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300例临床观察

2010-11-07莫秀瑛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4期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出血量

莫秀瑛

人工流产术目前仍为我国避孕失败的主要补救措施,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及医疗技术的提高,在术时使用镇痛技术,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极为重要。既往在行人工流产时不需要任何麻醉,患者术中紧张、焦虑,手术更易造成痛苦,患者术中配合不好,甚至影响术中操作和手术进程。自从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无痛人流以来,经临床观察达到无疼痛,无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发生,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南宁市妇幼保健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自愿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且无手术禁忌证的早孕住院患者300例,孕龄8~11周,均经尿HCG和盆腔B超检测证实宫内妊娠。其中,观察组150例为自愿要求无痛人流者,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用药,年龄(30.6±7.9)岁,妊娠天数(52.3±11.6)d;对照组150例为未要求无痛人流者,术前、术中不用任何药物,年龄(28.9±12.7)岁,妊娠天数(49.9±13.4)d。两组年龄、妊娠天数、孕次、产次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人流术前做常规检查,观察组术前禁食水4~6h,麻醉前测生命征,建立静脉通道,观察组静脉推注芬太尼0.001mg/kg及丙泊酚2mg/kg,注药速度40~60mg/min,时间不少于3min,一般用药60~130mg,手术中根据患者情况丙泊酚以0.5mg/kg剂量追加,总用量90~200mg,同时采用面罩吸氧、心电监护、常规人工流产术,并观察患者的反应,直至临床体征表明麻醉有效(患者睫毛反射消失,眼球凝视状),约40s达镇静效果后即行人流术,术中观察患者情况维持麻醉,同时监测生命征,观察意识的消失及恢复情况,调节麻醉的输注速度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150例,术前、术中不用任何镇痛剂或麻醉药物,按常规人工流产术操作,进行手术。两组均同时观察生命征、氧分压、疼痛、RAAS、出血量、宫颈扩张等情况。

1.3 观察项目

1.3.1 一般项目

平均动脉压、脉搏、氧分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1.3.2 镇痛效果评价

将镇痛效果分为3级:I级(显效),孕妇术中完全无痛,表情自如,安静。Ⅱ级(有效):孕妇术中仅轻度疼痛,牵拉感,基本安静。Ⅲ级(无效)孕妇感明显疼痛,不够安静或大声呻吟[1]。

1.3.3 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出血量计数以负压瓶刻度为准。阴道出血量≥30mL为多于平均量。

1.3.4 有无人流综合征(RAAS)发生

RAAS的诊断标准:①术中心率减缓至60次/min以下,心率不齐,并伴有恶心呕吐、胸闷、头晕、面色苍白、抽搐等5项中有3项者。②术中血压降至80/60mmHg以下或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且有3项全身反应者[2]。

1.3.5 两组宫颈松弛程度判定标准

以6号扩宫棒能顺利通过宫颈内口为标准。

1.3.6 统计学方法

应用χ2检验,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两组术前、术中对生命征的影响

两组术前、术中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对生命体征变化的比较

2.2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观察组无痛率100%,对照组3.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2.3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26.8±14.6)mL,对照组(25.8±15.3)mL,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P>0.05)

2.4 两组RAAS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无1例发生RAAS,对照组有例16例发生RAAS,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情况比较

2.5 两组宫颈松弛程度比较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5。

表5 两组间扩宫率比较(P<0.05)

2.6 不良反应

300例患者中未发现严重毒副反应,12例发生输注局部轻微疼痛,减慢静推速度可缓解疼痛。曾有3例发生低血压,经快速输液后血压升至正常,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3 讨 论

丙泊酚是一种新型高脂溶性短效静脉注射全身麻醉药,它起效迅速,维持时间短,体内无蓄积,代谢快,毒性小,具有迅速分布和迅速清除、无成瘾性的特点[3],适用于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而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丙泊酚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使用丙泊酚做全身麻醉药可起到很好的止痛作用,而且操作简单,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人流术时手术时间短,由于丙泊酚镇痛作用弱,仍不能完全有效抑制手术刺激,常需复合其他镇痛药以改善镇痛效果[4]。

芬太尼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属强效麻醉性镇痛药,主要作用在皮层下,通过减少伤害性刺激传导到皮质的强度,加强对应激反应的抑制,保持心血管功能稳定,减少全麻药用量的优点,镇痛作用产生快,适于妇科手术镇痛,但持续时间短,对呼吸有抑制作用,易引起心动过缓,与丙泊酚合用可以增强镇痛作用,减少丙泊酚用量,芬太尼的剂量过大时,则呼吸抑制明显加重,可发生肌肉强直,呼吸频率减慢,加重丙泊酚的呼吸抑制,定向力恢复显著延迟,导致患者离院时间延长[5]。我们复合小剂量0.001mg/kg的芬太尼,芬太尼与异丙酚之间可产生药效动力学协同作用,可产生更强镇静与镇痛作用,并可减少单独用药量[6],二者联合使用即可减轻镇静深度和伤害性反应,又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及减轻对注射部位血管的刺激性疼痛,提高麻醉效果,使麻醉诱导和苏醒更加迅速,并不影响清醒质量,同时未见加深丙泊酚的呼吸、循环抑制作用。

本组资料表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二者联合静注后迅速分布全身,镇痛作用迅速,40s内可产生睡眠状态,起效迅速,复苏快,受术者有效率达100%,无1例发生RAAS,而对照组有16例发生。二者联合既有使子宫颈平滑肌纤维松弛作用,又不影响子宫收缩,也不增加术中出血量,缩短了操作时间,减轻了吸头对宫颈口的损伤刺激,能完全镇痛及有效地防止RAAS的发生。南宁市妇幼保健院采用此方法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效果确切,未出现过因药物引起的意外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1]张虹,鄢丽媚.人工流产中镇痛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1997,13(6):363.

[2]王淑贞.妇产科理论与实践[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889.

[3]杨军良,陈伯銮.新的静脉麻醉药:双异丙酚[J].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1992,13(3):129-132.

[4]邬子林,余守章,刘继云,等.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8):493-495.

[5]金毅,徐建国,林宁,等.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11):700-701.

[6]抗燕南.当代麻醉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04.

猜你喜欢

丙泊酚芬太尼出血量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