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药物的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2010-07-30夏仪辉席美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6期
关键词:沙星过敏史文献

唐 华 夏仪辉 席美凤 倪 明

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在母核中第7位碳引入氟原子,对细菌与组织的通透性增强,生物利用度增高,抗菌谱进一步扩大,均有广谱抗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活性,对支原体、衣原体、厌氧菌、分枝杆菌等非典型病原体都有强大的抗菌活性[1],原认为此类药物除影响软骨发育[2](故18岁以下青少年不宜)外,其他不良反应较少,广泛应用于临床后,陆续发现较多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3-9]。结合永州市人民医院较多使用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等3种药物。通过对1994至2009年国内文献进行检索,分析国内以上3种药物ADR的发生状况,结果如下。

表1 洛美沙星ADR患者年龄分类及ADR并发率比较

表2 司帕沙星ADR患者病例年龄分类及ADR并发率比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专题数据库(1994-2009)、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1994-2009)。“精确匹配”在线检索1994至2009年时间段国人应用3种药物相关文献。

1.2 文献筛选

1.2.1 纳入标准

各类“临床应用”中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均为单独应用。

1.2.2 剔除标准

重复发表的报告

药品质量所致的副反应;不能确定病因的病例。

1.3 文献资料收集

阅读全文记录每篇文章的发表年份、第一作者、发表期刊、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药名、给药剂型、给药途径、ADR症状、发生例次、发生时间、使用天数、厂商等。

1.4 数据处理

采用χ2检验,对组间样本进行比较。

2 结 果

2.1 文献纳入情况

通过阅读全文,共检索到符合标准文献有:洛美沙星79篇,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司帕沙星86篇,给药途径为口服和静脉滴注。加替沙星107篇,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或口服。

2.2 ADR主要临床表现及分类

2.2.1 洛美沙星

2.2.1.1 患者年龄、家族史、药物过敏史、不良反应并发率,18~59岁组高于≥60岁组,各年龄组间ADR发生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见表1。患者资料中无药物过敏史。

2.2.1.2 不良反应类型

ADR总并发率12.3%,反胃占4.0%,便秘占0.2 %,腹部疼痛占0.1%,头晕痛占0.3%,睡眠差0.7%,见表1。

2.2.1.3 所用药剂型和停用状况

所用药剂为针剂,按医瞩用药,无特殊停药现象。

2.2.2 司帕沙星

2.2.2.1 患者年龄、家族史、药物过敏史、ADR并发率,18~59岁组高于≥60岁组,各年龄组间ADR并发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见表2。ADR相对集中在18~59岁组,男女之比为3∶8。

2.2.2.2 不良反应类型

ADR总发生率为27.7%,反胃占3.7%,便秘占1.5%,腹部疼痛占0.5%,头晕痛占0.12%,味觉异常占1.1%,见表2。

2.2.2.3 所用药剂型及其他

剂型为片剂或针剂,因ADR被迫停药共12例数,占ADR总数1.1%,用药患者数0.3%。

2.2.3 加替沙星

2.2.3.1 患者年龄、家族史、药物过敏史、ADR并发率,18~59岁组高于≥60岁组,各年龄组间ADR发生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见表3。

2.2.3.2 不良反应类型

ADR发生率31.9%,反胃占4.9%,便秘占1.8%,腹部疼痛占2.1%,头晕痛占0.2%,见表3。

表3 加替沙星药物ADR病例年龄分类及ADR并发率比较

2.2.3.3 所用药剂型及其他

因ADR必停药共53例数,占ADR总数1.6%,用药患者数0.5%。

3 讨 论

3.1 ADR的发生率比较分析

3组药物所致ADR中,均以消化系统反应多见,构成比均>70%,老年患者偶见消化道出血。本次研究发现,ADR 的发生率均以18~59岁组较高,而≥60岁组ADR较低,究其原因可能与不同年龄段患者自身机体对靶器官敏感性有关,加上较年轻患者室外活动多,受紫外线 、粉尘及饮食调整的影响较多等,故ADR发生率较年轻者多见,而老年患者ADR相对较重。

3种药物中,ADR发生率依次为洛美沙星(12.3%)、司帕沙星(27.7%)、加替沙星(31.9%)。除消化道反应外,司帕沙星成年患者有少见过敏性反应(如光敏性皮炎)、心动过速及剥脱性皮炎,未见尖端扭转型室心动过速[7]。加替沙星特殊过敏反应并不少见,可能与其作为半抗原物质,引起广泛的Ⅰ型变态反应有关;3药所致的肝损害可能与其T1/2长短及经肝脏代谢有关联[3]。机体发育及这类药国内生产企业较多,加上同一抗生素产品可能存在纯度不同及一定程度的滥用药现象有关系;另外,静脉给药方式(不严格正确操作、药液配伍不当、浓度不当或配制液放置太久、滴注速度过快等)可能是引发ADR的重要原因。

3.2 重视B型ADR,加强监测,合理用药

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稳定性好、抗菌作用强,临床用药时应掌握好适应证及合适人群,严格询问药物过敏史及家族史,严格按药品操作程序操作,注意药物使用的监测,这样可以减少ADR的发生,特别是B型ADR(免疫学机制,无法预见,与剂量大小无关,非常少见)的发生。临床上应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做好救治准备,在用药过程中,尤其是静脉滴注开始后的30min内,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及时处理,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3.3 本分析与相关文献比较

洛美沙星ADR发生率与刘秀艳、王丽萍等[5,6]观察相近,与文献[3,4]结果差异较大,反胃、腹部疼痛、便秘等情况与前文献不吻合。司帕沙星ADR发生率偏高,与戴芳梅等[7]综述较接近,与文献结果[3,4]差异较大,反胃、腹部疼痛、便秘、味觉异常、被迫停药等情况与前文献有较多不同。加替沙星ADR并发率高于文献[3,4]结果,但与尹成芳[9]观察接近,反胃、腹部疼痛、便秘、被迫停药发生率与前文献有较多出入;B型ADR在以上论述中无相关描述。以上不同可能与当时作者所引文献及应用以上3种药物观察例数、ADR报告收集概率相关。

[1] MCDEX药物信息参考[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232-241.

[2]李萍,王永铭. 喹诺酮类药物软骨毒性评价[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4,13(2):116-119.

[3]孙定人,齐平,靳颖华.药物不良反应[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1-1075.

[4]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 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2-265.

[5]刘秀艳,王慧媛,张群强.洛美沙星不良反应66例临床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2(4):341-342.

[6]王丽萍,王书杰.洛美沙星所致不良反应29例文献分析[J].中国药业,2006,15(13):17-18.

[7]戴芳梅.司帕沙星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综述[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1):39.

[8]陈扬,舒莉莉,王钊,等.司帕沙星致光敏性药疹21例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11):743.

[9]尹成芳.加替沙星致27例不良反应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06,5(6):23-24.

猜你喜欢

沙星过敏史文献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盐酸安妥沙星片中右旋安妥沙星的测定*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沉默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生物质炭及草炭吸附模拟废水中恩诺沙星特性的研究
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探讨加替沙星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