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地沙坦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影响
2010-07-30李云鹤
李云鹤
脉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脉压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脉压增大是反映动脉弹性差的指标。脉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其预测作用甚至大于SBP和DBP[1]。因此减少脉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观察了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Ⅲ型受体拮抗剂(ARB1)坎地沙坦5个月后血压及脉压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1、2级患者共96例,均符合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经病史及体检除外继发性高血压,近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糖尿病及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和肿瘤患者。治疗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60~85岁,平均(70.5±15.0)岁,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61~85岁,平均(70.1±15.1)岁,两组年龄治疗前血压、血脂、血糖及各种生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研究用药及给药方法
所有患者至少一个月来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2)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1)。要求低脂低盐饮食,行降压药洗脱期1周(停降压药1周);治疗组每日清晨口服坎地沙坦(商品名:迪之雅、威海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4~8mg,1次/d,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照组服用依那普利5~10mg,2次/d。疗程均5个月。观察期间不合用其他降压药物。
1.3 观察方法
患者每周随访1次,于上午8:00~9:00时安静休息10min,取坐位,用标准水银血压计,测量右上臂肱动脉血压,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并计算PP。于用药前及用药5个月后测量的血压为最终血压对照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疗效分析
用药5个月后,坎地沙坦组依那普利组血压均有明显下降分别为P<0.001,P<0.01(表1)。坎地沙坦组的脉压差亦有明显缩小(P<0.01,对照组脉压差亦缩小,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安全性分析
坎地沙坦组3例出现头晕、头痛、腹泻均属轻度,可在72h内缓解。依那普利组1例恶心,3例咳嗽,其中1例不能耐受咳嗽而退出治疗。
3 讨 论
脉压差是动脉血压中波动的部分,是反映大动脉扩张性改变的参数。既往观点认为,收缩压与舒张压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均呈正相关。而目前研究发现舒张压已经不再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可靠因素,因为正常的舒张压可能是升高舒张压的因素(周围血管阻力)和降低舒张压的因素(动脉僵硬)相互抵消的结果。脉压差增大表示大动脉弹性降低,僵硬度增加,基本成反比关系,因此PP可以间接反映大动脉功能,成为较好的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根据对人群不同水平PP分布的研究得出:PP增宽是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高的一个标志。老年高血压时,导致脉压差增大,舒张压下降,加重冠状动脉、脑循环等主要器官的灌流不足。脉压宽增加了动脉的牵拉,血管壁所受压力增大,管壁弹性成分容易疲劳和断裂,易发展成动脉瘤并最终导致破裂,易使内膜损伤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性事件。所以,老年人降压治疗时,应注意调整PP水平和改善动脉顺应性[2,3]。
表1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及脉压的变化(±s)
表1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及脉压的变化(±s)
注:用药前后对比,**P<0.01,***P<0.001
依那普利组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收缩压 159.25±13.62 128.30±9.85*** 160.1±13.57 133.37±10.21**舒张压 85.53±8.32 70.06±6.20*** 84.23±8.36 73.25±7.72脉压 67.38±16.17 55.21±9.37** 68.01±17.13 64.16±12.18项目 坎地沙坦组
坎地沙坦是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剂,它高度选择性竞争性地与血管紧张素I型受体(AT1)受体结合,控制了NF-κB的激活,从而减少了靶基因产物(众多炎症相关因子如cAm-1)的表达,对AS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消退作用,及时阻断了诸多与高血压有关的生理学效应,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且能改善危险因素,逆转器官损害,最终达到总病死率下降的目的[4]。而且半衰期长,可1次/d服用,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一线选药。
[1]戚文航.高血压领域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M],2006,27(5):538-543.
[2]朱理敏,五宪衍.脉压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子[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1,29(9):573-574.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1064.
[4]吴桂贤,吴兆苏,刘静,等.人体脉压分布特征的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7):436-440.