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产业优势寻迹
2010-08-03张春森
文/张春森
具备真正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端制造企业,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未来的产业优势一定是具有产业竞争优势的企业,这种优势可以高度概括为:有比较高的技术含量加上需要比较多的技术劳动力
逝 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浙江经济伴随着世界经济潮流起起伏伏的一年中,我们养成了晨观华尔街、暮视港股走势的习惯。外围经济的一息一动直接牵动我们的中枢神经,直接影响我们对经济运行趋势的判断,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情。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之变,让我们重新审视和调整未来的增长之路。当传统比较优势下降,经济内生原动力明显不足时,2010年浙江经济的一叶扁舟又将驶向何方?放眼世界,全球化、一体化时代,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等要素供求格局已发生了质的变化,经济的发展早不再是斯密的绝对优势,也不仅是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经济发展的更多的体现了迈克尔—波特的四阶段理论,从要素、到投资、到创新、到财富的多轮驱动。因此,后起地区经济的赶超必然是基于发达国家外部知识技术溢出效应的优势,加之免走“弯路”多走“捷径”的后发优势,全面培育本区域的产业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是一种自然优势,往往表现为一种低成本、低价格的价格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不仅表现为价格竞争优势,同时也体现在产品特异性为主的非价格竞争优势,且以形成产品特异性为目的的创新优势,寻求提升产业优势和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回顾二战后,以日本为首的人口众多的亚洲国家,以实施加工制造、出口导向战略为主,发挥和创造出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发展之路,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稠密的国家不无裨益。归根结蒂,我们的产业发展以13亿人口为基础,这也正是我们最大资源优势。1998年,我国低端制造业的发展撼动了东南亚的产业基础,或许也是亚洲金融风暴的诱因之一;10年又一轮回,近年来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崛起,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欧美日的霸主地位。而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发轫于乡村工业化,而后又从块状经济到产业集群的一路赶超,也印证了这一点。
由此,分析下一轮周期我国产业发展的路径,最大的产业优势在于有一定劳动资本技术混合的密集型制造业。而人均自然资源匮乏,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农业、采矿业等产业,以及初露峥嵘的服务业,竞争力则明显不强。首先是农业,我国人均占有耕地不及世界的1/3(浙江省则仅为全国的1/2、世界的1/7),农业的优势肯定不在大宗农产品,而在耗费劳动力多的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比如花卉、海水养殖、饲料、食品加工等。而单纯的劳动力密集型的低技术行业未来一定是没有前途的,毕竟还有比中国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如印度、越南等等。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日本对印的投资也已首次超过了对华投资。至于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等虽有一些突破,但影响尚属有限,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显非一朝一夕之功。
未来的产业优势一定是具有产业竞争优势的企业,这种优势可以高度概括为:有比较高的技术含量加上需要比较多的技术劳动力。单纯的技术优势欧美日企业都有,但人工成本很高;而东南亚洲国家没有比较长的产业链,也缺乏较高的工业基础。因此,我们的产业升级的方向一定是高端制造业:汽车、造船、电子电器、机械机床、通讯设备、精细化工等。今后,产业发展的方向或优势确切地说是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端制造业。能够将“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的具备真正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端制造企业,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沿着高端制造业这条路径,浙江又如何走?归纳起来不外乎,产业内提升和产业间提升这两类。后者强调的是要直接瞄准最尖端的产品和最前沿的技术,通过引进全新的高端产业,来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产业的大跨越;而前者更强调的是依托自身的产业基础,通过选择适宜性技术,来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或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从而完成产业的转型升级。当前,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产业间提升,而对产业内提升给予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一直视为畏途。
农业的优势肯定不在大宗农产品,而在耗费劳动力多的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比如花卉、海水养殖等
这一点日本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以日本京都为例,京都具有千余年历史的各种各样的传统手工业,包括制陶、茶道、插花、舞伎等。日本企业将这些传统手工业与尖端科技相融合,使传统产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比如,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的京都陶瓷就是京都地区悠久的制陶业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现在,日本的精练陶瓷不仅在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其生产的陶瓷敏感元件已占据国际市场主要份额;目前日本正在试验高性能陶瓷电池,而且在开发陶瓷发动机方面也在世界前列。
再回到浙江,眼下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食品、服装、金属制品等产业领域浙江仍具有竞争优势,而在资本技术密集领域则还处于成长阶段。基于人口资源的巨大优势,协调这对矛盾的有效方法是:一方面,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如积极发展产业用和装饰用纺织品、高档服装及饰品、智能化低压电器等等;另一方面,向资本技术密集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环节进军,即通过高新技术份额的迅速扩大提升整个产业层次,如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氟化工、助剂等精细化工,空分、发电、真空等成套设备,通信、网络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等等。
要实现上述路径的产业升级,除了走自主创新之路外,政府政策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完全由市场机制引导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是比较缓慢的,也可能会造成一些产业升级机遇的错失。从政策的层面看,当前的着眼点是,围绕重点产业、行业和特色优势产品,抓好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资本链的整合和提升。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城市的功能,增强城市的要素集聚和产业辐射的能力,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良好的空间载体和发展环境。
新年伊始,登高望远。期盼着推动区域发展的新动能终将汇聚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崛起向上的浩荡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