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富源县森林资源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0-07-31

中国林业经济 2010年2期
关键词:富源县富源乔木林

高 卫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昆明 650051)

1 富源县概况

富源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东经103°58'37″-104°49'48″、北纬 25°02'30″-25°58'22″之间,东部、东南部与贵州省兴义市、盘县接壤,南部、西南部与罗平县毗邻,西部、西北部与麒麟区、沾益县交界,北部与宣威市相连。富源隶属于云南省曲靖市,自古以来就是云南省与祖国内地相联系的东大门,是内地入滇的第一关和中原出入东南亚的咽喉要地。富源县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乌蒙山支脉纵贯全境,山地峡谷特征突出,岩性差异大,岩溶发达,域内“喀斯特”石灰岩溶地貌特征显著,以石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分布较广泛,占了全县总面积的63.04%。地形海拔在1 700-2 300 m,平均坡度20°左右,以中山、高中山为主。富源县属南温带山地季风半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沛,干湿分明,雨热同季,旱凉同期。年平均气温13.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7℃,最高气温39.4℃,最低气温-10.7℃,≥10℃年活动积温4 024℃,年日照时数1 819.9 h,无霜期240 d,年平均降水量1 093.7 mm。

富源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境内喀斯特岩溶地貌显著,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是国家级贫困县,林业在全县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富源是采煤大县,80%的地区地下有煤,煤炭的采掘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对当地植被破坏严重。全县有多座大型发电企业,如滇东发电厂等,每年由于发电消耗的煤碳数量惊人,同时排出的废气对当地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城镇化速度加快及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近几年城市基础建设和公路扩建改造对水泥及石沙需求急增,因此,侵占林地开石挖沙现象增多,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富源县90%以上的国土面积是山地,广大农民群众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于种植养殖业。林业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发展林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森林还担负着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环境保护、净化空气,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木材需求的重任。林业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于一身[1],随着富源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全县工业化进程步伐的加快,社会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必须进行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保持生态环境平衡。

2 富源县森林资源状况

2.1 富源县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

富源县土地总面积325 100 hm2,其中,林地面积150 157.2 hm2,占土地面积的46.2%;非林地面积174 942.8 hm2,占土地面积的53.8%。全县森林覆盖率为38.41%,其中有林地覆盖率为29.32%,灌木林地覆盖率为9.09%。林木绿化率为44.82%,其中,有林地覆盖率为29.32%,灌木林地覆盖率为14.98%,四旁树覆盖率为0.52%。

?

2.2 林地的地类结构

在富源县150 157.2 hm2的林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95 324.7 hm2,占林地面积的63.5%,有林地蓄积量2 619 470 m3,疏林地面积366.9 hm2,占林地面积的0.2%,疏林地蓄积量2 550 m3,灌木林地面积48 715.6 hm2,占林地面积的32.5%,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 579.8 hm2,占林地面积的1.7%,无立木林地面积323.0 hm2,占林地面积的0.2%,宜林地面积2 845.1 hm2,占林地面积的1.9%。在全县150 157.2 hm2的林地面积中,国有林面积5 395.1 hm2,占 3.6% ,集体林面积 143 935.5 hm2,占95.9%,个人权属面积有826.6 hm2,占0.5%。

?

2.3 森林植被类型

富源县森林植被基本属“北亚热带-南温带中山常绿针叶和阔叶林”类型,主要植被类型有暖温性针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暖温性稀疏灌木草丛。由于原生植被破坏较大,目前主要以人工造林和次生林植被为主。全县森林植被主要由华山松人工纯林、云南松和天然萌生栎类林构成,少部分地域尚保存为数不多的原生植被。人工林以云南松、华山松、杉木、柳杉为主,阔叶林主要是萌生栎类。针阔叶林地域分布不明显,全县范围内呈块状纯林分散布局,局部有少量天然针阔混交林。植被随土壤的区域地带性和海拔垂直分布变化明显。有一定数量的珍稀树种分布保存,主要是十八连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山茶、红花木莲、黄杉、厚朴等国家级、省级保护植物。

2.4 各林种面积及蓄积量

富源县面积最大的是有林地和灌木林地。有林地面积95 324.7 hm2,蓄积量2 619 470 m3,其中乔木林面积94 401.1 hm2,总蓄积量2 616 920 m3。乔木林中的纯林面积54 757.7 hm2,蓄积1 919 570 m3,占乔木林面积的58.0%,占乔木林总蓄积的73.4%;混交林面积39643.4hm2,蓄积697 350 m3,占乔木林面积的42.0%,占乔木林总蓄积的26.6%。灌木林总面积48 715.6 hm2,其中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29561.1 hm2,占灌木林面积的60.7%;其他灌木林19 154.5 hm2,占灌木林面积的39.3%。

?

3 富源县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

①非林地比重大,无立木林地和宜林地少,近期造林难度大。由于富源是农业县,沙漠化比重大,林地仅占国土面积的46.2%,是云南省较低的地区。由于富源的无立木林地和宜林地集中分布在后所和中安这两个乡镇,而这两个乡镇又是沙漠化极为严重的地区,工矿密集人畜活动极为频繁,因此植树造林较为困难。②森林资源总量不大,经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县活立木蓄积人均只有4 m3,在全县乔木林面积中幼龄林39 737.8 hm2,占乔木林总面积的42.1%,中龄林面积47 307.0 hm2,占乔木林总面积的50.1%,近熟林面积5 572.7 hm2,占乔木林总面积的5.9%;成熟林1 783.6 hm2,占乔木林总面积的1.9%。中幼林占了绝大部分,中成熟林面积、蓄积少,过熟林却根本没有。由于长期以来粗放经营的观念,措施不力,抚育不到位,有的由于未适地、适树、适法,造成林相残破,林地生产力不高。因此在今后的林业工作中,应当加强森林后备资源的培育,挖掘林地的利用潜力,进一步提高经营水平。

?

