长,先看稿后脱稿,先平叙故事后声情并茂的方式训练学生,使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习惯,养成理解记忆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朗读”和“演讲”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朗读”是“演讲”的基础。若没有很好的朗读基础就根本达不到好的演讲效果。而演讲不仅要“讲”,讲出道理,讲出声音的抑扬顿挫,而且还要“演”,将所讲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才能吸引听众,抓住听众的心。所以应该有意识安排学生每天朗读一篇文章。在朗读训练过程中还可以用“美读示范”,即老师给学生范读或请朗读好的学生范读,让学生从中欣赏到美的所在,以提高学习兴趣。知识竞赛”也应该常抓不懈。每月进行一次汉语知识竞赛。可以温故知新.有利于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

针对以上活动内容,每学期进行一次预科年级的大型活动,让那些优秀者在活动中得以展示,让那些暂时无法上台的学生心生羡慕,从而形成一种内动力,“我要好好学习,总有一天我也会站在台上的”,以达到最终目的。

2.2 民汉班级结对子进行汉语会话

语言的学习需要在具体的语境下才能更快地掌握语言的规律。民汉班级结对子即一个少数民族班和一个汉族班结成对子,一帮一或一帮多地进行会话。会话内容和会话话题不限。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交际环境。让学生学习生活的语言。其形式可以有:一是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二是两个汉族学生对话,让民族学生根据对话提出问题。三是利用人体语言让学生用汉语表达其义。另外还可以提供背景资料让学生通过思考、联想后用汉语表达其义。这项活动最好安排在晚自习进行,每周至少两次。长期进行下去就会使学生将“死”的语言学“活”。

2.3 学唱汉语歌

歌词像一首诗,像一篇散文,像一个美妙动听的故事。歌词表现出语言的精炼,反映出生活的哲理。唱歌几乎是每个青年人的爱好。学唱汉语歌有助于学生对歌词词句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在娱乐中学到知识。这种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为佳,实行每周一歌制。

2.4 背诵也是言语实践的有效方法

“背诵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还能增强记忆,促进思维的发展。”[3]背诵不仅仅是背了文章,而且还将语言运用规律记了下来。在背诵时要注意条件记忆向独立记忆转化,有意识强化独立记忆。从心理学的角度说,独立记忆是一种刻在脑海中的熟记,它的记忆信息能随心所欲,运用自如。而条件记忆则需要依赖某种媒介的反射才能反映出来.一旦失去了媒介就会忘却。它们两者相辅相成。条件记忆经过多次有意识的重复,可转化为独立记忆。独立记忆的实践即表现为能力。独立记忆的多少就表现为人的能力的大小。因此老师要鼓励和安排学生记诵好句子、好篇章。一般而言,背诵不宜在课堂上进行,只有通过第二课堂来实践。这项训练应长期进行,适时检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交际技能。

2.5 走进生活学习汉语

适时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融进生活,融入社会。选择真实的言语,真实的情景,在真实的交际过程中学习语言,使用语言。可以采取参观访问、打电话、买东西、串门、拜年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话题进行汉语会话。可以带着问题去,也可以在实践中寻找问题。每次都要让学生总结或汇报。总结或汇报的内容基本上有:你去了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去那个地方?见到了什么人?谈论了什么话题?了解到了什么事?学到了什么东西?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明白?结果怎样?有何感想?学生可以对他人的汇报总结或互评,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言语,在互评中学习言语。这样做能使学生随时随地了解自己学到了什么,还欠缺什么,对自己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从而打破个人在认识上的局限性,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

2.6 组织命题讨论会

以命题讨论会的形式可以充分扩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大量的创造和想象。这种活动形式是灵活的,气氛是宽松的,但主题必须是明确的。如:给学生一幅表意抽象一些的画,或给出一个有争议的命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发挥联想。使学生的信息互相刺激,进而产生一些新的观念和认识。

总之,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场所。我们在教学中追求的是一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教学对象需求之间的和谐统一。教学不能脱离语言实际,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最终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学生也只有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才能学会语言的使用。通过形式多样、目的明确的各种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使汉语学习在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对快速提高言语能力是十分必要和有利的。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即语言的实践过程,应将其作为一项考核内容,纳入到学生的总评成绩中。使外部推动力和内在动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教学之目的。

[1] 王玲玲.朗读教学与语感构建[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5):54.

[2] 周健.论汉语语感教学[J] .汉语学习,2003(1):62.

[3] 周健.论汉语语感教学[J] .汉语学习,2003(1):63.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言语汉语
学汉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