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2010-08-03任志宏司晓一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2期
关键词:植骨椎管椎弓

任志宏 刘 莹 司晓一

1 广东省深圳市平乐骨伤科医院(518010)

2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18010)

腰椎滑脱(lumbar spondylo1isthesis)是指一个椎体与其相邻的下位椎体相对滑移。多数腰椎滑脱并无腰腿痛症状,而有腰腿痛症状并被证明有腰椎滑脱的病例,腰椎滑脱也未必是其症状出现的真正原因,随着医学的发展,相关研究的深入,多数学者认为,腰椎滑脱属于腰椎节段不稳,因此引起腰腿痛,称腰椎滑脱症,腰椎滑脱症需行手术治疗者约为20%[1]。本文就两种不同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情况进行相关阐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深圳市平乐骨伤科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56例腰椎滑脱需经手术治疗患者,男18例,女38例;年龄26~68岁,平均45.7岁;根据滑脱部位分L3滑脱者3例,L4滑脱者27例,L5滑脱者24例,L4~5同时滑脱者2例;根据滑脱性质分外伤性滑脱者5例,退变性滑脱者8例,椎弓峡部崩裂性滑脱者43例;根据滑脱程度分Ⅰ度13例,Ⅱ度32例,Ⅲ度11例;合并症中椎管狭窄者6例,椎间盘突出者5例。以上病例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

1.2 手术方法

表1 Steffee术组和RF术组手术情况比较

1.2.1 Steffee术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使用该术有Ⅱ度18例,Ⅲ度11例,具体手术方法如下:①体位:全麻后俯卧于脊柱架上。注意双侧胸部和髂部要垫软垫,以防皮肤及软组织压伤,双上肢要抬高,注意双侧腋窝不能受压。下肢屈曲,并垫软枕,以防双膝关节压伤。双侧髂部注意腹股沟部血管神经不要受压。②切口与显露:后侧正中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腰背筋膜,用骨膜剥离器剥离两侧骶棘肌,剥离到两侧横突,咬除小关节周围软组织,清楚地暴露上、下关节突、椎板及横突。③探查椎管及椎间盘,若硬膜及神经根明显受压,宜行彻底广泛地椎板及神经孔减压。④确定椎弓根螺钉的进针点,一般正确的进针点为横突中点水平线与上关节突外缘垂线的交点。⑤咬除上关节突部分骨皮质,以利于手钻钻入。用探孔器通过椎弓根向椎体钻一通道。⑥拧入椎弓根螺钉,用C臂机检查各个螺钉位置是否正确。⑦然后用Steffee钢板固定,利用复位杆提拉滑脱椎体中的椎弓根螺钉,复位后拧紧椎弓根钉螺帽。取自体髂骨于钢板外侧、横突根部之间及小关节间植骨融合。

1.2.2 RF术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使用该术有Ⅰ度13例,Ⅱ度14例,具体手术方法如下:①体位同上,取腰骶部后正中切口,常规显露出棘突、椎板、关节突关节及横突背面,保存横突间的筋膜完整性。②切除后弓:如狭窄严重可彻底切除增厚的棘突、椎板、小关节等,使狭窄的椎管和侧隐窝得到彻底减压。持骨钳夹持棘突,确定峡部不连及滑脱椎体部分,切除椎板间黄韧带,显露硬膜囊,牵开神经根,切开峡部不连处的软组织连接,将后弓完整切除。扩大侧隐窝及神经根管,充分游离神经根。③复位与固定:于滑脱椎体两侧椎弓根上置入推拉力椎弓根螺钉,深达前方骨皮质,以增加拉力。下一椎体上则植入10°~15°的成角椎弓根螺钉,术中照X线片或在C臂X线机监视下进行,以保证螺钉放置方向正确,在矢状面上,螺钉应始终保持与椎体上下面平行。将双通变向螺帽旋在全螺纹棍上后,套在推拉螺钉上,螺纹棍放入角螺钉“U”型槽内,旋紧推拉螺钉上的球面螺母,螺钉即产生向后拉力,使滑脱椎体复位,调节夹住“U”型角螺钉上两侧螺母,适当在两节椎体间加压。④植骨融合:剪断过长的螺钉,取髂骨行小关节间横突间植骨或椎体间柱状植骨融合。⑤关闭切口:反复冲洗切口后,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且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从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滑脱复位率等各方面比较两组差异均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 论

在腰椎滑脱的发生与发展中,基于腰椎滑脱节段的不稳,相邻椎体间异常活动的出现与增加,相继引起系列改变,如上位椎体前移,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就可插入椎间孔内,进而成为致压神经根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而引发临床症状,即成腰椎滑脱症。无症状的滑脱是不需要治疗的,尤其是不需手术治疗。对有轻微、间断症状的滑脱患者一般可先行保守治疗。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必须有明确的手术指征,其中最主要的是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持续并不断加重的腰痛和腿痛、破行、下肢感觉障碍、肌力下降、肌肉萎缩、严重者可有大小便障碍。影像学检查,滑脱平面与产生临床的症状相符合。一般来说,滑脱越严重,临床症状越明显,但二者并不完全平行。手术指征明确后,治疗的基本原则为:减压、复位(重新排列下腰脊椎,重建生理前凸)、固定、椎间植骨融合。

Steffee术和RF术是外科临床治疗腰椎滑脱经常要用到的两种手术方法,而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选择一般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RF术适应证包括:①持续腰痛或反复腰痛影响正常活动和生活。②有神经根或马尾受压的症状和体征。③滑脱程度>30%~50%。④滑脱角>45°,腰椎区有明显后凸畸形或腰椎段脊柱不稳定者。而Steffee术对于严重的椎管滑脱伴椎管狭窄的患者,既能广泛彻底的减压,又能很好的内固定,椎管狭窄患者,大都在50岁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常规方法不能很好固定。椎弓根是椎体中最强的部分,形似圆柱体,周围为皮质骨,中间少许松质骨。即使骨质疏松,椎弓根亦能为内固定器材提供足够的强度,另外这些患者需要广泛地椎板减压,Steffee手术恰恰适宜于上述两种情况的内固定。另外Steffee手术腰椎滑脱的复位率较高[2]。本手术既能广泛减压,又可提供有效的内固定,是滑脱复位的较好方法。通过本文两种手术治疗效果的比较发现从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滑脱复位率等各方面比较两组差异均无明显差异,可见选择正确的手术术式是提高腰椎滑脱治愈率的关键。

[1]马方全,王栓科,王守刚.腰椎滑脱与腰椎融合[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5(1):46-47.

[2]王石磊,孙燕,谷增泉.伴椎管狭窄的腰椎滑脱36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0,16(2):97-98.

猜你喜欢

植骨椎管椎弓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
经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