③森林质量不高,林地生产力低。富源县以天然林为主,人工林面积较少,但天然次生林质量较差。全县人工林与天然林总面积为146 987.0 hm2、总蓄积为2 619 410 m3,其中天然林面积94 496.9 hm2,占森林面积的64.3%;蓄积823 810 m3,占森林蓄积的31.4%;人工林面积52 490.1 hm2,占森林面积的35.7%,蓄积1 795 660 m3,占森林蓄积的68.6%。天然林面积虽然占了多数,蓄积量却很少,而人工林蓄积所占比例较大。全县林木综合生长率5.55%,虽然超过了全国综合生长率4.51%的指标 (引用2000年国家林业局公布数据),但林地生产力并不高,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与云南省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也不相称。④乔木林中纯林较多,混交林偏少。纯林面积占了乔木林的58%。富源县地处滇黔交界处,水土肥沃非常适宜华山松的生长。现有乔木林中以华山松占绝对优势,占乔木林面积的42.2%。⑤经济林面积比重太小,需要大力发展经济林木。全县乔木经济林和灌木经济林才有1 172.5 hm2,仅占林地的0.8%。经济林太少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今后应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高效经济林木,使林业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⑥富源县生态公益林面积为85 511.6 hm2,占林地比例56.9%。林业生产经营以生态效益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体现了生态立县的战略方针。大面积的生态公益林决定了富源林业的发展必须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林业产业的发展,在确保林业生态效益充分发挥的前提下,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步伐,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大效益共同发展。

4 富源县林业发展的建议

通过对富源县森林资源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富源县的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林业用地面积和比例、林业用地率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富源是采煤大县,对当地植被破坏严重,面对这种新形势下的新任务,结合富源的林业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资源管理体系,健全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系统,提高综合监测水平

利用SPOT-5高分辨率卫星遥感信息进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所得到的资源数据,建立好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完善调查方法,丰富产出成果,制定和完善监测的相关标准、规程、办法,充分应用先进技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更新森林资源数据,提高成果的时效性,实现森林资源成果的管理科学、信息共享、准确高效、安全可靠[2],使其真正成为基层林业工作的技术支撑。

4.2 加强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严格执法,积极推进依法治林,依法兴林工程

富源县是矿藏资源大县,特别是煤炭资源极为丰富,煤炭的开采如果管理不善将造成林地的大量流失和破坏,形成林地、林地资源的逆转。应探索制定适合富源县具体实际情况的林地管理细则、办法、规章,纳入地方立法规划,以地方法规的形式细化强化林地的管理。利用此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提供的数据库和相关资料,对林地资源实施动态监测和管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等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3],把“严管林”的要求落到实处。

4.3 落实山林权属,切实调动林农造林积极性

落实山林权属,充分调动林权所有者造林积极性[4],促进林地的有效流转,带动广大农户实行规模集约经营,解决林相破碎、生态保护效能低、树种结构单一、经营水平参差不齐、产出效益差等一系列问题。同时通过合作造林,克服林地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资金不足、经营水平低下等问题,既解决了林农资金缺乏问题,又提高了林分质量、增加林农的收入,实现了林木经营放活、森林资产盘活的目标,促进了森林资源培育业的发展。

4.4 提高科技含量,加强营造林管理工作,特别是中幼龄林的抚育管理工作

富源县森林质量不高,单位蓄积偏低,过熟林少,中幼林占了绝大部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加强中幼林的抚育管理,认真做好抚育间伐、限额采伐,优化树种结构,改变耕作制度,坚持良种壮苗上山造林,通过合理造林密度和适地、适树、适法[5],努力改善林分质量,降低森林资源消耗使后续森林资源迅速成长起来,提高森林资源经营质量和经济效益,改变树种结构单一、生态功能低下、林地生产力不高的状况,提高单位面积蓄积,达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目的。

4.5 强化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富源森林中幼林面积高达92.2%、蓄积占75.1%。华山松和云南松针叶林又占面积的67.5%,混交林仅占森林面积的41.7%。这些特点导致了富源县的森林防火等级高且易燃易毁,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危害。因此加强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富源县林业工作的大事。要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加大重点火险区的综合治理和林火监测力度,不断提高防火和扑火能力。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力度,切实抓好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外来有害生物预警体系,防止境外有害生物的侵入和国内危险性病虫的异地传播,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

4.6 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大力发展经济林木种植业

以经济林木树种栽培带动农村脱贫致富,达到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目前富源县经济林面积比重太小,不利于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同时应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高效经济林木,使林业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使林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富源县是“八宝之乡”,物产丰富,经济林树种众多,如核桃、板栗、银杏、杜仲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经济林木的种植都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要充分利用当前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经济林木种植,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1]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战略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程鹏.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开展途径[J].安徽林业,2008(5):4-6.

[3]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及森林资源状况[J].绿色中国,2004(11):10-11.

[4]危丽,杨先斌,刘燕.农户参与意愿与退耕还林政策的可持续性[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6):29-35.

[5]陈萍.福建省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198-201.

猜你喜欢

富源县富源乔木林
新罗区大池镇乔木林碳储量估算
抚远市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价
乔木林郁闭度与林下天然筇竹林分布及生长状况的关系研究
数形结合方法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
富源县总工会:组织220名一线职工(劳模)疗休养
拖拉机厂来了个王医生
观光园艺在富源县都市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会飞的大拇指
山药“安家”富源村
林分特征值六株木法测定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