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式与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观察
2010-07-30张玉琴
张玉琴
子宫肌瘤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了女性身心健康,子宫肌瘤剔除可通过开腹和阴道两种途径进行,即腹式子宫剔除术和阴式子宫剔除术。回顾鹤壁市中医院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年间的病例122例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77例(腹式组),均已婚,平均年龄39岁,其中单发肌瘤22例、多发肌瘤57例;肌瘤直径<5cm,41例、肌瘤直径≥5cm,36例;浆膜下肌瘤51例、肌壁间肌瘤26例。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45例(阴式组),均已婚,平均年龄34岁,其中单发肌瘤15例、多发肌瘤30例;肌瘤直径<5cm,45例,肌瘤直径≥5cm为0例;浆膜下肌瘤30例、肌壁间肌瘤15例。122例患者均行CT检查,术前常规检查无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1.2.1 麻醉方式
两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1.2.2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根据肌瘤部位选择阴道穹窿切口,前壁肌瘤取阴道前穹窿横切口,分离宫颈阴道间隙,上推膀胱,前达子宫反折膜。后壁肌瘤取阴道后穹窿横切口,后达子宫直肠腹膜反折剪开腹膜,进入腹腔,若子宫体积>12孕周,则可同时切开前后穹窿,纵形切开子宫肌壁至瘤体组织,用止血钳沿分界处进行纯性剥离,直至剔除肌瘤,如肌瘤较大不能完整经阴道剔除,可一边剥离,一边将肌瘤行楔开切口,分块经阴道取出,用2-0可吸收线闭合瘤腔,缝合切口,不留死腔,检查切口无渗血,还纳子宫入腹腔,并放置软胶管引流。
1.2.3 经腹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
按腹横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常规手术方法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两组肌瘤剔除手术期情况比较见表1,两组比较,阴式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明显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腹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阴道残端感染:腹式组77例中,残端感染3例,感染率3.9%,此3例肌瘤较大,剔除时进入子宫腔;阴式组45例中,残端感染9例,感染率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感染病例中,术后阴道分泌物培养3例阳性,其中真菌2例,滴虫1例;残端息肉1例,予以激光治疗后痊愈。腹式组感染病例中,术后阴道分泌物培养,1例真菌感染。
3 讨 论
3.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至少有20%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1],子宫肌瘤的治疗多以手术为主。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仅可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重要的是维持子宫的生理功能,保持盆底解剖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患者术后的身心健康。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方面虽不及阴式手术优越,但其手术适应证更为广泛,该术式不受肌瘤大小、数目、部位的限制。尤其特殊部位的子宫肌瘤,如阔韧带肌瘤、宫颈肌瘤,或肌瘤数目>4个,直径≥5cm,或近黏膜面的肌壁间肌瘤,均以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为首选[2]。
3.2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特点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术后体表美观、不留瘢痕、微创等特点,并对腹腔干扰小、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由于阴道范围所限制,其适应症受限,阴式剔除的子宫肌瘤直径<5cm,位置靠近浆膜面数目≤3个,容易缝合,故手术失血少,手术时间较短。
3.3 术后病率与残端感染的预防
研究发现,无论阴道还是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都有可能被阴道细菌感染,但术后病率腹式组高于阴式组,其主要原因为阴道与腹腔相通,术前擦洗阴道可使阴道细菌大量减少,阴式组手术操作环境为阴道,手术野易被阴道内致病菌所污染,诱发术后病率。腹式组手术肌瘤较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有关。但临床发现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残端感染率阴式组较腹式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原因可能与术前阴道冲洗消毒不理想,阴道消毒、清洁不彻底,术中创伤,麻醉等应激性刺激,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液体排出不畅,残断的渗出,阴道pH值改变,机体抵抗力降低,为细菌滋生提供了繁殖环境。因此,对术前有异常菌群的病例,要延长阴道消毒准备的时间,术后残端感染并发症的预防在于:①术前应常规做白带化验,如为白带化验阳性者尽量在治愈后再进行手术,术前至少要做好3d的阴道准备,术前用15%肤阴洁液冲洗阴道3d以上,能有效防止阴道残端感染和肉芽肿的发生。②术中常规宫壁注射缩宫素或垂体后叶素加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缝合肌瘤残腔时不留死腔,缩短手术暴露时间,杜绝术中异物残留。③术毕用温0.9%氯化钠充分冲洗盆腔,必要时适量的甲硝唑液灌洗盆腔。④术后应常规每天抹洗外阴2次,术后7d常规窥器检查阴道残端,发现有感染情况及时治疗。⑤术后盆腔放引流管,引流术后盆腔内积液积血。⑥术后常规阴道切口做细菌培养,指导用药。⑦术后1个月如出现残端肉芽肿,予以激光治疗,故术后的观察尤为重要。
表1 腹式组与阴式组肌瘤剔除手术期情况比较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9-272.
[2]王藤隆.阴道手术的基础和操作[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4-35.
[3]李华英,李树芳,戴淼,等.子宫切除术后阴道上皮及血管的阴道镜像变化规律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4,10(6):34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